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教育实践探析--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晓乐 王伟 侯明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44-47,共4页
开展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长春工程学院构建了“主导师、课程导师、企业导师”的“三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通过实施效果来看... 开展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长春工程学院构建了“主导师、课程导师、企业导师”的“三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通过实施效果来看,在学习成绩的指导效果、专业认知的引导效果、“双创”教育的辅助效果三个方面较为显著,并通过回归分析成绩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科学验证了“三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可以为地方高校开展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 本科生导师制 教育模式 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为依据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毅 陈敏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7-48,共2页
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实施,为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有一个各学校都遵循的土木工程专业指导性的规范,将各学校该专业的基本要求都统一了,这样一方面便于对该专业的评估,同时也便于各学校培养该专业学生质量的基本一致... 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实施,为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有一个各学校都遵循的土木工程专业指导性的规范,将各学校该专业的基本要求都统一了,这样一方面便于对该专业的评估,同时也便于各学校培养该专业学生质量的基本一致,从这个思想出发,将该院现行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依照指导性规范进行修改,在保证规范规定的课内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数分布,知识体系、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并有自己的特色,形成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规范 修改 人才培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岩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128,134,共4页
建筑工程质量的变化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建筑工程质量评价问题十分复杂。针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结果不客观,可信度低等不足,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模型。根据当前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研究结果,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评价... 建筑工程质量的变化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建筑工程质量评价问题十分复杂。针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结果不客观,可信度低等不足,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模型。根据当前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研究结果,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算法对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处理,选择比较重要的评价指标体。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模型的参数,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具体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准确性要高于当前其他模型,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结果更加可信,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质量评价模型 工程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选择 模型参数优化 评价精度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地区粉质黏土融沉性质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晓乐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14854-14861,共8页
粉质黏土是一种对温度极其敏感且对建构筑物极易造成严重破坏的土,其影响因素较多,且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以长春地区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状土样进行融沉压缩试验、冻胀试验和导热系数试验,分析了融沉系数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提... 粉质黏土是一种对温度极其敏感且对建构筑物极易造成严重破坏的土,其影响因素较多,且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以长春地区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状土样进行融沉压缩试验、冻胀试验和导热系数试验,分析了融沉系数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融沉系数经验公式,并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融沉系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融沉系数随含水率、超塑含水率增大而增大,随干密度、烧失量增大而减小,其中可塑性影响最大;(2)融沉性与冻胀性呈显著正相关,冻胀率和冻胀压力越大,融沉系数越大;(3)粉质黏土融沉系数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值出现在9~12 m;(4)长春地区粉质黏土的最优干密度为1.625 g/cm^3;(5)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结果,长春地区粉质黏土各影响因素对融沉性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塑性指数、干密度、含水率、超塑含水率、导热系数、冻胀率和冻胀压力。在实际工程中可采取控制最优干密度或调整级配的方法来提高地基土或回填土的密实性,研究结果可为长春地区进行公路、铁路、地铁深基坑、建筑基础施工等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黏土 融沉系数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冻胀率 导热系数 最优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抽采终止条件最佳钻孔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2
5
作者 费鸿禄 戴明颖 +1 位作者 刘志东 王世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得到更加精确的预测瓦斯的抽采时间及钻孔孔距,达到最佳抽采效果,采用大同煤矿集团轩岗5#煤层现场及实验室的数据,基于有限元理论,结合热力学与渗流力学,建立了瓦斯抽采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软件分析,并依据《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 为得到更加精确的预测瓦斯的抽采时间及钻孔孔距,达到最佳抽采效果,采用大同煤矿集团轩岗5#煤层现场及实验室的数据,基于有限元理论,结合热力学与渗流力学,建立了瓦斯抽采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软件分析,并依据《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确定了模拟控制条件,分析了钻孔间距与抽采瓦斯达标所需时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布孔间距为2 m时,抽采时间为105 d,满足生产接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抽采达标 钻孔间距 有限元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工艺对AerMet100超高强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冯永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47-149,共3页
采用OM、万能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维氏硬度计等研究了AerMet100超高强度钢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880℃×1 h油淬+(450~510)℃×5 h的回火后,AerMet100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随着回火温... 采用OM、万能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维氏硬度计等研究了AerMet100超高强度钢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880℃×1 h油淬+(450~510)℃×5 h的回火后,AerMet100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马氏体板条尺寸先减小后增大,480℃回火的试验钢马氏体板条最为细小。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480℃回火试验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04.2 HV和1965.5 MPa,其伸长率、冲击功分别为12.4%和73.4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MET100钢 回火处理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灌溉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岩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1-574,共4页
