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电工程地球物理精细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建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29,共6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水利和水电工程建设迅猛发展,国内水利建设和水电开发处在高峰期,在此过程中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颠覆了物探本身的传统定位,由原来单一的勘察技术演变成工程建设施工期隐蔽工程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水利和水电工程建设迅猛发展,国内水利建设和水电开发处在高峰期,在此过程中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颠覆了物探本身的传统定位,由原来单一的勘察技术演变成工程建设施工期隐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有如医学B超、CT等先进手段的地球物理精细探测新兴技术相关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浅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超声横波反射技术、高精度CT探测技术3方面的新技术工作原理、工作布置、资料分析等内容。这些新技术将为我国工程地质勘察、施工质量检测及健康诊断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无损检测 精细探测 水电工程 工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阻率法三维各向异性多尺度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齐彦福 伍亮 +5 位作者 曹华科 李貅 孙乃泉 戚志鹏 周建美 刘文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05-3617,共13页
在使用传统数值方法模拟大规模各向异性复杂地质模型三维直流电场分布时,需要进行大范围精细网格剖分,导致计算量巨大.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开发了直流电阻率法三维各向异性多尺度有限元正演模拟算法.通过在多尺度网格上并行求解局部... 在使用传统数值方法模拟大规模各向异性复杂地质模型三维直流电场分布时,需要进行大范围精细网格剖分,导致计算量巨大.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开发了直流电阻率法三维各向异性多尺度有限元正演模拟算法.通过在多尺度网格上并行求解局部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构造多尺度基函数,将小尺度电性信息反映到大尺度上.然后,通过在大尺度粗网格上求解原电流传导问题,实现大规模复杂介质模型快速正演.针对由于网格大小与非均质目标尺寸相近引起的共振效应,本文采用过采样技术,压制共振误差,提高多尺度有限元法的计算精度.为了检验本文算法的准确性,我们首先建立了各向异性层状介质模型,通过与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复杂结构的三维各向异性电阻率模型.通过与精细网格上传统有限元正演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本文算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最后,进一步分析了过采样技术以及多尺度网格粗细比对多尺度有限元算法的数值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进而为多尺度有限元最佳参数的设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有限元 各向异性 直流电阻率 三维正演 过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图像和声纹特征识别的钢-混凝土结构磁吸爬壁机器人设计
3
作者 陈冬冬 张建清 +2 位作者 张骁琳 季阳 付睿丽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3,共6页
针对钢-混凝土结构界面脱空自动化检测难题,设计了一种融合图像和声纹特征识别的爬壁机器人。首先介绍该爬壁机器人的底盘、磁吸装置、电源系统、驱动系统、图传和声纹等模块。其次,对硬件控制系统进行重点说明,通过受力分析和试验测试... 针对钢-混凝土结构界面脱空自动化检测难题,设计了一种融合图像和声纹特征识别的爬壁机器人。首先介绍该爬壁机器人的底盘、磁吸装置、电源系统、驱动系统、图传和声纹等模块。其次,对硬件控制系统进行重点说明,通过受力分析和试验测试,确定了钕铁硼永磁体提供吸附力的方案。最后,详细阐述了图像和声纹特征识别软件部分的构成与功能,其中,图像采集部分采用基于香橙派平台的图像传输解决方案,声纹识别模块由前端、中端和后端3层架构构成:前端搭载叩击和录音设备,用于激发和采集声纹;开发了声纹识别微信小程序中端,实现声纹噪声去除和有效特征提取;后端通过腾讯云和微信小程序配合,识别声纹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微信小程序。设计的融合图像和声纹特征识别的磁吸爬壁机器人能实现图像和声纹的协同采集与分析,为钢-混凝土结构界面脱空自动化检测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磁吸附 图像传输 声纹识别 钢-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直流电透视底板探测及三维反演解释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毛飞 刘树才 +2 位作者 姜志海 苏本玉 陈爽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08-2721,共14页
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乃至智能开采对查明煤层围岩地质条件的精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常用的矿井直流电透视法在探测范围、能力方面还没有完全了解,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为实现矿井直流电透视技术的精细探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测... 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乃至智能开采对查明煤层围岩地质条件的精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常用的矿井直流电透视法在探测范围、能力方面还没有完全了解,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为实现矿井直流电透视技术的精细探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研究,分析了不同形状、不同电性、不同空间位置的地质体在电透视电位差曲线、视电阻率曲线中的表现形态,并对模拟数据分别进行了全空间高阻煤层约束反演和半空间反演。