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原植物高生长、体内水分和叶绿素含量对火烧的反应 被引量:8
1
作者 周道玮 姜世成 胡勇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91-95,共5页
研究了草原火烧对植物高生长、体内含水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火烧对大多数草原植物的高生长有利,延长了植物的高生长期,使群落平均高度增加草原植物高生长过程可用Logistic方程很好地拟合.火烧后,植物体内含水率降低(大针茅除外... 研究了草原火烧对植物高生长、体内含水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火烧对大多数草原植物的高生长有利,延长了植物的高生长期,使群落平均高度增加草原植物高生长过程可用Logistic方程很好地拟合.火烧后,植物体内含水率降低(大针茅除外).火烧对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火烧 植物 高生长 含水率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发大豆种子中子叶细胞内质体发育与解体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扬 赵耕春 +1 位作者 郑易之 李晶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5-229,T002,共6页
本文分别报道了大豆(GlycinemaxL.)种子在光下和在暗处萌发过程中子对细胞内质体的发育及解体过程。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吸水膨胀期间,子叶细胞内只有较少的、近球形的(数量为1一3个、直径为3一4微米)... 本文分别报道了大豆(GlycinemaxL.)种子在光下和在暗处萌发过程中子对细胞内质体的发育及解体过程。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吸水膨胀期间,子叶细胞内只有较少的、近球形的(数量为1一3个、直径为3一4微米)原质体,其内有2—6个淀粉粒。随着吸水膨胀时间的加长,子叶细胞内质体数量、体积、淀粉粒都有所增加(数量为5—10个、直径为5—6微来、淀粉粒为8-12个)。播种后在光下发育4—8天期间,子叶细胞原质体内出现5—10个散在于基质中的片层结构;播种12天时,10—20个片层结构垛叠在一起构成基粒,其数量为2—8个。此时原质体发育成为叶绿体。13-19天后,子叶日起黄化枯萎,叶绿体内片层结构多处膨胀,被膜解体,基质中出现5—10个脂质球。大豆种子在暗处发育时,子叶细胞的原质体内首先形成伸展的、数量为15—20个片层结构。随着发育,片尽结构增多,这些片层结构并合形成原片层体,以后逐渐收缩成紧密的晶格。随着子叶的衰败,原片层体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 原片层体 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生物学师资规格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奚春荣 张坤杰 《生物学教学》 1998年第5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学 教师 师资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污染控制模式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包存宽 李彬 尚金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0-115,共6页
水污染控制模式有三种,即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和双轨制控制.总量控制又包括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和行业总量控制三种类型.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污染控制模式,是实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效果上显著地控制水污染的... 水污染控制模式有三种,即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和双轨制控制.总量控制又包括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和行业总量控制三种类型.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污染控制模式,是实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效果上显著地控制水污染的前提.提出了选择水污染控制模式的六个依据和技术路线,并将之应用于图们江流域水污染控制研究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控制模式 浓度控制 总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经济性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晖联 李彬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从环境资源的经济性质分析入手,解释说明了环境容量与最优污染水平间的关系,同时对污染治理的环保政策也进行了经济分析,从而得出环境问题实质是经济问题。
关键词 污染物 总量控制 经济分析 环境容量 环境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环境保护战略的思考
6
作者 李彬 尚金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05-110,共6页
环境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环境以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类自身在环境中不断优化,是环境保护战略的基本点.吉林省主要有三个生态环境区:高寒山地、肥沃平原、西部草原,其环境问题有共性也有个性,战... 环境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环境以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类自身在环境中不断优化,是环境保护战略的基本点.吉林省主要有三个生态环境区:高寒山地、肥沃平原、西部草原,其环境问题有共性也有个性,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战略对策必须符合省情,现实可行,实施持续协调发展战略,采取以S型渐近环境承载力的战略模式.通过持续发展战略的动态平衡、依存关系、制约关系的分析,达到既使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又优化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战略 持续发展 环境承载力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