依据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煤矿边坡覆绿生态恢复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农业灌溉作用下黄土边坡稳定性的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灌溉作用下边坡位移、塑性区的重点影响区域,研究了边坡位移和塑性区随灌溉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边坡的整体... 依据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煤矿边坡覆绿生态恢复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农业灌溉作用下黄土边坡稳定性的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灌溉作用下边坡位移、塑性区的重点影响区域,研究了边坡位移和塑性区随灌溉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边坡位移随着灌溉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最大位移位于坡顶以及坡面;(2)塑性区面积随着灌溉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且向边坡内部发展;(3)边坡潜在的滑动面位置与农业灌溉作用无关,但农业灌溉作用会增大边坡失稳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 黄土边坡 位移 塑性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试验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玲 高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5,共4页
为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吸水性和软化性,以石膏、沸石粉和碳纤维为掺合料,按照不同比例掺和,并测定混合物各项性能。通过实验得出: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材料抗压、抗折强度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沸石粉掺量的增加,混... 为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吸水性和软化性,以石膏、沸石粉和碳纤维为掺合料,按照不同比例掺和,并测定混合物各项性能。通过实验得出: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材料抗压、抗折强度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沸石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逐渐增加,但吸水率却逐渐减小。掺入碳纤维后,混凝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变化趋势和机理与掺入沸石粉时类似,但碳纤维的作用效果较沸石粉好。因此,建议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中石膏掺量为30%、沸石粉掺量为12%或碳纤维掺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合料 配合比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基底隔震核电站厂房的楼层反应谱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路立娜 朱秀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某核电站厂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采用基底隔震和无隔震厂房的楼层反应谱。结果表明,采用基底隔震后能有效的减小厂房的水平向楼层反应谱,且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反应谱的放大效应不明显;竖直方...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某核电站厂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采用基底隔震和无隔震厂房的楼层反应谱。结果表明,采用基底隔震后能有效的减小厂房的水平向楼层反应谱,且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反应谱的放大效应不明显;竖直方向的隔震效果不明显,且在跨度较大的楼板中间区域,明显放大了竖向响应,下一步有待开展三维隔震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隔震 楼层反应谱 核电站厂房 ANSY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增湿变形的实用计算方法
10
作者 刘兰兰 李鸿儒 +3 位作者 常秋影 李晓乐 王洪宇 赵传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90-1798,共9页
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目前还未进入实用阶段,主要原因在于吸力量测困难。本文提出了用等效吸力代替真实吸力的试验方法。首先以常规静三轴试验得到的原状饱和土以及非饱和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基础,根据变形等效的原则确定与某一饱和度相当... 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目前还未进入实用阶段,主要原因在于吸力量测困难。本文提出了用等效吸力代替真实吸力的试验方法。首先以常规静三轴试验得到的原状饱和土以及非饱和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基础,根据变形等效的原则确定与某一饱和度相当的围压即为等效吸力;然后建立饱和度与等效吸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验证了该数学公式的正确性;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含水量对非饱和土强度的影响,建立了非饱和土的实用抗剪强度公式;最后按照邓肯-张模型的参数整理方法得到了不同饱和度非饱和土的模型参数,探索这些参数随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引入饱和度的非饱和黄土实用非线性模型,并进行了降雨入渗情况下非饱和土增湿变形的计算。结果表明,饱和度最大值为95%,等效吸力最大值为160k Pa,最大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分别为0.6 cm和20.0 cm,均出现在浸水位置。计算结果合理地反映了非饱和土变形的分布趋势,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等效吸力 三轴试验 变形等效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孔隙率对天然浮石混凝土冻融损伤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岩 尹新生 +1 位作者 张克 郑训臻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2,16,共5页
将橡胶颗粒加入到天然浮石混凝土中,看作混凝土中的孔隙,体积作为目标孔隙率。测试在冻融循环条件下,不同目标孔隙率对天然浮石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混凝土冻融损伤规律。根据影响规律,分别对质量损失率... 将橡胶颗粒加入到天然浮石混凝土中,看作混凝土中的孔隙,体积作为目标孔隙率。测试在冻融循环条件下,不同目标孔隙率对天然浮石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混凝土冻融损伤规律。根据影响规律,分别对质量损失率、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天然浮石混凝土目标孔隙率与各试验指标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进而建立了基于天然浮石混凝土目标孔隙率的经验计算式,为研究天然浮石混凝土冻融损伤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浮石混凝土 橡胶颗粒 目标孔隙率 冻融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改进对核电站厂房楼层反应谱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芳 朱秀云 辛国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1-188,共8页
某核电站厂房由于工艺需要进行了设计改进,为保障厂房内核安全相关设备的抗震安全性,需要进行楼层反应谱的评估。考虑不同的场地动力数值模型,在均质场地和分层场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此设计改进厂房与参考电站厂房的自振频率、典型的楼... 某核电站厂房由于工艺需要进行了设计改进,为保障厂房内核安全相关设备的抗震安全性,需要进行楼层反应谱的评估。考虑不同的场地动力数值模型,在均质场地和分层场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此设计改进厂房与参考电站厂房的自振频率、典型的楼层反应谱及加速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此设计改进使厂房结构较参考电站偏柔性;在水平X方向及竖直Z向,典型楼层的反应谱峰值偏大,水平Y方向的典型楼层反应谱峰值偏小,且变化幅值均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层反应谱 设计改进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场地动力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孔隙率的天然浮石混凝土强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岩 尹新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0-32,共3页
以天然浮石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将橡胶颗粒近似为孔隙加入到混凝土中,将橡胶颗粒体积作为目标孔隙率。测试目标孔隙率在0、1.05%、1.13%、1.18%、2.11%、2.26%、2.37%、3.15%、3.39%、3.55%时,0.40、0.42、0.45三种水胶比条件下,天然浮石... 以天然浮石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将橡胶颗粒近似为孔隙加入到混凝土中,将橡胶颗粒体积作为目标孔隙率。测试目标孔隙率在0、1.05%、1.13%、1.18%、2.11%、2.26%、2.37%、3.15%、3.39%、3.55%时,0.40、0.42、0.45三种水胶比条件下,天然浮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根据强度变化规律,分别对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分布情况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天然浮石混凝土目标孔隙率与强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进而建立了天然浮石混凝土目标孔隙率与强度的经验计算式,为天然浮石混凝土孔隙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浮石混凝土 橡胶颗粒 目标孔隙率 混凝土强度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