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质稠油的电脱盐、脱水工艺优化及其水滴粒径的变化和分布 被引量:8
1
作者 程刚 李泓 +1 位作者 刘建春 王洪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693,共7页
以高含水、含盐、高酸值的Merey16重质稠油为对象,考察了温度、注水量、电场强度、电场作用时间、注水水质和破乳剂用量对原油电脱盐脱水效果的影响。在最佳优化工艺参数下,采用光学显微镜图像法分析了脱盐脱水前后原油中的水滴分布及... 以高含水、含盐、高酸值的Merey16重质稠油为对象,考察了温度、注水量、电场强度、电场作用时间、注水水质和破乳剂用量对原油电脱盐脱水效果的影响。在最佳优化工艺参数下,采用光学显微镜图像法分析了脱盐脱水前后原油中的水滴分布及其粒径变化和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优化的脱盐、脱水工艺条件为温度130℃、弱酸性水(调酸剂冰乙酸,pH值调至5.0)注入量7%、复合电场强度及作用时间为450-900-1300V/cm和9-6-8min、破乳剂AR36用量20μg/g、3级电场处理。在此条件下脱盐、脱水后,原油中盐(NaCl)的质量浓度和含水量分别为2.7mg/L和0.05%,水滴目标数、平均周长和面积都明显减小,且水滴粒径分布呈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优化 水滴粒径 变化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流动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诗岽 余益松 +2 位作者 王树立 张国忠 李泓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8,共7页
管道流动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的建立对天然气水合物浆液的输送、管输天然气水合物防治以及天然气水合物技术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认识到目前对该类模型的研究较少,现有的... 管道流动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的建立对天然气水合物浆液的输送、管输天然气水合物防治以及天然气水合物技术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认识到目前对该类模型的研究较少,现有的模型也是在静态釜式反应器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理论基础上拓展而来的,主要包括驱动力、成核速率、诱导时间、水合物生长等方面的模型,上述模型被广大研究者用于计算管道单个截面处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速率预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但现有模型用于管道流动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特性的预测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开展管道流动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机理、管道沿线温度变化、添加剂及其流动界面对气液传质的影响等研究,建立动力学、传热、传质三者相结合的管道流动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以此来解决管道流动体系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预测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天然气水合物 驱动力 诱导时间 模型 成核 流动体系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气体水合物生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诗岽 余益松 +3 位作者 张锦 王树立 赵书华 李泓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6,共6页
水合物的高效快速生成对水合物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当前纳米流体促进水合物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纳米流体能够极大地强化水合物反应体系的传热过程。纳米粒子的浓度、纳米颗粒本身的物性、纳米颗粒的尺... 水合物的高效快速生成对水合物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当前纳米流体促进水合物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纳米流体能够极大地强化水合物反应体系的传热过程。纳米粒子的浓度、纳米颗粒本身的物性、纳米颗粒的尺寸大小、纳米流体中固体颗粒的分散稳定性、纳米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及湍动程度是影响体系传热的主要因素。此外,纳米颗粒能够极大地强化水合物反应体系的传质过程,运输作用、防气泡聚合机理、边界层混合机理、渗透机理被用来解释这一现象。但其具体的促进机理仍不清楚,基础理论的建立是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水合物 传热 传质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建敏 王树立 +3 位作者 饶永超 周诗岽 张琳 李泓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74,共5页
天然气水合物浆液管道输送技术可实现水合物防治的动态控制及天然气水合物的管道输送,而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研究为水合物浆液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总结了国内外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 天然气水合物浆液管道输送技术可实现水合物防治的动态控制及天然气水合物的管道输送,而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研究为水合物浆液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总结了国内外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模型。发现目前适用于流动体系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还很少,并且多为由静态体系水合物生成模型拓展而来。基于气液两相螺旋管流流动特性及天然气水合物微观结构,建立了螺旋管流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最后,指出了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流动体系 微观动力学模型 宏观动力学模型 气液两相螺旋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流动体系下气体水合物生成促进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周诗岽 余益松 +3 位作者 赵苗苗 王树立 赵书华 李泓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71,共7页
强化管道中水合物的生成对今后水合物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能够应用于促进管道流动体系中水合物生成的方法,包括机械物理强化、化学强化和外场强化。三种强化方法中,机械物理强化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化学强化和外... 强化管道中水合物的生成对今后水合物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能够应用于促进管道流动体系中水合物生成的方法,包括机械物理强化、化学强化和外场强化。三种强化方法中,机械物理强化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化学强化和外场强化是今后管道中水合物生成强化方面重点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生成 管道系统 机械强化 化学强化 外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