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国农村资金问题的若于思考
1
作者 谢霆福 《农村金融研究》 1988年第9期42-45,共4页
我国农村资金参与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运动,包括实物和货币两种形态。在1979年之前,一直是在“二元结构”和农业资源约束下紧运行。从农村拿走的几千亿元资金支持“重型”结构的发展,而自身维持和扩大再生产,主要以短缺的资金与廉价的农村... 我国农村资金参与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运动,包括实物和货币两种形态。在1979年之前,一直是在“二元结构”和农业资源约束下紧运行。从农村拿走的几千亿元资金支持“重型”结构的发展,而自身维持和扩大再生产,主要以短缺的资金与廉价的农村密集劳动力结合,难以形成高层次的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致使农业以缓慢的速度发展,造成农业滞后于工业,形成重、轻、农的“畸型”结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注意纠正“重型结构”,选择协调发展产业的战略,1979年对农业资金投入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随着农村改革搞活,政策的放宽,把农业生产推向新的台阶,但在农村大好形势下,忽略了对农业发展后劲的资金投入。国家的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1979年的13.7%,下降到1986午的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投资 价值运动 社会再生产 资金市场 资金投入 资源约束 财政总支出 农业生产 “二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