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倍半萜类分布和组成与低熟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立群 包建平 +4 位作者 马达德 党玉琪 朱翠山 朱俊章 陈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9,共7页
通过对低成熟烃源岩中8α(H)-升补身烷和8β(H)-升补身烷以及2-乙基甲基四氢化萘和1-乙基甲基四氢化萘分布和组成特征的剖析,研究了8α(H)-升补身烷/8β(H)-升补身烷比值和1-乙基甲基四氢化萘/2-乙基甲基四氢化萘比值与镜质组反射率Ro... 通过对低成熟烃源岩中8α(H)-升补身烷和8β(H)-升补身烷以及2-乙基甲基四氢化萘和1-乙基甲基四氢化萘分布和组成特征的剖析,研究了8α(H)-升补身烷/8β(H)-升补身烷比值和1-乙基甲基四氢化萘/2-乙基甲基四氢化萘比值与镜质组反射率Ro之间的关系,发现在Ro<0.60%时,这两个比值变化幅度很大,表明这两个比值在低成熟阶段是衡量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萜烷 升补身烷 乙基甲基四氢化萘 镜质组反射率 烃源岩 有机质热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断层的渗漏性 被引量:5
2
作者 侯读杰 朱俊章 +2 位作者 唐友军 肖中尧 王清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5-569,共5页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断层的渗漏性判定是油藏地球化学近年的新进展之一。根据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和生物标志物特征 ,柯克亚油藏存在着 5种原油类型 ,即第一类基态原油、第二类运移分馏残余油、第三类蒸发 -反凝析形成的凝析油和轻质...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断层的渗漏性判定是油藏地球化学近年的新进展之一。根据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和生物标志物特征 ,柯克亚油藏存在着 5种原油类型 ,即第一类基态原油、第二类运移分馏残余油、第三类蒸发 -反凝析形成的凝析油和轻质油、第四类气洗残余原油及第五类发生晶析作用的原油。其中第二类原油主要分布在构造的顶部 ,说明原油沿小断层和构造顶部发生了渗漏 ,造成古今油水界面明显不同。原油分子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也证实 ,在构造的顶部原油成熟度相对较高 ,重质组分和不易运移的组分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的封闭性 油藏渗漏 柯克亚 油藏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油气运移和注入方向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贤庆 侯读杰 +5 位作者 肖贤明 阳开林 唐友军 包建平 马安来 熊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利用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组成和绝对浓度的变化,结合烃类生物标志物指标研究,该文探讨了我国渤海海域曹妃甸及临近地区的油气运移特征和注入方向。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较好地指示了该区的油气运移效应。随着运移作... 利用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组成和绝对浓度的变化,结合烃类生物标志物指标研究,该文探讨了我国渤海海域曹妃甸及临近地区的油气运移特征和注入方向。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较好地指示了该区的油气运移效应。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含氮化合物绝对浓度下降,"屏蔽"型与"暴露"型或"半屏蔽"型化合物的比值增加。沙垒田凸起油气运移方向是自东向西,注入点在凸起东侧。沙东南构造带油气存在2个运移和注入方向,即北东方向和西南方向。石臼坨凸起及倾没端油气是从西北方向运移和注入的。这与烃类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变化所揭示的油气运移和注入方向相一致,也与该区油气分布和勘探实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油气运移 油藏 分馏效应 渤海海域 分子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琼盆地原油的蒸发分馏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何文祥 王培荣 +1 位作者 潘贤庄 王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4,共3页
根据油气分异作用与其组成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莺-琼盆地油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从地质背景和油气及其烃源岩地化特征方面探讨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莺-琼盆地发育的大量泥底辟构造以及天然气幕式运移为油气蒸发分馏作用提供了基本地质条... 根据油气分异作用与其组成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莺-琼盆地油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从地质背景和油气及其烃源岩地化特征方面探讨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莺-琼盆地发育的大量泥底辟构造以及天然气幕式运移为油气蒸发分馏作用提供了基本地质条件。原油含异常高的苯、甲苯以及二甲苯等芳烃化合物,但低碳数烃类有损失;正构烷烃摩尔分数对数曲线上有明显的折点,表明其经历过强烈的蒸发分馏作用,并引起厚油地化特征的差异。油气藏经蒸发分馏作用后将形成残余的富含芳烃的“母体”和运移聚积后富含轻烃的“子体”,但目前发现的油气藏以前者为主,寻找“子体”油气藏将是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琼盆地 蒸发分馏 正构烷烃 轻烃 残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质和非烃中脂肪酸的组成差异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占生 王培荣 +1 位作者 林壬子 陈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5-68,共4页
沥青脂肪酸主要以酯键结合于沥青的非烃和沥青质中。应用皂化及GC/MS分析技术,对3个未熟—低熟原油样品和3个未熟烃源岩样品抽提物的非烃、沥青质中赋存的有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油样品中有机酸总含量低于抽提物中的,原油样品中赋... 沥青脂肪酸主要以酯键结合于沥青的非烃和沥青质中。应用皂化及GC/MS分析技术,对3个未熟—低熟原油样品和3个未熟烃源岩样品抽提物的非烃、沥青质中赋存的有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油样品中有机酸总含量低于抽提物中的,原油样品中赋存于沥青质中的脂肪酸与赋存于非烃中的相当或略多;检测到的脂肪酸类化合物类别基本相同,最丰富的是正构脂肪酸,呈双峰分布,但沥青质中的分布状态与非烃中的明显不同,沥青质中前峰群主峰碳相对后移,偶碳优势明显增强,后峰群包含的长链脂肪酸显著增多,支链脂肪酸相对变少。推测沥青质中脂肪酸被网状结构的沥青质"大分子"束缚而被"保护",不易遭破坏,因此保持了高偶碳优势等组成和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沥青质 非烃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MS检测杀虫双根施后对棉籽的污染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红 朱翠山 +3 位作者 王培荣 谈俊雄 代允健 张泽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33-234,共2页
  杀虫双(Dimehypo)化学名:2-N,N-二甲基-1,3双硫代磺酸钠基丙烷,分子式C5H11NO6S4Na2,是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一种沙蚕毒系有机杀虫剂,中等毒性,对害虫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
关键词 Dimehypo DIP - MS -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