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疾病叙事的医患主体间性诠释 被引量:2
1
作者 向扬 高红梅 +1 位作者 常非 王轶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5,55,共5页
在人文医学领域,疾病叙事是患者与医者生命书写的一部分和建构自我主体性的叙事方法;文学史上的疾病叙事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并逐步获得作为文学主题的独立地位。叙事医学的视角下,文学文本中的疾病叙事言说疾病的“不可见”维度,弥合... 在人文医学领域,疾病叙事是患者与医者生命书写的一部分和建构自我主体性的叙事方法;文学史上的疾病叙事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并逐步获得作为文学主题的独立地位。叙事医学的视角下,文学文本中的疾病叙事言说疾病的“不可见”维度,弥合“可见”与“不可见”的裂痕。以白先勇的两部短篇小说为样本,对文学文本中的疾病叙事做了具体的叙事医学阐释,说明其从对“不可见”的具身体验的言说走向肉灵跨越的身心救赎的丰富意蕴;同时指出过往疾病叙事中医者角色的缺席,提出利用文学文本疾病叙事建立医患主体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疾病叙事 医患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家庭与文学转型期的知识女性命运——以湖南衡山陈氏家族陈撷芬、陈衡哲两姐妹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钊 李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陈撷芬、陈衡哲同出于湖南衡山陈氏家族,三代先辈辗转各地为官,为清末江苏常州有名的官宦世家。她们处于清末、民初不同的时代,以办刊、执教、创作等方式倡导女权思想、推动女性写作,生命的结局却截然不同。以陈撷芬、陈衡哲为中心,运... 陈撷芬、陈衡哲同出于湖南衡山陈氏家族,三代先辈辗转各地为官,为清末江苏常州有名的官宦世家。她们处于清末、民初不同的时代,以办刊、执教、创作等方式倡导女权思想、推动女性写作,生命的结局却截然不同。以陈撷芬、陈衡哲为中心,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分析政治生活、家庭生活对于她们创作和命运的影响,纵向探究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期知识女性在思想上和文体观念上的继承性和创造性,是对长久割裂的新、旧文学观念的弥合,也是对近现代妇女思想史的综合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衡哲 陈撷芬 文学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及调适策略 被引量:9
3
作者 杨立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75-77,共3页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经济危机等社会因素,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对其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探寻出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具体...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经济危机等社会因素,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对其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探寻出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具体包括合理自我评价、明确求职目标、开展模拟招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心理 调适 职业生涯规划 模拟招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幻现实主义与国家话语的重构——魔幻现实主义与新时期中国文学 被引量:5
4
作者 高红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128,共5页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一直没有解决好中国与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困境"对中国作家的困扰一直延续到新时期文学。在改革开放初期文学的国家话语缺失,魔幻现实主义在这一背景下被引入中国,并催生了寻根文学,从而参与到...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一直没有解决好中国与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困境"对中国作家的困扰一直延续到新时期文学。在改革开放初期文学的国家话语缺失,魔幻现实主义在这一背景下被引入中国,并催生了寻根文学,从而参与到国家话语的建构进程。寻根文学在借鉴魔幻现实主义回归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策略虽然是成功的,但在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技巧嫁接到中国文学实践过程中,却患上了水土不服之症。二十年后,莫言终于以极具东方文化观念与中国文学传统的《生死疲劳》完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化,而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则标志着新时期文学对国家话语建构的初步确立。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文学国家话语的互动历程,为新时期文学解决中西"关系困境"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现实主义 国家话语 寻根文学 文学本土化 莫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玄幻小说对英国现代奇幻文学的变异性接受 被引量:4
5
