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下稳粮减排及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新东 张新艳 张帆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8-2951,共14页
优化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减少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基于中国各省农业生产投入、管理经营与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数据,采用排放因子、多目标优化及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核算了2021年中国及各省份粮食生产温室气体排... 优化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减少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基于中国各省农业生产投入、管理经营与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数据,采用排放因子、多目标优化及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核算了2021年中国及各省份粮食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并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贡献份额,优化了其种植结构和布局,开展了主要作物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发现:(1)2021年,中国粮食生产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4.33×108 tCO_(2)eq,CH_(4)和N_(2)O是主要贡献者,排放量占比分别为40.12%和32.56%;水稻种植是第一大排放源,其排放温室气体2.09×10^(8)tCO_(2)eq,玉米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旱地作物。(2)中国粮食作物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多北少的格局,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水稻主产区是高排放区。(3)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后,粮食种植面积相对于2021年下降6.78%,灌溉用水、化肥用量分别下降了4.82%和4.87%;作物产量增加1.1%,其中水稻、小麦产量分别减少0.62%、0.55%,玉米则增产1.48%;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下降5.09%,其中CO_(2)、CH_(4)和N_(2)O排放分别减少5.98%、5.6%和3.7%。(4)粮食作物结构种植调整有助于提升成本收益,优化后粮食作物总收益可增加305.74亿元,七种粮食作物除蔬菜种植成本有所增加外,其他作物均不同程度降低。未来,受气候变化、市场竞争和高种植成本等因素影响,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和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优化种植结构、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与降低生产资料消耗是实现农业稳粮减排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结构调整 粮食安全保障 温室气体减排 成本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的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制备及磁光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 李娜 朱忠丽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Pr_(6)O_(11),Ho_(2)O_(3),Dy_(2)O_(3))的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研究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对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的结构、物...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Pr_(6)O_(11),Ho_(2)O_(3),Dy_(2)O_(3))的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研究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对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的结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磁光性质的影响。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后,玻璃的密度、折射率和Verdet常数均有所增加。随着入射光波长和温度的增加,玻璃的Verdet常数的绝对值逐渐降低。在温度为298.15 K、入射光波长633 nm的条件下,当Tb_(2)O_(3)和Ho_(2)O_(3)的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40%和1%时,玻璃的Verdet常数达到-156.45 rad(/T·m),高于商用的Tb_(3)Ga5O_(12)晶体(-134 rad(/T·m));温度为298.15 K和入射光波长为515 nm时,玻璃的Verdet常数达到-189.80 rad(/T·m),这表明其在光电功能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_(2)O_(3)-B_(2)O_(3)-ZnO-TiO_(2)玻璃 Tb^(3+)掺杂 Verdet常数 磁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马千里 董相廷 +2 位作者 王进贤 刘桂霞 于文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2-573,共12页
阐述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在磁性材料、多功能材料、催化材料以及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对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如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与溶剂热法、热分解法、静电纺丝法等做了介绍。分析了各种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的形... 阐述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在磁性材料、多功能材料、催化材料以及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对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如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与溶剂热法、热分解法、静电纺丝法等做了介绍。分析了各种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的形态如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线、纳米膜、杂化、核壳结构纳米晶等的适用领域。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优缺点并结合作者课题组在纳米四氧化三铁制备方面的研究工作,对纳米四氧化三铁的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制备特殊形貌的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减少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团聚和氧化、多种制备方法的结合以及如何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四氧化三铁 制备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强化空气扰动技术修复机理 被引量:8
