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水库移民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1
作者 翟建军 叶芳毅 卢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3,共2页
介绍了基于GIS的大型水库移民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和取得的成效。详细阐述了各种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应用,如空间叠加分析、统计分析、三维分析等。系统实现了包括地图基本操作、淹没面积计算、信息查询统计、移民规划分析、... 介绍了基于GIS的大型水库移民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和取得的成效。详细阐述了各种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应用,如空间叠加分析、统计分析、三维分析等。系统实现了包括地图基本操作、淹没面积计算、信息查询统计、移民规划分析、三维空间分析等功能。系统的开发成功,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水库移民规划管理的工作方法,而且为移民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科学、高效的工具。水库移民信息系统实现了多种先进技术与移民专业应用的有效集成,为移民工作提供了高效的辅助平台,提高了移民规划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遥感 数据库 移民 信息系统 大型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数据库的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力 朱思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18,25,共3页
根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详细分析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信息系统的数据需求和标准,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数据库技术,建设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数据库,将全国山洪灾害纷繁复杂的信息,包括水文、气象、地形、地... 根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详细分析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信息系统的数据需求和标准,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数据库技术,建设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数据库,将全国山洪灾害纷繁复杂的信息,包括水文、气象、地形、地质、水土流失、社会经济、灾害损失、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基本资料和规划成果,进行高度概括,设计并建立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数据库,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提供规范和总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防治规划 数据库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珊 黄重力 +1 位作者 王芸 吴云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104,117,共3页
为了系统地反映长江中下游分、蓄滞洪区的建设,经过对有关蓄滞洪区大量文字报告、图件、规范的整编,制作了《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地图集》。图集重点反映了长江中下游荆江地区、城陵矶附近区、武汉附近区、湖口附近区4大片共计40个蓄滞... 为了系统地反映长江中下游分、蓄滞洪区的建设,经过对有关蓄滞洪区大量文字报告、图件、规范的整编,制作了《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地图集》。图集重点反映了长江中下游荆江地区、城陵矶附近区、武汉附近区、湖口附近区4大片共计40个蓄滞洪区。详细介绍了图集的设计思路、制作工艺流程、设计内容。图集的制作充分利用了GIS制作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印前技术。图集的色彩设计除了遵循常用的规律,更加注重把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使图形的清晰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集 设计 编制 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库容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高圣益 李成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8-99,共2页
水库库容是水利枢纽设计和运营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确定装机容量、大坝高度、泄洪设施、兴利蓄水位、防洪蓄水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库容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的提高,是对水利枢纽工程、水库的运营管理决策、动库容研究等... 水库库容是水利枢纽设计和运营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确定装机容量、大坝高度、泄洪设施、兴利蓄水位、防洪蓄水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库容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的提高,是对水利枢纽工程、水库的运营管理决策、动库容研究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对水库的正常蓄水位、防洪调峰水位的确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坝安全考虑的重要参数,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枢纽 水库库容 测量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Station的地形图符号库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汉东 夏文芳 王喜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3-44,47,共3页
地形图符号是数字地图和GIS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专用的图解符号,它采用便于空间定位的形式来表示各种地物与现象的性质与相互关系。详细介绍了在MicroStation平台下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图符号是数字地图和GIS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专用的图解符号,它采用便于空间定位的形式来表示各种地物与现象的性质与相互关系。详细介绍了在MicroStation平台下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点状、线状、面状符号的制作方法。采用MicroStation本身提供的图形编辑功能进行符号设计,同时针对少量、复杂、难以直接设计的地形图符号,结合MicroStation的二次开发语言,通过编程实现,能快速、灵活地设计各种地形图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TATION 符号库 线型制作 单元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卢娟 马能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5-47,共3页
