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髌骨沟的解剖学定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舒先涛 周晓娟 +3 位作者 许本柯 刘兵 杨忠平 卢木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6-538,共3页
目的:用三维放射图像和数字技术测量股骨的多种解剖学中心线来定位正常髌骨沟的位置。方法:在20根股骨干标本上确定并标记髌骨沟部位后,再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拍片,确定解剖轴、机械轴、经髁上轴和经内、外侧髁轴的位置。结果:... 目的:用三维放射图像和数字技术测量股骨的多种解剖学中心线来定位正常髌骨沟的位置。方法:在20根股骨干标本上确定并标记髌骨沟部位后,再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拍片,确定解剖轴、机械轴、经髁上轴和经内、外侧髁轴的位置。结果:这四条主要的轴线在冠状面和水平面上角度均值范围在11°-16°之间。在冠状面上,髌骨沟的准确定位几乎完全与经髁上轴线垂直,但变化范围很大。在测量的全部解剖轴线中,没有一条可作为确定髌骨沟确切位置的参考线。结论:(1)正常髌骨沟的解剖学定位比既往推测的具有更大的可变性。(2)股骨不适应这种可变性解释在膝关节置换术中与髌骨有关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沟 股骨 膝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早期和成年大鼠背侧纹状体内CRF轴突终末的分布和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本柯 孙安邦 +3 位作者 何云 周晓娟 刘兵 陈运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7-504,共8页
目的:探讨背侧纹状体(dorsalstriatum)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阳性轴突终末和CRF表达的分布特征及年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免疫印迹和体视学分析方法,观察分析出生后第1~21日龄(P1-21)及成年(... 目的:探讨背侧纹状体(dorsalstriatum)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阳性轴突终末和CRF表达的分布特征及年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免疫印迹和体视学分析方法,观察分析出生后第1~21日龄(P1-21)及成年(P90)大鼠背侧纹状体内的CRF轴突终末及CRF蛋白含量。结果:背内、背外侧纹状体内含大量CRF轴突终末,背外侧纹状体内的CRF轴突终末更为丰富。这些终末集中位于纹状体的尾部区域,与纹状体主要神经元形成典型的环胞体支配。和成年比较,发育早期(P1—14)背侧纹状体内CRF轴突终末的密度较高(p〈0.05),CRF蛋白表达量以P7组相对最高(P〈0.05)。结论:发育早期背侧纹状体内富含CRF轴突终末,提示CRF是影响纹状体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发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肌的血供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本柯 徐达传 +3 位作者 谢则平 舒先涛 熊绍虎 刘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 :为临床应用三角肌皮 (骨 )瓣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5 0侧成人上肢标本 ( 10侧动脉铸型标本 ) ,观察三角肌形态、血供来源、分布特点及神经支配 ;2例新鲜上肢标本经锁骨下动脉灌注含有银珠粉的显影剂 ,X线拍片 ,观察动脉在三... 目的 :为临床应用三角肌皮 (骨 )瓣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5 0侧成人上肢标本 ( 10侧动脉铸型标本 ) ,观察三角肌形态、血供来源、分布特点及神经支配 ;2例新鲜上肢标本经锁骨下动脉灌注含有银珠粉的显影剂 ,X线拍片 ,观察动脉在三角肌内的分布、构筑特点。结果 :三角肌前部肌束血供来源于胸肩峰动脉的三角肌支和肩峰支 ,其血管神经束在肩峰角下 5 .6cm入肌 ;中后部肌束血供主要来源于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 ;三角肌由腋神经支配 ,其主干的体表投影位于肩峰平面下方 ( 5 .3± 1.7)cm ;三角肌后缘前方 ( 4 .2± 1.2 )cm和肩峰前角与三角肌粗隆连线后方 ( 1.3± 1.1)cm处。结论 :三角肌血供丰富为多源性 ,血管径粗、蒂长、体表易定位 ,有神经伴行 ,可以制成带感觉的肌皮骨瓣用以修复软 (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肌 肌骨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