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传感器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马先红 张圆 +1 位作者 蔡昊轩 房忠慧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5期162-165,共4页
本文对电化学分析传感器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分类和特点,重点阐述了各类电化学分析传感器在常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 本文对电化学分析传感器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分类和特点,重点阐述了各类电化学分析传感器在常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兽药残留 检测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龙胆草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技术规程(SOP)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海滨 张敏 +4 位作者 徐宜宏 孔德英 魏春艳 孙涛 陈丽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3期69-70,共2页
龙胆草是我国珍贵中药材,也是一种可人工栽培的中药材。本文介绍了出口龙胆草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包括产地环境要求、选地与整地、选种和种子处理、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内容,确定各个生产... 龙胆草是我国珍贵中药材,也是一种可人工栽培的中药材。本文介绍了出口龙胆草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包括产地环境要求、选地与整地、选种和种子处理、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内容,确定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方法,以期为出口龙胆草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草 规范化生产 标准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东盟墨鱼及鱿鱼产品标准比对分析
3
作者 陈姿竹 黎天勇 +3 位作者 麦晨 李志勇 聂丹丹 陈少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129-136,共8页
为了提升中国墨鱼和鱿鱼产品的质量,提高中国出口东盟国家的市场准入率,从感官要求、等级、理化指标、重金属限量、微生物指标和兽药残留限量共6个方面对比分析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墨鱼及鱿鱼产品质量标准的异同。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相... 为了提升中国墨鱼和鱿鱼产品的质量,提高中国出口东盟国家的市场准入率,从感官要求、等级、理化指标、重金属限量、微生物指标和兽药残留限量共6个方面对比分析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墨鱼及鱿鱼产品质量标准的异同。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相关国家墨鱼和鱿鱼产品标准在6个方面的质量要求均有差异。中国的产品标准整体上更详细;理化指标方面,中国对墨鱼挥发性盐基氮有更细致的要求,仅中国对组胺作出要求,仅柬埔寨和菲律宾对添加剂作出要求;污染物限量方面,中国规定的指标较东盟相关国家多,但印度尼西亚的镉限量比中国严格,仅菲律宾与泰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作出要求,仅越南对产气荚膜梭菌限量作出要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墨鱼 鱿鱼 标准 比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温扩增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致病变种3种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志伟 王帅 +5 位作者 蔡杰 聂丹丹 李涛 李红娜 杨艳歌 袁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9-225,共7页
为实现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致病变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v. cocovenenans)的快速检测,基于体温扩增技术——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并根据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致病变种bonM... 为实现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致病变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v. cocovenenans)的快速检测,基于体温扩增技术——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并根据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致病变种bonM基因序列设计和筛选了ERA检测引物和探针,分别建立ERA显色法、荧光法、试纸条法3种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并评估其特异性和灵敏度,以及在市售样品检测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对3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致病型菌株均有扩增,其他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以及其他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均无扩增,说明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良好。3种方法的检出限均为10^(-2)ng/μL,灵敏度较好。采用建立的3种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对15份市售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2份,检出率为13.3%。该结果与国标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说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建立的基于体温扩增技术的显色法、荧光法和试纸条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37℃体温扩增15 min左右即可获取检测结果,且裸眼可视,可为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致病变种的现场可视化快速筛查提供新型简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致病变种 酶促等温扩增技术 可视化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UPLC-MS/MS同时测定畜禽肉中23种驱虫类药物残留量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彤 徐宜宏 +5 位作者 付海滨 刘俊 史喜菊 徐蕾蕊 康明芹 张敏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6,共7页
研究旨在建立同时检测畜禽肉中多种驱虫类药物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畜禽肉中23种驱虫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目标物以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 研究旨在建立同时检测畜禽肉中多种驱虫类药物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畜禽肉中23种驱虫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目标物以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法(QuEChERS)净化,用乙腈+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UPLC-MS/MS确证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定量限为0.2~1.0μg/kg,回收率为71.4%~107.5%,相对标准偏差为0.9%~8.8%。表明该方法定量限低,稳定性好,适用于畜禽肉中23种驱虫类药物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畜禽肉 药物残留 分散固相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瓜新小绥螨对B型烟粉虱的控制能力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茂海 刘丽玲 +3 位作者 张金花 万方浩 李建平 杨念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6-363,共8页
