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都市圈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评价及协调特征研究
1
作者 陈星 叶佳慧 +2 位作者 许钦 张其成 宋兰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
城市化进程与水安全、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圈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引擎。以南京都市圈为实例,深入分析1990-2020年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三者协调发... 城市化进程与水安全、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圈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引擎。以南京都市圈为实例,深入分析1990-2020年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三者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水安全等级和城市发展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粮食安全等级先下降后回升。整体上,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状况均表现良好,到2020年各城市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等级均已达到较安全水平,南京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其城市发展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2)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耦合协调度持续提升,从1990年的失调状态逐步进入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阶段。各城市水安全发展尤为突出,处于优先地位。其中,扬州协调发展水平最高,而宣城、芜湖、马鞍山水安全和粮食安全远优于城市发展指数,城市发展潜力大。(3)建设用地面积扩张、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增加是影响三者耦合协调度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粮食价格、第三产业占比以及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等因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为统筹水、粮食、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 耦合协调发展 南京都市圈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对长江经济带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
2
作者 郭卓然 李祎雯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5,共9页
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颁布作为准自然试验,通过SBM-GML指数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要素分解,并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在作用路径方面,绿色信... 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颁布作为准自然试验,通过SBM-GML指数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要素分解,并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在作用路径方面,绿色信贷在短期内主要通过引导长江经济带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来推动绿色转型,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助推效果并不显著;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果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更为显著。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加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建设,根据地方资源要素禀赋把控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果,为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绿色转型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资本对长江经济带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史安娜 陈玥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8,共13页
智慧城市建设是未来我国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现阶段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将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中心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从资本、人、技术、空间建构智慧城市要素指标,阐释智力资本通过人... 智慧城市建设是未来我国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现阶段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将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中心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从资本、人、技术、空间建构智慧城市要素指标,阐释智力资本通过人力素质、智力产出、科技投入、开放水平四大方式促进智慧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构建生产函数模型,运用长江经济带2002—2022年面板数据分析11个核心城市智力资本对智慧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存在共性与特性,长江经济带智力资本的集聚对智慧城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分解要素对不同区域及不同级别智慧城市的经济增长作用呈异质性,而开放水平是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长江经济带智慧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要素集聚等方面入手,实施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城市分类指导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以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需要为导向,聚焦智力产出的市场转化,发挥智力资本的影响推动作用;推进智力资本各要素的有效整合,加强“技术+人本”互嵌,促进数据要素跨域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资本 智慧城市 长江经济带 区域经济 技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军飞 杨亚宁 邓梦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222,共5页
为了解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提升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模型拟合能力,在明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指标对光伏产业的影响作用的基础上,构建经过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的随机森林、自适应增强、梯度提升决策树、极端梯度提升树4种机... 为了解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提升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模型拟合能力,在明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指标对光伏产业的影响作用的基础上,构建经过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的随机森林、自适应增强、梯度提升决策树、极端梯度提升树4种机器学习方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阳能资源、核能发电量、专利授权量、人均电力消费量、建设用地面积、硅储量是影响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显著正相关,风力发电量与光伏企业聚集显著负相关;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开发更注重因地制宜,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普及主要受电力系统绿色转型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制定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产业 分布差异 影响因素 机器学习 元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段岸线保护范围界定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侯利军 杨善印 +3 位作者 陈达 达波 吴腾 廖迎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4,137,共8页