数值模拟与实测数据反演结果表明:在进行矿井直流电透视探测时,异常体在工作面底板附近的电透视曲线表现出与异常体相反的电性,异常体与工作面底板之间达到一定距离时,电透视曲线才可表现出与异常体相同的电性;异常体在接收点附近时比在发射点附近时对电透视曲线影响大;矿井直流电透视三维反演结果可以准确解译底板空间地质体电性及水平分布信息;全空间约束反演结果与半空间反演结果一致,半空间反演程序或软件可用于高阻煤层屏蔽下的全空间电透视数据反演;受高阻煤层屏蔽影响,当电极布设于底板时,可忽略顶板低阻体对观测数据的影响。随着无线通讯以及并行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矿井直流电法一次施工可以获取多种装置数据,结合三维反演,可更加精细解译采煤工作面附近岩层电性信息,为采煤突水灾害防治提供可靠探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直流电透视 三维电阻率反演 电透视电位差曲线 视电阻率曲线 突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动勘探技术在水库大坝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程建设 李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0,共4页
微动探测可用于探测目标区域的地下空洞、活动断裂、覆盖层厚度、基岩面形态以及溶洞等。以江西九江高泉水库为例,详细介绍了现场微动勘探的测线布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成果解释。实践表明:微动勘探技术是一种简便、快捷、对观... 微动探测可用于探测目标区域的地下空洞、活动断裂、覆盖层厚度、基岩面形态以及溶洞等。以江西九江高泉水库为例,详细介绍了现场微动勘探的测线布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成果解释。实践表明:微动勘探技术是一种简便、快捷、对观测环境无特殊要求同时又不破坏环境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能够对病险水库大坝的隐患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探测,并对堤坝隐患治理提供精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勘探技术 大坝隐患 病险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台阵被动源面波法在地下空间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爽爽 李鹏 +1 位作者 张智 王超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1,共5页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日益呈现出深层化特点,开展城市环境下深层化探测技术研究对于保障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被动源面波法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二维观测系统在城市地下空间深层化探测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日益呈现出深层化特点,开展城市环境下深层化探测技术研究对于保障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被动源面波法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二维观测系统在城市地下空间深层化探测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长排列线性台站被动源面波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具有探测深度大、布置灵活、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偏线噪声源水平分析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城市环境下线性台阵被动源面波观测系统受偏线噪声源影响较小,能够有效地获取地下介质横波速度结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线性台阵被动源面波法在土石界面划分、隐伏地质构造探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尤其是深层化线性工程地下空间探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源面波法 线性台阵 城市地下空间 噪声源分析 隐伏地质构造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数据的不良地质体探测研究——以西藏某水利工程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尹剑 张建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180-185,共6页
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地球物理方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工程勘察中,但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实施并不容易。以西藏地区某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用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一维和二维反演成像、正... 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地球物理方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工程勘察中,但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实施并不容易。以西藏地区某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用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一维和二维反演成像、正演模型验证等技术手段,结合区内其他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地质解释,分析了研究区下方1 km以浅的沉积层、岩石基底和含水断裂带等主要构造。结果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西藏水利工程勘察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及可靠性;对探测隐伏断层、富水区等不良地质体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约束出的地下电性结构异常具有较强的地质意义,可以用来指导水利工程的选址及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二维反演 正演模型验证 隐伏断层 不良地质体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岩溶渗漏通道探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邹晓磊 杨宏智 郭聪 《农业工程》 2021年第5期98-102,共5页