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监测仪器类型多,信息量大,数据处理复杂,而当前数据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数据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利用。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案,该应用系统采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建立了有效的监测数据库以及相... 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监测仪器类型多,信息量大,数据处理复杂,而当前数据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数据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利用。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案,该应用系统采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建立了有效的监测数据库以及相关的数据库管理查询和分析计算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监测资料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 安全监测 C/S B/S 效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力 翟建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1,共3页
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特点出发,结合网络计算模型的进化,比较分析了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和最新进展,并通过对WebGIS体系结构的剖析,探讨了WebGIS环境下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思路。在Internet环境下,以元数据体系为基础,以对... 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特点出发,结合网络计算模型的进化,比较分析了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和最新进展,并通过对WebGIS体系结构的剖析,探讨了WebGIS环境下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思路。在Internet环境下,以元数据体系为基础,以对象关系数据库和分布式对象组件GIS为支撑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方案,在数据、软硬件技术和应用诸方面有望走向成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GIS标准化的努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地理信息系统 集成 元数据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干流吴淞高程系统概论 被引量:4
8
作者 徐菊华 姜本海 姚楚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5-88,共4页
"吴淞高程系统"自1900年建立以来,在长江的防汛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淞高程系统"基准点几经变迁,又衍生了多种"吴淞高程系统"。为了使人们对吴淞高程系统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200... "吴淞高程系统"自1900年建立以来,在长江的防汛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淞高程系统"基准点几经变迁,又衍生了多种"吴淞高程系统"。为了使人们对吴淞高程系统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2003年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公司开展了对吴淞高程系统的考证及高程系统之间的分析论证工作。通过"2002年长江中下游干流高程控制测量项目"的展开,计算、分析、论证,指出原《长江流域二、三、四等水准成果》(第一、二、三、四册红本)中宜昌—上海段长江南北两岸的成果已不能满足流域规划和堤防建设的需要,为了保持防汛资料的连续性,提出了建立和维护资用吴淞高程系统(2003)基准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 吴凇高程 资用吴淞高程 冻结吴淞高程 资用吴淞高程(2003)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汉江中下游河道变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明福 张力 杨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22,53,共2页
利用美国LandsatTM卫星影像、法国2.5 m SPOT5影像和航空影像,分析2001、2004年和2002年3个时相,研究汉江中下游(潜江段)河道变迁情况。通过多时相卫星遥感监测河道演变,以河床水面/滩洲面积之比(WS/TI)、主泓线长度、河道摆动幅度等指... 利用美国LandsatTM卫星影像、法国2.5 m SPOT5影像和航空影像,分析2001、2004年和2002年3个时相,研究汉江中下游(潜江段)河道变迁情况。通过多时相卫星遥感监测河道演变,以河床水面/滩洲面积之比(WS/TI)、主泓线长度、河道摆动幅度等指标,结合地面调查资料,来监测河道变迁。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潜江段)河道河床侵蚀加剧,崩岸时有发生,同时河道摆动幅度也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变迁 遥感调查 汉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委地下车库深基坑变形监测与成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青 周传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62,共4页