为明确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rmans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的控害潜能,在(26±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6L:8D条件下,研究了各螨态胡瓜新小绥螨对不同发育阶段烟粉虱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胡... 为明确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rmans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的控害潜能,在(26±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6L:8D条件下,研究了各螨态胡瓜新小绥螨对不同发育阶段烟粉虱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幼螨期较短,不取食烟粉虱,其他不同螨态的胡瓜新小绥螨可捕食除4龄若虫和成虫以外的其他各虫态的烟粉虱,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对烟粉虱卵的日捕食量最大(8.5粒/雌),对烟粉虱3龄若虫的日捕食量最小(2.1头/雌);雌成螨对烟粉虱卵具有较高的瞬间攻击率(0.038)和寻找效应(0.025)。研究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对烟粉虱卵及低龄若虫的捕食能力较强,是烟粉虱发生初期的有效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瓜新小绥螨 烟粉虱 控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监控新孢子虫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雅华 王准 +4 位作者 刘博 肖芳 龚贺 王伟利 王向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2-597,共6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新孢子虫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新孢子虫Nc-5基因序列(X84238.1)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将新孢子虫Nc-5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MD18-T-Nc-5,并经PCR和...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新孢子虫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新孢子虫Nc-5基因序列(X84238.1)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将新孢子虫Nc-5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MD18-T-Nc-5,并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作为质粒标准品。通过优化该方法的引物浓度、反应温度,并利用LAMP浊度仪测定扩增目的基因时出现白色焦磷酸镁的浊度值实时监控反应进程,初步建立了检测新孢子虫的LAMP方法,反应结束后通过加入SYBR Green I观察荧光对结果可视化判定。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引物F3/B3和FIP/BIP的终浓度分别为10 pmol/μL、20 pmol/μL,63℃扩增40 min效率最佳。利用该方法检测新孢子虫、弓形虫、瑟氏泰勒虫、环形泰勒虫、双芽巴贝斯虫、伊氏锥虫核酸,并在反应结束后加入SYBR Green I观察荧光以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显示仅新孢子虫核酸扩增为阳性,其余病原核酸均为阴性结果。荧光观察结果显示,新孢子虫反应管呈翠绿色荧光(阳性),其他反应管呈橙黄色荧光(阴性);对重组质粒标准品10倍倍比稀释后作为模板(即4.0×10^(7)拷贝/μL~4.0×100拷贝/μL)进行LAMP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4.0×10^(1)拷贝/μL,且在反应结束后加入SYBR Green I,4.0×10^(7)拷贝/μL~4.0×10^(1)拷贝/μL质粒标准品的反应管均呈翠绿色荧光(阳性),4.0×100拷贝/μL反应管呈橙黄色荧光(阴性),敏感性与《新孢子虫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3499)中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一致;分别以同一时间和不同时间提取的3个不同稀释度的质粒标准品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综上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对895份临床疑似感染新孢子虫的动物肝脏、脑组织样品同时采用建立的LAMP方法及《新孢子虫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3499)中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LAMP的阳性检测率为41.45%(371/895),阴性率为58.55%(524/895),与SN/T 3499中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新孢子虫LAMP方法快速、敏感、特异性强,且能够实时监测反应过程并能可视化判定结果,为新孢子虫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孢子虫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PCR定性鉴别鹿肉掺假 被引量:8
8
作者 邵博宇 徐宁 +5 位作者 迟凯月 于文莹 高丽君 艾金霞 罗雁非 李明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81-287,共7页
该研究建立鹿肉掺假快速鉴定方法,可对掺假肉的种类进行定性鉴定。建立一种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鉴别梅花鹿肉中牛肉、猪肉的掺假鉴定方法。提取梅花鹿肉、牛肉、猪肉3个物种肉组织的基因组DNA,通过多重PCR对梅花鹿、牛、猪的特... 该研究建立鹿肉掺假快速鉴定方法,可对掺假肉的种类进行定性鉴定。建立一种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鉴别梅花鹿肉中牛肉、猪肉的掺假鉴定方法。提取梅花鹿肉、牛肉、猪肉3个物种肉组织的基因组DNA,通过多重PCR对梅花鹿、牛、猪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鉴别样品中是否含有梅花鹿、牛、猪3种动物源性成分。通过对特异性片段的PCR扩增,可同时将梅花鹿、牛、猪的肉与其他物种进行区分。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重PCR技术快速、准确鉴别梅花鹿中掺假牛、猪等其他肉类的方法,为解决食用药用性产品易掺假、难以鉴定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种属鉴别 鹿肉 食品安全 成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玉米花丝多酚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任世达 方晓敏 +3 位作者 罗雁非 贾睿 刘倩男 蔡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01-208,共8页
本文以玉米花丝多酚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玉米花丝多酚工艺,考察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温度和超声波时间对玉米花丝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同时探究玉米花丝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本文以玉米花丝多酚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玉米花丝多酚工艺,考察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温度和超声波时间对玉米花丝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同时探究玉米花丝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液料比30:1、乙醇浓度60%、超声波频率40 kHz、超声波功率350 W、超声波温度56℃、超声波时间45 min时,玉米花丝多酚提取量为(13.31±0.12)mg/g;抑菌活性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玉米花丝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 mg/mL和2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丝多酚 超声波 响应面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多肽的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亚非 于淼淼 +4 位作者 于悦 陈卓 丁越 黄珊 沈明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136,共10页
