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砷中毒病区的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林年丰 汤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我国饮水型砷中毒的流行屡见报道,台湾嘉南、新疆奎屯、内蒙古河套及山西大同等地是我国几个有代表性的病区。病区多为河湖相和滨海相沉积,粘土、粘土质淤泥和有机淤泥层发育,为富含有机质的还原环境,地下水中砷的含量一般为0.2... 我国饮水型砷中毒的流行屡见报道,台湾嘉南、新疆奎屯、内蒙古河套及山西大同等地是我国几个有代表性的病区。病区多为河湖相和滨海相沉积,粘土、粘土质淤泥和有机淤泥层发育,为富含有机质的还原环境,地下水中砷的含量一般为0.2~0.6mg/L。有时还有氟、腐殖酸、甲基胂酸和某些烷烃类等的有害有机化合物。砷中毒主要与总砷、As3+和甲基胂酸等有关。除砷中毒外,往往还有地氟病和癌症流行。由于各病区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差异,不仅砷中毒的危险浓度不同,而且砷中毒的类型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特征 有机化合物 砷中毒 砷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荒漠化的环境脆弱性机制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张殿发 卞建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在综合分析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 ,概括出导致该地带土地荒漠化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机制 :①脆弱的自然条件奠定了特殊的地貌格局和脆弱的地表物质基础 ,受东亚季风影响的气候条件是土地荒漠化的自然驱动力。②... 在综合分析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 ,概括出导致该地带土地荒漠化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机制 :①脆弱的自然条件奠定了特殊的地貌格局和脆弱的地表物质基础 ,受东亚季风影响的气候条件是土地荒漠化的自然驱动力。②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推动力。③不利的社会因素加快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土地荒漠化 农牧交错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健 佴磊 刘斌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0,共10页
以鞍山地区为例,阐述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AHP-FUZZY)在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评判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升降情况、断裂密度、粘土含砾层厚度及基岩富水性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以鞍山地区为例,阐述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AHP-FUZZY)在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评判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升降情况、断裂密度、粘土含砾层厚度及基岩富水性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874个单元的评判结果,将鞍山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划分为极差、较差、中等、优良等5个区,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判 岩溶塌陷 环境地质质量 地面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脆弱生态地质环境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殿发 李凤全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58-60,62,共4页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地质环境脆弱 ,敏感性强 ,退化趋势显著 ,容易受到冲击和破坏。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生态地质环境灾害的多发区 ,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加剧、气候灾害频繁和地方病害严重等。脆弱生态地质环境的形成机制包括地球内动...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地质环境脆弱 ,敏感性强 ,退化趋势显著 ,容易受到冲击和破坏。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生态地质环境灾害的多发区 ,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加剧、气候灾害频繁和地方病害严重等。脆弱生态地质环境的形成机制包括地球内动力机制和外动力机制。内动力机制是指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 ,奠定了特殊的地貌格局和脆弱的地表物质基础 ;外动力机制包括东亚季风和人类活动。内外部机制共同作用将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转化为现实的严重生态地质环境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 农牧交错带 环境脆弱性 中国 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儿河流域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殿发 林年丰 《土壤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系统分析了吉林西部洮儿河流域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揭示了流域内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按照地质、地貌、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灾害、环境质量等综合要素对流域进行了环境分区;最后论述了流域内农业生... 系统分析了吉林西部洮儿河流域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揭示了流域内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按照地质、地貌、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灾害、环境质量等综合要素对流域进行了环境分区;最后论述了流域内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儿河流域 农业生态 地质环境 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泊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盖美 汤洁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74-77,共4页
