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宇杰 孙建华 +1 位作者 张春雷 肖坤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6,共9页
通过比较竞技水平及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特征与规律,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及训练安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 通过比较竞技水平及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特征与规律,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及训练安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跑台和功率自行车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有氧递增负荷和30s最大极限负荷运动。在测试过程中,分别记录运动员有氧能力相关气体、功率和血乳酸指标及无氧能力相关功率和血乳酸指标等,并对运动员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无氧能力与其他耐力、爆发性运动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竞技能力、竞技水平、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表现出较高水平;通过有氧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VO2max、HR、BLA、Pmax、无氧乳酸阈等指标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心肺能力、负荷强度、耐乳酸能力等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最大极限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PP、AP、PD、BLA等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存在位置特征,有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接应>主攻>自由人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1)无氧磷酸原供能特征为:副攻>自由人>主攻>接应>二传运动员;2)无氧乳酸供能特征为:主攻>接应>二传>副攻>自由人。研究提示:排球运动员训练时应该遵循自身专项位置特征,制定符合专项能力的生物能量训练方案和计划,另外,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时应加强对主攻运动员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战术体系时主攻运动员应多参与战术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排球 运动员 有氧能力 无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耿银贵 肖坤鹏 杨勇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供给侧改革进行研究。结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将引领高等教育的变革,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改革的思路。体育素质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过程中...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供给侧改革进行研究。结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将引领高等教育的变革,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改革的思路。体育素质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性地位,导致了供给端教师引领和创新的弱化,最终形成了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失衡现象。供给侧改革能够引领其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教育供给的转型与升级。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逻辑认为:大学体育素质教育改革应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思维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大学体育 素质教育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杜铭 韩志霞 肖坤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7-220,共4页
以不同运动项目对在校本科大四找工作的学生进行8周的体育干预实验,探讨不同运动项目对就业压力焦虑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节奏的、具有一定强度、负荷的运动项目都能很好地降低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集体对抗类运动项目对降低大学生焦... 以不同运动项目对在校本科大四找工作的学生进行8周的体育干预实验,探讨不同运动项目对就业压力焦虑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节奏的、具有一定强度、负荷的运动项目都能很好地降低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集体对抗类运动项目对降低大学生焦虑情绪效果与个人非对抗类运动项目成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集体对抗类项目对降低男生焦虑情绪效果比女生较好(P<0.05),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而个人非集体类运动项目较适合女生。揭示了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不同,所以面临即将就业的大学生科学地选择最佳的运动项目,可以有效的降低就业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项目 就业焦虑 情绪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冠楠 《福建茶叶》 2019年第5期202-202,共1页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积极开展高校体育精神教育活动,既是立足全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学生培养规律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正处于内涵丰富、形式创新的全新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不仅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习惯的基...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积极开展高校体育精神教育活动,既是立足全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学生培养规律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正处于内涵丰富、形式创新的全新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不仅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习惯的基础,更是当前高校教学机制创新的根本性呈现。本文拟从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精神教育的实施背景分析入手,探究该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精神教育的具体内涵,并且探究该教育活动有效实施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大学生 体育精神 教育内涵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球方式对排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肖坤鹏 孙建华 张铁民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1-357,共7页
以36名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为被试,选取发球为运动情景片段,对优秀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同时对跳发球、跳飘球和原地飘球3种发球刺激呈现条件下的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进行对比,探讨发球方式对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 以36名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为被试,选取发球为运动情景片段,对优秀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同时对跳发球、跳飘球和原地飘球3种发球刺激呈现条件下的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进行对比,探讨发球方式对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球方式下,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优秀运动员可根据发球方式的差异来调整视觉搜索模式,预判原地飘球时采用了注视次数少、持续时间长,眼跳距离小,注视轨迹以肩、手臂、手腕和腰注视点连接呈简单且规律的"线型"模式;预判跳飘球时注视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变短,眼跳距离变大,注视轨迹在肩、手臂、手腕、腰和球之间反复注视,形成"环型"模式;预判跳发球时注视次数最多,注视持续时间最短,眼跳距离最大,注视轨迹以球为中心向四周衍射,并反复注视肩、手臂、手腕、腰和上肢躯干部位,形成类似"锥型"的立体注视模式。预判发球落点时,运动水平在反应时和准确性上均表现出一致性的趋势,运动水平越高,反应时和准确性越好。但对跳发球而言,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准确性应作为优秀排球运动员预期能力的主要区分标准。提示:对于训练和评价排球运动员认知加工能力不能依据单一发球方式的眼动特征进行,应综合不同发球方式下的眼动指标和行为预判探讨运动员对发球落点预判的认知加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 发球方式 视觉搜索 预判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解读 被引量:51
6
作者 肖坤鹏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156,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解读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探讨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形成的社会动力。主要结论:青少年参与校外体育辅导的比例逐年上升,且存在性别、年龄、区域差异。指出促使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的社会动因不仅具有正面动...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解读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探讨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形成的社会动力。主要结论:青少年参与校外体育辅导的比例逐年上升,且存在性别、年龄、区域差异。指出促使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的社会动因不仅具有正面动力牵拉,也有负面动力的推进,并且正面与负面因素之间的互动关联为其成因提供了中枢动力。通过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解读了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成因的社会动力,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校外 体育辅导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体育思想中的公共价值观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宇杰 孙建华 张春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9-241,共3页
孔子的体育思想中的公共价值观包涵:以实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不以教民战,是谓弃之"体现了健体强兵卫国的军事价值观;主张"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 孔子的体育思想中的公共价值观包涵:以实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不以教民战,是谓弃之"体现了健体强兵卫国的军事价值观;主张"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的竞技价值观;以"游于艺"来倡导顺应自然的自然价值观;"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展现了运动养生的健康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体育思想 公共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采茶舞为例,探究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思路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唐锐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6-177,共2页
近年来,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反思,进而对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要求。体育教学不仅仅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还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文化与技术并重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反思,进而对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要求。体育教学不仅仅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还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文化与技术并重的教学模式。本文以采茶舞的融入为例,探究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意义和规律,以及如何将采茶舞这一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教育形式相融合。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充实现代体育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体育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 采茶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养突出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春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74-75,共2页
调查显示,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养总体呈良好态势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道德情感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相背离,失范行为偏多,自我约束力差,易发生违纪行为等。解决对策是,丰富德育工作内容,拓宽德育工作渠道,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教... 调查显示,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养总体呈良好态势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道德情感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相背离,失范行为偏多,自我约束力差,易发生违纪行为等。解决对策是,丰富德育工作内容,拓宽德育工作渠道,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学生 道德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身体教育促进儿童素质提升的观念转变——兼论来自脑科学的证据
10
作者 牟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5,共7页
儿童是全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儿童素质的提升不仅关系到国家大业的根基,更牵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身体教育作为儿童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和机理仍然受家长和教育者的质疑,需进一步的验证和共识。而来自脑科学领域的实践成果为... 儿童是全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儿童素质的提升不仅关系到国家大业的根基,更牵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身体教育作为儿童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和机理仍然受家长和教育者的质疑,需进一步的验证和共识。而来自脑科学领域的实践成果为人们认识身体教育与儿童素质提升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证据。脑科学的相关证据揭示了:身体教育具有改善儿童大脑可塑性、促进儿童学习成绩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早期对儿童进行身体教育能增加成年后大脑应对衰退和损伤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素质 身体教育 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