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桑黄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
作者 赵玲 倪秀珍 +3 位作者 王得成 王宸之 姚英政 崔婧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桑黄是一种传统食药用真菌,因野生资源有限,促进了其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杨树桑黄是为数不多的人工栽培成功的桑黄菌种,主要含有多糖、多酚、类黄酮及萜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可应用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 桑黄是一种传统食药用真菌,因野生资源有限,促进了其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杨树桑黄是为数不多的人工栽培成功的桑黄菌种,主要含有多糖、多酚、类黄酮及萜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可应用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文章介绍了杨树桑黄的生物学特征及人工栽培现状,并对杨树桑黄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促进其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应用,推动桑黄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桑黄 食药用真菌 人工栽培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林熊蜂蜂王肠道拮抗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2
作者 王文龙 陈一卓 +2 位作者 王竞茁 刘多 张健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64-70,74,共8页
[目的]探究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与其体内微生物关系。[方法]从密林熊蜂蜂王肠道中分离、筛选并鉴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拮抗菌株,并对其抑菌特性进行研究。依据菌落颜色、大小及形态差异初步筛选,通过多次划线纯化获得纯净无杂... [目的]探究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与其体内微生物关系。[方法]从密林熊蜂蜂王肠道中分离、筛选并鉴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拮抗菌株,并对其抑菌特性进行研究。依据菌落颜色、大小及形态差异初步筛选,通过多次划线纯化获得纯净无杂菌的培养菌株。采用平板挖孔法和棉棒涂布法筛选拮抗菌株,测定发酵上清液的抑菌能力、稳定性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筛选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最佳抑制效果的菌株W13,上传GenBank数据库对比确定为Apilactobacillus kunkeei,菌株W13发酵上清液还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表现出明显抑制活性。W13无脂酶、过氧化氢酶、淀粉水解酶的活性,但具有酪素水解活性,V-P反应为阴性,吲哚产生反应为阳性。[结论]该研究成功从密林熊蜂蜂王肠道中分离并鉴定了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拮抗菌株W13。菌株W13发酵上清液的广谱抑菌特性和稳定性显示其在生物杀菌剂开发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林熊蜂 拮抗菌株 分离鉴定 生理生化特性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硅对二月兰种子萌发的影响
3
作者 张典 张鑫玥 +1 位作者 徐基森 张丽辉 《绿色科技》 2025年第5期90-95,共6页
为研究外源硅(Si)对干旱胁迫下二月兰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以二月兰种子为材料,采用纸上发芽的方法,设置3个不同浓度的PEG处理(0%、5%、10%)和3个硅(Si)浓度处理(0、3、6 mmol/L),通过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 为研究外源硅(Si)对干旱胁迫下二月兰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以二月兰种子为材料,采用纸上发芽的方法,设置3个不同浓度的PEG处理(0%、5%、10%)和3个硅(Si)浓度处理(0、3、6 mmol/L),通过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硅处理对PEG胁迫下二月兰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二月兰的抗旱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渐降低;在相同浓度PEG胁迫下,Si提高了活力指数和10%PEG胁迫下的发芽率,降低了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0%PEG和5%PEG胁迫的发芽率。随着PEG浓度升高,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胚芽长逐渐降低,地下生物量、根长则先升高后降低;在相同浓度PEG胁迫下,Si提高了地下生物量、胚芽长、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根长。PEG、Si以及二者互作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Si可以缓解干旱对二月兰的胁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胁迫 二月兰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南粳5718的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4
作者 林红 林维洋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0期88-89,共2页
该文说明了水稻南粳5718的生物学特性,并说明了育苗、机械化插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赣榆区配套栽培技术,以期实现当地水稻种植升级换代,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南粳5718 生物学特性 配套栽培技术 赣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触角感器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一卓 宋玉磊 +1 位作者 张健 刘多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196-203,共8页
半翅目分布在世界各地,大部分属植食性昆虫,是农作物、景观园林以及林业的重要害虫。触角感器是昆虫感受信息的部位,作为昆虫内部神经系统与外界环境信息交流的通道,其在寄主识别、种间交流、逃避天敌及寻找配偶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半翅目分布在世界各地,大部分属植食性昆虫,是农作物、景观园林以及林业的重要害虫。触角感器是昆虫感受信息的部位,作为昆虫内部神经系统与外界环境信息交流的通道,其在寄主识别、种间交流、逃避天敌及寻找配偶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有效解析半翅目昆虫行为的内在机理,则需清楚了解其触角感器类型及其潜在功能。本文在总结半翅目昆虫触角上常见感器类型的基础上,对各感器的形态、分布特征和功能进行了归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预测,并对植食性害虫的化学生态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异翅亚目 触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策略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波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128-129,共2页
当代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处于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从家国情怀中汲取精神养分。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以爱国主义提升政治认同、以家校联动提升教育品质、以网络平台拓宽教育路... 当代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处于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从家国情怀中汲取精神养分。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以爱国主义提升政治认同、以家校联动提升教育品质、以网络平台拓宽教育路径,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国情怀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的染毒(PM2.5)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鲁婷婷 秦鹏 +3 位作者 薛慧铭 冯真 罗旭萍 郑梅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4-1300,共7页
