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结核病的预防策略及治疗方法
1
作者 董玉光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9期49-51,共3页
牛结核病极大危及全球养牛业的良性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本文开展了对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种类以及临床症状开展了系统分析,着重阐述该病的治疗措施与预防对策,提出药物治疗、手术处理、免疫调控及支持治疗四方面具体举措。就预防... 牛结核病极大危及全球养牛业的良性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本文开展了对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种类以及临床症状开展了系统分析,着重阐述该病的治疗措施与预防对策,提出药物治疗、手术处理、免疫调控及支持治疗四方面具体举措。就预防策略而言,着重突出疫苗接种、生物安全管控及定期监测的关键意义。期望能够助力相关机构合理控制牛结核病的出现与传播,助力养牛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治疗方法 预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2
作者 王建超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91-93,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加,对肉制品有了更多的需求,这就为养牛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注意到这场机遇背后隐藏的挑战。在养牛过程中如果没能及时根据具体的疾病种类采取有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加,对肉制品有了更多的需求,这就为养牛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注意到这场机遇背后隐藏的挑战。在养牛过程中如果没能及时根据具体的疾病种类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就会严重损害养牛场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围绕着牛结节性皮肤病展开讨论,从该病的发病特点出发论述该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特点、诊断方法等,然后再提出几点有效的防治措施,为牛群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 发病特点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核酸提取仪与手动核酸提取法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优劣势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向辉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10期99-99,共1页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了医学检验的各个角落[1],其中荧光定量PCR技术应用较为广阔,动物疫病检测领域也借助其快速、灵敏和特异的优势,大大地提高了动物疫病检测的准确率,为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了医学检验的各个角落[1],其中荧光定量PCR技术应用较为广阔,动物疫病检测领域也借助其快速、灵敏和特异的优势,大大地提高了动物疫病检测的准确率,为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证。核酸提取作为荧光定量PCR检测前期的一项普通操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对比核酸提取仪和手动核酸提取法的优劣势,为动物疫病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提取 动物疫病 疫病检测 优劣势 荧光定量PCR检测 医学检验 不可忽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片球菌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轶男 胡诗悦 于龙政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57,共4页
近些年来,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滥用造成的副作用日趋严重,饲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日趋重要。2020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实施第194号公告,标志着药物饲料添加剂将有序退出饲料行业,有效推动我国养殖饲料的发展转型,因此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饲料替... 近些年来,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滥用造成的副作用日趋严重,饲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日趋重要。2020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实施第194号公告,标志着药物饲料添加剂将有序退出饲料行业,有效推动我国养殖饲料的发展转型,因此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饲料替代和减少抗生素使用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1]。伴随微生物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大量试验研究表明,乳酸菌制剂可有效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2-3],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动物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药物饲料添加剂 乳酸片球菌 有害细菌 乳酸菌制剂 饲料行业 发展转型 生长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牛场布氏杆菌病净化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丹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种牛场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了养牛场的安全生产和牛群健康。近些年,随着喂养规模的扩大和提升,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局势更加严峻。本文结合流行病学规律和临床试验结果,系统分析布氏杆菌病的潮流特点和... 种牛场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了养牛场的安全生产和牛群健康。近些年,随着喂养规模的扩大和提升,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局势更加严峻。本文结合流行病学规律和临床试验结果,系统分析布氏杆菌病的潮流特点和病症特点,制定有目的性的净化技术,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牛场高效管理和净化布氏杆菌病,保证牛的健康和生产安全,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牛场 布氏杆菌病 净化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结核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岩 董玉光 《吉林畜牧兽医》 2012年第6期51-52,共2页
在我国,畜间结核病以牛最为常见,特别是奶牛结核病更为严重。多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奶牛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虽然采取了监测、检疫、扑杀、消毒等有效预防措施,使奶牛结核病疫情有所遏制。但是,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 在我国,畜间结核病以牛最为常见,特别是奶牛结核病更为严重。多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奶牛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虽然采取了监测、检疫、扑杀、消毒等有效预防措施,使奶牛结核病疫情有所遏制。但是,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牲畜流动和交易的频繁,该病疫情又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养牛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结核病 防控 上升趋势 人类健康 畜牧业 养牛业 疫情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6
7
作者 徐莉 《吉林畜牧兽医》 2014年第10期22-24,共3页
