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调节免疫系统疾病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慧 冉靖 +2 位作者 王丹 张巍 白雪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人参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人参Panax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多糖、聚炔醇、挥发油、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在总结人参调节免疫功能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基础上,基于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人参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人参Panax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多糖、聚炔醇、挥发油、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在总结人参调节免疫功能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基础上,基于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原则从植物亲缘性,化学成分有效性,特有性和复方配伍等方面进行预测分析。大类成分以人参皂苷、多糖、蛋白质、挥发油为人参调节免疫功能的质量标志物,单一成分可选取人参皂苷Rg1、Re、Rb1、Rg3、Rh1、Rh2、Rd、CK、Ro、Rg5、人参D-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人参炔醇作为备选物质,为其提供一定的质量控制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免疫调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技术及防控手段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铁成 魏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2期79-82,92,共5页
随着我国牛业养殖种群和密度的不断增大,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流行的现象日益严峻,这不仅会给牛业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会给牛源性生物制品带来潜在的病毒污染风险;因此,BVDV特点的研究和控制有效的措施... 随着我国牛业养殖种群和密度的不断增大,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流行的现象日益严峻,这不仅会给牛业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会给牛源性生物制品带来潜在的病毒污染风险;因此,BVDV特点的研究和控制有效的措施尤为重要,也势在必行,是今后牛病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通过对BVDV的不断深入研究,在临床症状、分子生物学特点和诊断技术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科学及有效的防控手段更加成熟,为减少牛在养殖过程中因该病流行造成的严重损失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和总结,详细对BVDV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及防控措施的综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综述,以期为BVDV的研究和合理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有利于牛业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诊断技术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动态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学鹏 幺中元 张乃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584-8594,共11页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其凋落物分解机制对理解和预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碳储存具有重要意义。以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区域,以两种亚热带树种马尾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其凋落物分解机制对理解和预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碳储存具有重要意义。以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区域,以两种亚热带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凋落叶作为分解基质,通过对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养分释放速率、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胞外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从凋落物质量、分解者和分解环境三个层面探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的主场效应、养分释放模式以及土壤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凋落叶主场效应不明显,而石栎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表现出一定主场效应,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在分解后期主场效应较为强烈,说明具有较低初始有机碳含量的凋落物可能存在相对明显的正主场效应;(2)马尾松和石栎凋落叶的有机碳均呈净富集状态,马尾松凋落叶氮在分解后期呈释放模式,而石栎凋落叶氮则表现为净富集模式;(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凋落物分解主要受养分残留率、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真菌/细菌比和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比)和土壤pH的影响。综上,揭示了马尾松和石栎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的差异性表现和时间依赖性,有助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的凋落物分解机制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分解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主场效应 胞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仁丸加减方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
4
作者 王继岚 倪伟锋 +3 位作者 白竹林 尹翌秋 王思明 于士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 探讨五仁丸加减方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27.3 mg/kg奥利司他)和五仁丸加减方低、中、高剂量组(0.75、1.50、2.25 g/kg),每组10只,给予60%纯化的高脂饲料造模,同... 目的 探讨五仁丸加减方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27.3 mg/kg奥利司他)和五仁丸加减方低、中、高剂量组(0.75、1.50、2.25 g/kg),每组10只,给予60%纯化的高脂饲料造模,同时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60 d。记录小鼠体质量、腰围和进食量,CT扫描内脏脂肪和总脂肪蓄积程度,记录肾周脂肪和附睾脂肪含量,检测血清TC、TG、LDL-C、HDL-C水平,观察肾周脂肪和附睾脂肪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五仁丸加减方组小鼠体质量和腰围降低(P<0.01),但不影响进食量(P>0.05);内脏脂肪、总脂肪蓄积程度及肾周脂肪、附睾脂肪含量降低(P<0.05,P<0.01);血清TC、TG、LDL-C水平降低(P<0.05,P<0.01),HDL-C水平升高(P<0.05,P<0.01);脂肪细胞体积和形态得到改善。结论 五仁丸加减方可通过促进肥胖小鼠脂肪消耗来发挥对肥胖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仁丸加减方 肥胖 脂肪蓄积 脂肪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E2基因在卡介苗中的优化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曾范利 张云 +5 位作者 张梦 时坤 李建明 刘菲 李晶 杜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构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根据已知的BVDV Changehun184毒株E2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预测了可能存在的抗原表位,设计6对引物,分别扩增了包含预测抗原位点的6个片段,1—297 aa、1... 为构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根据已知的BVDV Changehun184毒株E2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预测了可能存在的抗原表位,设计6对引物,分别扩增了包含预测抗原位点的6个片段,1—297 aa、1—345 aa、1—374 aa、45—297 aa、45—345 aa和45—374 aa,克隆至穿梭表达载体pMV361中,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证实已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构建了6个原核表达质粒。阳性重组质粒通过电转化到卡介苗(BCG)感受态中,热诱导后,进行SDS-PAGE分析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6个重组质粒在卡介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表达产物与理论推测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融合蛋白能被牛抗BVDV的阳性血清识别,具有相应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BV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 E2基因 卡介苗 优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抑制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丽轩 王思明 +3 位作者 王敏 尹翌秋 王佳雯 赵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64-68,共5页
