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桑黄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
作者 赵玲 倪秀珍 +3 位作者 王得成 王宸之 姚英政 崔婧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桑黄是一种传统食药用真菌,因野生资源有限,促进了其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杨树桑黄是为数不多的人工栽培成功的桑黄菌种,主要含有多糖、多酚、类黄酮及萜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可应用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 桑黄是一种传统食药用真菌,因野生资源有限,促进了其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杨树桑黄是为数不多的人工栽培成功的桑黄菌种,主要含有多糖、多酚、类黄酮及萜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可应用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文章介绍了杨树桑黄的生物学特征及人工栽培现状,并对杨树桑黄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促进其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应用,推动桑黄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桑黄 食药用真菌 人工栽培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桦褐孔菌中3种成分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陈佳慧 张勇 +4 位作者 王战伟 庞舒月 刘虹妃 吴志兰 王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桦褐孔菌粗提物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和紫萁酮3种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对比评价超声辅助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解提取法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桦褐孔菌粗提物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桦褐孔菌粗提物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和紫萁酮3种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对比评价超声辅助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解提取法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桦褐孔菌粗提物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精密度较高,3种化合物的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0.14%、0.06%、0.20%;重复性RSD分别为1.67%、1.98%、2.22%;在24 h内稳定性较好,其RSD分别为0.20%、0.61%、0.25%。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对3种化合物的影响,发现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得到的目标化合物产量较高,适用于桦褐孔菌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该研究建立的HPLC法检测桦褐孔菌粗提物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和紫萁酮含量的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高效液相色谱 提取方法 原儿茶酸 原儿茶醛 紫萁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的染毒(PM2.5)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鲁婷婷 秦鹏 +3 位作者 薛慧铭 冯真 罗旭萍 郑梅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4-1300,共7页
为探明PM2.5对大鼠代谢组学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和PM2.5模型组(MG),每组15只。将生理盐水和PM2.5混悬液分别注入各组大鼠气管,每周2次,持续4周。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对各组大鼠尿液的... 为探明PM2.5对大鼠代谢组学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和PM2.5模型组(MG),每组15只。将生理盐水和PM2.5混悬液分别注入各组大鼠气管,每周2次,持续4周。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对各组大鼠尿液的代谢组学变化进行检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探究整体代谢组学的变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库检索,从大鼠尿样中鉴定出17种潜在生物标记物,主要代谢途径涉及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对乙酰氨基酚代谢、视黄醇代谢和丙戊酸代谢途径,PM2.5对大鼠诱导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扰乱大鼠体内正常代谢活动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PM2.5的毒理学机制,筛选PM2.5暴露大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探索PM2.5毒性作用及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PM2.5 代谢组学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蓝莓酵素的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4
作者 赵博雅 陈丽娜 +3 位作者 李福森 张平平 徐静 时东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4期111-118,共8页
该研究以蓝莓为原料,酵母菌、乳酸菌以及醋酸菌的混合菌为发酵菌,总酚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蓝莓酵素发酵工艺。同时,通过测定蓝莓酵素的游离氨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力、D... 该研究以蓝莓为原料,酵母菌、乳酸菌以及醋酸菌的混合菌为发酵菌,总酚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蓝莓酵素发酵工艺。同时,通过测定蓝莓酵素的游离氨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等指标对蓝莓酵素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混合菌最佳添加比例为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2∶1∶1(质量比),蓝莓酵素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62 h、菌种添加量2%。该条件下得到的蓝莓酵素总酚含量为1.0615 mg/mL,游离氨基酸含量为634.00µg/mL,SOD酶活力为67.30 U/mL,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高达95.13%、98.74%,制备出的蓝莓酵素色泽透亮、有清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酵素 总酚 发酵工艺 抗氧化活性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在植物多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丽阳 胡彦波 +4 位作者 王西 崔洋洋 周佳宁 王钰帆 刘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217-224,共8页
植物多糖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物大分子,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分离、结构修饰、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酶作为常见的生物催化剂,因其高效、专一的特性,在植物多糖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文概述植物中淀粉、纤维素、果胶... 植物多糖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物大分子,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分离、结构修饰、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酶作为常见的生物催化剂,因其高效、专一的特性,在植物多糖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文概述植物中淀粉、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等多糖的结构信息,并介绍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等的分类和作用方式;总结酶在植物多糖提取、结构修饰及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深化对酶、植物多糖的理解以及开发多糖在食品、生物医药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结构修饰 结构分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栽培暴马桑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战伟 陈佳慧 +4 位作者 庞舒月 迟雨 崔婧 宋吉玲 王晶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121-129,共9页
