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接触膜蒸馏过程的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兆春 于超 +1 位作者 彭跃莲 李哲浩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4,共8页
建立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的传递模型,对膜蒸馏过程中膜通量和热效率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探索了膜蒸馏热侧进口温度、冷侧和热侧流量对过程的影响,为膜通量和热效率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热侧进口温度升高、热侧和冷侧... 建立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的传递模型,对膜蒸馏过程中膜通量和热效率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探索了膜蒸馏热侧进口温度、冷侧和热侧流量对过程的影响,为膜通量和热效率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热侧进口温度升高、热侧和冷侧流量增加均有助于膜通量增加;热侧进口温度升高、热侧流量增加和冷侧流量减小均有利于提高热效率.膜通量取决于传质推动力,即蒸汽压差;热效率取决于平均膜面温度,凡是有利于膜面温度提高的操作条件都会增大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 传递模型 膜通量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材料对人工底柱压力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喜山 姚香 +2 位作者 王庆军 刘凤仪 方兴安 《有色金属》 CSCD 1994年第1期1-8,共8页
急倾斜极薄矿脉干式充填采矿法中充填料对人工混凝土底住的压力规律,是一个未曾研究的课题。我们从理论推导入手,后经模型实验修正,再由实际压力测定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可用于工程实际计算的半理论半经验均布压力公式。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 干式充填采矿法 人工底柱 压力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矿山薄矿脉采矿方法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量:3
3
作者 姚香 《黄金科技动态》 1991年第12期24-31,共8页
从我国岩金矿山开采以薄矿脉为主这一特点出发,介绍国内主要薄矿脉矿山生产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干式与削壁充填法中应用铲运机的经验;介绍根据不同矿床赋存条件而试验与选择不同采矿方法的典型矿山;并推荐观用留矿法... 从我国岩金矿山开采以薄矿脉为主这一特点出发,介绍国内主要薄矿脉矿山生产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干式与削壁充填法中应用铲运机的经验;介绍根据不同矿床赋存条件而试验与选择不同采矿方法的典型矿山;并推荐观用留矿法矿山应采用一些变形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金矿 薄矿脉 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同步纺丝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时温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悦 谢松辰 +6 位作者 侯春光 庞志广 彭跃莲 纪树兰 李哲浩 文剑平 闫文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60,共9页
采用复合热致相分离(c-TIPS)法首次利用三孔喷丝头进行双层同步纺丝,以PEG-200同时作为芯液和外涂层液,制备了内、外表面均开放多孔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并将其应用于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中.结果表明,双层同步纺丝法在... 采用复合热致相分离(c-TIPS)法首次利用三孔喷丝头进行双层同步纺丝,以PEG-200同时作为芯液和外涂层液,制备了内、外表面均开放多孔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并将其应用于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中.结果表明,双层同步纺丝法在提高膜机械强度的同时,还能保证较高的膜通量和运行稳定性.主要讨论了芯液和外涂层液温度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高温的芯液和外涂层液有利于PVDF结晶,并形成大的球晶,但膜孔径较大,膜容易润湿.适当降低芯液和外涂层液温度,能有效降低膜孔径,当芯液和外涂层液温度分别为60和40℃时,膜通量达33 kg/(m^2·h),且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制备的中空纤维膜拉伸强度和膜的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6.85 MPa和120.2%,可用于膜蒸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IPS 双层同步纺丝 PVDF中空纤维膜 膜蒸馏 机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的脱水症
5
作者 郑星道 崔玉子 姜益周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8-51,共4页
一、脱水症所谓脱水症,指的是含有水和电解质(主要是Na^+)
关键词 脱水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情报调研工作初探
6
作者 黄振卿 赵国军 《现代情报》 1987年第2期6-10,共5页
情报调研亦称情报分析研究,它是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情报调研工作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已普遍得到社会的承认、领导的重视和群众支持。目前。
关键词 情报调研人员 调研工作 科技情报工作 情报研究 情报资料 情报人员 科学技术 调研报告 国内外 科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和汞异常在金矿床深部预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朱泰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1-54,共4页
本文从氟和汞的物理、化学及地球化学性质出发,探讨了一些矿床中氟汞异常的形成机理。根据夹皮沟金矿区岩石中氟、汞的异常特征对深部进行了预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金矿 矿床 异常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