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与农业GDP关系分析——以湖北省39年发展情况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汪发元 刘在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84-87,共4页
定量分析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GDP的影响,为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依据。基于VEC-ADL模型,对湖北省39年来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GDP进行动态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产值的正效应为1.164,但这种效应具有滞后性,到第三... 定量分析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GDP的影响,为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依据。基于VEC-ADL模型,对湖北省39年来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GDP进行动态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产值的正效应为1.164,但这种效应具有滞后性,到第三年才开始显现,到第七年表现为稳定期,其边际效应为0。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与农业产值具有稳定的正向关系,其影响极其显著并具有长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人员 农业GDP VEC-AD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模式及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在洲 徐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59,共5页
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弊端凸显,主要表现为,本应承担精英教育重任的研究型大学因抢食大众教育机构的"奶酪"而导致其精英教育质量下滑,而本应承担大众教育的教学型高校却由于盲目青睐精英教育而损害了大众教育。... 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弊端凸显,主要表现为,本应承担精英教育重任的研究型大学因抢食大众教育机构的"奶酪"而导致其精英教育质量下滑,而本应承担大众教育的教学型高校却由于盲目青睐精英教育而损害了大众教育。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经验,我们认为,健全教育政策的主导作用、明确各类高校的根本职责、增加各类高校的经费投入,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 发展模式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研质量评价问题与改进思路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在洲 张云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98,共4页
高校科研质量评价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总结了当下高校科研质量评价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科研质量评价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 高校科研质量 科研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价值取向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在洲 张云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3,共4页
高校科研质量评价需要科学的价值取向引导。然而,当下高校科研评价价值取向在实践中表现出偏差,影响着科研评价对高校科研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在对我国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价值取向实然状态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坚持"鼓励原创,... 高校科研质量评价需要科学的价值取向引导。然而,当下高校科研评价价值取向在实践中表现出偏差,影响着科研评价对高校科研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在对我国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价值取向实然状态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坚持"鼓励原创,探求未知;创新技术,服务社会;促进教学,培养人才;反思自身,坚守使命"的价值取向,同时提出了上述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质量 科研质量评价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农业技术员待遇与工作状况的相关性分析——以湖北省基层农业技术员情况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在洲 汪发元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24-2927,共4页
自2005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农业技术员由国家事业单位身份变成自由人身份以来,基层返聘留任的农业技术员对薪酬满意度不高,从事第二职业的人数过半,显示出其工作不安心。回归分析显示,薪酬与农业技术员满意度、工作安心程度呈... 自2005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农业技术员由国家事业单位身份变成自由人身份以来,基层返聘留任的农业技术员对薪酬满意度不高,从事第二职业的人数过半,显示出其工作不安心。回归分析显示,薪酬与农业技术员满意度、工作安心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从事第二职业呈负相关。因此,解决农业技术员事业编制身份,实行农业技术员工资绩效管理办法,引入农业技术员素质能力管理制度,激发农业技术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基层农技队伍整体素质,是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员 薪酬 工作状况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院(系)目标管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淑娟 白宗新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09年第4期58-63,共6页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已被许多高校接受并创造性地运用,产生了具有高校特点的目标管理模式。长江大学2004年开始实施院(系)目标管理。实践证明,高校推行院(系)目标管理是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对院(系)的发展...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已被许多高校接受并创造性地运用,产生了具有高校特点的目标管理模式。长江大学2004年开始实施院(系)目标管理。实践证明,高校推行院(系)目标管理是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对院(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监督和激励作用,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目标管理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表现的局限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在洲 孙首臣 汪发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5,共4页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但从高等教育层次上看,结构不太合理,定位不当;从高等学校办学主体构成来看,民办高校少,公办高校多;从高等教育机构形式和学生学习形式来看,多样化程度不高;从学生成份来看,成人学生偏少,适龄...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但从高等教育层次上看,结构不太合理,定位不当;从高等学校办学主体构成来看,民办高校少,公办高校多;从高等教育机构形式和学生学习形式来看,多样化程度不高;从学生成份来看,成人学生偏少,适龄青年较多;从学生学习动机上看,追求能力的少,追求学历的多;从课程方面来看,改革滞后,缺乏创新;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来看,体系尚未建立,负面效应显现。这些局限性已经直接或间接造成了许多负面效应,如不及时加以规避和消解,必将继续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多样化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后大众阶段”的资源分配及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成功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2,共6页
在"后大众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作为基本保障条件的高等教育资源变得更为稀缺,各国因为国情的差异而在分配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大众化承担机构——公立高校教育资源有基本保障;日本:大众化承担机构——... 在"后大众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作为基本保障条件的高等教育资源变得更为稀缺,各国因为国情的差异而在分配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大众化承担机构——公立高校教育资源有基本保障;日本:大众化承担机构——私立高校教育资源缺乏保障。两国都通过新的办学力量的参与,进一步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即将跨入"后大众阶段",高等教育必须实行多元筹资,并多方给力,切好高教资源这块蛋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后大众阶段 资源分配 经费 师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增强地方高校无形资源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淑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5-37,共3页
高校办学必须拥有一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然而许多高校比较重视有形资源的管理与利用,而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不够重视学校无形资源管理,导致学校一些无形资源不同程度地流失,使学校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正确认识、深... 高校办学必须拥有一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然而许多高校比较重视有形资源的管理与利用,而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不够重视学校无形资源管理,导致学校一些无形资源不同程度地流失,使学校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正确认识、深入研究高校无形资源使用和管理问题,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杜绝高校无形资源流失,无论是对于高校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无形资源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面向基层办学的困惑与出路
10
作者 刘在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283-5288,5292,共7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农业院校出现了面向基层办学渠道不畅,基层难于吸纳人才;面向基层就业认识模糊,学生下基层动力不足;面向基层办学方向偏移,学校坚守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认为面向基层办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的神圣使命,政府要重...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农业院校出现了面向基层办学渠道不畅,基层难于吸纳人才;面向基层就业认识模糊,学生下基层动力不足;面向基层办学方向偏移,学校坚守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认为面向基层办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的神圣使命,政府要重视农业及农业科技,重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学校坚持面向基层办学,面向基层农村、面向农民招生,打通人才通向基层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面向基层 困惑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显贵 夏玉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85-86,共2页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中最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制约着农业经济的效率。对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合理性及缺陷,为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调整和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从而为...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中最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制约着农业经济的效率。对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合理性及缺陷,为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调整和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从而为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家庭承包责任制 变革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