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邵妍 张艳波 +2 位作者 高勋 杜闯 林景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93-2598,共6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是一种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光谱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对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光谱技术。详细介绍了LIBS技术最新的研究发展情况,以及在冶金、环境污染检测、生物医学、植物学、空间探索等领域的最新应用...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是一种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光谱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对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光谱技术。详细介绍了LIBS技术最新的研究发展情况,以及在冶金、环境污染检测、生物医学、植物学、空间探索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等离子体 成分分析 元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5 nm ultraviolet laser with 351 mW continuous-wave output in a Pr:YLF laser pumped by a blue laser diode at 444.2 nm
2
作者 ZHENG Quan XIAO Hui-dong +6 位作者 CHEN Xi WANG Yan WANG Yu-ning LIU Hui-zhen TIAN Dong-he WANG Jin-yan YAO Yi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1,共6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 continuous wave deep ultraviolet laser at 275 nm by efficient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blue-diode-pumped Pr:YLF laser at 550 nm.By employing a novel ... This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 continuous wave deep ultraviolet laser at 275 nm by efficient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blue-diode-pumped Pr:YLF laser at 550 nm.By employing a novel fast-axis collimated blue semiconductor laser as the pump source,combined with a folded cavity and innovation coating technology,and utilizing a Brewster-cut BBO crystal for intracavity frequency doubling,TEM00 mode deep UV laser radiation at 275 nm with an output power of 351 mW is obtained.This marks the first report of achieving 275 nm laser generation based on Pr:LiYF4 to 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W ultraviolet laser 275 nm laser Pr:YLF frequency doub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频率可调窄脉宽228 nm紫外激光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金艳 马放 +3 位作者 郑磊 田东贺 陈曦 郑权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紫外激光器是研究紫外共振拉曼光谱的重要工具,拉曼信号可以通过共振拉曼效应得到增强,从而降低拉曼测量的探测极限。本文研究了一种输出波长为228 nm的窄脉宽全固态紫外激光器。首先,以Nd:YVO4作为增益介质,采用电光调Q腔倒空技术,实... 紫外激光器是研究紫外共振拉曼光谱的重要工具,拉曼信号可以通过共振拉曼效应得到增强,从而降低拉曼测量的探测极限。本文研究了一种输出波长为228 nm的窄脉宽全固态紫外激光器。首先,以Nd:YVO4作为增益介质,采用电光调Q腔倒空技术,实现了纳秒量级914 nm基频光输出。然后,经过偏硼酸锂(LBO)晶体产生二次谐波,最终经偏硼酸钡(BBO)晶体获得四次谐波228 nm紫外激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重复频率时基频光和倍频光功率的变化规律,优化了紫外激光器的输出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总抽运功率为30 W时,在10 kHz重复频率下,可获得最高平均功率为84 mW的228 nm紫外激光输出。228 nm激光在5~25 kHz重复频率范围内连续可调,脉冲宽度保持在2.8~2.9 ns,能够满足紫外光谱检测技术领域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8 nm激光器 紫外激光 腔倒空技术 二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全光纤激光器壳体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 宋国龙 +4 位作者 毕野 李星霖 张秀齐 王禹凝 郑权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4-589,共6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小型化激光器的性能,在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输出功率大于10 W、1030 nm高稳定性的小型化全光纤激光器壳体结构。壳体体积为220 mm×270 mm×75 mm,质量小于7 kg;壳体结构采用柔性支撑的减振设计,并可使... 