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健康利用空间关联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宝涛 杨兴龙 郭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6-392,396,共8页
构建城镇化与土地健康利用评价体系,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例,采用熵值赋权法、加权综合指数和法、自然断裂点法(jenks)、单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与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分别测度了其综合指数,分析了其空间分异特征,并探究了其空间关联... 构建城镇化与土地健康利用评价体系,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例,采用熵值赋权法、加权综合指数和法、自然断裂点法(jenks)、单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与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分别测度了其综合指数,分析了其空间分异特征,并探究了其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镇化水平偏低,呈中心带隆起,向东西两翼递减的"凸槽型"分布格局;辽宁省和黑龙江省表现为"沈阳—大连"双核增长极、"哈尔滨—大庆"双核增长极,吉林省为"长春"单核增长极。(2)研究区土地健康利用状况较为理想,呈以哈大交通经济沿线—松辽平原为轴线的"C"型半环带隆起,向内外两侧递减的分布格局。(3)城镇化全局空间关联特征并不显著,局部空间关联特征仅存在H—H关联型,分布在营口市和鞍山市;土地健康利用呈显著全局正相关特征,局部以空间正相关为主,H—H关联型分布在营口市和鞍山市,L—L关联型分布在鹤岗市、双鸭山市和鸡西市,均以"组团式"呈现;局部负相关(H—L关联型、L—H关联型)分别位于佳木斯市和抚顺市,且以孤立区呈现。(4)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健康利用全局空间正相关特征显著,局部为空间正相关,H—H关联型聚集在营口市、鞍山市和抚顺市,L—L关联型集聚在佳木斯市和鹤岗市。该研究能够为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土地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 土地健康利用 空间关联特征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