作者 高红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托尔金、刘易斯和罗琳等为代表的英国现代奇幻文学借由立体化的现代传媒席卷全球并进入中国,从而催生了中国玄幻小说的发展与繁荣。中国玄幻小说在接受英国现代奇幻文学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过滤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托尔金、刘易斯和罗琳等为代表的英国现代奇幻文学借由立体化的现代传媒席卷全球并进入中国,从而催生了中国玄幻小说的发展与繁荣。中国玄幻小说在接受英国现代奇幻文学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过滤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制约,中国玄幻小说对英国现代奇幻文学的接受发生了变异,主要体现在创作机制与传播方式、文本写作以及文化动因三个方面。在多元文化并存与社会转型的文化语境中,中国玄幻小说面临缺失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特色与人文传统失落的尴尬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幻文学 玄幻小说 变异性 文学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价值观与东北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颖慧 孙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女性文学话语在女性价值观影响下发生了创作上的多种转变。文章以现代以来的东北女性文学为例,结合女性主义思潮的理论,梳理女性文学话语近百年来的变化历程与历史成因,重新审视东北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 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女性文学话语在女性价值观影响下发生了创作上的多种转变。文章以现代以来的东北女性文学为例,结合女性主义思潮的理论,梳理女性文学话语近百年来的变化历程与历史成因,重新审视东北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探讨女性价值观的确立对文学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价值观 东北文学 女性文学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部门参与机制:大学生就业的另一种路径思考 被引量:6
7
作者 任春娇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3,共4页
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广受关注。政府失效、市场失灵,为第三部门参与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可能。第三部门参与机制具有使命特征、适切性、传带性和协同性,这些特征都有助于第三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就业需求原理、就... 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广受关注。政府失效、市场失灵,为第三部门参与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可能。第三部门参与机制具有使命特征、适切性、传带性和协同性,这些特征都有助于第三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就业需求原理、就业供给原理、就业服务原理和就业救济原理是第三部门参与机制作用发挥的载体。然而,这种参与机制也存在理论和现实上的不足,需要政府和市场加以完善和支持,相互配合,构建更有效度的第三部门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部门 大学生 就业 参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圣杯原型
8
作者 高红梅 魏琳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1,共6页
圣杯原型作为西方文学最重要的原型之一,发展与繁盛于中世纪,是基督的象征。但是,现代主义使得圣杯原型的宗教内涵发生了断裂,并彻底走向世俗化。圣杯原型也从天堂走向人间,从神性回归人性,从象征信仰转向隐喻现实人生,与普罗大众融为... 圣杯原型作为西方文学最重要的原型之一,发展与繁盛于中世纪,是基督的象征。但是,现代主义使得圣杯原型的宗教内涵发生了断裂,并彻底走向世俗化。圣杯原型也从天堂走向人间,从神性回归人性,从象征信仰转向隐喻现实人生,与普罗大众融为一体。作为一种文学隐喻,圣杯原型凝结着西方文学对某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圣杯原型精神象征的变异,不仅体现了西方文学与文化追求向上飞升的超越精神,而且展现了西方文学象征手法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杯原型 现代主义 世俗化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文人赏石审美新风
9
作者 邓锋 姜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203,共10页
南宋诗词文赋中,“清润”这一审美理想贯穿奇石形质色声诸方面。“润”与“坚”是“清润”的两个核心审美要素,彼此紧密纠缠、浑然一体。“润”不仅是自然生命活力的外化,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意蕴。“坚”不惟体现在文人的个性上,... 南宋诗词文赋中,“清润”这一审美理想贯穿奇石形质色声诸方面。“润”与“坚”是“清润”的两个核心审美要素,彼此紧密纠缠、浑然一体。“润”不仅是自然生命活力的外化,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意蕴。“坚”不惟体现在文人的个性上,同时也显现在南宋文化的精神品格之中。南宋文人遵守和推崇清润这一审美原则,既表明了文人写作技法以及奇石理论的不断精进和深化,也反映了时人对审美更有意识的自觉追求。聚焦清润美学思想的生成原因,尤其是注意南宋理学对清润美学范式形成的推动作用,有益于理解南宋奇石细微而深刻的审美新变,有助于探求其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可以说,“清润”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具体映现,深入中华文化之肌理,最终形成鲜明的文化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文人 奇石 清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行录》与清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域外形象的生成和认同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晓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清朝的建立为多民族统一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凝聚历程中的重要时期,民族融合是有清一代最显著的政治成就,在多元共治,和合共生的基础上,各民族展示了非凡的文化兼容性与创造力,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突... 