【目的】探究鹰嘴豆多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复合酶解方法制备鹰嘴豆多肽,对其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给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 【目的】探究鹰嘴豆多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复合酶解方法制备鹰嘴豆多肽,对其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给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匹多莫德25 mg/kg)和鹰嘴豆多肽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鹰嘴豆多肽50,100和200 mg/kg),另取10只健康小鼠作为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相应物质,连续灌胃21 d后采样,研究鹰嘴豆多肽对小鼠体质量、脾脏和胸腺指数及形态变化、脾淋巴细胞增殖率、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6、IL-2)及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和400μg/mL)鹰嘴豆多肽对RAW264.7细胞功能的免疫调节作用,以MTT法、中性红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来检测细胞增殖率、吞噬活性以及分泌的细胞因子(NO、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制得分子质量在1000 u左右、纯度为97.12%的鹰嘴豆多肽,其中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脾脏和胸腺受损严重,多项检测指标显著降低;而鹰嘴豆多肽各剂量组小鼠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模型组小鼠显著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鹰嘴豆多肽可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率和吞噬能力,并提升其产生的NO、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论】鹰嘴豆多肽可以显著改善环磷酰胺导致的小鼠多项免疫相关指标的下降情况,同时可刺激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促进其分泌白介素等细胞因子,表明鹰嘴豆多肽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多肽 免疫活性调节 RAW264.7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地区芍药红斑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悦 翟亚娟 +3 位作者 刘丽玲 冯玉娟 孙于淼 白庆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6-119,共4页
为了更好地防治芍药红斑病,对该病害的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组织分离得到101株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的分离物。选取6株代表菌株,通过柯氏验证、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将该病害病原菌鉴定为Dichocladosporium chlorocephalum(有性态:Gr... 为了更好地防治芍药红斑病,对该病害的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组织分离得到101株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的分离物。选取6株代表菌株,通过柯氏验证、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将该病害病原菌鉴定为Dichocladosporium chlorocephalum(有性态:Graphiopsis chlorocephala)。在室内,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病原菌对11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25%吡唑醚菌酯EC、70%代森锰锌WP、50%醚菌酯WG、250 g·L-1嘧菌酯SC敏感性较高,EC 50<1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红斑病 病原鉴定 药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及其相关功能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亮 姚贵哲 +1 位作者 杨帆 孟庆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217,共5页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重要的一种细胞内寄生原虫,在人和温血动物中广泛传播,也是一种机会性原虫,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据报道,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弓形虫所感染,但是,...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重要的一种细胞内寄生原虫,在人和温血动物中广泛传播,也是一种机会性原虫,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据报道,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弓形虫所感染,但是,各国之间、一个国家内不同地理区域内以及同一区域内不同种族群体之间血清蛋白效价差异很大。在很多免疫缺陷病人中(例如AIDS),弓形虫潜伏感染被激活后会导致致命的弓形体脑炎,也是引起视网膜炎的主要原因。尽管弓形虫感染不会对宿主有太大的危害,但是也非常必要进行相关机制的研究,通过在基因和蛋白功能方面探索有效的手段来加以预防控制该疾病。文章综述了弓形虫入侵后相关功能蛋白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弓形虫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寄生虫 抗原 基因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马玲 姚贵哲 +5 位作者 王准 孟庆峰 李玥 肖芳 刘金华 王伟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7,共6页
H5N8亚型禽流感是传播性极强的人兽共患病,为了简便快速的检测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针对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和N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一反应程序下同时扩增HA基因和NA基因的双重荧光RT-... H5N8亚型禽流感是传播性极强的人兽共患病,为了简便快速的检测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针对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和N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一反应程序下同时扩增HA基因和NA基因的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不与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和禽常见病原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可达10 copies/μL;组内组间重复性好,平均变异系数均小于0.4%;用该方法对108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检出率一致。综上所述,建立的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等优点,为H5N8亚型禽流感的快速诊断和疫情防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8亚型 禽流感病毒 HA基因 NA基因 荧光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小实蝇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丽玲 李海滨 +2 位作者 姚贵哲 肖芳 魏春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115-118,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种类及分布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桔小实蝇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及鞭节组成,鞭节上着生具毛触角芒;触角上有毛形、锥形、刺形和柱形4类9种类型感器,其... 利用扫描电镜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种类及分布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桔小实蝇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及鞭节组成,鞭节上着生具毛触角芒;触角上有毛形、锥形、刺形和柱形4类9种类型感器,其中具弯钩的毛形感器首次在桔小实蝇成虫触角上被观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与CAC关于稻谷、糙米和大米质量安全标准比对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婧 安晓宁 +2 位作者 王艺诺 胡敏辞 李爱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介绍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关于稻谷、糙米和大米质量安全相关标准的概况,并将我国与CAC稻谷、糙米和大米的农药残留、真菌毒素、污染物限量标准以及质量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标准间存在的差异,以期为我国标准的完善提供借鉴... 