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析《误杀瞒天计》的印度民族主义情结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3-45,共3页
《误杀瞒天记》,又名《瞒天过海》,为印度犯罪悬疑惊悚电影。影片展示了印度电影的多元化特点,并将亲情、性别、等级、权力、道德与伦理置于主题中心,诠释印度民族精神。电影以虚实结合的方式表现了印度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与外在的被殖... 《误杀瞒天记》,又名《瞒天过海》,为印度犯罪悬疑惊悚电影。影片展示了印度电影的多元化特点,并将亲情、性别、等级、权力、道德与伦理置于主题中心,诠释印度民族精神。电影以虚实结合的方式表现了印度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与外在的被殖民焦虑,表达了民族共同体内的平等和民族政治权力诉求的双重愿望,其本质表现出印度对民族主义形成的根本诉求。只有通过实现民族共同体内成员平等和民族政治权力获得才能最终迎来民族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杀瞒天计》 民族主义 民族共同体 民族政治权力 印度大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改编电影审美维度的转向——以《洛丽塔》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唐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75-77,共3页
小说《洛丽塔》曾两次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其中分别拍摄于1962年和1997年,分别由美国导演库布里克和英国导演莱恩执导。这两部电影由同一小说改编却对比鲜明,故而使得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审美纬度上发生转向。导演库布里克所拍摄... 小说《洛丽塔》曾两次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其中分别拍摄于1962年和1997年,分别由美国导演库布里克和英国导演莱恩执导。这两部电影由同一小说改编却对比鲜明,故而使得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审美纬度上发生转向。导演库布里克所拍摄的电影渗透着浓郁的黑色幽默,主要对欧美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深刻的嘲讽;导演莱恩拍摄的电影从表面上看似乎忠于原著,但实际上却未能将其精髓表现出来,使得其电影因恋童癖这样的非传统"爱情”能否被视为真爱而遭受道德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丽塔》 布里克 恋童癖 亨伯特 洛丽塔 莱恩 作品改编 纳博科夫 审美维度 心理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鸟人》中的文化隐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晓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47-149,共3页
电影《鸟人》是由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的一部喜剧片,斩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四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的赢家。电影《鸟人》层次丰富,囊括了有关戏剧、神话... 电影《鸟人》是由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的一部喜剧片,斩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四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的赢家。电影《鸟人》层次丰富,囊括了有关戏剧、神话、小说、电影等多个艺术传播媒介,利用神话隐喻、文学隐喻递进到现实隐喻,探讨戏内戏外的人生,又与当今好莱坞电影制作契合,批评讽刺了电影生态中的过度消费、轻视艺术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人》 神话隐喻 文学隐喻 现实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英国的下午茶文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温泉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9-211,共3页
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成形于十七世纪、完善于十九世纪,至今仍是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英国茶文化的划分,并对下午茶文化给予界定,而后简要介绍了英国下午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最后探讨了下午茶文化对于英国人民的丰... 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成形于十七世纪、完善于十九世纪,至今仍是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英国茶文化的划分,并对下午茶文化给予界定,而后简要介绍了英国下午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最后探讨了下午茶文化对于英国人民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下午茶 文化 分类 历史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7-79,共3页