为探明PM2.5对大鼠代谢组学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和PM2.5模型组(MG),每组15只。将生理盐水和PM2.5混悬液分别注入各组大鼠气管,每周2次,持续4周。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对各组大鼠尿液的... 为探明PM2.5对大鼠代谢组学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和PM2.5模型组(MG),每组15只。将生理盐水和PM2.5混悬液分别注入各组大鼠气管,每周2次,持续4周。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对各组大鼠尿液的代谢组学变化进行检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探究整体代谢组学的变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库检索,从大鼠尿样中鉴定出17种潜在生物标记物,主要代谢途径涉及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对乙酰氨基酚代谢、视黄醇代谢和丙戊酸代谢途径,PM2.5对大鼠诱导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扰乱大鼠体内正常代谢活动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PM2.5的毒理学机制,筛选PM2.5暴露大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探索PM2.5毒性作用及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PM2.5 代谢组学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塞尔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在活体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8
作者 卜庆盼 罗芳琳 张杏云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7-1482,共6页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具有分辨率高、光漂白低等优势,在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照明光片厚度与长度之间的取舍矛盾问题,导致轴向分辨率和成像视场无法兼顾,因此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将普...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具有分辨率高、光漂白低等优势,在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照明光片厚度与长度之间的取舍矛盾问题,导致轴向分辨率和成像视场无法兼顾,因此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将普通高斯照明光束调制为贝塞尔光束,利用贝塞尔光束的“无衍射”特性实现了大且薄的光片照明,光片长度与厚度之比达到了163。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贝塞尔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在310μm的视场范围内实现了横向440 nm、轴向1.9μm的三维高分辨率成像。本文成功实现了斑马鱼胚胎的活体成像,可以做到血液细胞流速的测量和脊柱骨细胞的分割计数,验证了贝塞尔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在活体生物成像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双光子光片显微镜 贝塞尔光束 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盐碱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爽 于佳鑫 +3 位作者 潘加莉 白钱岳 陈鹤源 魏健 《大豆科技》 2024年第6期28-35,共8页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盐碱土地改良利用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占比较高。大豆是重要经济和油料作物,开发和利用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对提高大豆耐盐碱能力,发展大豆产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盐碱土地改良利用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占比较高。大豆是重要经济和油料作物,开发和利用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对提高大豆耐盐碱能力,发展大豆产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盐碱胁迫对大豆危害、大豆耐盐碱生理调控机制、大豆耐盐碱基因发掘及功能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大豆耐盐碱性,展望耐盐碱大豆研究方向,旨在为耐盐碱大豆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盐碱性 非生物胁迫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小茜 许宇捷 +1 位作者 魏健 王光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2期57-61,共5页
盐胁迫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见问题之一,不仅直接影响种子萌发质量,还对植物后期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种子萌发质量与幼苗生长发育、植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为此,总结... 盐胁迫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见问题之一,不仅直接影响种子萌发质量,还对植物后期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种子萌发质量与幼苗生长发育、植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为此,总结了盐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常用的试验方法,综述了近年来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如淀粉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进展,讨论了盐胁迫影响种子萌发的作用机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旨在将盐胁迫与种子萌发关系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为盐渍化土壤科学利用及抗盐育种等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种子萌发 试验方法 生理生化指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山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11
