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压井作业封堵用高强度冻胶体系的室内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程立 李振 +2 位作者 廖锐全 张慢来 刘德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8-411,共4页
为满足不压井作业对冻胶新材料的性能要求,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钠、耐高温胺类单体、过硫酸铵、聚合物LAH、交联剂MEN&PLE和增韧剂CAL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黏弹性冻胶,研究了引发剂和模拟油加量、无机盐、温度对胶液成胶时间和冻... 为满足不压井作业对冻胶新材料的性能要求,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钠、耐高温胺类单体、过硫酸铵、聚合物LAH、交联剂MEN&PLE和增韧剂CAL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黏弹性冻胶,研究了引发剂和模拟油加量、无机盐、温度对胶液成胶时间和冻胶强度的影响,用高温高压稠化仪模拟地层条件对冻胶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7~13、反应温度为40~130℃的条件下可形成强度高达30 N的黏弹性聚合物冻胶体,承压能力达2 MPa/8 m;通过改变引发剂的加量可以调节胶液的成胶时间和冻胶强度;该冻胶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抗浸污能力,在模拟油加量高达20%或二价金属离子(Ca^(2+)或Mg^(2+))为15×10~4mg/L的条件下,依然具有良好的成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钻完井 冻胶 高强度 封堵 成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高强度凝胶的制备及破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振 程立 +1 位作者 廖锐全 张慢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3-95,97,共4页
为满足不压井作业对冻胶新材料的性能要求,对羧甲基纤维素凝胶合成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制备出一种高强度、抗剪切、能够实现自破胶且破胶时间可控的改性羧甲基纤维素(CMC)智能胶体。该胶体的最优质量分数分别为:水79.41%,CMC 1%,丙... 为满足不压井作业对冻胶新材料的性能要求,对羧甲基纤维素凝胶合成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制备出一种高强度、抗剪切、能够实现自破胶且破胶时间可控的改性羧甲基纤维素(CMC)智能胶体。该胶体的最优质量分数分别为:水79.41%,CMC 1%,丙烯酰胺8%,NaCl 0.5%,固化剂0.45%,过硫酸铵0.02%,有机交联剂0.02%,自制破胶剂10%,增黏剂0.6%。胶体最大本体强度可达44.5 N,最佳成胶温度范围为70~80℃,加入自制胶囊破胶剂后可实现38~70 h胶体的可控破胶,破胶残液为深棕黄色液体,利于返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CMC 高强度冻胶 自破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微球凝胶体系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董明涛 张康卫 +3 位作者 刘刚 廖锐全 李振 程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5-410,共6页
为满足带压作业对凝胶强度、成胶时间可控、热稳定性、耐盐性、承压能力的性能要求,拟将聚合物微球引入到凝胶体系中:先制备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物微球,以玉米淀粉做骨架与共聚物微球接枝共聚,调节pH值为8~9,... 为满足带压作业对凝胶强度、成胶时间可控、热稳定性、耐盐性、承压能力的性能要求,拟将聚合物微球引入到凝胶体系中:先制备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物微球,以玉米淀粉做骨架与共聚物微球接枝共聚,调节pH值为8~9,加入自制交联剂MES、高温引发剂G20制备一种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凝胶。获得了制备共聚物微球的最佳配比,考察了交联剂MES、pH值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采用SEM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凝胶微观结构,并对凝胶热稳定性、抗盐性、高温稠化性能和承压性能进行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配方为2.5%淀粉+15%聚合物微球+6%交联剂MES+0.005%引发剂G20的凝胶在90℃高温稠化条件下的成胶时间可控在1.5 h左右,且稠化过渡时间较短,可有效降低凝胶溶液在井筒内成胶过程中液窜/气窜的可能;在90~130℃范围内,凝胶强度可达28 N,在10 d长期高温养护下,凝胶强度变化较小,呈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使用盐加量为9~18 g/L的高矿化度水溶液制备的凝胶体系成胶性能优良,体现出较好的耐盐性,可有效克服井下矿化度影响;凝胶在内径为121 mm套管内承压强度达70 kPa/m,满足高压条件下带压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聚合物微球凝胶 稠化 承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冻胶封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鲁晓华 程立 +2 位作者 廖锐全 张慢来 李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580,609,共6页