为了推进长江岸线保护的精细化管理和规划,初步探索了长江下游段岸线保护范围的界定方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河湖岸线保护相关文献、标准及法规,综合考虑水利行业河道岸线行政管理范围和“河岸线-河岸带-缓冲带”保护... 为了推进长江岸线保护的精细化管理和规划,初步探索了长江下游段岸线保护范围的界定方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河湖岸线保护相关文献、标准及法规,综合考虑水利行业河道岸线行政管理范围和“河岸线-河岸带-缓冲带”保护范围,提出了长江下游段岸线保护范围界定与规划方法,指出长江岸线河岸带和缓冲带范围需综合考虑岸线生态、水文功能和后方陆域利用方式予以界定。对扬州段长江岸线界定结果表明,提出的岸线保护界定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与现行岸线管理办法有较好的关联性,可用于长江下游段岸线保护范围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段 保护范围 河岸线 河岸带 缓冲带 岸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继成 黄昌硕 +3 位作者 吴培强 陈丽君 王若禹 赵新化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针对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河道调蓄空间不足、雨洪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供水能力不足、制约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系连通不畅、区域水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开展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以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利... 针对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河道调蓄空间不足、雨洪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供水能力不足、制约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系连通不畅、区域水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开展基于刚性约束的宿迁黄河故道片区水资源配置研究,以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在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下,将需水划分为刚性、刚弹性、弹性需水3个层次,采用遗传算法建立刚性约束水资源配置模型,以可用水量配置黄河故道片区刚性需水。结果表明,在规划水平年现状工程条件下的可用水量不能满足规划水平年2025年、2030年90%保证率下的刚性需求。因此,未来须增加外调可用水量,可建设龙岗枢纽工程、朱海站、洋河引水工程等三大工程。该配置方案可为宿迁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提供水资源保障方面的科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约束 刚性需水 可用水量 遗传算法 水资源配置 黄河故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潘海英 张倩 《水利经济》 2022年第3期1-8,16,93,共10页
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U”型关系,即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U”型关系,即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市场化、政府干预对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均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通过缓解绿色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传统技术创新表现为遮掩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府干预 技术创新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月用水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星 沈紫菡 +2 位作者 许钦 刘睿佳 蔡晶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基于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月用水量数据分析,选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经过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月用水量模拟。在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过程中,通过多源社会经济数据的整合与分析,采用... 基于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月用水量数据分析,选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经过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月用水量模拟。在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过程中,通过多源社会经济数据的整合与分析,采用平均影响值算法(MIV)和皮尔逊相关系数联合方法筛选月用水量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在陕西省月用水量预测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精度,其中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为进一步验证影响因子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采用不同方法筛选影响因子作为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模拟结果表明,MIV和皮尔逊相关系数联合方法提高了影响因子的选取精度,能够有效提升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用水量预测 ARIMA模型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模型 因子筛选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庆芳 张根瑞 +3 位作者 方琼 邱豆豆 周天涛 苏鑫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WorldWaterDevelopmentReport,WWDR)是全球水资源评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决策者提供了制定和实施可持续水资源政策的知识、工具和案例。简述了WWDR的历史沿革,对2003年以来历次报告作了总结评述,同时重点... 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WorldWaterDevelopmentReport,WWDR)是全球水资源评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决策者提供了制定和实施可持续水资源政策的知识、工具和案例。简述了WWDR的历史沿革,对2003年以来历次报告作了总结评述,同时重点介绍了2024年WWDR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历届WWDR所提出的重要观点、解决水问题的对策和中国水安全保障实际情况,阐述了若干思考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危机 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水机制 世界水发展报告 水与和平及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长江流域分区多源融合降水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蕾玥 张珂 +3 位作者 晁丽君 李曦 牛杰帆 黄轶铭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基于3种卫星降水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长江流域分区多源融合降水模拟算法(FCM-RF算法)。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结合地面观测站点资料对长江流域进行降水区域划分,引入降水比降刻画降水空间性,进一步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优化... 基于3种卫星降水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长江流域分区多源融合降水模拟算法(FCM-RF算法)。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结合地面观测站点资料对长江流域进行降水区域划分,引入降水比降刻画降水空间性,进一步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优化融合结果,得到一套长江流域空间分辨率为0.25°×0.25°的多源融合降水产品,并对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FCM-RF算法在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表现,可以有效提高原始卫星降水产品对于降水事件的捕捉能力,在验证站点模拟降水量与实测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76;FCM-RF算法在年际上具有相似变化特征,对于春秋季降水的敏感性较高,在夏季由于强降水影响表现欠佳,冬季由于雨量稀少、存在固态降水,呈现出误差小、相关系数较低的特点;FCM-RF算法在东南地区具有较强的降水捕捉能力,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准确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模拟 模糊C均值算法 随机森林模型 分区多源融合方法 FCM-RF算法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聚合理论和Copula函数的流域极端降水三维识别及时空动态演变研究