为了进一步优化小型化激光器的性能,在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输出功率大于10 W、1030 nm高稳定性的小型化全光纤激光器壳体结构。壳体体积为220 mm×270 mm×75 mm,质量小于7 kg;壳体结构采用柔性支撑的减振设计,并可使激光器在温度-55℃~45℃的小型化平台下保持正常运行。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激光器壳体进行了热分析与随机振动分析,按照设计图纸对小型化全光纤激光器样机进行了加工,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激光器壳体在45℃下,激光器最热面温度为49.5℃,温升约为4.5℃,散热性能良好;在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总均方根10.77 g的实验条件下,激光器最大3σ应力为171 MPa,随机振动响应均方根值仅为24.5 g,壳体结构力学性能良好;激光器壳体结构的散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高。该研究为小型化光纤激光器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小型化光纤激光器 壳体设计 柔性支撑 热分析 随机振动分析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光锁模全固态660 nm激光器
5
作者 王禹凝 郑权 +4 位作者 苏鑫 柏中树 张秀齐 刘超智 刘薇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4,共7页
脉冲宽度为皮秒的红光激光器,具有脉冲宽度窄,峰值功率高的优点,使其在工业、医疗、科研和信息存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声光锁模(AOML)的方式设计了一款具有窄线宽、高转换效率,输出波长为660 nm的全固态皮秒激光器。该激光... 脉冲宽度为皮秒的红光激光器,具有脉冲宽度窄,峰值功率高的优点,使其在工业、医疗、科研和信息存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声光锁模(AOML)的方式设计了一款具有窄线宽、高转换效率,输出波长为660 nm的全固态皮秒激光器。该激光器采用半导体侧面泵浦的方式,通过优化谐振腔型,并使用两块LiB3O5(LBO)晶体进行腔外倍频,最终获得最大输出功率为8.6 W的660 nm激光输出。激光器采用脉冲侧面泵浦的模式,获得的锁模脉冲频率为100 MHz,脉冲宽度为887 ps。1319 nm至660 nm激光的倍频转换效率可达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锁模 非临界相位匹配 宏微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掺杂氟化物1550nm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利平 张希艳 +2 位作者 宫克 祖朝 毕岩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Er3+掺杂的1 550 nm氟化物上转换发光超细粉。与传统高温固相法样品相比,水热法合成的样品颗粒细小,与光电探测及成像器件耦合匹配应用时,更有利于提高器件的空间分辨率。探讨了Er3+掺杂四元氟化物1 550 nm上转换发光...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Er3+掺杂的1 550 nm氟化物上转换发光超细粉。与传统高温固相法样品相比,水热法合成的样品颗粒细小,与光电探测及成像器件耦合匹配应用时,更有利于提高器件的空间分辨率。探讨了Er3+掺杂四元氟化物1 550 nm上转换发光的物理机制,研究了Er3+掺杂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掺杂氟化物 1550nm上转换发光 超细粉末 水热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单频Nd∶YVO_4激光器及其倍频输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董磊 刘欣悦 陈浩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800-805,共6页
为了研制激光干涉成像所需的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脉冲单频激光器,本文完成MOPA激光器的种子源即声光调Q脉冲单频1 064 nm激光器的特性研究,同时完成种子源腔外倍频绿光特性研究。脉冲单频激光器采用声光调Q模块实现脉宽约20 ns的1 ... 为了研制激光干涉成像所需的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脉冲单频激光器,本文完成MOPA激光器的种子源即声光调Q脉冲单频1 064 nm激光器的特性研究,同时完成种子源腔外倍频绿光特性研究。脉冲单频激光器采用声光调Q模块实现脉宽约20 ns的1 064 nm脉冲激光输出,采用环形腔设计并采用一组不同厚度的标准具实现单纵模运转。实验研究基频1 064nm和倍频532 nm激光脉冲的线宽,得出在全脉宽范围内都具有较高时间相干性的结论。实验分别获得脉宽约28 ns峰值功率约6.5 k W的1 064 nm脉冲单频激光和脉宽约20 ns、峰值功率约0.5 k W的532 nm脉冲单频激光,腔外倍频效率为5.6%。实验同时也验证了腔外倍频的激光脉宽压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激光器 声光调Q 脉冲激光 腔外倍频 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的相位延迟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书朋 赵海丽 +3 位作者 刘鹏 李志刚 曲国哲 孙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9-1084,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iquid 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LCVR)在不同波长时的相位延迟特性,根据LCVR双折射效应、透射光光强的斯托克斯矢量与相位延迟关系,采用光强法测量LCVR相位延迟特性,即将LCVR相位延迟特性的测...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iquid 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LCVR)在不同波长时的相位延迟特性,根据LCVR双折射效应、透射光光强的斯托克斯矢量与相位延迟关系,采用光强法测量LCVR相位延迟特性,即将LCVR相位延迟特性的测量转换为对透射光光强与LCVR驱动电压的测量。设计了基于托克斯矢量与穆勒矩阵的LCVR相位延迟特性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实时、准确地自动测量LCVR相位延迟特性。而且,利用Labview软件平台实现了系统控制、数据处理、界面显示和报表生成功能的一体化,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相位延迟特性曲线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误差小于1%,能够准确地测量LCVR的相位延迟特性,符合科研与工业领域的需求,因此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 相位延迟特性 斯托克斯矢量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泵浦Nd:YVO_4双波长运转腔内和频491nm激光器
