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教育实践探析--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晓乐 王伟 侯明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44-47,共4页
开展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长春工程学院构建了“主导师、课程导师、企业导师”的“三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通过实施效果来看... 开展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长春工程学院构建了“主导师、课程导师、企业导师”的“三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通过实施效果来看,在学习成绩的指导效果、专业认知的引导效果、“双创”教育的辅助效果三个方面较为显著,并通过回归分析成绩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科学验证了“三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可以为地方高校开展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 本科生导师制 教育模式 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钉墙技术在长春市北方大厦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代国忠 杨国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结合长春市北方大厦基坑支护工程实际 ,着重介绍了土钉墙支护方案的设计、施工及应用情况 ,为土钉墙支护技术在长春市深基坑开挖工程中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长春市 基坑支护 土钉墙技术 工程地质条件 土方开挖 成孔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长雨 刘寒冰 魏海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研究含水量对粉煤灰土特性的影响,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粉煤灰土(1:2)抗压强度随含水量增加平缓降低,含水量在15%~23.5%范围内的抗压强度都大于150kPa;粉煤灰土(1:2)在不同含水量下的破坏应变接近于5%;粉煤灰土(1:2)的变形模量... 为研究含水量对粉煤灰土特性的影响,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粉煤灰土(1:2)抗压强度随含水量增加平缓降低,含水量在15%~23.5%范围内的抗压强度都大于150kPa;粉煤灰土(1:2)在不同含水量下的破坏应变接近于5%;粉煤灰土(1:2)的变形模量随着含水量增加而降低;不同的含水量下灰土比为1:4、1:2和1:1的抗压强度都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但灰土比为1:2时抗压强度均高于其他两种情况。利用无重复两因素方差分析了粉煤灰土特性的影响因素,得出含水量对粉煤灰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显著,含水量对粉煤灰土的变形模量影响显著,灰土比对粉煤灰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更显著。该成果为粉煤灰土在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量 粉煤灰土 抗压强度 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非光滑理论在钻探(井)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仲崇梅 孙友宏 +2 位作者 徐良 高科 任露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5,共4页
介绍了仿生工程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即自然界中,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中的生物,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需要进化而成的表面,都是非光滑表面,该非光滑表面具有减粘、脱附、减阻的特性。实践证明,有规律的非光滑表面还具有耐磨特性,... 介绍了仿生工程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即自然界中,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中的生物,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需要进化而成的表面,都是非光滑表面,该非光滑表面具有减粘、脱附、减阻的特性。实践证明,有规律的非光滑表面还具有耐磨特性,用在发动机活塞表面和轧辊表面均能大幅度提高使用寿命。将仿生非光滑特性应用到金刚石钻头的设计上,研制出了JBD-75S仿生非光滑绳索取心金刚石钻头。现场试验证明,在同样的加工工艺和使用条件下,有规律的仿生非光滑表面金刚石钻头比普通金刚石钻头机械钻速提高47%-83%,钻头寿命提高2.43-2.6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非光滑理论 金刚石钻头 机械钻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工程事故谈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危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明远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119,共2页
确保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界永恒的主题,在建筑工程事故中,碱-骨料反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只有弄清碱-骨料反应的危害性,才能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混凝土 工程事故 碱-骨料反应 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变电站扩建工程中的安全管控
6
作者 李九阳 李向珍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7期36-38,共3页
以西北某省重要枢纽500kV变电站改扩建项目为对象,针对项目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风险高的特点。从施工前、施工期以及设备验收等多维角度对项目建设的全周期进行安全风险管控,实现项目建设过程中人、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变电站 改扩建 风险管控 安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永强 杨文佳 张互助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7,共11页