碳酸盐岩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等易导致岩溶发育,在这样的区域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首先查明帷幕岩溶分布和发育情况,并对已有渗漏通道进行探测跟踪,从而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安全稳定运行。以云贵... 碳酸盐岩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等易导致岩溶发育,在这样的区域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首先查明帷幕岩溶分布和发育情况,并对已有渗漏通道进行探测跟踪,从而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安全稳定运行。以云贵高原黔南地区某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法、电磁波CT法,结合钻孔进行岩溶渗漏通道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探测分析。探测结果表明,针对复杂的岩溶水流动系统,综合探测方法可对岩溶渗漏通道进行有效地探测,可查明优势渗漏通道,为渗漏的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探测 渗漏探测 高密度电法 电磁波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介质的非金属管线电法探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国兴 李鹏 +3 位作者 张建清 李春林 隋成兴 李兆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7-161,共5页
对于大埋深非金属管线而言,其上覆盖层具有介质复杂、厚度大的特点,在对这类管线进行探测时,数据的解译和分析是一大难题。针对大埋深非金属管线探测的技术难题,首先开展基于复杂介质的杂填土、块石和非金属管线建模技术研究,采用数值... 对于大埋深非金属管线而言,其上覆盖层具有介质复杂、厚度大的特点,在对这类管线进行探测时,数据的解译和分析是一大难题。针对大埋深非金属管线探测的技术难题,首先开展基于复杂介质的杂填土、块石和非金属管线建模技术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研究了多种复杂介质条件下的非金属管线电性响应特征,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到岳阳市白石岭路大埋深玻璃钢材质供水管道的探测中。结果表明:基于复杂介质的非金属管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模拟的结果对于实际的工程应用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高密度电法对于非金属管线探测响应特征明显,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管线 高密度电法 复杂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管道破损定量检测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屹 蔡意 +2 位作者 董思奇 赵志阳 陈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5,共6页
采用管道激光扫描技术可获取管道内表面的点云三维信息,解决了传统管道视频检测方法难以定量化检测的问题。本文针对管道破损缺陷的点云数据特点,利用统计滤波和半径滤波等点云滤波算法,实现了管道破裂处点云删除;基于随机一致性采样(RA... 采用管道激光扫描技术可获取管道内表面的点云三维信息,解决了传统管道视频检测方法难以定量化检测的问题。本文针对管道破损缺陷的点云数据特点,利用统计滤波和半径滤波等点云滤波算法,实现了管道破裂处点云删除;基于随机一致性采样(RANSAC)算法实现了管道点云圆柱面投影和管道点云数据二维平面展开;通过网格化筛选和区域生长算法实现了管道点云数据破损缺陷检测及自动化分析。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准确识别管道破损位置,并计算破损面积、纵向长度、环向长度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激光检测 点云数据处理 自动识别 破损检测 随机一致性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引水隧洞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思源 周云中 蔡磊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184-188,232,共6页
由于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选择适宜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地表探测方法相组合,可以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精确性与经济性。通过分析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地表探测方法的优缺点,判断其适用范围,并在某引水工程实例中... 由于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选择适宜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地表探测方法相组合,可以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精确性与经济性。通过分析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地表探测方法的优缺点,判断其适用范围,并在某引水工程实例中,根据其施工特点,洞内采用地震波法和激发极化法,洞外采用大地电磁法的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探测方案,准确预报了掌子面前方80 m内的破碎、含水岩体及80~350 m的含水背斜构造,指导施工,有效避免了相关风险,提高了超前地质预报的精确性与经济性,可为综合探测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地质预报 大地电磁法 引水工程 隧洞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和地质雷达在岩溶隧洞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开富 邵正楠 程丰波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2期215-219,共5页