9
作者 熊壮 宋慧营 +2 位作者 曲大鹏 姚矣 郑权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1214,共4页
分析了Nd:YVO4激光器实现双波长运转及腔内和频的条件,利用一种LD泵浦Nd:YVO4晶体产生1 064 nm和914 nm双波长激光束,采用一个线性平凹腔结构,利用腔内Ⅰ类临界相位匹配LBO和频,获得了连续波输出的全固态激光器。实验采用端面结构,在5.... 分析了Nd:YVO4激光器实现双波长运转及腔内和频的条件,利用一种LD泵浦Nd:YVO4晶体产生1 064 nm和914 nm双波长激光束,采用一个线性平凹腔结构,利用腔内Ⅰ类临界相位匹配LBO和频,获得了连续波输出的全固态激光器。实验采用端面结构,在5.0 W的808 nm泵浦功率下,获得了最高功率为2.5 mW连续波TEM00的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激光器 双波长运转 腔内和频 491nm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激光器的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曹丰慧 曹宇 +3 位作者 张宏伟 董云峰 刘永皓 崔海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紫外光通信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为了提高了光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本文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基于紫外激光器的光通信系统。首先对当前光通信系统的国内外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基于紫外激光器光通... 紫外光通信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为了提高了光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本文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基于紫外激光器的光通信系统。首先对当前光通信系统的国内外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基于紫外激光器光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然后对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最后采用多次试验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紫外激光器的光通信系统具有数据传输速率快,误码率低的优点,为建立性能优异的光通信系统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系统 设计与实现 紫外激光器 数据传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ACH算法的畸变目标识别
11
作者 陈宇 霍富荣 +1 位作者 刘洪志 郑丽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86-4191,共6页
由于观察距离和角度的不同,待识别的目标图像相对模板图像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角度畸变和比例畸变,大大限制了光学相关模式识别的发展。将最大平均相关高度(MACH)滤波器用于畸变目标识别,通过优化该滤波器的控制参数,并根据多次的计算机仿... 由于观察距离和角度的不同,待识别的目标图像相对模板图像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角度畸变和比例畸变,大大限制了光学相关模式识别的发展。将最大平均相关高度(MACH)滤波器用于畸变目标识别,通过优化该滤波器的控制参数,并根据多次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和光学实验,使该改进型MACH滤波器具有畸变公差高、相关点明亮等特点。用改进后的MACH滤波器对角度畸变目标和比例畸变目标实施频域滤波,能有效增强相关峰强度,扩大畸变目标识别范围。作为实例,给出了复杂背景下识别汽车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和光学实验,有效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畸变目标识别 最大平均相关高度滤波器 复杂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PA结构脉冲单频激光器时间相干性的初步实验
12
作者 董磊 刘欣悦 陈浩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了研制激光干涉成像所需的基于主振荡功率放大(Master Oscillator Power Amplifier,MOPA)结构的高能高相干脉冲单频激光器,需要研究经过功率放大后的脉冲时间相干性随激光功率(或能量)增加的变化趋势。本文采用声光调Q脉冲单频Nd... 为了研制激光干涉成像所需的基于主振荡功率放大(Master Oscillator Power Amplifier,MOPA)结构的高能高相干脉冲单频激光器,需要研究经过功率放大后的脉冲时间相干性随激光功率(或能量)增加的变化趋势。本文采用声光调Q脉冲单频Nd:YVO_4激光器作为种子源,利用Nd:YAG功率放大模块对种子源激光进行2.1倍的脉冲能量放大。