石墨烯-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GBFAM)是一种新型复合改性材料。为探讨其路用性能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石墨烯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和油石... 石墨烯-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GBFAM)是一种新型复合改性材料。为探讨其路用性能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石墨烯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和油石比对动稳定度、最大弯拉应变和冻融劈裂强度比的影响及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在以最佳石墨烯掺量0.20%、最佳玄武岩纤维掺量0.30%和最佳油石比5.32%为基准的一定变化幅度范围内,GBFAM的动稳定度、最大弯拉应变和冻融劈裂强度比随着石墨烯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和油石比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大致在最佳配比附近达到最大值,其中油石比对动稳定度、最大弯拉应变和冻融劈裂强度比的影响非常显著,石墨烯和油石比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最大弯拉应变影响显著,其余各因素及交互作用的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GBFAM) 路用性能 影响因素 显著性分析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混合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8
作者 王坦 尹俊博 +5 位作者 李立巍 周志杰 杨帆 金沐 吴宁 戴素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9-429,共11页
为进一步探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混合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基于前期实验数据,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参数化分析,界定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细化芯柱对承载力的作用。分别建立受压... 为进一步探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混合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基于前期实验数据,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参数化分析,界定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细化芯柱对承载力的作用。分别建立受压破坏、屈服-受压破坏,以及屈服-受拉破坏模式下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和设计流程,并对公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公式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该公式适用于大偏心受压下各类纤维增强合金材料(FRP)混合配筋偏心受压柱,为该类混合配筋柱的工程应用提供设计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配筋 GFRP筋 偏心受压柱 有限元分析 承载力计算 受压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N的快速路合流区CAV换道决策方法
9
作者 程国柱 王文志 +1 位作者 陈永胜 徐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9,共12页
为解决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保障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在快速路合流区高效、安全、舒适、稳定地行驶,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之DQN(deep q-network)算法,综合考虑车辆行驶安全性、高效性与舒... 为解决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保障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在快速路合流区高效、安全、舒适、稳定地行驶,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之DQN(deep q-network)算法,综合考虑车辆行驶安全性、高效性与舒适性等因素,建立了用于神经网络训练的奖励函数模型,提出了快速路合流区CAV换道决策方法。应用开源自动驾驶仿真场景highway-env,搭建快速路合流区仿真环境,对其主线路段及匝道进行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智能驾驶人模型(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和highway-env中换道决策方法,采用所提出的快速路合流区CAV换道决策方法时,CAV能够快速达到22.22 m/s行驶的稳定状态,同时避免频繁换道及加减速行为,并优化了车头时距,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交通流运行效率和乘车舒适性。研究成果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可为智能网联环境下城市快速路合流区的车辆通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未来智能网联车辆的换道提供了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CAV换道决策方法 DQN 智能网联车辆 深度强化学习 快速路合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交通流下高速公路CAV合流次序优化与轨迹规划方法
10
作者 程国柱 陈永胜 +1 位作者 王文志 徐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为提升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运行效率及驾乘人员舒适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面向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和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CAV)混行的异质交通流环境,提出高速公路CAV合流次序优化与轨... 为提升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运行效率及驾乘人员舒适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面向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和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CAV)混行的异质交通流环境,提出高速公路CAV合流次序优化与轨迹规划方法.