以超声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人工栽培暴马桑黄多糖,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超声时间、浸提时间的影响,并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测定暴马桑黄多糖FRAP总还原力,对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 以超声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人工栽培暴马桑黄多糖,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超声时间、浸提时间的影响,并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测定暴马桑黄多糖FRAP总还原力,对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合形态学观察和MTT法考察暴马桑黄多糖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当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超声时间15 min,浸提时间60 min时,人工栽培暴马桑黄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31%。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403,2.870和0.142 mg/mL,表明暴马桑黄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细胞实验证明暴马桑黄多糖对由H_(2)O_(2)建立的氧化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说明暴马桑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抑制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桑黄 多糖 工艺优化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塞尔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在活体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7
作者 卜庆盼 罗芳琳 张杏云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7-1482,共6页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具有分辨率高、光漂白低等优势,在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照明光片厚度与长度之间的取舍矛盾问题,导致轴向分辨率和成像视场无法兼顾,因此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将普...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具有分辨率高、光漂白低等优势,在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照明光片厚度与长度之间的取舍矛盾问题,导致轴向分辨率和成像视场无法兼顾,因此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将普通高斯照明光束调制为贝塞尔光束,利用贝塞尔光束的“无衍射”特性实现了大且薄的光片照明,光片长度与厚度之比达到了163。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贝塞尔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在310μm的视场范围内实现了横向440 nm、轴向1.9μm的三维高分辨率成像。本文成功实现了斑马鱼胚胎的活体成像,可以做到血液细胞流速的测量和脊柱骨细胞的分割计数,验证了贝塞尔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在活体生物成像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 贝塞尔光束 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山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8
作者 王媛 陆爽 +3 位作者 沙悦 丁鹏 武东慧 栾志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山兰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长白山山兰(Oreorchis patens)的假鳞茎为研究材料,分析消毒处理、激素组合、生根培养等对山兰假鳞茎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最佳消毒处理组合和假鳞茎不同阶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山兰假鳞茎最适消... [目的]研究山兰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长白山山兰(Oreorchis patens)的假鳞茎为研究材料,分析消毒处理、激素组合、生根培养等对山兰假鳞茎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最佳消毒处理组合和假鳞茎不同阶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山兰假鳞茎最适消毒处理为75%乙醇45 s+0.1%升汞表面消毒5 min,无菌苗污染率为10.94%,成活率为87.62%;山兰最佳的增殖、分化和生根培养基均为1/4 MS+1.5 mg/L ZT+0.050 mg/L NAA+20 g/L蔗糖+8 g/L琼脂,pH 5.6,增殖率为78.89%,分化率为88.34%,生根率为83.85%。[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山兰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可为长白山区其他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繁育提供技术支撑与开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兰 组织培养 消毒处理 激素组合 生根培养 假鳞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旱性研究进展
9
作者 于佳鑫 潘加莉 +2 位作者 张爽 白钱岳 魏健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7期95-100,共6页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但其生产受到气候变化和干旱等环境压力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综述了大豆耐旱性的生理特征、遗传调控及分子调控等过程,指出了大豆耐旱性改良的潜在途径,即遗传改良和育种策略、基因编辑和转基因...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但其生产受到气候变化和干旱等环境压力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综述了大豆耐旱性的生理特征、遗传调控及分子调控等过程,指出了大豆耐旱性改良的潜在途径,即遗传改良和育种策略、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农艺措施和管理实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旱性 生理特征 遗传调控 分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盐碱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爽 于佳鑫 +3 位作者 潘加莉 白钱岳 陈鹤源 魏健 《大豆科技》 2024年第6期28-35,共8页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盐碱土地改良利用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占比较高。大豆是重要经济和油料作物,开发和利用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对提高大豆耐盐碱能力,发展大豆产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盐碱土地改良利用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占比较高。大豆是重要经济和油料作物,开发和利用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对提高大豆耐盐碱能力,发展大豆产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盐碱胁迫对大豆危害、大豆耐盐碱生理调控机制、大豆耐盐碱基因发掘及功能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大豆耐盐碱性,展望耐盐碱大豆研究方向,旨在为耐盐碱大豆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盐碱性 非生物胁迫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苏小茜 许宇捷 +1 位作者 魏健 王光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2期57-61,共5页