利用迈氏干涉测量法,完成种子源和2.1倍功放后激光在0~6 m光程差下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实验测量,从而初步得到脉冲激光时间相干性(线宽)随激光功率(或能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同时也完成种子源和功放后激光的单频性、单脉冲能量、脉宽和峰值功率等基本参数的实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器 单频 MOPA结构 时间相干性 条纹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阈值短腔随机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婉喆 李红丽 +1 位作者 陈薇 刘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设计了一种低阈值短腔随机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采用1455 nm的激光二极管泵浦一段色散补偿光纤,采用正向反馈和反向反馈两种结构分别将一阶随机激光阈值降至760 m W和520 m W,且反向反馈结构的二阶阈值与一阶阈值相同,分析了色散补偿光... 设计了一种低阈值短腔随机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采用1455 nm的激光二极管泵浦一段色散补偿光纤,采用正向反馈和反向反馈两种结构分别将一阶随机激光阈值降至760 m W和520 m W,且反向反馈结构的二阶阈值与一阶阈值相同,分析了色散补偿光纤长度对阈值的影响,实验证明优化色散补偿光纤长度是降低一阶与二阶随机激光阈值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随机激光 瑞利散射 受激拉曼散射 受激布里渊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二极管抽运Pr:YLF腔内倍频连续深紫外激光器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娜 窦微 +4 位作者 浦双双 刘天虹 魏程亮 宋海龙 郑权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5-1399,共5页
为了探究波长200~280 nm内连续深紫外激光输出,本文采用输出功率为1.4 W、中心波长为444 nm和输出功率为1.5 W、中心波长为469 nm的两个蓝光激光二极管(LD)合光作为泵浦源,端面泵浦长度为5 mm的国产Pr:YLF晶体,再利用长度为7 mm的偏硼酸... 为了探究波长200~280 nm内连续深紫外激光输出,本文采用输出功率为1.4 W、中心波长为444 nm和输出功率为1.5 W、中心波长为469 nm的两个蓝光激光二极管(LD)合光作为泵浦源,端面泵浦长度为5 mm的国产Pr:YLF晶体,再利用长度为7 mm的偏硼酸钡(BBO)作为倍频晶体进行腔内倍频,通过优化腔镜膜系设计和加入全波片配合波长选择,实现了Pr:YLF晶体的弱谱线倍频输出,最终成功获得了最大输出功率为8.37 mW、中心波长为268.89 nm的连续深紫外激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连续深紫外激光器 掺镨氟化钇锂晶体 蓝光激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8 nm光栅外腔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野 刘宇 +3 位作者 肖辉东 李洪玲 曲大鹏 郑权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9-1256,共8页
本文采用反射式全息光栅作为外部反馈元件,设计了638 nm光栅外腔窄线宽激光器。使用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仪检测了Littrow结构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谱,并进一步研究了该激光器的阈值和波长调谐特性。实验采用了2400 l/mm和1800 l/m... 本文采用反射式全息光栅作为外部反馈元件,设计了638 nm光栅外腔窄线宽激光器。使用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仪检测了Littrow结构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谱,并进一步研究了该激光器的阈值和波长调谐特性。实验采用了2400 l/mm和1800 l/mm两种刻线密度的反射式全息光栅进行研究,在120 mA的注入电流下,采用刻线密度为2400 l/mm的光栅外腔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是45.2 mW,将阈值电流由60 mA降至51 mA,下降幅度为11%;采用刻线密度为1800 l/mm的光栅外腔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是38.7 mW,将阈值电流由60 mA降至47 mA,下降幅度为24%,光谱线宽均压窄至3.5 pm,且分别了实现了9.4 nm和10.5 nm宽度的波长调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反射式全息光栅的Littrow结构用于半导体激光器,极大地改善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全息光栅 Littrow结构 光谱线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秒光纤-固体混合放大紫外激光器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鑫 姚吉 +2 位作者 王禹凝 杨祥辉 郑权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22-2128,共7页
脉冲宽度为皮秒级的紫外激光,拥有极窄的脉冲宽度,可在短时间内破坏物质的分子键,缩短了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时间,同时具有较强的时间分辨率。为了获得皮秒级脉冲宽度的短波紫外激光,本文设计了一种皮秒光纤-固体混合放大213 nm激光器。采... 脉冲宽度为皮秒级的紫外激光,拥有极窄的脉冲宽度,可在短时间内破坏物质的分子键,缩短了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时间,同时具有较强的时间分辨率。为了获得皮秒级脉冲宽度的短波紫外激光,本文设计了一种皮秒光纤-固体混合放大213 nm激光器。采用重复频率为5 MHz、脉冲宽度为52 ps、平均功率为2.5 W的1064 nm光纤激光器作为种子源,经过两级端面泵浦的Nd∶YVO4晶体组成的放大器对种子光进行放大,得到了平均功率为10.5 W的1064 nm基频光输出。再将混合放大后得到的基频光及其四倍频后获得的266 nm激光在BBO晶体内进行和频,最终输出213 nm紫外激光。混合放大后获得的基频光经过多级非线性转换,最终输出脉冲宽度为690 ps、平均功率为61 mW的213 nm紫外激光,非线性转换效率达到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激光 皮秒激光器 混合放大技术 五倍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二极管双端抽运Pr:YLF晶体320 nm紫外激光器(特邀)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昕奇 曲大鹏 +2 位作者 陈晴 刘天虹 郑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3-197,共5页