为排查岩溶隧洞施工中潜在的地质风险、指导隧洞安全施工。利用TSP和地质雷达两种方法开展超前地质预报。TSP法能够对隧洞掌子面前方100~150 m的距离展开预报,其特性是预报距离长、快速分析围岩情况、预报精度无法控制;地质雷达法可实... 为排查岩溶隧洞施工中潜在的地质风险、指导隧洞安全施工。利用TSP和地质雷达两种方法开展超前地质预报。TSP法能够对隧洞掌子面前方100~150 m的距离展开预报,其特性是预报距离长、快速分析围岩情况、预报精度无法控制;地质雷达法可实现隧洞短距离精准预测,能够有效弥补TSP法在短距离方面的不足。研究表明: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综合预报,可提升在隧洞中对岩溶构造预报结论的准确度。TSP法结合地质雷达法成功预报的应用实例可为类似风险围岩隧洞的超前地质预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超前地质预报 TSP 地质雷达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堆石料现场碾压过程中级配演化模型研究
13
作者 王峰 张建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50-556,共7页
级配是影响高坝堆石料力学特性的重要指标。高土石坝填筑期,在重型设备多次碾压下,堆石料会发生显著的颗粒破碎现象,进而导致级配的显著改变。如果堆石料级配超出设计范围,就会产生级配不合格区域,留下质量隐患。传统的级配演化研究较... 级配是影响高坝堆石料力学特性的重要指标。高土石坝填筑期,在重型设备多次碾压下,堆石料会发生显著的颗粒破碎现象,进而导致级配的显著改变。如果堆石料级配超出设计范围,就会产生级配不合格区域,留下质量隐患。传统的级配演化研究较多基于60mm以下的缩尺堆石料,较难有效地描述大粒径、多粒组现场堆石料级配。提供了一种新的现场堆石料级配演化模型构建方法。基于堆石料各个粒组的颗粒破碎耗能Weibull分布,计算得到不同碾压遍数下各粒组颗粒的破碎量占比;构建破碎颗粒的分形分配矩阵计算新的各个粒组的颗粒含量,获得新的级配曲线。通过室内单粒强度试验和现场碾压试验获取了模型参数。模型计算结果通过与在建世界最高堆石坝——双江口水电站(315 m)现场碾压试验坑测值对比,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级配 堆石料 WEIBULL分布 分形分布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照明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晓春 李鹏 +3 位作者 孙常新 成景旺 赵阳 贾景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9,共9页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能够获得多方位角的地震信息,从而增强地震照明度,提高勘探精度。基于波前构建法计算模拟偏移振幅(SMA)强度,作为照明量对多方位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进行研究,为评价和优化多方位观测系统提供指导和依据。理论模型和... 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能够获得多方位角的地震信息,从而增强地震照明度,提高勘探精度。基于波前构建法计算模拟偏移振幅(SMA)强度,作为照明量对多方位观测系统的照明响应进行研究,为评价和优化多方位观测系统提供指导和依据。理论模型和实际地质模型照明结果表明,随着方位角个数的增加,多方位观测系统针对目的层的照明能量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变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单个窄方位角观测系统下的照明阴影区的照明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海上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地震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位观测系统 波前构建法 模拟偏移振幅 照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目标与成像的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的评价与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晓春 孙常新 +3 位作者 成景旺 李鹏 邹明俊 林泽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0,251,共8页
针对南海深水区崎岖海底、陡坡带、断裂带和较大向斜、背斜构造下的地震成像模糊问题,开展面向目标照明和成像的多方位采集设计评价和优化研究。主要采用正演模拟、照明分析及偏移成像等多项技术对观测系统做精细评价和优化;综合考虑采... 针对南海深水区崎岖海底、陡坡带、断裂带和较大向斜、背斜构造下的地震成像模糊问题,开展面向目标照明和成像的多方位采集设计评价和优化研究。主要采用正演模拟、照明分析及偏移成像等多项技术对观测系统做精细评价和优化;综合考虑采集成本、施工难度、数据处理及成像效果等因素,认为沿0°、90°、120°和150°等4个方位的多方位观测系统为最佳;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适用于海上多方位观测系统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有利于实际海上复杂区地震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参数设计 多方位 面元属性分析 照明分析 三维正演模拟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全方位圆形观测系统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丽萍 顾汉明 +2 位作者 李鹏 刘春成 刘志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2-1047,1029,共6页
近年兴起的海上拖缆全方位地震采集技术可高效地采集到全方位角地震记录,提高了复杂地质构造的成像质量。本文从圆形采集路径的公式推导出发,进行海上全方位圆形采集路径观测系统的设计;并从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采集脚印等方面... 近年兴起的海上拖缆全方位地震采集技术可高效地采集到全方位角地震记录,提高了复杂地质构造的成像质量。本文从圆形采集路径的公式推导出发,进行海上全方位圆形采集路径观测系统的设计;并从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采集脚印等方面对全方位圆形采集和窄方位直线形采集路径做均匀性分析;然后以M深水区三维典型地质模型为实例,利用射线追踪照明技术对比了圆形采集路径观测系统与宽方位观测系统在目的层的模拟偏移振幅。均匀性分析和射线追踪照明对比的结果均表明:全方位圆形采集路径观测系统比常规平行采集观测系统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圆形路径采集 观测系统设计 射线追踪照明 观测系统评价 均匀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拖缆随机采样抗混叠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鹏 顾汉明 +1 位作者 马圣敏 董旭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9-184,共6页