研究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l-2/Bax表达的的影响:(1)MTT法测定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2)RT-PCR(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3)Western blot测... 研究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l-2/Bax表达的的影响:(1)MTT法测定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2)RT-PCR(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3)Western blot测定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1)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加药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2)随着人参水溶性总蛋白浓度的增高(0、100、500、1 000μg/m L),RT-PCR检测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Bax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当加药浓度为1 000μg/m L时,Bcl-2的相对表达量最低,为0.20±0.05;Bax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为16.83±0.07;与对照组相比,Bcl-2和Ba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Western blot测定,各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各组Bax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Bax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说明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细胞 人参水溶性总蛋白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凋亡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永华 陈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435-3438,共4页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m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近几十年来医学研究的一热门细胞因子。1977年它由Burgess等在鼠的肺条件培养液中首次发现。因能刺激造血前体细胞形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m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近几十年来医学研究的一热门细胞因子。1977年它由Burgess等在鼠的肺条件培养液中首次发现。因能刺激造血前体细胞形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故而得名。1985年,人类GM.CSF基因(human GM—CSF.hGM.CSF)被首次克隆表达.此后重组人GM—CSF(recombinant human GM—CSF,rhGM—CSF)渐应用于临床。GM.CSF有多种功能,可刺激造血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及促进其向外周转移,又可诱导多种细胞如巨噬细胞、角质细胞等的分化、增殖.并活化、增强其功能。rhGM.CSF已成功应用于多个临床领域,如改善放化疗、严重感染等原因导致的骨髓抑制.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促进创面愈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促进创面愈合 rhGM 细胞增殖 条件培养液 CSF HUMAN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病毒药物法昔洛韦的合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恩思 张广良 金磊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5-98,共4页
以氯乙酸乙酯为原料 ,采用 2 -氨基嘌呤位置有择烷基化反应合成新型抗病毒药物法昔洛韦 ,总收率 2 1 % .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
关键词 法昔洛韦 抗病毒药物 烷基化反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罗格列酮的合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恩思 王俊才 +1 位作者 姜作辉 王家鹏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68-72,共5页
以 2 -溴吡啶为原料 ,采用两种不同的路线合成马来酸罗格列酮 ,总收率分别为 1 5%和1 7%.实验表明 ,经由 Meerwin芳基化反应的途径具有反应原料来源方便易得 ,而经由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途径具有合成路线较短等特点 .关键中间体及... 以 2 -溴吡啶为原料 ,采用两种不同的路线合成马来酸罗格列酮 ,总收率分别为 1 5%和1 7%.实验表明 ,经由 Meerwin芳基化反应的途径具有反应原料来源方便易得 ,而经由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途径具有合成路线较短等特点 .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合成中避免使用高温、高压等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罗格列酮 Meerwin芳基化 抗糖尿病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病毒药物喷昔洛韦的合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恩思 梁占国 侯长民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7-89,共3页
以 2 -羟甲基 -1 ,4-丁二醇为原料 ,采用 2 -氨基 -6-氯嘌呤位置有择烷基化反应合成新型抗病毒药物喷昔洛韦 ,总收率 2 7% .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合成中避免使用高温、高压及腐... 以 2 -羟甲基 -1 ,4-丁二醇为原料 ,采用 2 -氨基 -6-氯嘌呤位置有择烷基化反应合成新型抗病毒药物喷昔洛韦 ,总收率 2 7% .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合成中避免使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试剂 ,适于工业化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昔洛韦 抗病毒药物 烷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曲格列酮的合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恩思 段海峰 金磊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85-90,共6页
以三甲基氢醌为原料,Meerwin芳基化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新型抗糖尿病药物曲格列酮,总收率达3.3%.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由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合成中避免使用高温、高压等条件,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曲格列酮 抗糖尿病药物 Meerwin芳基化反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红花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婷婷 王沥浩 +2 位作者 王文慧 冯雪 杨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166,共5页
【目的】制备转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EGF)基因红花植株,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hEGF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植物偏好的双基因hEGF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OP-hEGF-hEGF... 【目的】制备转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EGF)基因红花植株,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hEGF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植物偏好的双基因hEGF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OP-hEGF-hEGF,采用冻融法将质粒pOP-hEGF-hEGF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红花,采用PCR检测、Southern blot筛选转基因红花阳性植株。【结果】成功构建了植物特异表达载体pOP-hEGF-hEGF,通过转化红花子叶,共获得了30株转基因红花植株,其中3株鉴定为阳性,转化率为10%;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从DNA水平检测结果可知,hEGF基因已整合进红花基因组中。【结论】获得了转hEGF基因的红花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 红花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花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文晴 马飞 +6 位作者 王帆均 杨志远 范珊 窦桂芳 甘慧 冯素香 孟志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3-1510,共8页