基坑边坡变形及其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是基坑工程施工关注的重点。通过合理、有效地开展基坑边坡及其邻近建筑物变形监测,以满足信息化施工要求,从而达到安全预报、反馈设计、指导施工的目的。简要介绍了基坑工程的规模与支护型式,阐述... 基坑边坡变形及其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是基坑工程施工关注的重点。通过合理、有效地开展基坑边坡及其邻近建筑物变形监测,以满足信息化施工要求,从而达到安全预报、反馈设计、指导施工的目的。简要介绍了基坑工程的规模与支护型式,阐述了深基坑及其邻近建筑物变形监测的项目、布置与观测方法,随后对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邻近建筑物 位移 沉降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简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当强 伍中华 吴华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64,76,共3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可能引起水库地震,为此建立了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蓄水前获取库区,特别是库首区的区域地壳形变和应变场的背景资料,蓄水后监测工程施工与运行过程中库首区的区域形变和应变场的动态变化;定期... 三峡水库蓄水后可能引起水库地震,为此建立了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蓄水前获取库区,特别是库首区的区域地壳形变和应变场的背景资料,蓄水后监测工程施工与运行过程中库首区的区域形变和应变场的动态变化;定期和不定期监测重点监视区内主要断裂的运动及变形;连续观测工程重点部位的地壳形变。简要介绍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地壳形变监测网络的布设原则、监测目的和监测内容,介绍了监测网络的规划设计、工作内容、实施情况及监测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地震 地壳形变 安全监测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在长江堤防护岸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明福 赵海 张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以数字化测绘技术和GPS技术为手段,根据施工进展建立相对动态的长江近河岸河床的DEM(数字高程模型),运用GIS技术进行相关信息的提取和处理,从测绘技术的角度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具有对工程施工指导性强,科学客观,作...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以数字化测绘技术和GPS技术为手段,根据施工进展建立相对动态的长江近河岸河床的DEM(数字高程模型),运用GIS技术进行相关信息的提取和处理,从测绘技术的角度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具有对工程施工指导性强,科学客观,作业效率高等现实意义,起到了对水下护岸工程施工进行指导和为施工效果检验及工程质量评价提供客观依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测绘 GPS(全球定位系统) DEM(数字高程模型) 护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加高工程大坝变形监测总体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瑕 刘德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1-53,共3页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系在已建成的大坝基础上进行加高施工。初期工程原有监测设施已运行几十年,许多设施已老化,且大坝加高部分需增设一些监测设施进行变形监测。介绍了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组成和设置,以及混凝土...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系在已建成的大坝基础上进行加高施工。初期工程原有监测设施已运行几十年,许多设施已老化,且大坝加高部分需增设一些监测设施进行变形监测。介绍了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组成和设置,以及混凝土坝、电站厂房、垂直升船机、土石坝监测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本系统利用和改造了原有大坝的监测系统,并在加高部分布置新的监测设施,从而形成新的丹江口大坝变形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加高 变形监测 设计 丹江口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CAD的注记智能压盖算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甘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42,共2页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AutoCAD在制图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数字化成图的主流软件,但是其对于地形图的研究并不十分完善。在使用AutoCAD绘制地形图时为了出图的美观,要求对文字进行压盖处理,以往的作业模式是将文字附近的地物(如曲线...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AutoCAD在制图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数字化成图的主流软件,但是其对于地形图的研究并不十分完善。在使用AutoCAD绘制地形图时为了出图的美观,要求对文字进行压盖处理,以往的作业模式是将文字附近的地物(如曲线等)进行移动、裁剪等编辑操作,这种方式存在工作量较大,易遗漏,在使用AutoCAD绘制地形图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解决注记压盖问题,就此提出了一种方法,利用AutoCAD内部开发工具—Visual Lisp语言快速智能地实现了注记压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图效率和制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记压盖 AUTOCAD VISUAL LISP 事件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构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喜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共3页
长江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是位于长江流域底层空间信息数据库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各部门(企业)上层应用信息系统之间的一种中间件(Middleware),它一方面通过空间数据引擎(SDE)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建库和维护更新,以便为... 长江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是位于长江流域底层空间信息数据库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各部门(企业)上层应用信息系统之间的一种中间件(Middleware),它一方面通过空间数据引擎(SDE)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建库和维护更新,以便为所有部门提供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的地理信息参考框架;另一方面又为长江水利委员会各部门和企业的上层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运行和开发环境,包括统一的访问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接口。简述长江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概念及其提出的背景,提出当前建设长江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主要关键技术、主要作用,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3S技术 水资源管理 信息化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水源区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坤 张力 郑明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1,共3页