4
作者 秦传玉 赵勇胜 郑苇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运用中砂(0.25~0.5mm)和砾石(5~10mm)通过一维砂柱实验分别研究了在2种不同气流运行方式下,表面活性剂强化空气扰动技术过程中空气饱和度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气流以孔道运行方式为主时,随表面张力降低,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提高,但... 运用中砂(0.25~0.5mm)和砾石(5~10mm)通过一维砂柱实验分别研究了在2种不同气流运行方式下,表面活性剂强化空气扰动技术过程中空气饱和度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气流以孔道运行方式为主时,随表面张力降低,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提高,但当表面张力降至49.5mN/m后,空气饱和度反而有降低的趋势,表面张力降低所引起的毛细压力下降是空气饱和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当气流以鼓泡运行方式为主时,当SDBS浓度<1 000mg/L,空气饱和度随着表面张力降低而持续增加,气泡稳定性增强是空气饱和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强化 空气扰动 饱和度 孔道 鼓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NiO@Al_2O_3@TiO_2同轴三层亚微米电缆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宋超 董相廷 +1 位作者 王进贤 刘桂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73-1679,共7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Ni(CH3COO)2+PVP]@[Al(NO3)3+PVP]@[Ti(OC4H9)4+CH3COOH+PVP]前驱体复合电缆,将其进行热处理后,制得了NiO@Al2O3@TiO2同轴三层亚微米电缆.采用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Ni(CH3COO)2+PVP]@[Al(NO3)3+PVP]@[Ti(OC4H9)4+CH3COOH+PVP]前驱体复合电缆,将其进行热处理后,制得了NiO@Al2O3@TiO2同轴三层亚微米电缆.采用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EDX)、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NiO@Al2O3@TiO2同轴三层亚微米电缆.亚微米电缆芯层为NiO,直径约135~140 nm;中间层为Al2O3,厚度约215~220 nm;壳层为TiO2,厚度约155~160 nm.对NiO@Al2O3@TiO2同轴三层亚微米电缆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Al2O3@TiO2 同轴三层亚微米电缆 静电纺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工业系统模拟、优化调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妍 田强 尚金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6-1421,共6页
工业化是城市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但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生态工业是实现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有效模式。文章在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对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玉米、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进行规划基础上... 工业化是城市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但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生态工业是实现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有效模式。文章在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对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玉米、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进行规划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vensim模型进行模拟与优化调控。最后结合灰色系统方法完成系统多种替代方案的多级评价,促进以工业代谢过程为核心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影响最小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可对其结构、功能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子系统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并得到不同规划方案时变条件下的发展结果。结合灰色聚类评估能够定量地反映系统在不同发展战略下的行为,并确定最优方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现状较好,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环境压力将加大,就此问题提出相应环境影响减缓和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系统 系统动力学仿真(VENSIM) 灰色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多元醇生产及使用产生的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妍 刘淑霞 潘梓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551-17553,17558,共4页
[目的]研究利用玉米制备多元醇及多元醇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为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代替传统化石资源提供思路。[方法]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玉米制备多元醇工艺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影响进行了... [目的]研究利用玉米制备多元醇及多元醇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为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代替传统化石资源提供思路。[方法]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玉米制备多元醇工艺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多元醇制备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比重较大;与石油产品多元醇相比,玉米多元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影响。[结论]应积极推进玉米多元醇催化反应、氢裂解反应条件控制等技术改进,以促进新型生物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物能源 多元醇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W10-Agarose柔性自支持绿光薄膜的制备及化学响应荧光开关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斌 郑金慧 +3 位作者 王晓红 赵博 许良 刘宗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4-850,共7页