清朝的建立为多民族统一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凝聚历程中的重要时期,民族融合是有清一代最显著的政治成就,在多元共治,和合共生的基础上,各民族展示了非凡的文化兼容性与创造力,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突出特征,与我们有着同源文化背景的朝鲜在连续不断的燕行之旅中,目睹了这个由多民族聚合而成的共同体的成长与壮大。《燕行录》的价值不仅体现为时间上作为清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的历史书写者,而且体现为空间上以“他者”身份对话民族共同体的域外见证人,作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域外形象的重要维度,《燕行录》生动再现了清代多民族从自我存在到自觉共生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燕行录》 形象 域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移民状况考论汉语东北方言的形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陶娥 邹德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9-173,共5页
汉语东北方言的形成与汉民族向东北移民密切相关。从东北方言形成的过程来看,辽金元时期的汉族移民人口来源复杂,还不能由某一种方言占主导地位,应当是东北方言形成的初级阶段;明清时期是该方言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东北方... 汉语东北方言的形成与汉民族向东北移民密切相关。从东北方言形成的过程来看,辽金元时期的汉族移民人口来源复杂,还不能由某一种方言占主导地位,应当是东北方言形成的初级阶段;明清时期是该方言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东北方言的诸种特征都已具备,并且跟北京官话产生了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移民 东北方言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听的故事”讲述“人性的秘密”——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东 魏思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1,共5页
作为目前海外华文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始终有着特殊的叙事策略和个性品格,这与她自身的传奇人生以及她把中西方文学独特叙事经验加以融会贯通的努力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之"传奇叙事"为... 作为目前海外华文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始终有着特殊的叙事策略和个性品格,这与她自身的传奇人生以及她把中西方文学独特叙事经验加以融会贯通的努力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之"传奇叙事"为切入点,通过对严歌苓小说传奇叙事的分析,发现其构建这一传奇世界的要义、笔法和初衷,即她对中国文学传统的自觉承袭与创造性转化,从而在更深层面上把握海外华文文学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传奇 故事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传统与革命传奇——“红色经典”的背景、资源与叙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东 付丽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147,共4页
"红色经典"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革命历史斗争题材长篇小说的通称,其作为当代文学一种特殊的"革命叙事",既是新中国初期有着特殊规范的文学秩序和空间的必然产物,也是时代文学向文学传统尤其是传奇叙事传统借取... "红色经典"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革命历史斗争题材长篇小说的通称,其作为当代文学一种特殊的"革命叙事",既是新中国初期有着特殊规范的文学秩序和空间的必然产物,也是时代文学向文学传统尤其是传奇叙事传统借取资源的结果,同时还因迎合政治或取悦大众的创作用意在艺术表现上有着作为革命传奇的一种独特叙事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传奇传统 革命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开拓性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立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9-51,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孔不入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进行着多元文化的渗透,互联网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所带来的"黄色风暴""病毒传播""网络犯罪""人际疏离"等道德失范问题也不容忽视,这给&qu...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孔不入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进行着多元文化的渗透,互联网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所带来的"黄色风暴""病毒传播""网络犯罪""人际疏离"等道德失范问题也不容忽视,这给"三观"尚未完全形成、自控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文章将从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内容入手,客观分析当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提出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即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道德建设 价值取向 高校网络 家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叙述的启蒙追求与民族历史化实践——满族作家庞天舒战争小说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庆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当90年代以来的战争文学创作遭遇瓶颈,满族作家庞天舒的战争小说显出一定的开拓意义。