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海域太古界潜山型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娟 韩登林 +5 位作者 马良帅 胡蓉蓉 王晨晨 马斌玉 闫康 朱朝彬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4,共11页
依据岩心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测井等资料,对渤海海域M油田中位潜山与渤中19-6低位潜山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纵向上,渤海海域M油田中位潜山风化带储层较发育,以孔隙-裂缝型为主;渤中19-6低位潜山储... 依据岩心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测井等资料,对渤海海域M油田中位潜山与渤中19-6低位潜山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纵向上,渤海海域M油田中位潜山风化带储层较发育,以孔隙-裂缝型为主;渤中19-6低位潜山储层裂缝尤其发育,风化带和内幕带均以裂缝型储层为主。不同类型潜山在埋藏深度、源储接触及垂向分带等多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导致了储层在孔喉空间等微观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②多期构造运动造成不同类型潜山储层分带具有差异性,古地貌构造制约了潜山储层的平面分布及有机酸迁移方向,风化淋滤溶蚀作用间接改善了储层的微观结构,其改善程度受潜山裂缝及风化环境控制。③不同类型潜山的优质储层发育带具有差异性,低位潜山型优质储层主要集中在深层内幕裂缝带,中位潜山型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潜山顶部风化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储层 中位潜山 低位潜山 微观结构 裂缝型 孔隙-裂缝型 构造运动 古地貌 太古界 渤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中颗粒尺寸效应对微裂缝发育的影响:以威远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武倩宇 韩登林 +6 位作者 张吉振 王晨晨 任晓海 林珍珍 苏苗苗 朱亚玲 张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03-3614,共12页
基于矿物自动识别及分析系统(QEMSCAN)、单轴压缩试验、二维大区域多尺度组合电镜成像(MAPS)技术,由微观扫描图识别微裂缝产出特征及其与矿物颗粒的接触关系,揭示以颗粒粒径为代表的页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对微裂缝产出及延伸特征的影响... 基于矿物自动识别及分析系统(QEMSCAN)、单轴压缩试验、二维大区域多尺度组合电镜成像(MAPS)技术,由微观扫描图识别微裂缝产出特征及其与矿物颗粒的接触关系,揭示以颗粒粒径为代表的页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对微裂缝产出及延伸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裂缝的产出除受岩石力学特征等的影响外,粒径较大的脆性矿物颗粒也制约着微裂缝产出效应及延伸程度;页岩储层层理发育,微裂缝大多成层定向排列,且脆性矿物颗粒粒径不均匀处更易发育微裂缝;微裂缝发生转向或分叉,除受裂缝与应力方向的夹角、地应力等宏观因素影响外,微观尺度上,脆性矿物颗粒粒径对其也产生重要影响,即微裂缝会优先沿粒径相对较大的脆性矿物颗粒边缘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矿物 矿物成分 尺寸效应 微裂缝特征 页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