我国是世界养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猪存栏、出栏总量世界第一,猪肉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6.7%,我国的养猪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影响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因素还比较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 我国是世界养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猪存栏、出栏总量世界第一,猪肉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6.7%,我国的养猪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影响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因素还比较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防治猪疫病,在确保肉类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肉类食品产量,已经成为我国养殖户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猪疫病的发生特点,规范正确的消毒方法以及制定合理的猪疫病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疫病 特点 消毒方法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3
8
作者 邹娟 《吉林畜牧兽医》 2019年第11期21-21,23,共2页
猪口蹄疫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动物疾病,对养猪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临床表现为在猪的口腔、舌头表面和蹄子等部位产生水泡,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溃烂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猪口蹄疫病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猪口蹄疫进行综合防控的... 猪口蹄疫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动物疾病,对养猪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临床表现为在猪的口腔、舌头表面和蹄子等部位产生水泡,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溃烂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猪口蹄疫病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猪口蹄疫进行综合防控的对策,希望能够对防控猪口蹄疫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口蹄疫 诊断技术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皮散加味配合针灸治疗马属动物冷痛
9
作者 吕金良 常守印 +1 位作者 刘娟旻 温伟 《中兽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5-26,共2页
冷痛又称伤水起卧,是内伤阴冷,外感风凉,寒凝气滞,阴盛阳衰,而致的肚腹疼痛一种病症。在临床上以发病急剧,腹痛起卧,肠鸣如雷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马属动物,发病季节多为冬春季,特别是气候突变、气温骤降时多发。
关键词 马属动物 针灸治疗 冷痛 加味 橘皮 发病季节 气候突变 冬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马属动物附关节滑膜炎综合疗法
10
作者 岳洋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第7期52-52,共1页
滑膜炎是滑膜受刺激产生的炎症,又称浆液性关节炎,常发于马属动物,特别是骑乘马。病马关节腔滑膜充血、肿胀,其腔内蓄积多量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患马关节疼痛、敏感、肿胀,运动功能受限。1 发病原因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损伤,如... 滑膜炎是滑膜受刺激产生的炎症,又称浆液性关节炎,常发于马属动物,特别是骑乘马。病马关节腔滑膜充血、肿胀,其腔内蓄积多量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患马关节疼痛、敏感、肿胀,运动功能受限。1 发病原因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损伤,如附关节长期负重,马匹肢蹄结构不良,附关节反复受压迫、摩擦等均可引起发病。此外,某些疾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流感、马传贫、马腺疫、布病及急性风湿病等也可诱发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滑膜炎 马属动物 综合疗法 浆液性关节炎 传染性胸膜肺炎 治疗 发病原因 急性风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动物免检疫程序为现代化畜牧业大发展服务
11
作者 赵国臣 张寰波 《吉林畜牧兽医》 2011年第5期41-44,共4页
近年来,在国家强牧惠牧政策鼓励和扶持下,社会发展畜牧养殖业的热情空前高涨。规模饲养场、牧业小区发展如火如荼,社会养殖量迅猛攀升,出现了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可喜局面。然而,如何预防控制制约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畜牧业 检疫程序 现代化 畜牧养殖业 服务 大发 动物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片球菌对初生肉仔鸡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王轶男 胡诗悦 +2 位作者 金春梅 金一 于龙政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7,共8页
【目的】为探究乳酸片球菌对初生肉仔鸡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从1日龄开始在饲料中添加乳酸片球菌对肉仔鸡进行饲喂,在第21天和第42天,取肉仔鸡盲肠内容物,通过对盲肠肠道微生物16S rDNA基因V3+V4区高通量测序,检测饲喂乳酸片球... 【目的】为探究乳酸片球菌对初生肉仔鸡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从1日龄开始在饲料中添加乳酸片球菌对肉仔鸡进行饲喂,在第21天和第42天,取肉仔鸡盲肠内容物,通过对盲肠肠道微生物16S rDNA基因V3+V4区高通量测序,检测饲喂乳酸片球菌后对初生肉仔鸡盲肠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各组42 d时的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21 d时其指数,21 d时各试验组的OTU数目、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通过PCoA分析和NMDS分析发现,各组在21 d时散在分布聚类,42 d时各中部明显聚类;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了厚壁菌门、拟杆菌属、巨细胞菌属、另枝杆菌的相对丰度;通过LEfSe分析显示21 d和42 d时各组存在差异微生物,可见不同试验组肉仔鸡肠道微生物在结构和组成上相对稳定但存在差异。【结论】饲喂乳酸片球菌可以提高初生肉仔鸡盲肠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有益菌群数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片球菌 生长性能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黄酮小鼠体内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郭泽 邹娟 +4 位作者 张贤 王平 张冲 王沙沙 张雪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66,共3页
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及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黄芪总黄酮对体内不同炎症的抑制作用。设立空白组、黄芪总黄酮5、25、50mg/kg剂量组和地塞米松阳性组,灌胃给药,连续5d或7d。... 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及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黄芪总黄酮对体内不同炎症的抑制作用。设立空白组、黄芪总黄酮5、25、50mg/kg剂量组和地塞米松阳性组,灌胃给药,连续5d或7d。结果显示,黄芪总黄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增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芪总黄酮具有体内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黄酮 抗炎 耳廓肿胀 足趾肿胀 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杂交组合肉牛肌内脂肪含量与部分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曲桂娟 孟轲音 +3 位作者 于丹 祁宏伟 董晓庆 秦贵信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9-51,共3页