她将战争描绘引向心智、哲思等形而上的深层,努力追求战争叙述的启蒙效应。同时,为了打开战争叙述的视野、拓宽创作天地,庞天舒还将目光投向悠远的古... 当90年代以来的战争文学创作遭遇瓶颈,满族作家庞天舒的战争小说显出一定的开拓意义。她将战争描绘引向心智、哲思等形而上的深层,努力追求战争叙述的启蒙效应。同时,为了打开战争叙述的视野、拓宽创作天地,庞天舒还将目光投向悠远的古代历史与民族生活。通过艺术性地民族书写、历史重释,具体实践了当代战争叙述的民族化与历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作家 庞天舒 战争叙述 启蒙 民族化 历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帮题材微电影兴起的文化成因与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11,共2页
随着东北乡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播,东北黑帮微电影也逐渐在网络上火热起来。东北黑帮的题材,以小成本、大众化的微电影方式制作,从网络途径加以传播,展现东北地区老百姓的草根生活。其兴起受着东北乡村题材电视剧和黑帮电影的外因影响,同... 随着东北乡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播,东北黑帮微电影也逐渐在网络上火热起来。东北黑帮的题材,以小成本、大众化的微电影方式制作,从网络途径加以传播,展现东北地区老百姓的草根生活。其兴起受着东北乡村题材电视剧和黑帮电影的外因影响,同时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生产、传统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东北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这就构成了以东北制作为主的东北黑帮题材兴起的文化内因;另外,东北黑帮题材微电影兴起的利与弊也同样值得人们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黑帮 微电影 文化成因 文化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著涒吟社及其旅京东北籍诗人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浩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5,共6页
著涒吟社是清末国粹思潮的代表社团,其保存国学的贡献应重新审视,其成员有后来南社等沪上社团所不具备的丰富性,如其中有东北籍及旗人成员,反映出北京特殊的地域文化与思想文化。其社集频繁,诗歌多能反映现实与时代,不乏开明进步处,其... 著涒吟社是清末国粹思潮的代表社团,其保存国学的贡献应重新审视,其成员有后来南社等沪上社团所不具备的丰富性,如其中有东北籍及旗人成员,反映出北京特殊的地域文化与思想文化。其社集频繁,诗歌多能反映现实与时代,不乏开明进步处,其中定信、刘焕书等东北籍诗人诗艺颇有成就,是清末诗坛被遮蔽的一抹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涒吟社 东北籍诗人 定信 刘焕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时空中的精神坚守——李杭育在《公猪案》中回归的“寻根”叙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134,共5页
李杭育作为"回归"的"寻根文学"代表人物,于2015年末推出新作《公猪案》,以交错时空中不变的人与猪的故事,探讨了"人性"与"猪性"在历史中的"异构同质",从而阐发了人类社会匮乏对于恶... 李杭育作为"回归"的"寻根文学"代表人物,于2015年末推出新作《公猪案》,以交错时空中不变的人与猪的故事,探讨了"人性"与"猪性"在历史中的"异构同质",从而阐发了人类社会匮乏对于恶力量抗争的批判性主旨,不仅仍可以看做是作者对"寻根文学"所代表的新时期之启蒙主义的一种遵循与坚守,也因其打破传统、交错时空的叙事方法,带来了现代主义小说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对于文学叙事技巧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杭育 《公猪案》 回归 寻根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鲁国家臣叛乱根源探析——兼论鲁晋家臣之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晓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2,共7页
家臣叛乱和"陪臣执国命"局面的形成是春秋时期卿大夫势力强大后,放任其家臣掌权而积累的恶果,但这并不是各国出现的普遍现象,以鲁国最为典型,破坏性也最强。盘根错节的宗族势力及对分封制、采邑制的固守是鲁国家臣叛乱的历史... 家臣叛乱和"陪臣执国命"局面的形成是春秋时期卿大夫势力强大后,放任其家臣掌权而积累的恶果,但这并不是各国出现的普遍现象,以鲁国最为典型,破坏性也最强。盘根错节的宗族势力及对分封制、采邑制的固守是鲁国家臣叛乱的历史根源,鲁国卿大夫的综合素质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因素,此外齐鲁之间的对抗为鲁国家臣的反叛提供了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鲁国 家臣叛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籍、层级与边界:对于清帝“心镜”诗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竞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7,共4页
既有的对于清代御制诗的研究,往往是从风格论的角度出发,侧重文本分析。本文引入文化社会学的研究理念,以清帝御制的"心镜"诗为例,对清代"御制文化"的建构过程进行探讨,对其文化边界的构成和作用进行分析,力图重新... 既有的对于清代御制诗的研究,往往是从风格论的角度出发,侧重文本分析。本文引入文化社会学的研究理念,以清帝御制的"心镜"诗为例,对清代"御制文化"的建构过程进行探讨,对其文化边界的构成和作用进行分析,力图重新建立起一种对于清代御制文化的立体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制诗 心镜 层级 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