基于功能互补原理,以稀土多酸Na9TbW10O36(TbW10)为发光功能组分、琼脂糖为成膜基质,通过溶胶-凝胶及Casting技术制备了稀土多酸柔性自支持绿光薄膜TbW10-Agarose,利用FT-IR、Raman光谱对薄膜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利用SEM、AFM和TEM对... 基于功能互补原理,以稀土多酸Na9TbW10O36(TbW10)为发光功能组分、琼脂糖为成膜基质,通过溶胶-凝胶及Casting技术制备了稀土多酸柔性自支持绿光薄膜TbW10-Agarose,利用FT-IR、Raman光谱对薄膜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利用SEM、AFM和TEM对薄膜的厚度、表面粗糙度和微结构进行研究,考察TbW10掺杂量对薄膜透光率及发光性能的影响。在HCl/NH3刺激下,实现了TbW10-Agarose绿光薄膜可逆的化学响应荧光开关性质,利用荧光动力学方法对绿光薄膜化学响应荧光开关的响应时间及可逆性进行研究;并拓展了该绿光薄膜对HCl气体的荧光光谱检测,检出限为0.2731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刺激响应 荧光开关 薄膜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Cs2SiF6:Mn4+的软化学法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曼曼 耿爱芳 +1 位作者 闫景辉 连洪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93-1601,共9页
采用了一种软化学制备方法合成了Cs2SiF6∶Mn4+红色荧光粉。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不同Mn4+掺杂浓度下的样品的荧光光谱、变温光谱、荧光寿命、量子效率等来评估其性能。同时,进行了... 采用了一种软化学制备方法合成了Cs2SiF6∶Mn4+红色荧光粉。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不同Mn4+掺杂浓度下的样品的荧光光谱、变温光谱、荧光寿命、量子效率等来评估其性能。同时,进行了LED器件封装并完成了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纯相红色荧光粉Cs2SiF6∶Mn4+表面呈现不规则的形貌。激发光谱中,位于360和460 nm的宽带激发峰分别归属于4A2g→4T1g和4A2g→4T2g跃迁。发射光谱中,位于630 nm处的窄带发射峰可归结为2Eg→4A2g跃迁。温度从25 ℃升高到150 ℃,发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150 ℃时的发光强度是25 ℃时的100.03%。不同Mn4+掺杂浓度下的样品的发光寿命均在8.0 ms以上。最佳样品Cs2SiF6∶0.06Mn4+的量子效率是88%。此外,采用Cs2SiF6∶0.06Mn4+作为红色组份封装成的LED器件,当Cs2SiF6∶0.06Mn4+的添加量为24%(质量分数)时,器件的色坐标是(0.411 3,0.412 9),色温CCT=3 899 K,显色指数Ra=88,R9=84.2,流明效率为123.84 lm·W^-1,同时器件发出暖白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化学法 红色荧光粉 光学性能 暖白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e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乐成 杨海滨 +8 位作者 李云辉 绍晶 孙晶 董群 凌宏志 王硕 温祖旺 张鑫 丁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8-882,共5页
在室温条件下,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铟锡氧化物(ITO)基底表面生长CdSe纳米棒阵列,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EDX)、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CdSe纳米棒阵列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考察其光... 在室温条件下,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铟锡氧化物(ITO)基底表面生长CdSe纳米棒阵列,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EDX)、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CdSe纳米棒阵列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考察其光电化学性能;在标准三电极体系下,测试CdSe纳米棒阵列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样品沿[001]方向择优生长,并具有明显的光响应特性;在光强为100 mW/cm^2的模拟太阳光照射下,该电极光电流密度Jsc=2.93 mA/cm^2,开路电压Voc=1.16 V,填充因子FF=0.278,该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η=0.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纳米棒 电化学沉积 光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掺杂的聚2-硝基-1,4-苯二胺纳米球的制备及在光热/光动力/化学动力学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莹 刘赛男 +2 位作者 蔡砺寒 张健夫 逄茂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87,共7页
肿瘤微环境(TME)的复杂性,使得单一治疗方式很难实现完全治愈。为此,构建了一种负载吲哚菁绿(ICG)的铁掺杂的聚2-硝基-1,4-苯二胺多功能纳米球Fe-PNPD-ICG(FPIs),用于光热(PTT)/光动力(PDT)/化学动力学(CDT)的联合治疗。在808 nm激光器... 肿瘤微环境(TME)的复杂性,使得单一治疗方式很难实现完全治愈。为此,构建了一种负载吲哚菁绿(ICG)的铁掺杂的聚2-硝基-1,4-苯二胺多功能纳米球Fe-PNPD-ICG(FPIs),用于光热(PTT)/光动力(PDT)/化学动力学(CDT)的联合治疗。在808 nm激光器照射下,ICG作为光敏剂可以产生单线态氧,铁掺杂的聚2-硝基-1,4-苯二胺纳米球作为光热剂具有36.65%的光热转换效率。FPIs一旦内化到肿瘤内,由Fe 3+/Fe 2+转化引发Fenton反应产生·OH实现化学动力学治疗,反应过程中可以清除TME中过表达的谷胱甘肽(GSH),从而降低肿瘤中的抗氧化能力。同时,产生的氧气可以改善TME中乏氧情况,增强PDT的治疗效果。因此,FPIs是PTT/PDT/CDT联合治疗的一种理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2-硝基-1 4-苯二胺 光热治疗 光动力治疗 化学动力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微米球/杂多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尚新 唐艳萍 赵博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8,共7页
