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疾病叙事的医患主体间性诠释 |
向扬
高红梅
常非
王轶楠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社会、家庭与文学转型期的知识女性命运——以湖南衡山陈氏家族陈撷芬、陈衡哲两姐妹为中心 |
刘钊
李坤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及调适策略 |
杨立敏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4
|
魔幻现实主义与国家话语的重构——魔幻现实主义与新时期中国文学 |
高红梅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5
|
中国玄幻小说对英国现代奇幻文学的变异性接受 |
高红梅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6
|
女性价值观与东北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
刘颖慧
孙博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7
|
第三部门参与机制:大学生就业的另一种路径思考 |
任春娇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8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圣杯原型 |
高红梅
魏琳娜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9
|
南宋文人赏石审美新风 |
邓锋
姜勇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燕行录》与清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域外形象的生成和认同 |
姚晓娟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从移民状况考论汉语东北方言的形成 |
陶娥
邹德文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2
|
用“好听的故事”讲述“人性的秘密”——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
王东
魏思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3
|
浪漫传统与革命传奇——“红色经典”的背景、资源与叙事 |
王东
付丽敏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开拓性思考 |
杨立敏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5
|
战争叙述的启蒙追求与民族历史化实践——满族作家庞天舒战争小说论 |
范庆超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6
|
东北黑帮题材微电影兴起的文化成因与思考 |
于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7
|
清末著涒吟社及其旅京东北籍诗人考 |
孙浩宇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8
|
交错时空中的精神坚守——李杭育在《公猪案》中回归的“寻根”叙事 |
王东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春秋鲁国家臣叛乱根源探析——兼论鲁晋家臣之差异 |
姚晓娟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20
|
典籍、层级与边界:对于清帝“心镜”诗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
刘竞飞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