目的 探究文冠果花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文冠果花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细胞(BPH-1)增殖能力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BPH-1细... 目的 探究文冠果花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文冠果花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细胞(BPH-1)增殖能力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BPH-1细胞Bcl-2/Bax/Caspase3、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模型,文冠果花提取物给药28 d后取大鼠前列腺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Bcl-2/Bax/Caspase3、PI3K/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文冠果花提取物在125-10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抑制BPH-1细胞的增殖(P<0.05);在G0/G1期产生周期阻滞,细胞的凋亡率与文冠果花提取物给药浓度正相关;文冠果花提取物处理后的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升,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文冠果花提取物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AKT、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低剂量组p-AKT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通过BPH-1细胞和BPH动物模型,验证了文冠果花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花提取物 细胞凋亡 良性前列腺增生 Bcl-2/Bax/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药理作用及其联合兽用疫苗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楠 王铁成 +4 位作者 刘宏莹 李健明 时坤 冷雪 杜锐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3期87-8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对人参皂苷Rb1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具有促进机体代谢、抗衰老等功效,而且能较为显著地提高机体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这为当前人参皂苷Rb1作为中药佐剂应用于兽用疫苗提高疫苗品质、增强疫苗免疫效果、减少疫苗副作用提... 近年来,随着对人参皂苷Rb1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具有促进机体代谢、抗衰老等功效,而且能较为显著地提高机体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这为当前人参皂苷Rb1作为中药佐剂应用于兽用疫苗提高疫苗品质、增强疫苗免疫效果、减少疫苗副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人参皂苷Rb1药理作用及其联合兽用疫苗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人参皂苷Rb1后续疫苗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药理作用 兽用疫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e-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章国磊 姜星宇 +5 位作者 王伟 陆勃帆 李世男 焦丽丽 李慧 吴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85-3091,共7页
目的制备人参皂苷Re-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液搅拌-冷冻干燥法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测定溶解度、溶出度,FT-IR、XRD、DSC、SEM进行表征。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人参皂苷Re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的混悬液(100 ... 目的制备人参皂苷Re-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液搅拌-冷冻干燥法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测定溶解度、溶出度,FT-IR、XRD、DSC、SEM进行表征。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人参皂苷Re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的混悬液(100 mg/kg),于0.083、0.25、0.5、1、2、3、4、6、9、10、12、24 h采血,HPLC-MS/MS法测定人参皂苷Re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环糊精包合物溶解度、溶出度分别为原料药的10.11、4.26倍。人参皂苷Re与β-环糊精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并且前者以无定形状态存在,生成了新物相。与原料药比较,β-环糊精包合物C_(max)、AUC_(0~24h)、AUC_(0~∞)升高(P<0.05),CLt、Vdss降低(P<0.05),T_(1/2)、MRT延长(P<0.05),T_(max)缩短(P<0.05),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91.01%。结论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人参皂苷Re溶出度、体内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E Β-环糊精包合物 制备 体内药动学 溶液搅拌-冷冻干燥法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2a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思勤 张宏伟 +1 位作者 刘志红 金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6-639,共4页
目的 :探索获得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和高效表达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 2 a的方法。方法 :通过小试研究获得大肠杆菌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 2 a发酵的基本条件 ;通过中试研究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补加的方式 ;同时就单独补充碳源、分别... 目的 :探索获得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和高效表达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 2 a的方法。方法 :通过小试研究获得大肠杆菌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 2 a发酵的基本条件 ;通过中试研究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补加的方式 ;同时就单独补充碳源、分别补充碳源和氮源的两种不同的发酵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优化后的发酵条件 ,最终菌体的光密度可达 A6 0 0 =70 ,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 2 a终产品为 12 0 g· L- 1 菌体 ,平均比活性为 2 .2× 10 8IU·mg- 1蛋白。结论 :获得了较满意的高密度发酵条件和重组人 IFNα- 2 a的高表达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A 大肠杆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困难和机遇中谋求发展,走仿创结合的研发道路
17
作者 金磊 《生物产业技术》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近几年来,中国制药业的发展速度趋缓,但是全球制药业的发展速度仍在加快。在整个行业内,生物制药的发展速度最快,不仅是产值,还包括利润。然而,不仅我国制药行业整体发展速度在减慢,而且生物制药在整个制药行业当中的比例和发达... 近几年来,中国制药业的发展速度趋缓,但是全球制药业的发展速度仍在加快。在整个行业内,生物制药的发展速度最快,不仅是产值,还包括利润。然而,不仅我国制药行业整体发展速度在减慢,而且生物制药在整个制药行业当中的比例和发达国家相比也在降低。如何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谋求发展,是值得每一个企业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速度 道路 研发 制药行业 生物制药 发达国家 制药业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