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外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1
作者 王新萍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32期57-58,共2页
在阅读教学中,应从引导学生阅读原版书刊、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纠正学生不良阅读习惯、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寻找有效对策,并建立包括精读和范读在内的阅读教学体系,编写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尝试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应从引导学生阅读原版书刊、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纠正学生不良阅读习惯、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寻找有效对策,并建立包括精读和范读在内的阅读教学体系,编写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尝试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外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外语教学 阅读能力 教学体系 高校 教学方法 网络资源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对外文化传播的非政府路径探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冬 刘举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78,共3页
自媒体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形成多元化新格局搭建了平台,并使民众成为文化传播新主体。坚持平民立场的对外文化传播不同于以往的意识形态宣传,更容易以平等姿态和人文意蕴为国外政府和民众所接受。只有坚持文化平等、互敬、互惠原则,才... 自媒体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形成多元化新格局搭建了平台,并使民众成为文化传播新主体。坚持平民立场的对外文化传播不同于以往的意识形态宣传,更容易以平等姿态和人文意蕴为国外政府和民众所接受。只有坚持文化平等、互敬、互惠原则,才能进一步提升文化传播"软实力",进而改善以往国际形象和异质文化的认知偏见。传播手段、内容的创新和主体多元化协作机制探索应成为当前我国提升对外文化传播效能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对外文化传播 文化创新 多元化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 被引量:2
3
作者 许适琳 王烨姝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1年第5期82-87,129,共6页
俄罗斯作为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国家,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改革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学费制度改革便是此次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使俄罗斯高等教育在规模上、结构上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转型期俄... 俄罗斯作为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国家,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改革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学费制度改革便是此次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使俄罗斯高等教育在规模上、结构上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通过不同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高等教育 教育经费 学费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葛莉 王北文 刘大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97-99,共3页
文章对当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质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虽然所调查的数量有限,但可以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在分析影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因素的同时,也提出了潜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起到一... 文章对当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质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虽然所调查的数量有限,但可以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在分析影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因素的同时,也提出了潜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英语 教学质量 英语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怀广宇的守望——论马克·吐温、塞林格对王怀宇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健 赵沛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188,共7页
半个多世纪前,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风靡一时,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读者们争相追逐的“禁书”。正如斯托夫人的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极大地鼓动了黑人解放事业一样,这部少年小说对于美国社会进程,特别是对美... 半个多世纪前,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风靡一时,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读者们争相追逐的“禁书”。正如斯托夫人的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极大地鼓动了黑人解放事业一样,这部少年小说对于美国社会进程,特别是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校园运动”的影响极为深刻有力,一度起到了精神旗帜的作用。在文学领域,这部小说也波及美国之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连中国当代作家也不乏步其后尘者。然而,当我们追溯这部小说的文学渊源时,就会发现,它拥有强大的先行者的精神源头,即美国现代文学奠基作家马克·吐温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叔叔的小屋》 中国当代作家 《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 美国现代文学 少年小说 斯托夫人 步其后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青春谁做主》的隐喻语言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影 刘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57-158,共2页
隐喻经历了从传统修辞学到现代认知学的转变。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是语言的异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深厚的哲学及语言学的基础。文章分析了《我的青春谁做主》的隐喻语言... 隐喻经历了从传统修辞学到现代认知学的转变。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是语言的异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深厚的哲学及语言学的基础。文章分析了《我的青春谁做主》的隐喻语言及其反映出来的生存哲学,在探索隐喻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隐喻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隐喻 体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刀手爱德华》中的人文反思 被引量:1
7
作者 关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4-105,共2页
