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届全国小儿肿瘤外科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儿童肿瘤研讨会2012年医学前沿论坛暨第二届小儿肿瘤研究高峰论坛纪要
1
作者 谷野 孙莉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82-483,485,共3页
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办,吉林省医学会、长春市儿童医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小儿肿瘤外科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儿童肿瘤研讨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办,吉林省医学会、长春市儿童医院承办的“2012年医学前沿论坛暨第二届小儿... 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办,吉林省医学会、长春市儿童医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小儿肿瘤外科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儿童肿瘤研讨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办,吉林省医学会、长春市儿童医院承办的“2012年医学前沿论坛暨第二届小儿肿瘤研究高峰论坛”于2012年9月15日至16日,同时在长春市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小儿肿瘤 论坛纪要 儿童肿瘤 海峡两岸 肿瘤外科 省医学会 儿童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被引量:23
2
作者 崔钊 鲁莹 +2 位作者 李秋琳 周垂兵 刘雪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术治疗儿童巨大(内环口直径≥1.5 cm)腹股沟斜疝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水分离双钩套扎针内环口闭合并脐内侧襞遮盖...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术治疗儿童巨大(内环口直径≥1.5 cm)腹股沟斜疝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水分离双钩套扎针内环口闭合并脐内侧襞遮盖修补术治疗的63例巨大疝资料。均为男性,年龄5个月~6岁,中位年龄36个月,疝内环口直径≥1.5 cm,实施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疝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结果 63例(77侧)巨大腹股沟疝均成功实施手术。49例单侧巨大疝术中发现32例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予以同时单纯腹膜外内环结扎。手术时间单侧49例为(9.5±3.5)min,双侧14例为(20.8±4.2)min。术中未出现血管损伤、疝环腹膜撕裂及腹膜结扎不全等。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2个月。2例鞘膜积液,2例线结反应,无伤口感染、复发疝以及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术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巨大 单孔腹腔镜 双钩疝针 内环结扎 脐内侧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在免水分离SPLPEC手术治疗内环皱褶明显儿童斜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雪来 李龙 +7 位作者 李索林 徐伟立 崔钊 张永婷 高鹏 魏延栋 李景娜 张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内环处后腹膜皱褶明显增加了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percutaneous extraperitoneal closure,SPLPEC)手术的难度,本研究将探讨借助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实施免水分离SPLPEC手术治疗内环皱褶明显儿童斜疝... 目的内环处后腹膜皱褶明显增加了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percutaneous extraperitoneal closure,SPLPEC)手术的难度,本研究将探讨借助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实施免水分离SPLPEC手术治疗内环皱褶明显儿童斜疝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对126例内环皱褶明显斜疝男性患儿实施了借助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实施免水分离SPLPEC术(操作流程:在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改良钩针钩挂丝线经腹横纹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至内环前壁腹膜外,钩针沿内环口内侧缘的输精管-髂外血管之间的间隙向Doom三角内潜行,潜行过程中缓慢向左右两侧摆动带线钩针以松弛该间隙,并将冗厚的后腹膜向Doom三角方向推动,随着该间隙的松弛和覆盖输精管的冗厚后腹膜的减少,输精管逐渐显露。回退带线钩针,顶起显露的输精管和其上后腹膜,在输精管-后腹膜间隙穿行至Doom三角内),并回顾性分析患儿手术和随访资料。结果术中证实单侧疝90例,双侧疝36例,共162侧。162侧中126侧内环皱褶明显,其中17侧实施改良钩针完全腹膜外抛掷丝线,未借助其他操作器械进行辅助,余109侧实施传统钩针刺破腹膜抛掷丝线。单侧皱褶明显斜疝平均手术时间为(17.5±3.5)min,合并对侧隐形疝平均手术时间为(23.2±2.2)min,无一例发生术中并发症,患儿均在术后24 h内出院。随访6~18个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无一例复发疝、鞘膜积液和皮肤结肉芽肿形成。结论对于内环皱褶明显的儿童斜疝,带线钩针借助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可有效松解冗厚的后腹膜,降低跨越输精管实施免水分离SPLPEC手术的难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管-髂外血管间隙 免水分离 SPLPEC 改良钩针 斜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水分离的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内环腹膜外结扎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崔钊 鲁莹 +2 位作者 李秋琳 周垂兵 刘雪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免水分离技术的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内环结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12月,102例(139侧)小儿腹股沟斜疝在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线经腹横纹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至内环前壁腹膜... 目的探讨免水分离技术的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内环结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12月,102例(139侧)小儿腹股沟斜疝在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线经腹横纹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至内环前壁腹膜外,旋转钩针使钩针斜面背离术者视野,顶起后腹膜,利用钩针锹面顺势推进越过输精管与后腹膜之间间隙,在危险三角内抛置丝线于腹腔内;钩针沿原路退回至内环前壁腹膜外,再次进针经内环外侧间隙至精索血管外侧,旋转钩针使钩针斜面背离术者视野,顶起后腹膜,利用钩针锹面顺势推进越过精索血管与后腹膜之间间隙,沿此前针孔穿透后腹膜进入腹腔钩挂预置线牵出体外结扎闭合内环口。结果 139侧手术均获成功,未借助操作器械辅助。单侧(65例)和双侧(37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0.8±2.4) min和(17.6±2.9) min。平均随访13(7~26)个月,未出现伤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无复发疝、鞘膜积液和皮肤肉芽肿形成。结论免水分离技术的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内环结扎术安全、有效、简便,脐窝瘢痕隐蔽,美观,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单孔腹腔镜 双钩套扎针 输精管 精索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神经移位修复颈5神经根、臂丛上干的电生理学实验研究
