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V/P波斜入射下岩溶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和损伤研究
1
作者 李明达 郎秋玲 +3 位作者 李艳朋 张以晨 孟康 周晶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6-806,共11页
为研究侧部岩溶空洞位于地震波传播路径隧道后方时,SV波、P波斜入射对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及损伤特征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实现了黏弹性人工边界和任意角度地震动的波动输入,并验证其准确性。分析了SV波、P波不同角度地震波入射下,隧道... 为研究侧部岩溶空洞位于地震波传播路径隧道后方时,SV波、P波斜入射对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及损伤特征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实现了黏弹性人工边界和任意角度地震动的波动输入,并验证其准确性。分析了SV波、P波不同角度地震波入射下,隧道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特征,基于拉伸损伤因子与混凝土裂缝宽度的对应关系,提出了3种损伤状态,并比较了结构损伤演化过程和损伤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结构变形和应力均增大,应力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且侧部岩溶空洞对近洞侧结构拉应力具有减弱效应。当SV波30°入射时,拱顶和拱底的拉应力是P波的1.96倍和3.07倍。当SV波30°,P波60°入射时,拱顶和拱底外表面均出现宽度大于0.2 mm的轴向裂缝。随着地震动持续作用,隧道损伤逐渐加重,最终在拱底出现局部损伤集中。侧部溶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能减振的作用,但也加剧了结构的局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岩溶溶洞 地震响应 损伤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冰撞击平面钢闸门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刘江川 陈志 高志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明晰水介质中流冰对平面钢闸门的撞击影响,以某水库的泄洪闸为例,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冰-水-闸门三维耦合有限元模型,对平面钢闸门泄水时受浮冰撞击的能量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闸门的能量传递规律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动能驱动... 为明晰水介质中流冰对平面钢闸门的撞击影响,以某水库的泄洪闸为例,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冰-水-闸门三维耦合有限元模型,对平面钢闸门泄水时受浮冰撞击的能量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闸门的能量传递规律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动能驱动下,水与流冰共同作用在闸门上,撞击过程中闸门吸收了大量能量,其所吸收能量最高时占到系统总能量的62.15%,并且距离流冰撞击闸门位置最近的主梁所吸收的能量占到了闸门总能量的58.51%,能量分布集中于撞击区域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钢闸门 流固耦合 碰撞 动力响应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酚类化合物的水生生物毒性效应与生态风险评估
3
作者 刘泽洋 徐春 孙述海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4-806,共13页
氯酚类化合物(CPs)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性,同时易富集于水环境中,其水生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备受关注。目前关于CPs污染物的末端处理存在一些不足,如吸附法成本较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臭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法会造成高能耗和增加环... 氯酚类化合物(CPs)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性,同时易富集于水环境中,其水生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备受关注。目前关于CPs污染物的末端处理存在一些不足,如吸附法成本较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臭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法会造成高能耗和增加环境生态危害。因此从污染源头的角度出发,针对CPs分子进行一定程度分子修饰,可有效地解决在末端处理时产生的问题。本文以源头修饰为手段对CPs生态风险进行减弱替代,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筛选。基于简易公式评分法辅助构建了CPs水生生物毒性综合效应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依据此模型的三维等势图进行低水生生物毒性综合效应的CPs分子修饰,并将新设计的替代物分子与可表征各环境性质的受体进行分子对接,以打分值作为评价其各项效应的依据,设计并筛选出水生生物毒性较低(毒性降低0.55%~4.62%)、杀虫和防腐性能较强(杀虫性能提升5.27%~30.67%,防腐性能提升0.12%~11.98%)、环境友好性较优(性能提升16.43%~18.76%)的4种CPs替代物分子(2-C_(2)H_(5)取代、2-CH_(2)NH_(2)取代、2-NH_(2)取代、2-SH取代)。并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磷脂双分子层结构与替代物分子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即模拟细胞膜对CPs的吸附能力,表明4种CPs替代物分子均具有较低的生物积累效应(生物积累效应降低9.71%~40.20%)。本研究结果可为CPs水生生物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新方法,为CPs环境友好性改性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类化合物 水生生物毒性效应 生态风险评估 特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排水技术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4
作者 夏传鹏 张帆 +1 位作者 崔志英 王铮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7期116-118,共3页
文章围绕农田排水技术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展开研究,介绍并阐述常见的农田排水技术原理、特点及适用场景,包括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随后深入分析农田排水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在调节土壤水分、改善土壤通气性、防止土壤盐... 文章围绕农田排水技术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展开研究,介绍并阐述常见的农田排水技术原理、特点及适用场景,包括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随后深入分析农田排水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在调节土壤水分、改善土壤通气性、防止土壤盐碱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农田排水过程中可能引发的面源污染、土壤养分流失、对周边水体生态系统的干扰等消极影响。通过对农田排水技术及其影响的系统研究,旨在为合理运用农田排水技术、降低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排水 农业生态环境 土壤盐碱化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堤在延边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5
作者 宋家平 崔志英 +1 位作者 夏传鹏 王铮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0期63-65,共3页
延边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黑土区,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适宜的水土条件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延边大米凭借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在市场上备受好评,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然而,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合... 延边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黑土区,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适宜的水土条件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延边大米凭借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在市场上备受好评,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然而,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合理的农药和化肥使用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导致黑土地退化。重叠堤曾在延边地区的水稻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分洪削峰、落淤肥田,有效保护土地资源,降低洪灾风险,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维护生态平衡。在未来,重叠堤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堤 拦洪削峰 落淤肥田 黑土地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