盐胁迫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见问题之一,不仅直接影响种子萌发质量,还对植物后期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种子萌发质量与幼苗生长发育、植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为此,总结... 盐胁迫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见问题之一,不仅直接影响种子萌发质量,还对植物后期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种子萌发质量与幼苗生长发育、植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为此,总结了盐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常用的试验方法,综述了近年来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如淀粉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进展,讨论了盐胁迫影响种子萌发的作用机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旨在将盐胁迫与种子萌发关系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为盐渍化土壤科学利用及抗盐育种等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种子萌发 试验方法 生理生化指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大豆抗旱突变体M18苗期生长和生理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莫金钢 马建 +3 位作者 沈勇 张丽辉 曲静 王丕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0-776,共7页
为了考察大豆抗旱突变体M18苗期植株的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以其野生型亲本大豆吉农18号(JN18)为对照,于苗期采用不同浓度(0%、5%、15%、2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形态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加,M18和J... 为了考察大豆抗旱突变体M18苗期植株的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以其野生型亲本大豆吉农18号(JN18)为对照,于苗期采用不同浓度(0%、5%、15%、2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形态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加,M18和JN18植株的主根长、一级侧根数、侧根总长度、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及RWC等指标逐渐减小,根冠比、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等指标逐渐增加;在同一浓度PEG处理下,两者的根干重和SOD活性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M18比JN18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和较高的叶片保水能力、渗透调节能力和酶促抗氧化能力。根体积、株高、冠干重、脯氨酸含量等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均可作为大豆苗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突变体 形态指标 生理特性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丝蚓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刚 房岩 毕雨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3-56,共4页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控制试验,初步研究了底栖动物水丝蚓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生理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组稻田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极显著。水丝蚓组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控制试验,初步研究了底栖动物水丝蚓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物量、生理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组稻田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极显著。水丝蚓组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BC)和生物量氮(BN)高于对照组,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水丝蚓促进了稻田土壤硫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的增殖,抑制了反硫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和活性,有利于增加土壤硫、氮、磷等生源要素的有效性,提高稻田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利用底栖动物的生物扰动效应,根据农业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生物的生态特性,可开发多级物质循环、多层次利用、多物种共生的现代农业技术,为可持续农业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土壤微生物 稻田 生物扰动 绿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海岸青皮林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贵 赵骥民 +5 位作者 郝清玉 严廷良 覃青青 黄良春 蒲思杏 刘青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3,共4页
为了从土壤微生物方面揭示海南石梅湾海岸青皮天然林更新的机理,对青皮林土壤微生物进行了调查分析。土壤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分别于旱季和雨季对两个土层的根际土和根外土进行取样,并用MPN法分析了土壤中5个生理类群细菌的数量分布特征... 为了从土壤微生物方面揭示海南石梅湾海岸青皮天然林更新的机理,对青皮林土壤微生物进行了调查分析。土壤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分别于旱季和雨季对两个土层的根际土和根外土进行取样,并用MPN法分析了土壤中5个生理类群细菌的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皮林土壤中除尚未检测出亚硝化细菌外,其他4个生理类群细菌的数量彼此之间差别很大,其中氨化细菌的数量>>好气性自生固氮细菌>>反硝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根际土壤中的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数量比非根际土壤少,但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则相反;下层土中氨化细菌的数量略高于上层土,但好气性自生固氮细菌、反硝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细菌多集中分布在上层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林 生理类群细菌 数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钠盐胁迫对黑心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丽辉 王相威 +1 位作者 张智航 陈册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7期190-191,199,共3页
为了解盐胁迫对黑心菊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纸上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 mmol/L)Na2CO3、Na HCO3、Na Cl胁迫对黑心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黑心菊种子的发芽率、... 为了解盐胁迫对黑心菊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纸上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 mmol/L)Na2CO3、Na HCO3、Na Cl胁迫对黑心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黑心菊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当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Na HCO3和Na Cl处理的发芽势均等于0。种子对3种盐的耐受力大小为Na2CO3>Na HCO3>Na Cl;不同种类的盐胁迫对胚根和胚芽的影响不同,但总体表现为高盐抑制了胚根的生长,反映出胚根是对盐分胁迫较敏感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心菊 种子萌发 盐胁迫 碱性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蛋白酶对花生蛋白水解效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可 张洪梅 +1 位作者 王薇 谢金莲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6期90-90,共1页