首先,以车辆通行时间和延误作为合流区交通运行效率表征指标,建立合流次序优化函数,采用并调整蒙特卡洛树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MCTS)算法,获得最优合流次序;其次,依据合流次序,建立最小化加速度和急动度的CAV合流轨迹规划(Minimize Acceleration and Jerk Trajectory Planning,MAJTP)函数,运用最优控制理论,求解车辆纵向最优轨迹解析解,进而形成高速公路合流区CAV协同控制方法;最后,联合运用SUMO软件和PYTHON库,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交通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CAV渗透率分别为0.2、0.4、0.6和0.8时,相较于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算法,基于MCTS算法的合流次序优化方法累积延误分别降低5.75%、8.84%、12.24%和11.06%;相较于最小化加速度的车辆轨迹规划(Minimize Acceleration Trajectory Planning,MATP)方法,MAJTP方法平均急动度更趋近于零,驾乘人员舒适性有所提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运行管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合流区 合流次序 轨迹规划 蒙特卡洛树搜索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货混行异质交通流下高速公路专用道车流管理方法
11
作者 程国柱 陈永胜 +1 位作者 孟凤威 徐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9,共12页
在人工驾驶小客车与货车,以及智能网联小客车与货车混行的客货混行异质交通流条件下,设置智能网联车(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 CAV)专用道能够有效避免不同类型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本文针对高速公路CAV专用道的车流管理方法... 在人工驾驶小客车与货车,以及智能网联小客车与货车混行的客货混行异质交通流条件下,设置智能网联车(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 CAV)专用道能够有效避免不同类型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本文针对高速公路CAV专用道的车流管理方法展开研究,分析不同类型车辆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考虑CAV渗透率、货车混入率、CAV编队模式及编队规模等因素,给出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客货混行异质交通流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然后,在高速公路CAV专用道设置条件下,计算CAV专用道和混行车道的通行能力,并从加权车道饱和度及车道饱和度均衡性两方面考虑,提出基于双目标优化的高速公路CAV专用道车流管理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研究表明:CAV渗透率、货车混入率、聚集因子和CAV编队对通行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在智能网联小客车(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Car, CAC)专用道设置条件下,当交通需求为6000 veh·h^(-1),货车混入率为0.1,CAV渗透率达到0.6时,与优先为专用道分配CAV的车流管理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加权车道饱和度及车道饱和度均衡性方面的表现更优。研究方法可为高速公路CAV专用道的优化部署及其车流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流管理 马尔科夫链 客货混行异质交通流 智能网联车编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聚类分析的激进换道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婉琦 程国柱 徐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8,共13页
为有效指导驾驶人采取更安全的换道行为,本文提出基于改进的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Kmeans)聚类分析的激进换道行为识别方法。通过模拟驾驶设备和眼动仪获取驾驶数据和眼动状态,运用变点检测算法结合方向盘转角和横向注视位置从多模态... 为有效指导驾驶人采取更安全的换道行为,本文提出基于改进的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Kmeans)聚类分析的激进换道行为识别方法。通过模拟驾驶设备和眼动仪获取驾驶数据和眼动状态,运用变点检测算法结合方向盘转角和横向注视位置从多模态数据集中提取换道行为事件数据,进而提取驾驶人换道行为关键特征参数,运用SOM-Kmeans聚类分析识别激进换道行为。将SOM-Kmeans聚类方法分别与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及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比较,分析激进换道行为的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OM-Kmeans能够将激进换道行为划分为紧急换道和挤车换道两种类型,并建立相应的行为指标和阈值,当换道过程中加速度波动大于8.22 m·s^(-3)且方向盘转角大于0.83 (°)·s^(-1),识别此次换道为激进换道行为;在激进换道行为的基础上,当换道间隙小于7.5 m且换道持续时间大于10.3 s时,识别此次换道为挤车换道,否则,为紧急换道行为。挤车换道行为多出现在拥堵较严重的强制换道中,紧急换道行为多出现在交通流环境较好的自由换道中。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的准确率为92.5%,与传统聚类分析相比,本文提出的激进换道行为识别方法能够更加细致地识别激进换道行为的种类,研究结果可作为评估驾驶人是否存在危险换道行为和衡量驾驶人换道习惯的参考标准,同时,该两次聚类结果可作为激进型换道行为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激进换道行为识别 SOM-Kmeans聚类算法 城市道路 模拟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等级公路货车路侧事故乘员伤害评估方法
13
作者 程国柱 穆长儒 +2 位作者 靳钢睿 裴玉龙 徐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39,共8页