针对普通冻胶本体强度弱和成胶时间不可控等问题,采用双交联体系MEA/MEB,通过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钠(NaMAA)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冻胶封隔材料。采用高温高压稠化仪模拟冻胶现场应用环境,研究了丙烯酰胺用量、交联剂MEA用量、p... 针对普通冻胶本体强度弱和成胶时间不可控等问题,采用双交联体系MEA/MEB,通过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钠(NaMAA)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冻胶封隔材料。采用高温高压稠化仪模拟冻胶现场应用环境,研究了丙烯酰胺用量、交联剂MEA用量、pH值、黏度调控剂(HXC)用量和加重材料类别对冻胶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基础配方为5%淀粉+4%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酸钠+0.125%交联剂MEA+5%交联剂MEB+6.5%增韧剂SL-2+0.0025%引发剂APS的冻胶封隔材料,考察了该冻胶体系的稠化性能、可破胶性能以及三种常用加重材料对冻胶强度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基础配方的冻胶材料本体强度可达25 N;通过调节pH值7~13,可实现1~3 h的可控成胶时间;采用铁矿粉(1200目)调节密度至1.4 g/m^3的同时可使冻胶本体强度提高24%;采用自制环保型破胶液可实现有效破胶,破胶后呈流体状,黏度低至42 mPa·s,便于及时返排,为该冻胶封隔材料的现场应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胶 封隔材料 高强度 破胶 可控成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带压作业用高强度凝胶性能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汪瀛 程立 +3 位作者 廖锐全 李振 张康卫 袁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0-404,共5页
为满足低温油井带压修井作业对凝胶高强度、成胶时间可控以及可破胶的性能要求,以多羟基聚合物P3600和自制交联剂Smel 30制得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30~50℃)的高强度凝胶。通过SEM分析凝胶微观结构,采用万能材料机测试其抗压强度,并用黏... 为满足低温油井带压修井作业对凝胶高强度、成胶时间可控以及可破胶的性能要求,以多羟基聚合物P3600和自制交联剂Smel 30制得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30~50℃)的高强度凝胶。通过SEM分析凝胶微观结构,采用万能材料机测试其抗压强度,并用黏度法研究了凝胶的成胶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考察了凝胶体系的稳定性和破胶性。结果表明,由8.75%P3600和2%Smel 30组成的凝胶体系在低温(30~50℃)、pH值为4.5数5.5的条件下稳定成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本体强度可达18 N;pH值对凝胶成胶时间的影响较大,现场可通过改变pH值调节凝胶的成胶时间;金属离子可以缩短凝胶的成胶时间,可作为控制凝胶成胶时间的第二因素。该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油性和稳定性,并且在带压作业结束后可迅速破胶为流体,满足带压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低温 凝胶 成胶时间 凝胶强度 破胶返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压作业化学封堵材料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元 程立 +3 位作者 廖锐全 李振 张康卫 袁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2-586,593,共6页
为满足日益严峻的不压井(带压)作业对冻胶材料的要求,实验室采用聚丙烯酰胺(HPAM)、交联剂Smel30、淀粉和促凝剂氯化铵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适用性广、性能优良的带压作业封堵材料,研究了促凝剂、温度、pH值、金属离子和模拟油对该凝胶体系... 为满足日益严峻的不压井(带压)作业对冻胶材料的要求,实验室采用聚丙烯酰胺(HPAM)、交联剂Smel30、淀粉和促凝剂氯化铵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适用性广、性能优良的带压作业封堵材料,研究了促凝剂、温度、pH值、金属离子和模拟油对该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凝胶的长期稳定性和破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配方为3%淀粉+0.5%交联剂Sme130+0.8%氯化铵+1%HPAM的凝胶体系的最佳使用pH范围为5~9,尤其适用于弱碱性油藏;金属离子对其成胶时间和凝胶强度影响较小;通过调节促凝剂加量可以控制凝胶成胶时间在6~20h,且凝胶强度可达到J级;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过硫酸铵破胶剂2h内可实现有效破胶,破胶后胶液的黏度降至300 mPa·s,便于返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封堵 凝胶 室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暂堵型水凝胶的溶胶及溶胀性能评价
7
作者 张易航 程立 +3 位作者 张慢来 李振 苏煜彬 彭涛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102,共4页
针对堵水封隔的发展现状,合成出一种用于地层暂封堵的可溶性疏水缔合凝胶,通过对其破胶性能和溶胀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自选酯类(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质量比2∶3,单体AM用量比介于25%~40%时,所制得的水... 针对堵水封隔的发展现状,合成出一种用于地层暂封堵的可溶性疏水缔合凝胶,通过对其破胶性能和溶胀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自选酯类(C)/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质量比2∶3,单体AM用量比介于25%~40%时,所制得的水凝胶体系在兼备较强力学性能的同时加入定量破胶剂溶液(5%)可实现定温不可逆溶胶,且溶胶后的残液黏度稳定低于2 000 mPa·s。在溶胀行为方面其溶胀度会随AM/AA及溶液温度的升高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而提前到达溶胀平衡点,但会随矿化度的增加导致溶胀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破型:疏水缔合 溶胶性能 溶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