11
作者 任立良 万仪欣 +4 位作者 袁山水 朱榴骏 刘懿 杨肖丽 季芳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59,共9页
为更好地应对流域极端降水灾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聚合理论的降水事件三维识别方法,通过识别、聚类、分割的动态识别步骤捕捉降水事件及其三维特征,采用Copula函数耦合降水历时、强度和总量,形成新的极端降水指标COP,并以黄河流域... 为更好地应对流域极端降水灾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聚合理论的降水事件三维识别方法,通过识别、聚类、分割的动态识别步骤捕捉降水事件及其三维特征,采用Copula函数耦合降水历时、强度和总量,形成新的极端降水指标COP,并以黄河流域为例进行了极端降水时空动态演变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降水事件三维识别方法能够较好地捕捉降水的演变过程,与传统极端降水指标P_(95)相比,本文提出的极端降水指标可以更准确地捕捉黄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迁移轨迹,并考虑极端降水发展过程中弱降水事件的累积贡献,更完整地描述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三维识别 网格聚合理论 COPULA函数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最大潟湖纳潮活海研究与工程实践
12
作者 陆永军 吴攀 +4 位作者 薛博升 张霖 莫思平 高亚军 王志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41,共13页
位于海南省万宁市的小海是中国最大潟湖,多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小海口门淤积、纳潮量下降、水质恶化、生态退化等水环境相关问题突出,亟需开展综合治理,其中小海水动力提升与盐度场格局保持基本稳定成为小海治理的难点。综合采用现场... 位于海南省万宁市的小海是中国最大潟湖,多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小海口门淤积、纳潮量下降、水质恶化、生态退化等水环境相关问题突出,亟需开展综合治理,其中小海水动力提升与盐度场格局保持基本稳定成为小海治理的难点。综合采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沙坝潟湖动力地貌演变过程、弱潮强浪潟湖盐度场格局变化、口门稳定性与潮汐通道格局重建方案及效果等,提出了小海口门拓宽至280 m、南汊道底宽恢复至100 m、沙洲局部清除等基于水动力水质提升的“纳潮活海”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工程实施后,小海水动力得到明显提升,纳潮量增加30%以上,与外海的平均半交换周期从50 d降至30 d左右,配合外源污染治理,小海水质从劣四~三类提升至二类,显著改善了潟湖内海水环境、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但潟湖主体盐度场变化较小(盐度增幅<5%),有效保障了潟湖水交换能力提升下开敞湖区盐度生境格局的基本稳定,促进了小海水环境改善与生态安全,为小海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海流域 潮汐通道 盐度场 纳潮量 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均衡分析
13
作者 陈星 王晨 +4 位作者 张其成 许钦 王君诺 徐慧 黄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8-165,共8页
深入探究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关系是细化“四水四定”举措的重要支撑,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社会... 深入探究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关系是细化“四水四定”举措的重要支撑,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五元联系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详细分析了2013-2022年水资源-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空间均衡状况,并根据减法集对势识别系统空间均衡的障碍指标。结果表明:①山东省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承载水平波动上升,主要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稳定上升,但区域间差异较为明显。②各市子系统均衡度变化趋势与发展水平变化趋势相似。水资源系统均衡度呈现以济南市、淄博市、泰安市为核心的空间格局,其空间均衡度波动较大,但总体提升较小。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则呈现“北高南低”格局,空间均衡度则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③各市水资源-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度波动上升,整体来看,复合系统向着空间均衡化发展。系统空间均衡的主要障碍指标为人均水资源量,各市应当重点降低水资源负荷。研究结果可以为协调水资源供需矛盾、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社会经济精准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高质量发展 空间均衡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物理机制的机器学习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建云 谢康 +3 位作者 刘艳丽 郑雅莲 汤梓杰 王国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46,共10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理模型的发展,融合物理机制的机器学习方法因其优越的准确性、物理一致性以及有效处理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特征的能力,正逐渐成为水文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重点综述近10 a来融合物理机制的机器学习在水文模型中最新应用与发...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理模型的发展,融合物理机制的机器学习方法因其优越的准确性、物理一致性以及有效处理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特征的能力,正逐渐成为水文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重点综述近10 a来融合物理机制的机器学习在水文模型中最新应用与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物理机制与机器学习融合模型的不同应用分类,分为误差校正型、参数优化型、数据增强型、物理约束型、结构内嵌型、公式融入型等6种,并重点讨论了数据与物理双驱动水文模型的进展与不足。最后,展望了融合物理机制的机器学习在水文模型中的发展方向,提出需重点关注模型参数优化、可解释性问题、小样本及中长期尺度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让物理机制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的新方法促进水文模型领域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数据驱动 物理机制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中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1 位作者 程飞 赵秋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0-229,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对于加速推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相关研究与日俱增,但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热点演变及发展趋势尚且认识不足。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对于加速推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相关研究与日俱增,但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热点演变及发展趋势尚且认识不足。论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软件Citespace和CNKI的核心及CSSCI数据库,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相关研究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萌芽起步—稳步发展—快速深化”三阶段特征。(2)国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补偿”“生态文明”“价值实现”“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关键词跃迁,根据关键词突现时间,可分为概念探索期(2000—2009年)、生态文明开拓期(2009—2019年)、生态文明加速期(2019—2022年)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