作者 王媛 陆爽 +3 位作者 沙悦 丁鹏 武东慧 栾志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山兰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长白山山兰(Oreorchis patens)的假鳞茎为研究材料,分析消毒处理、激素组合、生根培养等对山兰假鳞茎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最佳消毒处理组合和假鳞茎不同阶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山兰假鳞茎最适消... [目的]研究山兰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长白山山兰(Oreorchis patens)的假鳞茎为研究材料,分析消毒处理、激素组合、生根培养等对山兰假鳞茎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最佳消毒处理组合和假鳞茎不同阶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山兰假鳞茎最适消毒处理为75%乙醇45 s+0.1%升汞表面消毒5 min,无菌苗污染率为10.94%,成活率为87.62%;山兰最佳的增殖、分化和生根培养基均为1/4 MS+1.5 mg/L ZT+0.050 mg/L NAA+20 g/L蔗糖+8 g/L琼脂,pH 5.6,增殖率为78.89%,分化率为88.34%,生根率为83.85%。[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山兰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可为长白山区其他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繁育提供技术支撑与开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兰 组织培养 消毒处理 激素组合 生根培养 假鳞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旱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于佳鑫 潘加莉 +2 位作者 张爽 白钱岳 魏健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7期95-100,共6页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但其生产受到气候变化和干旱等环境压力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综述了大豆耐旱性的生理特征、遗传调控及分子调控等过程,指出了大豆耐旱性改良的潜在途径,即遗传改良和育种策略、基因编辑和转基因...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但其生产受到气候变化和干旱等环境压力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综述了大豆耐旱性的生理特征、遗传调控及分子调控等过程,指出了大豆耐旱性改良的潜在途径,即遗传改良和育种策略、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农艺措施和管理实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旱性 生理特征 遗传调控 分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猕猴桃属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13
作者 宋任锋 解本康 +3 位作者 张磊 韦欣霈 万楚 辛树权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70-78,82,共10页
施肥是改善果树生长和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可以决定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关于对果树施用不同种类肥料来改善果实品质,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是专门针对猕猴桃属果实的综述不多。综述了不同种类肥料的施用对猕猴桃属... 施肥是改善果树生长和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可以决定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关于对果树施用不同种类肥料来改善果实品质,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是专门针对猕猴桃属果实的综述不多。综述了不同种类肥料的施用对猕猴桃属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氮、磷、钾等无机肥以及绿肥、微生物肥料、腐殖质肥等有机肥和纳米肥料,并分析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大规模猕猴桃属果树施肥在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属 化肥 果实品质 可持续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技术提高玉米蛋白粉酶解效果 被引量:16
14
作者 林松毅 王可 刘静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00-308,共9页
为了研究玉米蛋白粉的酶解关键技术和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辅助提高玉米蛋白粉的酶解效果,该研究以蛋白质质量分数为79.4%的玉米蛋白粉为原料,以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 为了研究玉米蛋白粉的酶解关键技术和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辅助提高玉米蛋白粉的酶解效果,该研究以蛋白质质量分数为79.4%的玉米蛋白粉为原料,以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为衡量指标,借助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在优选碱性蛋白酶可控酶解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参数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玉米蛋白粉酶解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检测技术分析电子束辐照前后玉米蛋白粉表面形态的变化。研究发现:当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温度为50℃、酶解p H值为8.6、酶与底物浓度比为9.13%时,玉米蛋白粉的水解度可达40.26%±0.23%;所制备的玉米抗氧化肽的DPPH清除率为70.74%±0.41%;若采用辐照剂量为3.24 k Gy进行电子束辐照处理玉米蛋白粉时,则其水解度可达到49.17%±0.42%,其DPPH清除率可达73.03%±1.02%;经场发射扫描电镜检测分析得知,被辐照处理后的玉米蛋白粉表面凹凸程度增加,完整性下降。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精深加工产业和玉米抗氧化肽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水解 玉米抗氧化肽 电子束辐照 场发射扫描电镜 水解度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莫金钢 马建 +1 位作者 张丽辉 王丕武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1-704,共4页
为了考察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渗透剂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在6种不同浓度(0、5%、10%、15%、20%、25%)PEG渗透胁迫下大豆吉农18(JN18)及其根系突变体(M18)种子萌发的特征和幼苗生长的状况。结果表明:... 为了考察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渗透剂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在6种不同浓度(0、5%、10%、15%、20%、25%)PEG渗透胁迫下大豆吉农18(JN18)及其根系突变体(M18)种子萌发的特征和幼苗生长的状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JN18和M18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着PEG处理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在20%PEG处理下,M18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JN18(P<0.05);JN18和M18长势均与PEG浓度呈负相关,且二者在15%PEG处理下的根系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二者胚芽长差异显著(P<0.05)。初步认定M18较JN18具有更强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系突变体 干旱胁迫 萌发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大豆抗旱突变体M18苗期生长和生理特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莫金钢 马建 +3 位作者 沈勇 张丽辉 曲静 王丕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0-776,共7页
