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花状MoS2微米材料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得瑞 翟英娇 +6 位作者 李金华 楚学影 徐铭泽 李雪 方铉 魏志鹏 王晓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花状MoS_2微米材料,将其作为电极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并研究了相关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MoS_2呈花状,具有较好的结晶质量,尺寸约为3.6μm,比表面积约为9.646 m2/g;MoS_2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活性,且电... 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花状MoS_2微米材料,将其作为电极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并研究了相关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MoS_2呈花状,具有较好的结晶质量,尺寸约为3.6μm,比表面积约为9.646 m2/g;MoS_2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活性,且电阻抗较小,使得传感器对葡萄糖具有较好的响应。葡萄糖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0~20 mmol/L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653,灵敏度为262μA·L/m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水热法 微米花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金纳米棒纳米载体的制备及毒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倩 刘丽炜 +3 位作者 朱泠西 邹鹏 胡思怡 卜承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71-1277,共7页
以表面修饰巯基十一烷酸的金纳米棒(GNRs/MUA)为骨架,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连接到GNRs/MUA表面,构建GNRs/MUA/PEI纳米载体。首先采用MUA对GNRs进行表面修饰,减少由于GNRs表面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所造成的生物毒性。然... 以表面修饰巯基十一烷酸的金纳米棒(GNRs/MUA)为骨架,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连接到GNRs/MUA表面,构建GNRs/MUA/PEI纳米载体。首先采用MUA对GNRs进行表面修饰,减少由于GNRs表面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所造成的生物毒性。然后采用低分子量PEI进一步修饰,同时利用GNRs巨大的比表面积进一步放大PEI的携带基因能力,这样既能够降低阳离子聚合物的毒性,又能够提高整个体系的转染效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Zeta电位等对纳米载体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MUA与PEI已成功修饰到GNRs表面,并很好地保留了GNRs的光学性质,其表面电位发生正负交替变化。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对纳米载体进行细胞毒性研究,结果显示GNRs/MUA/PEI(1.8 k Da)非病毒纳米载体,细胞存活率在控制聚合物浓度为300μg/m L时仍然稳定在75%以上,明显高于商品化的PEI(25 k 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聚乙烯亚胺 非病毒载体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掺杂氧化锌纳米花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翟英娇 李金华 +7 位作者 陈新影 宋星慧 任航 方铉 方芳 楚学影 魏志鹏 王晓华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以氯化锌、氯化镉、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Cd掺杂纳米花状ZnO光催化剂,并通过该样品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来研究其光催化活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光致发光谱(PL)及紫外-可见分... 以氯化锌、氯化镉、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Cd掺杂纳米花状ZnO光催化剂,并通过该样品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来研究其光催化活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光致发光谱(PL)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物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掺杂Cd2+时,样品形貌发生变化、粒径减小;掺杂Cd2+后的ZnO的吸收边和紫外峰对比于纯ZnO均发生红移,禁带宽度由3.24 eV减小到3.16 eV。通过光催化实验分析可知,掺杂后纳米ZnO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率有所提高,光照3 h其降解率高达98%,说明与纯ZnO相比,Cd掺杂ZnO纳米花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Cd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激光对涂有量子点玻璃表面的微构造 被引量:1
4
作者 任玉 王玥 +3 位作者 秦沛 胡思怡 刘丽炜 李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5-88,共4页
基于金属量子点的局域等离激元效应,提出一种新的固体介质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利用飞秒激光辐照涂有Cu2S量子点的K9玻璃,在其表面制备出了类似光栅结构的亚波长周期性条纹。当飞秒激光的中心波长为1300nm、脉宽为50fs、激光功率为230... 基于金属量子点的局域等离激元效应,提出一种新的固体介质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利用飞秒激光辐照涂有Cu2S量子点的K9玻璃,在其表面制备出了类似光栅结构的亚波长周期性条纹。当飞秒激光的中心波长为1300nm、脉宽为50fs、激光功率为230 mW时,玻璃表面的亚波长周期性条纹结构尺寸为34nm。通过模拟得到了附有Cu2S量子点玻璃表面的近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出现这种周期性条纹结构是入射飞秒激光与量子点产生的等离激元场之间产生干涉引起的。该制备方法可以降低透明介质微构造的激光功率阈值,改善了透明基质表面的微纳结构加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量子点 微构造 等离激元 有限时域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修饰的AgInS2量子点在体外癌细胞成像上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卜承飞 刘丽炜 +4 位作者 王倩 张卜天 胡思怡 任玉 朱泠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9-995,共7页
成功制备出高品质的三元Ag In S2量子点。通过配体交换法将油溶性Ag In S2量子点转为水溶性量子点,通过d BSA修饰水溶性量子点形成配位体壳,使量子点具有更好的稳定性(4周)。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d BSA修饰后的量子点的粒径增加... 成功制备出高品质的三元Ag In S2量子点。通过配体交换法将油溶性Ag In S2量子点转为水溶性量子点,通过d BSA修饰水溶性量子点形成配位体壳,使量子点具有更好的稳定性(4周)。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d BSA修饰后的量子点的粒径增加,分散性较好,并且在可见光区域有明显的光致发光。用叶酸对d BSA-MPA量子点进行修饰,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了验证。将得到的FA-d BSA-MPA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能与叶酸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乳腺癌细胞中,并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中检测到量子点成功对乳腺癌细胞进行了标记。与d BSA-MPA量子点相比,表面被叶酸修饰后的量子点与癌细胞的结合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nS2 量子点 荧光 体外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