5
作者 顾加祥 王华龙 +1 位作者 许则民 王国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27-629,共3页
目的:通过小间隙自体静脉桥接的吻合方法行副神经移位修复颈5、上干,以了解副神经移位修复颈5、上干及节省动力神经源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近椎间孔处将颈5、6神经根切去约1.5mm,颈6两端和颈5近端结扎;B... 目的:通过小间隙自体静脉桥接的吻合方法行副神经移位修复颈5、上干,以了解副神经移位修复颈5、上干及节省动力神经源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近椎间孔处将颈5、6神经根切去约1.5mm,颈6两端和颈5近端结扎;B组,剪除颈5、6、7神经根,颈5、6近端和颈7两端结扎。两组均以自体颈静脉桥接分别行副神经小间隙(2mm)吻合于颈5和上干。两组的左侧为对照侧。术后12周行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电生理学检查。结果:A组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的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和潜伏期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肱二头肌CMAP波幅和潜伏期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角肌CMAP波幅和潜伏期左右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副神经移位修复颈5后肱二头肌和三角肌功能恢复良好。而修复上干肱二头肌功能恢复较好;三角肌亦有恢复,但电生理结果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 臂丛 神经移位 电生理学 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扩清联合支气管灌洗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陶永欣 李敬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扩清联合支气管灌洗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小儿急性脓胸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微创扩清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扩清联合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微创扩清联合支气管灌洗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小儿急性脓胸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微创扩清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扩清联合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8,P<0.05);两组治疗后PO2、PCO2及WBC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PO2为(80.30±9.26)mmHg,PCO2为(45.53±4.27)mmHg,WBC为(8.85±3.62)G·L^(-1);对照组PO2为(70.33±8.75)mmHg,PCO2为(51.61±5.40)mmHg,WBC为(10.81±4.00)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8.8±2.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9±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6,P<0.05)。结论采用微创扩清联合支气管灌洗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康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先天性 胸腔镜 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TRIF信号参与Ⅰ型小肠闭锁隔膜组织黏膜免疫应答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艳云 刘雪来 +2 位作者 崔钊 高鹏 宋岩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观察Ⅰ型小肠闭锁肠腔隔膜组织黏膜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IR-domain-containing adapter-inducing interferon-β,TRIF)、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蛋白3(tum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TRAF3)、干扰素-β(interferon-bet... 目的观察Ⅰ型小肠闭锁肠腔隔膜组织黏膜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IR-domain-containing adapter-inducing interferon-β,TRIF)、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蛋白3(tum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TRAF3)、干扰素-β(interferon-beta,IFN-β)和干扰素-λ1(interferon-λ1,IFN-λ1)分子的表达特征,探索胚胎期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TRIF非依赖性信号通路与肠管再通过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和比较新生儿正常肠壁和Ⅰ型肠闭锁隔膜组织黏膜层内TRIF通路内重要分子的表达特征。收集16例患儿组织标本(解放军总医院儿科医学部1例,首都儿科研究所1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6例,哈尔滨市儿童医院5例,长春市儿童医院3例),均为术中证实的Ⅰ型肠闭锁隔膜组织,为隔膜组;以同一患儿术中行肠切除、肠吻合过程中钳取收集的正常肠壁组织为对照组。患儿手术年龄为出生后1~3 d,其中空肠闭锁13例(男5例,女8例),回肠闭锁3例(男1例,女2例)。将组织标本转入快速组织处理系统进行组织标本连续切片。采用常规HE染色进行定位,隔膜组和对照组各16例,每个病例染色后随机取4个视野(非肌肉区域),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 6.0测量积分光密度(integral-optical density,IOD)和面积(Area),并计算出平均吸光度(A)(OD)。OD=IOD/Area。采用t检验和双盲法分析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结果新生儿正常肠壁组织黏膜层的TRIF、TRAF3、IFN-β和IFN-λ1的分子表达不明显或低表达,在隔膜组织黏膜层表达显著。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TLR4、MyD88、TRAF6和IRAK4分子在隔膜组织黏膜层表达比新生儿正常肠壁黏膜层多,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隔膜组织分别为0.6316±0.0268,0.5066±0.0378,0.6091±0.0270,0.3841±0.0610,正常肠壁分别为0.4333±0.0409,0.3758±0.0365,0.4108±0.0263,0.2108±0.0573,P值分别为0.0042,0.0360,0.0057,0.0137)。结论TLR4/MyD88信号通路参与了Ⅰ型肠闭锁隔膜组织的形成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闭锁 病因学 肠闭锁 病理学 隔膜组织 免疫学 Toll样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治体会
8
作者 庞震 杨志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通过对47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疗的回顾性分析提出理想的手术方法。 方法全部病例采用囊肿切除加胆肠吻合术重建胆道。 结果 随访46例,其中24例采用短段空肠间置,同时加抗返流术式者20例;22例行Roux—Y肝总管空肠吻合术,同时加抗返... 目的通过对47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疗的回顾性分析提出理想的手术方法。 方法全部病例采用囊肿切除加胆肠吻合术重建胆道。 结果 随访46例,其中24例采用短段空肠间置,同时加抗返流术式者20例;22例行Roux—Y肝总管空肠吻合术,同时加抗返流术式17例,均疗效满意,而加抗返流术式者疗效更优。 结论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疗,应明确囊肿的分型及胆胰解剖,采用囊肿彻底切除,再行胆肠重建时应加抗返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