目前海上拖缆地震采集只有道间距满足采样条件,而炮间距、炮线距和缆间距都不能满足采样条件,造成了地震数据的采样不足,导致频谱产生混叠效应。近年来发展了海上拖缆随机采集技术,为了分析该采集技术抗假频特性,以简谐信号和合成地震... 目前海上拖缆地震采集只有道间距满足采样条件,而炮间距、炮线距和缆间距都不能满足采样条件,造成了地震数据的采样不足,导致频谱产生混叠效应。近年来发展了海上拖缆随机采集技术,为了分析该采集技术抗假频特性,以简谐信号和合成地震记录为研究对象,在空间规则采样的条件下,分别分析了充足采样和不充足采样情况下的频谱特征,分析了空间假频产生的原因。同时,在规则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对简谐信号和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随机抽样和频谱分析,研究了随机采样对空间假频的压制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海上拖缆地震随机采样可以降低频谱的混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拖缆 随机采样 非均匀采样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防护材料Al_(2)O_(3)/SiC陶瓷的动态拉伸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金华 葛彦鑫 +1 位作者 陈敏 高玉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0-284,共5页
设计巴西圆盘试验获得了Al_(2)O_(3)/SiC复合陶瓷动态拉伸力学性能参数值,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微观断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材料失效具有脆性典型特征,其动态抗拉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回收圆盘试样发现宏观破碎模式主要呈“... 设计巴西圆盘试验获得了Al_(2)O_(3)/SiC复合陶瓷动态拉伸力学性能参数值,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微观断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材料失效具有脆性典型特征,其动态抗拉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回收圆盘试样发现宏观破碎模式主要呈“川”字型,主裂纹沿加载路径方向。断面微观分析发现,材料除了存在具有锋锐边缘的沿晶断裂区域,还存在许多穿晶断裂区域以及晶粒边界微裂纹。断裂面存在单个晶粒扭曲和劈裂形成的细小碎片,且在平面外剪切应力作用下形成了台阶状和舌状的微观解理断裂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性能 Al_(2)O_(3)/SiC复合陶瓷 巴西圆盘试验 微观断裂模式 结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对抗冲磨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岩 陈云 +2 位作者 胡志刚 陈雪松 翟红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9-153,共5页
为了解决双江口水电站泄洪系统工程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性能差、稠度大、不易排气等问题,以泄洪系统工程C _(90)50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为基础,针对双江口水电站的原材料体系,开展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对抗冲耐磨混凝土性能的影... 为了解决双江口水电站泄洪系统工程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性能差、稠度大、不易排气等问题,以泄洪系统工程C _(90)50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为基础,针对双江口水电站的原材料体系,开展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对抗冲耐磨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对人工砂8%、10%、12%、14%不同石粉含量对抗冲耐磨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和含气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等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成果表明:人工砂石粉含量在10%左右时,抗冲耐磨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推荐人工砂石粉含量控制在11%~13%范围内,为后续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双江口水电站人工砂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砂 石粉含量 双江口水电站 抗冲耐磨混凝土 配合比 抗冲磨强度 极限拉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态滤波与Curvelet变换的钻孔图像自适应增强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飞佳 李庆武 +2 位作者 韩辉 张建清 谭显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8期145-148,共4页
针对岩石数字钻孔图像存在的光照不均、图像中岩石表面边缘细节模糊等情况,提出了一种钻孔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对原图进行同态滤波;使用Curvelet变换分解原图与滤波后的图像,对两者的低频子带使用系数直方图匹配算法,将前者与后者的直... 针对岩石数字钻孔图像存在的光照不均、图像中岩石表面边缘细节模糊等情况,提出了一种钻孔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对原图进行同态滤波;使用Curvelet变换分解原图与滤波后的图像,对两者的低频子带使用系数直方图匹配算法,将前者与后者的直方图进行匹配,改善光照不均的影响;对原图的高频子带使用自适应的阈值进行滤波,同时利用自适应增强函数进行增强;使用Curvelet反变换重构得到增强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钻孔图像光照不均的问题,增强图像中物体的边缘信息,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图像客观评价指标上相对于其他算法均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图像 图像增强 CURVELET变换 系数直方图匹配 自适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