近年来,水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影响了镜泊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制定了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标准,采用AHP方法求出了各项环境因子的权重,并进行了生态环境... 近年来,水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影响了镜泊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制定了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标准,采用AHP方法求出了各项环境因子的权重,并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刚刚达到合格级别,因此需要采取生态环境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权重 分级标准 综合评价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建强 林年丰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81-383,403,共4页
环境质量评价属于多因子识别和排序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评价因子的基准往往难以确定 ,从而影响评价结果。针对此问题 ,提出了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 ,它是分析多目标环境系统的一个较新的方法 ,在介绍该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了环境质量评价模... 环境质量评价属于多因子识别和排序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评价因子的基准往往难以确定 ,从而影响评价结果。针对此问题 ,提出了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 ,它是分析多目标环境系统的一个较新的方法 ,在介绍该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了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并在吉林西部进行了应用 ,通过与其它评价方法的比较表明 ,该方法用于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系统 环境质量评价 模糊优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动态分级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健 佴磊 刘斌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79-281,共3页
动态分级法是运用聚类分析原理进行计算机分析的新分级方法。采用动态分级法对鞍山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进行了分级评价,评价结果合理、可靠。为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动态分级 岩溶塌陷 鞍山 环境地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排水预压下土体变形的应力路径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丽慧 王清 +1 位作者 王剑平 王年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70-173,共4页
通过室内试验 ,对真空排水预压下土体变形特性进行了应力路径分析 ,测定软土地基在真空预压加固后应力路径的改变对沉降量的影响 ,论证真空排水预压加固软土地基不能消除其剪应力引起的剪切变形 ,结合实例 ,计算其后期沉降量与固结沉降... 通过室内试验 ,对真空排水预压下土体变形特性进行了应力路径分析 ,测定软土地基在真空预压加固后应力路径的改变对沉降量的影响 ,论证真空排水预压加固软土地基不能消除其剪应力引起的剪切变形 ,结合实例 ,计算其后期沉降量与固结沉降量的比值 ,并推算软土地基在真空预压下其最终沉降量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排水预压 土体变形 应力路径 空内试验 沉降量 软土地基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半干旱区不同岩溶系统的碳循环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永祥 董英 +2 位作者 陈鸿汉 李绪谦 黄继国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96-303,共8页
中国北方半干旱区存在丛山窄谷、冈山宽谷和孤山溶盆三种岩溶地貌。不同岩溶地貌区的碳酸盐岩溶蚀强度和碳循环强度不同。碳酸盐岩溶蚀量和CO2吸收量可以用化学热力学过程和化学动力学过程描述。
关键词 岩溶 碳循环 反应-迁移模型 数值模拟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孔隙的分形几何研究 被引量:84
11
作者 王清 王剑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6-498,共3页
关键词 土体 孔隙 分开可 压汞测试法 粘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诱发高速黄土滑坡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93
12
作者 王家鼎 张倬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0-674,共5页
针对1920 年海原大地震( Ms = 8 .5) ,1718 年通渭大地震( Ms = 7 .5) 和1654 年天水大地震( Ms = 8 .0) 等诱发的高速黄土滑坡所出现的种种现象与特征,提出了一种地震诱发高速黄土滑坡的机理—... 针对1920 年海原大地震( Ms = 8 .5) ,1718 年通渭大地震( Ms = 7 .5) 和1654 年天水大地震( Ms = 8 .0) 等诱发的高速黄土滑坡所出现的种种现象与特征,提出了一种地震诱发高速黄土滑坡的机理———黄土体解体、斜抛和粉尘化效应。通过动力变形分析导出了黄土滑体斜抛运动的全过程及滑速、滑距公式。以海原大地震时,西吉县(10°区) 回回川高速黄土滑坡为例,对这些公式进行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地震 解体 粉尘化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卞建民 杨建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45,共3页
通过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含了水资源的可供给性、水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及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状况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盐渍化与地下水动态特征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杨建强 罗先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15,共5页