近年来,作为好莱坞电影的时尚组成部分,中国元素已经成为好莱坞在东方市场进行扩张的重要选项,此外,还可以极大地激发东方地区观众内心中存在的猎奇心态。其中在电影《阿凡达》中囊括了张家界的美丽景观,而《X战警:逆转未来》中... 近年来,作为好莱坞电影的时尚组成部分,中国元素已经成为好莱坞在东方市场进行扩张的重要选项,此外,还可以极大地激发东方地区观众内心中存在的猎奇心态。其中在电影《阿凡达》中囊括了张家界的美丽景观,而《X战警:逆转未来》中,选择了中国女星范冰冰参演,在电影《黑衣人3》中更是对诸如姚明等中国明星进行了调侃。在上述多部好莱坞电影中,囊括的大量音乐和词汇以及服饰等,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元素和西方文化的融合。此外采取该种方式不但能够将中国文化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更可以充分利用该种文化特点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可和支持。[1]在好莱坞关于东方形象的构建过程中,最初是对于中国形象的丑化,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逐渐对中国形象的塑造进行修正,最终形成当前的中国形象。虽然在长期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元素的把握依然存在一定的误解。但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好莱坞所形成的文化霸权将会逐渐削弱,在后期的好莱坞电影展现过程中也将展现出明显的趋同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好莱坞电影 中国形象 误读 中国元素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英语互动教育模式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刚 彭蕾 《广东蚕业》 2018年第6期82-82,共1页
文章就"互联网+教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育模式分为两点进行分析:"互联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作用、"互联网+教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育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 互联网+教学 大学英语 多元互动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下英语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刚 彭蕾 《广东蚕业》 2018年第7期58-58,共1页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其中对于教育的影响也非常大,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发展。因此,并问针对"互联网+"下英语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教学 英语微课 慕课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艺电影艺术价值研究
8
作者 陈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7-39,共3页
综艺电影是伴随着泛娱乐时代发展而产生的特殊的电影类型,是电影和电视艺术共同快速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类"现象级"电影,综艺电影试图创造与综艺节目等同的娱乐效果和娱乐价值,以综艺节目庞大的收视群体为基础,确保电影票房利... 综艺电影是伴随着泛娱乐时代发展而产生的特殊的电影类型,是电影和电视艺术共同快速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类"现象级"电影,综艺电影试图创造与综艺节目等同的娱乐效果和娱乐价值,以综艺节目庞大的收视群体为基础,确保电影票房利润的回收。综艺电影有着明显的艺术短板、叙事内容的缺陷与审美价值的缺失,都制约了这种现象电影的传播和发展。本文以批判的视角审视综艺电影的产生背景和艺术价值,就其发展局限性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艺电影 电影类型 局限性 大众文化 泛娱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莱坞类型电影语言对本土故事的重要性——以《汉江怪物》为例
9
作者 胡艳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85-87,共3页
1986年以来,韩国电影市场对好莱坞全面开放,政府不但允许外国公司在本国境内经营,还取消了海外影片进口配额制。因此,国家电影政策改变和电影工业转型带来了韩国电影的腾飞。但是好莱坞的强大攻势重击了韩国本土电影工业,本土影片产量... 1986年以来,韩国电影市场对好莱坞全面开放,政府不但允许外国公司在本国境内经营,还取消了海外影片进口配额制。因此,国家电影政策改变和电影工业转型带来了韩国电影的腾飞。但是好莱坞的强大攻势重击了韩国本土电影工业,本土影片产量逐年下降,为了重振本土电影,1994年韩国总统金泳三开始实施一揽子振兴电影工业计划。1998年,政府把文化遗产和大众媒介文化并称为"文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类型电影 电影工业 工业转型 进口配额制 媒介文化 金泳三 电影市场 电影类型 类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逻辑的转换
10
作者 唐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42-144,共3页
《卡罗尔》是美国著名的独立导演托德·海恩斯的新作,入围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电影根据帕特丽夏·海史密斯在1952年匿名发表的中篇女同小说《盐的代价》改编,影片基于本文气质氛围,在色彩表现、音乐叙事、主题烘托等... 《卡罗尔》是美国著名的独立导演托德·海恩斯的新作,入围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电影根据帕特丽夏·海史密斯在1952年匿名发表的中篇女同小说《盐的代价》改编,影片基于本文气质氛围,在色彩表现、音乐叙事、主题烘托等方面具有出色的表现,不仅还原了文本的细节内容,也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女性隐秘的情感世界。本研究也基于影片的运镜拍摄技巧、影片的叙事策略与影片的主题展示,从而提出《盐的代价》到《卡罗尔》的文本——影像叙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的代价》 《卡罗尔》 叙事逻辑 文学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