16
作者 史安娜 黄华清 《水利经济》 2022年第1期1-5,85,共6页
依据DPSIR原理,从产业动力、产业生态、产业转型、产业效益构建分析框架,基于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PVAR模型,分析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按“缓慢爬升—波动稳... 依据DPSIR原理,从产业动力、产业生态、产业转型、产业效益构建分析框架,基于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PVAR模型,分析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按“缓慢爬升—波动稳定—向前快速提升”过程演变;驱动力和状态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程度最大;压力和状态的变化主要依赖于驱动力和影响的冲击作用,状态和驱动力是影响的变化主要来源;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下游高,中上游低”的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绿色发展 DPSIR 内部影响因素 时间演变 空间格局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典型水源涵养流域径流演变及归因解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国庆 郑雨凝 +3 位作者 刘希胜 孙高霞 李晨希 刘翠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
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黄河水源涵养区径流量受环境变化影响显著,科学厘清径流演变特征,定量解析径流变化原因,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上游大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诊断其1961—2020年实测径流量的演变特征,并采... 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黄河水源涵养区径流量受环境变化影响显著,科学厘清径流演变特征,定量解析径流变化原因,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上游大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诊断其1961—2020年实测径流量的演变特征,并采用VIC模型定量分析径流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1961—2020年大通河享堂站实测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且在1990年发生突变;②1991—2020年实测年径流量较基准期1961—1990年的减少12%,其中4—10月份径流量减少27.7 mm,其他月份的增加4.4 mm;③VIC模型对大通河流域基准期天然径流量过程模拟效果较好,NSE效率系数为0.74,相对误差为0.46%;④气候变化使得1991—2020年径流量较基准期的增加21.8 mm,而人类活动使得径流量减少45.0 mm,其中水利工程建设及水量外调是享堂站径流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大通河流域 径流量 VIC模型 归因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多模型拆分组配与协同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申笑萱 张珂 +2 位作者 张兆安 刘杰 李致家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196,共8页
水文模型拆分组配与协同优化是水文建模有效的技术手段。基于文献聚类分析,结合文献计量数据与聚类结果,对水文模型的模块拆分、组合及优化方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水文模型模块化设计、框架模型构建及多模型间误差传递等方面的关键研究进... 水文模型拆分组配与协同优化是水文建模有效的技术手段。基于文献聚类分析,结合文献计量数据与聚类结果,对水文模型的模块拆分、组合及优化方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水文模型模块化设计、框架模型构建及多模型间误差传递等方面的关键研究进展,展望了水文多模型灵活组配与协同优化的研究方向。指出传统水文模型的构建方法通常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融合为水文模型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视野,这将为应对现代水文学面临的复杂挑战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模块化 灵活架构 机器学习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机理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5
19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程飞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全面分析了水利新质生产力及耐心资本的概念,系统剖析了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其中主要包括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水资源技术创新与应用、产业结构优化与能级提升、生产要素... 全面分析了水利新质生产力及耐心资本的概念,系统剖析了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其中主要包括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水资源技术创新与应用、产业结构优化与能级提升、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及形态变革、水资源管理创新与制度建设、市场协同与风险管理、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以及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8个核心维度;指出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协同路径包括完善水资源法律法规和制度设计、提升水利产业的“含新量”、健全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长效机制、拓宽多元化投资和融资渠道及强化水利项目的监测和环境评估机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基础设施 耐心资本 水利新质生产力 水资源管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内涵解析、核心构成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87,共8页
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概念及内涵,深入分析了其提出的现实依据,详细剖析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与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从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及制度体系等角度构建了黄... 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概念及内涵,深入分析了其提出的现实依据,详细剖析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与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从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及制度体系等角度构建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研究框架,全面呈现并深入阐述了其核心内容。通过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差异分析,从细化落实“四水四定”、加强法治保障、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未来优化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管理 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