以吉林省西部地区乾安县为例,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趋势面分析等数学方法,对该区土壤盐渍化与地下水动态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合土壤盐渍化的预测结果及其与地下水潜水埋深之间的关系曲线,提出了防治该区土壤盐渍化的对策。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地下水 人工神经网络 趋势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芳烃对鲤鱼鱼鳃ATPase的活性抑制和QSARs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镜波 景体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测定了20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鲤鱼鱼鳃ATPase活性的半抑制浓度-logIC50值,以一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1XⅤ,取代基常数总和∑σ-、指示变量I、分子分支指数1Ka、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及辛...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测定了20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鲤鱼鱼鳃ATPase活性的半抑制浓度-logIC50值,以一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1XⅤ,取代基常数总和∑σ-、指示变量I、分子分支指数1Ka、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及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为参数,进行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研究。结果表明,硝基芳烃的毒性和∑σ-、I、ELUMO3个参数密切相关。在上述基础上,成功地建立了20种硝基芳烃的QSAR方程,其相关系数为0.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芳烃 化合物 鲤鱼 ATPASE QSAR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预报研究——以吉林省西部洮儿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凤全 卞建民 张殿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对地下水盐均衡和包气带的盐通量及积盐率计算 ,用土壤盐碱化预报模型 ,对吉林西部洮儿河流域不同地貌单元进行了土壤盐碱化预报研究 ,流域内土壤盐碱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加重 ,但不同地貌单元的发育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从流域的上游到... 通过对地下水盐均衡和包气带的盐通量及积盐率计算 ,用土壤盐碱化预报模型 ,对吉林西部洮儿河流域不同地貌单元进行了土壤盐碱化预报研究 ,流域内土壤盐碱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加重 ,但不同地貌单元的发育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从流域的上游到下游 ,土壤盐碱化从无到有 ,由轻到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盐均衡 包气带 盐通量 土壤盐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土渗透性测试和渗透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20
17
作者 雷华阳 张文殊 张喜发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介绍了用原位渗透试验方法研究盐渍土的测试方法 ,并运用数学模型得到计算渗透系数的相应公式 ,经工程实践证明该测试方法和计算公式是切实可行的 ,所提供的资料可供盐田建设或类似的工程借鉴。
关键词 渗透性 原位渗透试验 数学模型 盐渍土 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泉域岩溶系统碳循环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鸿汉 董英 张永祥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9-324,共6页
本文采用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济南泉域岩溶系统碳循环进行研究。在对整个岩溶系统分区的基础上,建立其碳循环模型,以探讨碳循环机理及其对环境空气CO2的贡献。
关键词 吸收模数 碳酸岩 盐溶蚀速度 济南泉城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球化学反应-迁移-分异模型 被引量:17
19
作者 曹玉清 胡宽瑢 胡忠毅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1-256,共6页
为水资源水质评价和环境水化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将理论化学与传统水文地球化学融合在一起 ,运用三相平衡原理 ,矿物溶解的偏平衡理论 ,建立了典型水文地质蓄水构造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 -迁移 -分异模型 ,研究了蓄水构造内不... 为水资源水质评价和环境水化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将理论化学与传统水文地球化学融合在一起 ,运用三相平衡原理 ,矿物溶解的偏平衡理论 ,建立了典型水文地质蓄水构造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 -迁移 -分异模型 ,研究了蓄水构造内不同区带的主要化学反应 -迁移 -分异特点 ,探讨了水文地球化学分带代表性矿物 ,化学指标和水化学类型分带特征。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补给区—补给迳流区—迳流区—排泄区 ,地下水中物质成分的形成和演化规律 ,并提出矿物饱和指数的新意义。实例表明 ,该模型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 分异模型 偏平衡理论 水文地球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组织ATPase活性抑制和构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镜波 景体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920-1924,共5页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测定了20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鲤鱼鳃和肾的ATPase活性的半抑制浓度cI50值.以辛醇-水分配系数lgP、一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1XⅤ、指示变量I、分子分支指数1Ka、取代基常数总和∑σ-和分子最低空轨...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测定了20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鲤鱼鳃和肾的ATPase活性的半抑制浓度cI50值.以辛醇-水分配系数lgP、一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1XⅤ、指示变量I、分子分支指数1Ka、取代基常数总和∑σ-和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为参数,依据20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鲤鱼鳃和肾的ATPase活性的半抑制浓度-lgcI50值,进行构效分析,建立了20种硝基芳烃化合物的QSAR方程.结果表明,∑σ-、I、ELUMO3个参数与硝基芳烃对鲤鱼组织ATPase毒性密切相关,并预测和探讨了毒性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芳烃 鲤鱼 ATPASE活性 半抑制浓度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