设计了一种采用不同波长的蓝光二极管合光作为抽运源并采用双端抽运的方式抽运Pr:YLF晶体320 nm紫外激光器。该激光器结构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使用波长分别为444 nm和469 nm、抽运功率分别为3 W和1.4 W的蓝光激光二极管作为抽运源,对12 m... 设计了一种采用不同波长的蓝光二极管合光作为抽运源并采用双端抽运的方式抽运Pr:YLF晶体320 nm紫外激光器。该激光器结构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使用波长分别为444 nm和469 nm、抽运功率分别为3 W和1.4 W的蓝光激光二极管作为抽运源,对12 mm长、0.3%掺杂浓度的Pr:YLF晶体进行抽运,并且使用三硼酸锂晶体作为倍频晶体来实现倍频,匹配方式为I类相位匹配。通过对谐振腔参数进行优化,当5700 mW的抽运功率注入晶体时,输出了1005 mW最大输出功率的320 nm紫外连续激光,光光转换效率约为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 nm紫外激光器 双端抽运 不同波长 掺镨氟化钇锂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1nm全固态单纵模激光器 被引量:3
18
作者 倪明心 杨敏 +7 位作者 曲大鹏 任广胜 浦双双 刘宇 孟祥峻 黄秋实 杜闯 谭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0-683,共4页
报道了一台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全固态、单纵模561 nm黄光激光器。采用镀制窄带反射膜的方法来抑制增益较大波长的起振,并通过I类临界相位匹配LBO晶体腔内对1123 nm基频光倍频及V型腔结构,选择单一波长运转,进一步通过F-P标准具选频方... 报道了一台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全固态、单纵模561 nm黄光激光器。采用镀制窄带反射膜的方法来抑制增益较大波长的起振,并通过I类临界相位匹配LBO晶体腔内对1123 nm基频光倍频及V型腔结构,选择单一波长运转,进一步通过F-P标准具选频方法,获得561 nm单纵模激光的稳定输出。在泵浦功率为2.4 W时,获得了80 mW的561 nm单纵模激光,光-光转换效率为3.3%,纵模线宽为24.1 MHz。该激光器在人眼黄斑病变治疗仪及流式细胞仪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近年全固态激光器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1 NM 全固态激光器 单纵模 F-P标准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蓝光LD抽运Pr:YLF晶体倍频261 nm紫外激光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晴 浦双双 +2 位作者 牛娜 周阳 郑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11,共5页
利用不同波长的蓝光激光二极管,采用不同方式抽运掺镨氟化钇锂(Pr:YLF)晶体,利用I类相位匹配的偏硼酸钡(BBO)为倍频晶体,腔内倍频产生中心波长为261.37 nm连续紫外激光器。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利用两支不同波长的蓝光激光二极管(444 nm和... 利用不同波长的蓝光激光二极管,采用不同方式抽运掺镨氟化钇锂(Pr:YLF)晶体,利用I类相位匹配的偏硼酸钡(BBO)为倍频晶体,腔内倍频产生中心波长为261.37 nm连续紫外激光器。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利用两支不同波长的蓝光激光二极管(444 nm和469 nm)单独泵浦晶体,经过优化,将两支蓝光激光二极管合光后作为抽运源,增大泵浦功率的同时,保留了Pr:YLF晶体对其高的偏振吸收效率。Pr:YLF晶体的长度为5 mm,掺杂浓度为0.5%,在抽运光功率为2800 m W时获得了最大输出功率245 m W的连续紫外261.37 nm激光器,光光转换效率约为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紫外激光器 掺镨氟化钇锂晶体 双波长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 W高重频257 nm深紫外皮秒激光器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灏然 陈曦 +3 位作者 郑磊 谢文侠 季鑫 郑权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8-1323,共6页
为了提高半导体检测用深紫外激光器的检测效率,需要搭建高功率、高重频257 nm深紫外皮秒激光器实验平台。本文以光子晶体光纤放大器和腔外四倍频结构为基础,进行了257 nm深紫外激光器的实验研究。种子源采用中心波长为1030 nm、脉冲宽度... 为了提高半导体检测用深紫外激光器的检测效率,需要搭建高功率、高重频257 nm深紫外皮秒激光器实验平台。本文以光子晶体光纤放大器和腔外四倍频结构为基础,进行了257 nm深紫外激光器的实验研究。种子源采用中心波长为1030 nm、脉冲宽度为50 ps的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为20 mW,重复频率为19.8 MHz。通过两级掺镱双包层(65μm/275μm)光子晶体光纤棒放大结构,获得了1030 nm高功率基频光。利用二倍频晶体LBO、四倍频晶体BBO,采用腔外倍频方式获得了257 nm深紫外激光。种子源通过两级光子晶体光纤放大器输出的1030 nm基频光,输出功率为86 W,经过激光聚焦系统后,倍频得到二次谐波515 nm激光输出功率为47.5 W,四次谐波257 nm深紫外激光输出功率为5.2 W,四次谐波转换效率为6.05%。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可获得高功率257 nm深紫外激光输出,为提高半导体检测用激光器的检测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皮秒激光器 高重频 光子晶体光纤放大器 四次谐波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