为了考察大豆抗旱突变体M18苗期植株的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以其野生型亲本大豆吉农18号(JN18)为对照,于苗期采用不同浓度(0%、5%、15%、2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形态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加,M18和J... 为了考察大豆抗旱突变体M18苗期植株的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以其野生型亲本大豆吉农18号(JN18)为对照,于苗期采用不同浓度(0%、5%、15%、2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形态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加,M18和JN18植株的主根长、一级侧根数、侧根总长度、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及RWC等指标逐渐减小,根冠比、Pro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等指标逐渐增加;在同一浓度PEG处理下,两者的根干重和SOD活性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M18比JN18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和较高的叶片保水能力、渗透调节能力和酶促抗氧化能力。根体积、株高、冠干重、脯氨酸含量等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均可作为大豆苗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突变体 形态指标 生理特性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蝴蝶翅为模板构建多级结构的超疏水表面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刚 房岩 +2 位作者 白雪花 李政文 彭小唤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以蝴蝶翅表面为生物模板,采用真空蒸镀法、软刻蚀法制备了超疏水纳米银膜、超疏水高分子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观测了天然和仿生表面的微观形态及浸润性... 以蝴蝶翅表面为生物模板,采用真空蒸镀法、软刻蚀法制备了超疏水纳米银膜、超疏水高分子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观测了天然和仿生表面的微观形态及浸润性.结果表明:在蝴蝶(夜迷蛱蝶,Mimathyma nycteis)翅表面蒸镀的不同厚度(5,10,20,40,60,80,100nm)纳米级银膜上,接触角(contact angle,CA)均大于130°,其中蒸镀5nm银膜的表面接触角达到了150.4°.随着蒸镀银膜厚度的增加,蝴蝶翅表面的疏水性降低.仿生高分子膜表面较好地复制了蝴蝶(斑缘豆粉蝶,Colias erate)翅表面的多级微观结构和浸润性,接触角达到了153.2°.蝴蝶翅表面的微纳米多级粗糙结构使金属银和高分子膜实现了超疏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微观结构 超疏水性 生物材料 仿生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野生大豆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盖玉红 牛陆 +1 位作者 董宝池 魏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93,共5页
研究了盐(NaCl)、碱(NaHCO3与Na2CO3按质量比9∶1混合而成)胁迫对辉南野生大豆(盐敏感性)及通榆野生大豆(耐盐型)植株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及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条件下,2种野生大豆的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叶... 研究了盐(NaCl)、碱(NaHCO3与Na2CO3按质量比9∶1混合而成)胁迫对辉南野生大豆(盐敏感性)及通榆野生大豆(耐盐型)植株生物量积累、光合特性及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条件下,2种野生大豆的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的Pn、Gs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盐胁迫条件下,2种野生大豆的胞间CO2浓度(Ci)呈上升趋势,气孔限制百分率(Ls)呈下降趋势和表观叶肉导度(AMC)呈下降趋势。碱胁迫下,2种野生大豆叶片的Gs、Tr变化趋势与Pn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盐敏感型大豆的Ci随碱浓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Ls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耐盐型大豆的Ci随碱浓度升高而升高,Ls呈下降趋势;2种野生大豆的AMC都随碱浓度的增大呈先降后升再下降趋势。盐、碱胁迫下,盐敏感型大豆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明显,而耐盐型大豆变化不大;脯氨酸含量2种野生大豆均积累明显,且盐敏感型大豆积累量高于耐盐型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盐碱胁迫 生物量 光合作用 可溶性糖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叶片表面的特殊复合浸润性及仿生制备 被引量:7
19
作者 房岩 王誉茜 +1 位作者 孙刚 关琳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4,共4页
使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接触角测量仪(contact angle meter,CAM),研究了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叶片表面的多级微观结构、化学组成... 使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接触角测量仪(contact angle meter,CAM),研究了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叶片表面的多级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和复合浸润性.根据叶片表面粗糙形貌,建立了柱状乳突结构浸润模型.以叶片表面为复制模板,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为基质,采用二次转录法构建了仿生高分子膜.结果表明:叶片表面具有超疏水性(接触角155.1°)和低黏附性(滚动角4.6°),仿生高分子膜较好地复制了叶片表面的微观形貌和复合浸润性.叶片表面的特殊复合浸润性是多级粗糙结构与化学组成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叶片 复合浸润性 超微结构 黏附性 仿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提取物对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郑梅竹 范亚军 +4 位作者 时东方 张语迟 刘春明 王乐奇 任浚萁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2960-2963,共4页
为了探讨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提取物对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致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采用不同剂量的白芍提取物(0.75、1.50、3.00 g生药/kg体重)灌喂小鼠,每日一次,连续15 d。第八天起所有小鼠每日腹腔注射... 为了探讨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提取物对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致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采用不同剂量的白芍提取物(0.75、1.50、3.00 g生药/kg体重)灌喂小鼠,每日一次,连续15 d。第八天起所有小鼠每日腹腔注射MPTP 1次共8次,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通过检测小鼠的自主活动、爬杆能力、滚轴能力及悬挂能力等行为学表现,同时检测小鼠脑黑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来评价白芍提取物对PD小鼠的影响。结果显示,经MPTP诱导的小鼠,其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爬杆时间差值显著增加、附着能力评分显著降低;经高剂量白芍提取物预处理后能显著(P<0.05)增加小鼠在测试时间内的自发站立次数,显著(P<0.05)缩短爬杆时间差值,显著(P<0.05)提高附着能力分值,极显著(P<0.01)提高小鼠脑内SOD、GSH-Px水平,MDA水平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提取物 帕金森病(PD) 小鼠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