以2000年和2004年丹江口水库区的TM、SPOT(全色)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获取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植被指数法确定植被的覆盖度,结合水利部的侵蚀强度判别模型获取研究区2000年和2004年的水土流失数据。对比两期数据,发现强度、极强... 以2000年和2004年丹江口水库区的TM、SPOT(全色)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获取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植被指数法确定植被的覆盖度,结合水利部的侵蚀强度判别模型获取研究区2000年和2004年的水土流失数据。对比两期数据,发现强度、极强度土壤侵蚀面积在增加;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总量变化,发现整个研究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在减少;通过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发现部分高覆盖度的林地和草地转换为旱地和居民地,导致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整个研究区应加强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LUCC)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测绘五十八年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爱民 严建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5,38,共3页
简要回顾了建国58年来,随着长江规划开发治理工作的进行,长江流域水利测绘事业发展的历程和专业测绘队伍的历史变迁。总结了长江测绘人为满足流域规划和重点工程建设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科技成果。针对测绘科技的现状和... 简要回顾了建国58年来,随着长江规划开发治理工作的进行,长江流域水利测绘事业发展的历程和专业测绘队伍的历史变迁。总结了长江测绘人为满足流域规划和重点工程建设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科技成果。针对测绘科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测绘队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空间信息技术、现代高新测绘、工程安全监测为重点,以全面提升测绘成果的服务面和服务水平为目标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测绘 历程 变迁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工程测量
18
作者 杨爱明 姜本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80,共4页
长江中下游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工程测量始自1999年下半年,随着工程的进展,现已完成了大量的各专业工程测量工作,为堤防工程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考虑到长江中下游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专业测量工作时间跨度长、分布面广、组织与实施的... 长江中下游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工程测量始自1999年下半年,随着工程的进展,现已完成了大量的各专业工程测量工作,为堤防工程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考虑到长江中下游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专业测量工作时间跨度长、分布面广、组织与实施的单位较多,以及这项工作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在测量工作开始之前,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原综合勘测局对各项专业测量统一进行了技术设计,其技术设计报告(即质量策划文件)在经长江中下游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所涉及的5个省市相关部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相关部门共同审查通过后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专业测量工作的技术标准。对长江中下游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工程测量的技术设计、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坐标系统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量 GPS技术 隐蔽工程 长江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安全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燕敏 李金河 李建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73,共3页
通过对溪洛渡水电站左岸主厂房安全监测仪器的布置、实施情况的介绍,对已获取的观测成果进行分析,对厂房围岩目前的稳定状态给予了评价。从左岸主厂房多点位移计和锚杆应力计监测数据总体看来,目前顶拱多点位移计各测点相对位移变化很小... 通过对溪洛渡水电站左岸主厂房安全监测仪器的布置、实施情况的介绍,对已获取的观测成果进行分析,对厂房围岩目前的稳定状态给予了评价。从左岸主厂房多点位移计和锚杆应力计监测数据总体看来,目前顶拱多点位移计各测点相对位移变化很小,呈收敛状态。上、下游侧墙除个别监测仪器受开挖影响应力和位移持续增长外,绝大部分监测仪器监测数据变化平缓,多点位移计监测成果显示拱脚及侧墙围岩向洞室位移速率有所减缓,并有少量回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 位移 应力 变形 围岩稳定 溪洛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景摄影测量在特大型蜗壳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敏 张乾桢 冯小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8-50,共3页
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对三峡右岸电站特大型蜗壳进行了施工期的变形监测。实践表明,采用基于图像的激光三角测量方法测定蜗壳本体变形及采用基于立体像对测量方法测定蜗壳座环(试压环)变形均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精度水平,并具有操作简便、适... 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对三峡右岸电站特大型蜗壳进行了施工期的变形监测。实践表明,采用基于图像的激光三角测量方法测定蜗壳本体变形及采用基于立体像对测量方法测定蜗壳座环(试压环)变形均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精度水平,并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恶劣环境等一系列优点,显示了近景摄影测量在蜗壳及洞室工程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景摄影测量 变形监测 激光三角测量 立体像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