通过化学法制备氮掺杂碳微米球/杂多酸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碳化温度、杂多酸种类及加入量对该复合材料电存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通过化学法制备氮掺杂碳微米球/杂多酸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碳化温度、杂多酸种类及加入量对该复合材料电存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钨酸与700℃碳化得到的氮掺杂碳微米球以质量比1∶10复合时,所获得材料的电容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 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信息体系框架
13
作者 邹德涛 孙刚 +3 位作者 房岩 赵妍 曹勇宏 尚金城 《现代情报》 2009年第4期214-216,共3页
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信息体系框架(由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组成),探讨了循环经济的保障策略,包括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建设生态走廊、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促进绿色招商、倡导绿色生活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信息体系框架 保障策略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船舶航行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灵 赵珈玉 鞠岩松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3-176,共4页
为保障船舶在海上安全航行,提出人工智能在船舶航行数学建模中的应用。使用Maklink图论方法描述海上作业点分布,建立作业点Maklink连接图,生成船舶在作业水域内可航行网络图。建立船舶在海上作业区域航线规划数学模型,并设置约束条件;利... 为保障船舶在海上安全航行,提出人工智能在船舶航行数学建模中的应用。使用Maklink图论方法描述海上作业点分布,建立作业点Maklink连接图,生成船舶在作业水域内可航行网络图。建立船舶在海上作业区域航线规划数学模型,并设置约束条件;利用Dijkstra算法求解船舶在海上作业危险区域航线规划模型,得到船舶航行初始航线;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内的蚁群优化算法对船舶航行初始航线实时优化处理,得到船舶航行最终航线,为船舶穿越海上作业区域实时导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生成船舶在作业水域航行网络图,得到初始航线并对初始航线优化处理,应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船舶航行 数学建模 优化求解 蚁群算法 DIJKSTR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后修饰法构筑的Eu^(3+)@MOF材料对金属离子的荧光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宇铭 李军军 +2 位作者 李伟 孙晶 吴雪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6,共8页
金属离子过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对相关金属离子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发光金属有机框架(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LMOFs)因其具备高色纯度、超高孔隙率和可调结构等优势,被视为简单有效且有前途的... 金属离子过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对相关金属离子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发光金属有机框架(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LMOFs)因其具备高色纯度、超高孔隙率和可调结构等优势,被视为简单有效且有前途的荧光传感材料。本文以3,5-二(4-咪唑-1-基)吡啶(Bip)为主配体,1,4-萘二甲酸(1,4-ndc)为辅助配体,Ni^(2+)为中心离子,采取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例二维金属有机框架[Ni_(2)(Bip)_(2)(1,4-ndc)_(2)(H_(2)O)_(6)](记为CUST-756,其中CUST是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并通过合成后修饰法制备了Eu^(3+)@CUST-756复合发光材料。利用XRD、FT-IR和XPS对合成的CUST-756和Eu^(3+)@CUST-756复合材料进行了基础表征。并且采用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发光特性、金属离子传感性能及其机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Eu^(3+)@CUST-756在甲醇溶液中具备优异的发光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Eu^(3+)的引入使得材料可用于金属阳离子Cr^(3+)、Fe^(3+)检测。Cr^(3+)离子的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5.44µmol·L^(-1);Fe^(3+)离子的LOD为7.51µmol·L^(-1),与大多数LMOFs性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合成后修饰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掺杂准二维钙钛矿(PEA)_(2)Pb_(y)Mn_(1-y)Br_(4)的制备及其电致发光性能
16
作者 贾凡 许文宝 +2 位作者 刘方彬 张海华 付红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4-1122,共9页
制备了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PLQY)的Mn^(2+)掺杂准二维钙钛矿(PEA)_(2)Pb_(y)Mn_(1-y)Br_(4)(PEA为苯乙胺,y为Pb^(2+)占Mn^(2+)和Pb^(2+)总含量的物质的量分数)薄膜。宽带隙的(PEA)_(2)PbBr_(4)作为给体... 制备了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PLQY)的Mn^(2+)掺杂准二维钙钛矿(PEA)_(2)Pb_(y)Mn_(1-y)Br_(4)(PEA为苯乙胺,y为Pb^(2+)占Mn^(2+)和Pb^(2+)总含量的物质的量分数)薄膜。宽带隙的(PEA)_(2)PbBr_(4)作为给体,掺杂杂质Mn^(2+)作为受体,构筑了双发射的激发态传递系统。通过调控Mn^(2+)掺杂的不同比例对(PEA)_(2)Pb_(y)Mn_(1-y)Br_(4)的发光性能和薄膜形貌的影响,发现当前驱体溶液中Mn^(2+)与P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薄膜有着最高的PLQY和最低的表面粗糙度。利用飞秒瞬态吸收(transient absorption,TA)光谱,追踪其动力学过程,发现主客体之间的激发态传递是通过电荷转移来实现的。为了研究材料的电致发光特性,我们将(PEA)_(2)Pb_(y)Mn_(1-y)Br_(4)作为活性层,加工得到了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s)。