为定量评估低等级公路货车路侧事故风险,降低路侧事故损失,使用PC-Crash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研究在不同圆曲线半径、边坡坡度、驶出速度和路基高度的条件下轻型货车和重型货车驶入路侧的事故严重程度。以加速度损伤指标ASI作为乘员伤害评... 为定量评估低等级公路货车路侧事故风险,降低路侧事故损失,使用PC-Crash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研究在不同圆曲线半径、边坡坡度、驶出速度和路基高度的条件下轻型货车和重型货车驶入路侧的事故严重程度。以加速度损伤指标ASI作为乘员伤害评估指标,分别建立了低等级公路直线段和曲线段货车路侧事故乘员损伤程度计算模型。利用Fisher最优分割法,根据ASI有序数据样本,划分了低等级公路货车路侧事故严重度等级并计算了加速度损伤指标ASI阈值,提出了低等级公路货车路侧事故严重度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加速度损伤指标ASI与车速和路基高度之间体现出类似于正线性变化趋势;加速度损伤指标ASI与边坡坡度之间体现出类似于指数函数变化趋势;加速度损伤指标ASI与圆曲线半径之间体现出类似于幂函数变化趋势;相比于车速和路基高度,边坡坡度的增加更容易导致车辆冲出路外发生路侧事故,增加路侧事故严重程度;圆曲线半径的增大虽然可以减少路侧事故的严重程度,但其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乘员伤害 Fisher最优分割算法 低等级公路 加速度损伤指标 路侧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盾构区间地表沉降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伟 王兴 +1 位作者 周勋 韦生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30,共12页
为了掌握盾构掘进参数和地质条件对砂卵石地层盾构区间地表沉降的综合影响规律,依托成都地铁某盾构区间,结合团队前期地表沉降与掘进参数的关系,确定了总推力、刀盘转速、螺旋机转速、上覆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卵石层厚度6种聚类指标,利... 为了掌握盾构掘进参数和地质条件对砂卵石地层盾构区间地表沉降的综合影响规律,依托成都地铁某盾构区间,结合团队前期地表沉降与掘进参数的关系,确定了总推力、刀盘转速、螺旋机转速、上覆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卵石层厚度6种聚类指标,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各参数指标的实际监测数据进行聚类,综合分析各个指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据K均值聚类结果把监测点即施工地段划分为3种地表沉降风险等级,监测点1—3为危险(Ⅰ级),监测点7—13、16—19、25—34为较危险(Ⅱ级),监测点4—6、14—15、20—24为安全(Ⅲ级)。2)根据聚类结果可知,在特定范围内掘进参数、地层构造与地表沉降之间具有正、负相关性关系。3)通过分析地层构造、掘进参数与地表沉降的关系,得出当上覆土层厚度较大、地下水位较小、卵石层厚度较大时,掘进参数控制范围为总推力29034.00~31181.95 kN,刀盘转速1.25~1.32 r/min,螺旋机转速6.13~6.98 r/min;当上覆土层厚度较小、地下水位较小、卵石层厚度较小时,掘进参数控制范围为总推力34419.89~36867.28 kN,刀盘转速1.44~1.45 r/min,螺旋机转速5.74~6.99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盾构 地表沉降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更换屈曲约束支撑的有限元分析
15
作者 方东健 窦立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62,共8页
针对传统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在震后修复困难、需要整体更换等问题,本文根据“定点屈服”原理,提出一种新型可更换屈曲约束支撑(RBRB),其具有更换方便、只需更换耗能段核心单元即可恢复使用功能等特点。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 针对传统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在震后修复困难、需要整体更换等问题,本文根据“定点屈服”原理,提出一种新型可更换屈曲约束支撑(RBRB),其具有更换方便、只需更换耗能段核心单元即可恢复使用功能等特点。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主要研究了RBRB的抗震性能并分析不同开孔形式对RBRB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RBRB构造合理,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滞回曲线稳定;当核心单元的截面面积一定时,随着开孔排数的增加,RBRB的延性性能逐渐降低,但均能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支撑的大变形需求;RBRB开孔段芯材受压变形为压缩、弯曲与剪切组合的机制,随着开孔排数的增加,剪切变形越明显,剪切变形容易导致RBRB发生面内失稳;由于一排孔的RBRB延性性能与整体性能优于两排孔、三排孔,且考虑加工难度,减少开孔数量,建议采用一排孔的RB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可更换 开孔 有限元分析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冻土区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机理 被引量:25
16
作者 宿晓萍 王清 +1 位作者 王文华 孙昊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4-1253,共10页
为了研究混凝土在冻融交替与盐类侵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抗冻耐久性能,根据季节冻土区大安境内盐渍土中主要易溶盐的类型与含量,配制了3种质量分数的复合盐侵蚀溶液,制备了普通混凝土、2种引气混凝土及2组粉煤灰混凝土试件,进行盐蚀-快速... 为了研究混凝土在冻融交替与盐类侵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抗冻耐久性能,根据季节冻土区大安境内盐渍土中主要易溶盐的类型与含量,配制了3种质量分数的复合盐侵蚀溶液,制备了普通混凝土、2种引气混凝土及2组粉煤灰混凝土试件,进行盐蚀-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对盐冻破坏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衰减及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复合盐加剧了混凝土的冻融剥蚀破坏;混凝土的冻害程度与侵蚀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的含气量、粉煤灰掺量等因素有关;造成混凝土发生盐冻破坏的原因有水结成冰的膨胀压力,或冰与水的渗透压力以及复合盐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的化学侵蚀和盐类的结晶膨胀,其中,盐类结晶压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盐蚀 冻融循环 混凝土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泥复合浆液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59
17
作者 阮文军 王文臣 胡安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2-216,共5页
