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WebGIS平台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晓辉 吴克河 +1 位作者 肖湘宁 王延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4-178,共5页
基于Web的地理信息系统(Web 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WebGIS)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并辅助决策。针对电力WebGIS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电力设施模型复杂、图形更新速度缓慢、用户操作繁琐等问题进行研究,在... 基于Web的地理信息系统(Web 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WebGIS)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并辅助决策。针对电力WebGIS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电力设施模型复杂、图形更新速度缓慢、用户操作繁琐等问题进行研究,在空间数据组织中提出了"四维四分"("四维"指空间三维和时间维,"四分"指地理空间、设备空间、拓扑空间和电物理空间的空间四分)的电网空间数据模型,在查询检索方面提出了基于语义的聚类R–树索引和多级缓存机制,在图形渲染方面提出了背景地图瓦片和电力设施矢量混合渲染的方式,在图形操作方面采用类Google Map的模式,最后提出了电力WebGIS平台实现的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WebGIS 空间数据模型 空间索引 多级缓存 多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变电站GIS电磁兼容建模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冯利民 王晓波 +4 位作者 姜欣 刘赫 王佳颖 张喜林 赵昱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102,共6页
基于500 kV金城智能变电站建设实践,推导了超高压GIS变电站隔离开关(DS)拉合过程中电磁兼容研究模型,现场拉合隔离开关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此模型揭示了智能变电站中VFTO噪声源的物理特性及其在封闭式组合电器(GIS)中的传播... 基于500 kV金城智能变电站建设实践,推导了超高压GIS变电站隔离开关(DS)拉合过程中电磁兼容研究模型,现场拉合隔离开关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此模型揭示了智能变电站中VFTO噪声源的物理特性及其在封闭式组合电器(GIS)中的传播机制,指出了提高电子式互感器抗电磁干扰能力(EMS)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电磁兼容 快速瞬态过电压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强震后高压输电接续管漏磁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炎 侯立群 +3 位作者 路晓明 杨东升 陈曦 崔贤成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6-282,共7页
为维持强震影响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改善高压输电效率及输电质量,提出强震影响下高压输电接续管漏磁检测方法。采用磁敏传感器获取漏磁通内的漏磁信号,通过计算提取接续管内漏磁信号特征量,依据这些特征实现高压输电接续管漏磁检测。构... 为维持强震影响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改善高压输电效率及输电质量,提出强震影响下高压输电接续管漏磁检测方法。采用磁敏传感器获取漏磁通内的漏磁信号,通过计算提取接续管内漏磁信号特征量,依据这些特征实现高压输电接续管漏磁检测。构建高压输电接续管三维有限元几何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单元类型确定\,材料选择、边界条件与荷载设置、传感器部署位置等,完成高压输电接续管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Ⅸ度罕遇北京波影响下,接续管内漏磁信号特征量可评判缺陷深度,实现接线管漏磁检测。通过对DL/T1192-2012标准输电线接续管上表面和下表面两端的漏磁信号峰值检测等,证明了本文方法对强震影响下高压输电接续管漏磁进行检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影响 高压输电 接续管 漏磁检测 信号特征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灾害下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炎 侯立群 +3 位作者 路晓明 杨东升 陈曦 崔贤成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62,共4页
为解决传统下架空输电线路跳线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台风灾害天气对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进行优化,首先对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接口进行定位,规范定位区域和范围,根据计算结果对输电线路接续管加固等级进行甄别和判断,实现对... 为解决传统下架空输电线路跳线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台风灾害天气对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进行优化,首先对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接口进行定位,规范定位区域和范围,根据计算结果对输电线路接续管加固等级进行甄别和判断,实现对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的优化。最后通过实验证实,台风灾害下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充分满足研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架空输电线路 线路跳线 接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PT间隔过程层合智一体装置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建斌 崔琳琳 +5 位作者 马冠群 任红旭 赵应兵 郑拓夫 胡彦民 张群玲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42-147,共6页
研究了母线PT间隔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一体化。结合实际,给出了产品装置的软硬件架构图,详细介绍了应用于PT间隔以Power PC MPC8377为核心处理芯片的模拟量合智一体装置的研制。给出了硬件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实现了合智一体装置GOOSE的... 研究了母线PT间隔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一体化。结合实际,给出了产品装置的软硬件架构图,详细介绍了应用于PT间隔以Power PC MPC8377为核心处理芯片的模拟量合智一体装置的研制。给出了硬件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实现了合智一体装置GOOSE的订阅与发布,通过开关量的采集实现了对PT间隔刀闸状态监视,通过模拟量的采集和合并实现了SV的上送。最终满足了工程对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集约化需求,并且达到了节省空间、减少光口、节约成本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母线合智一体装置成本低廉、功能强大、性能优良,较好地完成了对PT刀闸的状态监视和控制、对母线电压的采集合并及其规约转换功能。该装置完全满足智能化变电站IEC 61850通信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单元 智能终端 合智一体 IEC 61850 GOOSE 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