试验选取16月龄的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西杂牛)、利木赞牛×本地黄牛(利杂牛)、利木赞牛×草原红牛(利草杂牛)共43头肉牛为研究对象,于试验的第90、180、270 d屠宰,取背最长肌,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肌内脂肪的含量,同时测定嫩... 试验选取16月龄的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西杂牛)、利木赞牛×本地黄牛(利杂牛)、利木赞牛×草原红牛(利草杂牛)共43头肉牛为研究对象,于试验的第90、180、270 d屠宰,取背最长肌,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肌内脂肪的含量,同时测定嫩度、失水率等肉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肥育时间的延长,肌内脂肪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并且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肌内脂肪含量与嫩度及大理花纹呈显著相关,与失水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肌内脂肪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吉林分离株cam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么乃全 高云航 +3 位作者 于丹 张敏 耿磊 王全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为建立鸭疫里氏杆菌(RA)的血清学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cam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吉林RA分离株JL-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camp基因,并构建pET-camp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为3... 为建立鸭疫里氏杆菌(RA)的血清学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cam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吉林RA分离株JL-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camp基因,并构建pET-camp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为37 ku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能够与血清1、2、10、11和17型RA全菌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与RA超声裂解抗原ELISA方法的符合率达到77.5%。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Camp蛋白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并且为RA多种血清型共同抗原,在RA的检测及亚单位疫苗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camp基因 克隆与表达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鼻黏膜及其淋巴组织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树宝 冯小刚 +4 位作者 于丹 张英楠 马馨 栾维民 钱爱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9,12,I0002,共5页
为了观察不同日龄鸡鼻黏膜及其淋巴组织(NALT)的形态结构,从而了解其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选择不同日龄的鸡胚和雏鸡,每个时期取3只鸡胚或雏鸡的鼻组织制成冰冻切片,片厚5μm,然后进行H.E.染色。结果发现,胚胎18日龄即可辨认鼻腺结构;... 为了观察不同日龄鸡鼻黏膜及其淋巴组织(NALT)的形态结构,从而了解其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选择不同日龄的鸡胚和雏鸡,每个时期取3只鸡胚或雏鸡的鼻组织制成冰冻切片,片厚5μm,然后进行H.E.染色。结果发现,胚胎18日龄即可辨认鼻腺结构;出壳后1日龄时,鼻内黏膜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表面形成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7日龄时,鼻泪管口处首先出现淋巴集合体(NALT);21日龄时,鼻后孔处呼吸黏膜中也形成了发达的NALT,且初次发现淋巴小结,此外在鼻甲黏膜中也形成明显的NALT;35日龄时,鼻黏膜厚度显著增加,几乎达到成熟水平,鼻腺管周围也出现NALT,而且在鼻腺管上皮下存在大量弥散性淋巴细胞。表明鸡鼻黏膜以及NALT的组织结构随着日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并在35日龄时基本达到成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黏膜 鼻相关性淋巴组织 组织学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总生物碱对结核菌PhoPR双组份系统基因转录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范利 于丹 +5 位作者 姜园园 时坤 李健明 宗颖 赵丹 杜锐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0,共5页
为研究黄连总生物碱对结核菌Pho PR双组份系统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对不同药物作用的菌液提取总RNA并进行反转录,根据Gen Bank中H37Rv的Pho P(0757)基因、PhoR(0758)基因和Sig A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6.0软件设计荧光定量引物并进行荧光... 为研究黄连总生物碱对结核菌Pho PR双组份系统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对不同药物作用的菌液提取总RNA并进行反转录,根据Gen Bank中H37Rv的Pho P(0757)基因、PhoR(0758)基因和Sig A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6.0软件设计荧光定量引物并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在高浓度黄连生物碱作用时,多药耐药结核菌MT-7、MB-1的Pho P和PhoR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并且黄连总生物碱与RPF联合作用时,多药耐药结核菌MT-7、MB-1的Pho P和PhoR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明黄连生物碱是RFP抗菌增效剂。本试验为结核菌抗菌增效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总生物碱 结核菌 Pho PR双组份系统 转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配合西药穴位注射治疗仔猪流行性腹泻 被引量:6
18
作者 温伟 吕金良 常守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参苓白术散 注射治疗 接触性传染病 穴位 西药 肠道感染 哺乳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犬瘟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温伟 吕金良 侯懿玲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0年第2期28-30,共3页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症复杂.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危害犬类的第一大传染病。该病属早期双相体温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特征。病发后期可见有神经症状...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症复杂.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危害犬类的第一大传染病。该病属早期双相体温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特征。病发后期可见有神经症状出现,如痉挛、抽搐等。部分病例可出现鼻部和脚垫高度角化(硬脚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观察 神经症状 支气管炎 传染病 接触性 致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2
20
作者 宋岩 董玉光 《吉林畜牧兽医》 2012年第9期43-44,共2页
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本病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
关键词 布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人兽共患传染病 布鲁氏菌病 防治 牛羊 布氏杆菌病 动物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