从注浆材料方面解决注浆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通过大量试验 ,研制出了三种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水泥复合浆液 (CWP复合浆液 ) ,发现了一种新的高效缓凝剂———磷酸二氢铵 (NH4 H2 PO4 ) ,并对缓凝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试验和分析 ,还介... 从注浆材料方面解决注浆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通过大量试验 ,研制出了三种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水泥复合浆液 (CWP复合浆液 ) ,发现了一种新的高效缓凝剂———磷酸二氢铵 (NH4 H2 PO4 ) ,并对缓凝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试验和分析 ,还介绍了早强型复合浆液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浆液 正交试验 粘度 强度 注浆材料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火控系统自动跟踪的卡尔曼滤波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郑岩 谭庆昌 +1 位作者 王树范 徐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6-351,共6页
传统以坦克炮塔坐标系为基准的火控系统很难完成高速动对动状态下的精准射击,针对此问题,通过基于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建立了一种车载火控系统高速动对动状态下,进行自动跟踪时敌我两车瞬时运动关系的运动学模型。利用车载激光测距仪... 传统以坦克炮塔坐标系为基准的火控系统很难完成高速动对动状态下的精准射击,针对此问题,通过基于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建立了一种车载火控系统高速动对动状态下,进行自动跟踪时敌我两车瞬时运动关系的运动学模型。利用车载激光测距仪和车载传感器的实时量测数据,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从而实现车载火控系统的自动跟踪,射击准备时间由过去的10 s左右缩短到了4 s以内,理论上使得坦克首发命中率由过去的50%~70%提高到了90%以上。通过仿真验证了预测结果较为精确和理想,为提高车载火控系统的性能、发展全数字火控系统作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跟踪 车载火控系统 卡尔曼滤波 运动学模型 坐标变换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碳酸盐渍土基本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文华 王清 +1 位作者 张静 陈慧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4,共8页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镇赉县盐渍土分布区进行现场勘查、采样和室内物理化学试验分析,研究了相同位置不同深度土样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地表以下1m以内土的易溶盐总量占单位土体质量百分比为0.1045%~0.466 0%,该盐渍土类型为弱碳酸盐渍土....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镇赉县盐渍土分布区进行现场勘查、采样和室内物理化学试验分析,研究了相同位置不同深度土样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地表以下1m以内土的易溶盐总量占单位土体质量百分比为0.1045%~0.466 0%,该盐渍土类型为弱碳酸盐渍土.地表以下0~3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盐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30~10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盐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体类别为低液限黏土,土的pH值为8.12~9.12,天然状态下呈碱性.在0~30 cm深度范围内,pH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30~100 cm深度范围内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并含有大量交换性钠,这对土的毛细性及冻结过程中的水分迁移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毛细水上升试验发现,距地表0~40 cm深度范围内土体中含有大量的交换性钠,颗粒分散性极大,土颗粒间孔隙过小,毛细阻力大,毛细现象微弱.冻融法毛细水上升试验中,温度梯度作用引起的土中薄膜水的迁移造成了不同层高土含水率的微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碳酸盐渍土 基本性质 毛细水上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长雨 刘寒冰 魏海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5-2028,2033,共5页
对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动强度、动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了动三轴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粉煤灰土的动力特性加以对比,分析表明:粉煤灰土及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在同一围压下动强度均随破坏周数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破坏周数下... 对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动强度、动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了动三轴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粉煤灰土的动力特性加以对比,分析表明:粉煤灰土及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在同一围压下动强度均随破坏周数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破坏周数下动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加;粉煤灰土的黏聚力为203.73 kPa,内摩擦角为11°;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黏聚力为227.26 kPa,内摩擦角为17°,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黏聚力增大了23.53 kPa,提高了11.55%;粉煤灰土的初始切线模量及平均动模量高于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初始切线模量及平均动模量。研究表明,橡胶颗粒改良后的粉煤灰土具有动强度高、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大的特点,从而说明橡胶颗粒改良后的粉煤灰土可以作为季冻区路基冷阻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颗粒 粉煤灰土 冷阻层 动强度 动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