介绍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关于稻谷、糙米和大米质量安全相关标准的概况,并将我国与CAC稻谷、糙米和大米的农药残留、真菌毒素、污染物限量标准以及质量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标准间存在的差异,以期为我国标准的完善提供借鉴,为提升稻谷、糙米和大米国际贸易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糙米 大米 质量安全标准 中国 C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贵哲 李玥 孟庆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5期75-79,共5页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由弓形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及动物健康的人兽共患原虫病。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早期确诊是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本文从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总结了各诊断方法的优缺点。病原学检测虽然操...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由弓形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及动物健康的人兽共患原虫病。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早期确诊是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本文从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总结了各诊断方法的优缺点。病原学检测虽然操作简便,但不适于大规模检测,而且费时费力,灵敏度低;免疫学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和敏感性强,其中ELISA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虽然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较高,但大多操作比较繁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是研制适于大量样品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商品化ELISA方法试剂盒,以及可直接对多种组织中弓形虫病原进行检测的商品化分子生物学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诊断技术 人兽共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大豆MON8775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二龙 郑冠津 +7 位作者 王毅谦 李志勇 魏霜 关丽军 卢丽 蒋湘 刘金华 王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目的]为完善我国转基因检测方法体系,建立转基因大豆MON8775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MON87751的3′端邻接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MON87751品系特异... [目的]为完善我国转基因检测方法体系,建立转基因大豆MON8775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MON87751的3′端邻接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MON8775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可重复性。[结果]灵敏度测试显示,其定量下限为40拷贝;重复性试验显示其相对标准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该研究建立的MON8775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度高,有良好的可重复性,适合对转基因大豆MON87751品系进行检测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 转基因大豆MON87751 品系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斑马鱼神经行为学毒性特征评估外源性重金属镉暴露的健康风险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丽 赵巍巍 +2 位作者 柳莹 张立秋 薛长松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9期10-12,共3页
为评估外源性重金属镉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对幼鱼神经发育的影响,将受精后9 h的相同发育期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氯化镉中72 h后,取出置于正常水质中120 h后,评估外源性重金属镉暴露下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斑马鱼神经行为... 为评估外源性重金属镉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对幼鱼神经发育的影响,将受精后9 h的相同发育期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氯化镉中72 h后,取出置于正常水质中120 h后,评估外源性重金属镉暴露下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斑马鱼神经行为毒性。结果表明,一定剂量下,斑马鱼胚胎发育异常个体增多,表现出一定的发育毒性;幼鱼运动行为学异常,表现出一定的神经行为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氯化镉 毒性 神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皮胶多糖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志洋 孙琪瑶 +4 位作者 宫世平 徐建舒 王亚慧 张铭泽 于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34-340,共7页
目的:探究鹿皮胶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浸提法提取鹿皮胶粗多糖,使用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鹿皮胶纯多糖,应用柱色谱、红外光谱及理化学反应实验对其理化性质进行鉴定。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 目的:探究鹿皮胶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浸提法提取鹿皮胶粗多糖,使用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鹿皮胶纯多糖,应用柱色谱、红外光谱及理化学反应实验对其理化性质进行鉴定。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肝匀浆上清液中GSH-Px、SOD活性和MDA含量,观察小鼠肝组织切片,以探究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鹿皮胶多糖属于吡喃糖结构的酸性多糖,其形态为白色絮状,分子量为41.2 kDa,含量达86.71%,无淀粉、酚类、蛋白质、氨基酸及还原糖残基。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鹿皮胶多糖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SOD、GSH-Px活性(P<0.05),降低ALT、AST活性和MDA含量(P<0.05);同时可显著提高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中SOD、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鹿皮胶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皮胶 多糖 理化性质 酒精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通河农村段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伟莹 马广玉 +6 位作者 王准 洪之逸 刘志生 薛烨飞 高歌 张刚 王咏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基于国内外关于河道生态需水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针对伊通河农村段河流丰水期流量大增、而枯水期严重缺水的特点,以维持河道水生生物栖息环境和稀释污染物为主要生态环境目标,选择Tennant法和月保证率等方法,计算了伊通河农村段生态... 基于国内外关于河道生态需水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针对伊通河农村段河流丰水期流量大增、而枯水期严重缺水的特点,以维持河道水生生物栖息环境和稀释污染物为主要生态环境目标,选择Tennant法和月保证率等方法,计算了伊通河农村段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伊通河农村段生态基流量为1.14亿m^3,自净需水量为1.75亿m^3,河道生态需水总量为1.76亿m^3;8月生态需水量最大,为0.93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生态基流 TENNANT法 伊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