选取生花生粕粉作为原料,以水解度为衡量指标,比较分析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花生蛋白的水解效果。结果显示:在不同酶解温度、pH值和酶比底物浓度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的水解度均高于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更适用于水... 选取生花生粕粉作为原料,以水解度为衡量指标,比较分析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花生蛋白的水解效果。结果显示:在不同酶解温度、pH值和酶比底物浓度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的水解度均高于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更适用于水解花生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 碱性蛋白酶 风味蛋白酶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Cu、Pb污染对2种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丽辉 张雅婷 孙奇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第6期4-6,12,共4页
以"奶油1号"和"五月慢"2个品种的油菜种子为材料,研究300、600、900、1200mg/L Pb(CH3COO)2和30、60、90、120mg/L CuSO_4处理对种子萌发期间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Pb、Cu浓度的增加,油菜种子的发... 以"奶油1号"和"五月慢"2个品种的油菜种子为材料,研究300、600、900、1200mg/L Pb(CH3COO)2和30、60、90、120mg/L CuSO_4处理对种子萌发期间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Pb、Cu浓度的增加,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低;同一浓度的Pb、Cu处理,"五月慢"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奶油1号"更为明显;表明"奶油1号"对Pb、Cu污染环境的适应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PB 油菜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转录物组中筛选的Unigene10079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
18
作者 陈笑 沈彦岐 +8 位作者 王清曼 杜林娜 卢玉彬 强卫东 郭咏昕 王红雨 杨莹 杨晶 魏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45-149,155,共6页
目的:克隆红花Unigene100791基因,研究其表达情况;并对该基因的特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红花代谢调控及提高红花油产量,使其满足食品工业市场需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从红花转录物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转录因子Dof相关基因Unigene10... 目的:克隆红花Unigene100791基因,研究其表达情况;并对该基因的特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红花代谢调控及提高红花油产量,使其满足食品工业市场需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从红花转录物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转录因子Dof相关基因Unigene100791的中间片段;利用RNAiso plus试剂法提取红花种子总RNA,利用RT-PCR方法反转录得到红花种子c DNA;采用3'Race方法从红花种子中克隆Unigene100791基因的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全长基因进行分析,构建该基因与相关物种的系统进化树,研究其蛋白序列的同源性及其理化性质与结构特征,预测其生物学功能。结果:成功克隆了红花Unigene100791基因,其基因全长1274 bp;开放阅读框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约为35026.5 u,理论等电点9.5,带正电残基27个,带负电残基18个,序列含有典型的加尾信号poly(A);红花Unigene100791基因编码产物与烟草Dof2.4-1亲缘关系较近,属于Dof超家族,此蛋白存在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结论:成功克隆了红花Unigene100791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转录因子 DOF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黑龙江毛葱病毒病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建青 王永志 +6 位作者 周琦 黄淑敏 梁雨欣 张春雨 魏健 程兆伟 李小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1-274,共4页
本研究为明确吉林和黑龙江省毛葱病毒病发生率,从两省5个地区共采集255份毛葱样品。根据毛葱4种主要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胡葱黄条病毒Shallot yellow stripe virus(SYSV)和青葱X病毒Shallot virus X(SVX)、洋葱黄矮病毒Onio... 本研究为明确吉林和黑龙江省毛葱病毒病发生率,从两省5个地区共采集255份毛葱样品。根据毛葱4种主要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胡葱黄条病毒Shallot yellow stripe virus(SYSV)和青葱X病毒Shallot virus X(SVX)、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和葱潜隐病毒Shallot latent virus(SLV)进行双重RT-PCR检测。结果表明,229份样品检出病毒,带毒率为89.8%,SLV的检出率最高,达87.06%,OYDV次之,为36.86%,SYSV检出率偏低,为0.78%;同时存在病毒复合侵染,其中双病毒复合侵染为SLV和OYDV,检出率为33.3%;三病毒复合侵染为SYSV、OYDV和SLV,检出率为0.78%,未发现4种病毒复合侵染。本研究为吉林和黑龙江种植区毛葱病毒病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葱 病毒病 双重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黄矮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建青 王韬远 +5 位作者 李小宇 张春雨 苏颖 魏健 张金花 王永志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7,共6页
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是危害葱属植物的主要病毒之一。本试验根据OYD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了OYDV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 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是危害葱属植物的主要病毒之一。本试验根据OYD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了OYDV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拷贝数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扩增效率为95.921%;与青葱X病毒(Shallot virus X,SVX)、葱潜隐病毒(Shallot latent virus,SLV)均无交叉反应;最低检出限为2.0×10^(2) copies·μL^(-1),比常规RT-PCR大约高1000倍;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该方法对分别采集的各45份疑似OYDV感染的分蘖洋葱(珠葱)和大蒜样品进行检测,检出率较常规RT-PCR分别高40.00、6.67百分点,能更加客观地反映样品带毒情况。本试验建立的OYDV实时荧光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田间样品OYDV检测,为OYDV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洋葱(珠葱) 大蒜 洋葱黄矮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