《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导演蒂姆·波顿(Tim Burton)的一部力作,也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故事。影片中的古堡与小镇是两个对立的社会语境,剪刀手爱德华是一个有人类情感的机器人,当他出现在一个人... 《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导演蒂姆·波顿(Tim Burton)的一部力作,也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故事。影片中的古堡与小镇是两个对立的社会语境,剪刀手爱德华是一个有人类情感的机器人,当他出现在一个人文环境缺失的小镇上时,遭受了许多心灵上的伤害。影片通过爱德华在人文缺失的社会语境中的种种遭际,唤醒社会良知,表达人生、关注生存的话题,展露深远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境 人文缺失 《剪刀手爱德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恋旅人》: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生命之旅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9-120,共2页
上映于2013年的《时空恋旅人》由英国导演理查德·柯蒂斯执导。影片讲述男主人公Tim希望通过其具有的穿越时空能力为自己打造一场浪漫的爱情。影片以爱情、穿越和幽默风格吸引观众的同时,也为观众展现了爱情、亲情的温暖和可贵。同... 上映于2013年的《时空恋旅人》由英国导演理查德·柯蒂斯执导。影片讲述男主人公Tim希望通过其具有的穿越时空能力为自己打造一场浪漫的爱情。影片以爱情、穿越和幽默风格吸引观众的同时,也为观众展现了爱情、亲情的温暖和可贵。同时,影片亦借此揭示了一个关于时间的哲学命题,拓展了审美空间,带给观众以丰富的审美体验。本文从波澜不惊的日常化叙事、关于时间的哲学探讨以及影片的逻辑与主线,分析了《时空恋旅人》这部影片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恋旅人》 细节叙事 哲学命题 逻辑与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美国当代惊悚电影的审美动机 被引量:1
9
作者 单玲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25,共2页
惊悚电影又称悬疑片、惊险片,通过展现包括战争、死亡、疾病、意外、自然灾害等极端境况时人类的异化身心状态来制造恐惧和惊慌。惊悚电影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著名惊悚影片大师希区柯克导演发扬光大,是当今最叫座的电影类型之一... 惊悚电影又称悬疑片、惊险片,通过展现包括战争、死亡、疾病、意外、自然灾害等极端境况时人类的异化身心状态来制造恐惧和惊慌。惊悚电影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著名惊悚影片大师希区柯克导演发扬光大,是当今最叫座的电影类型之一。本文将以美国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惊悚影片为例,结合惊悚影片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解读这种极具震撼力和吸引力的电影艺术,探析美国惊悚影片大热现象背后的审美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电影 惊悚 审美动机 释放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好莱坞电影中的中西文化融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24,共3页
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艺术的各个门类当中并不鲜见。尤其在电影艺术当中,多元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使电影艺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中国作为好莱坞影视文化产品的消费大国,对于... 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艺术的各个门类当中并不鲜见。尤其在电影艺术当中,多元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使电影艺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中国作为好莱坞影视文化产品的消费大国,对于好莱坞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所以中西方文化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融合、共生是当今好莱坞电影的基本特征,文章就这种融合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归类,解读当代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中西文化 全球化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明日边缘》多元文化主题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18-120,共3页
电影《明日边缘》改编自日本轻小说《杀戮轮回》,影片将小说原著中的日本文化成功地转化成为美国主流文化,尤其对于日本小说中常见的末日情结与好莱坞影像文化实现了无痕对接。影片在科幻电影的外衣之下,通过多重时空的叙事转换形成了... 电影《明日边缘》改编自日本轻小说《杀戮轮回》,影片将小说原著中的日本文化成功地转化成为美国主流文化,尤其对于日本小说中常见的末日情结与好莱坞影像文化实现了无痕对接。影片在科幻电影的外衣之下,通过多重时空的叙事转换形成了一种重复叙事、平行推进的叙事语境。影片《明日边缘》在独特的叙事框架之下,表达了反战、个人英雄主义和女性主义等多元文化主题,成功实现了对于小说原著的改编,并形成了风格鲜明的科幻电影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日边缘》 主题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电影《铁娘子》所蕴含的女性意识
12
作者 高洁 鞠文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54,共2页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留给众人最深刻的印象当属其在政治上的强硬作风,而影片《铁娘子》却突破了以往人们的固有观念,侧重于展现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女性特点。该电影的呈现方式主要是倒叙与插叙,看似零散,实则充分展示了玛...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留给众人最深刻的印象当属其在政治上的强硬作风,而影片《铁娘子》却突破了以往人们的固有观念,侧重于展现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女性特点。该电影的呈现方式主要是倒叙与插叙,看似零散,实则充分展示了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一生。无论是她青年时期对女性独立的追求,中年之后对社会价值与个人魅力实现的渴望,还是老年时期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与对家庭和亲人的无限眷恋,都使得女性意识的光环在其身上闪闪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铁娘子》 玛格丽特·撒切尔 女性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27小时》里的生命坚守
13
作者 翟冰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93-94,共2页
作为英国知名导演的丹尼·鲍尔,总是试图不断地挑战自我,在《127小时》里,丹尼·鲍尔又以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新奇的创意,完成了表现登山爱好者阿伦·拉斯顿断臂求生的传奇。真实的人物和事件、戏剧化的剧情、真实感的表演,使... 作为英国知名导演的丹尼·鲍尔,总是试图不断地挑战自我,在《127小时》里,丹尼·鲍尔又以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新奇的创意,完成了表现登山爱好者阿伦·拉斯顿断臂求生的传奇。真实的人物和事件、戏剧化的剧情、真实感的表演,使积聚了两年能量的丹尼·鲍尔再次迸发出智慧的光芒,完成了拍摄惊险片的全新尝试。正如《洛杉矶时报》所云:"即便没有骇人的刑具与鬼魂的侵扰,一部传记视角的影片将大自然的狰狞步步呈现时,依然可以让你忘记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7小时》 生命坚守 阿伦·拉斯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情事》所展现出的价值观危机
14
作者 王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07-108,共2页
《美国情事》(An American Affair)是威廉·奥尔森(William Olsson)执导的美国影片。影片里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少年亚当对艺术家凯瑟琳日记的阅读,解读出凯瑟琳对她为之献身的理想和事业的怀疑和厌恶,同时也看到了... 《美国情事》(An American Affair)是威廉·奥尔森(William Olsson)执导的美国影片。影片里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少年亚当对艺术家凯瑟琳日记的阅读,解读出凯瑟琳对她为之献身的理想和事业的怀疑和厌恶,同时也看到了美国人生活里种种价值危机。《美国情事》通过少年亚当的眼睛去冷静观察美国社会环境,通过少年亚当对人生的迷惑以及女主角凯瑟琳的悲剧命运,展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价值观的潜在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情事》 社会环境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