在室温下,器件发出明亮的橙色,其最高的发光强度为0.21 cd·m^(-2),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为0.0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 掺杂 电荷转移 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或钕掺杂TiO_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进贤 郭月秋 +2 位作者 董相廷 李志国 刘桂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9-385,共7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Ti(SO4)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Mr=1300000)、稀土氧化物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成功地制备了TiO2、Y/TiO2和Nd/TiO2纳米纤维.用XRD、FESEM、TEM和TG-DTA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当焙...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Ti(SO4)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Mr=1300000)、稀土氧化物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成功地制备了TiO2、Y/TiO2和Nd/TiO2纳米纤维.用XRD、FESEM、TEM和TG-DTA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550℃时得到纯锐钛矿相RE/TiO2(RE=Y,Nd)纳米纤维,900℃时得到纯金红石型RE/TiO2(RE=Y,Nd)纳米纤维,稀土离子显著降低了TiO2的晶格参数.FESEM分析结果表明,RE/TiO2(RE=Y,Nd)纳米纤维直径约为50nm、长度>300μm.以罗丹明B和苯酚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三种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其中,1.5mol%Y/TiO2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较高,而1.0mol%Nd/TiO2对苯酚具有较好的降解活性.因此,掺杂不同稀土离子的TiO2纳米纤维对不同降解物的降解能力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技术 TiO2纳米纤维 稀土 罗丹明B 苯酚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多种食品中7种酚类抗氧化剂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勋 刘韬 +8 位作者 吴连鹏 高杰 康明芹 熊龙 仲文严 付瑶 邢燕燕 王明泰 高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6-211,共6页
针对多种食品基质(水果罐头、腌鱼罐头、白酒、果酒、饮料、海鲜酱油、糖果、糕点、调味酱和泡菜),建立了同时测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 针对多种食品基质(水果罐头、腌鱼罐头、白酒、果酒、饮料、海鲜酱油、糖果、糕点、调味酱和泡菜),建立了同时测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样品经饱和无水Na_2SO_4溶液(用磷酸调p H值至2~3)和乙腈提取各种样品中的待分析物,考察了提取溶剂、净化方式对抗氧化剂和防腐剂萃取量的影响。萃取液经色谱柱Kromasil 100-5(150 mm×2.1 mm×5.0μm)分离,进行MRM多反应监测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2 8~0.999 6),方法的测定低限为0.03~0.14 mg/kg,进行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添加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85.8%~97.0%,相对标准偏差为1.43%~4.18%(n=10)。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多种食品中7种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防腐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WO_4)_2∶Eu^(3+)/Tb^(3+)/Tm^(3+)白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艳 姜营营 +3 位作者 刘桂霞 王进贤 董相廷 于文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7-282,共6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单一相白色荧光粉NaY(WO4)2∶Eu3+,Tb3+,Tm3+。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及荧光光谱(PL)对制备的系列样品的物相、形貌和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荧光粉NaY(WO4)2∶x%Eu3+,4%Tb...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单一相白色荧光粉NaY(WO4)2∶Eu3+,Tb3+,Tm3+。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及荧光光谱(PL)对制备的系列样品的物相、形貌和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荧光粉NaY(WO4)2∶x%Eu3+,4%Tb3+,1%Tm3+(x=5,10,15,20)中,随着Eu3+掺入量的增加,发光从绿光区进入白光区。同时观察到Tb3+到Eu3+的有效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WO4)2 溶剂热 发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荧光粉NaGd(MoO_4)_2:Dy^(3+),Eu^(3+)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4
20
作者 姜营营 刘桂霞 +2 位作者 王进贤 董相廷 于文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4-799,共6页
采用谷氨酸辅助水热法合成了八面体形NaGd(MoO4)2:Dy3+,Eu3+白色荧光粉.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四方晶系的NaGd(MoO4)2纯相.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所制备的粒子为八面体形,各边长约为2μm.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NaGd(MoO4)2:4%Dy... 采用谷氨酸辅助水热法合成了八面体形NaGd(MoO4)2:Dy3+,Eu3+白色荧光粉.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四方晶系的NaGd(MoO4)2纯相.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所制备的粒子为八面体形,各边长约为2μm.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NaGd(MoO4)2:4%Dy3+,yEu3+(y=0,0.5%,0.6%,0.7%,0.8%,0.9%,1.0%)样品中,随着Eu3+掺入量的增加,Dy3+的发射峰逐渐减弱,而Eu3+的发射峰逐渐增强,说明Dy3+-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通过色坐标图可知,当Eu3+掺杂量y=0.9%时,荧光粉的色坐标(0.338,0.281)与标准的白光色坐标(0.33,0.33)接近,表明NaGd(MoO4)2:4%Dy3+,0.9%Eu3+是很好的近紫外光激发下的白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d(MoO4)2:Dy3+ Eu3+ 发光材料 白光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