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气氛下电流场辅助Ni-ZrO_(2)陶瓷扩散焊
1
作者 张耀豪 谷岩 +1 位作者 李雪松 周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目的研究电流驱动下金属Ni向ZrO_(2)陶瓷的定向扩散以及界面化学反应,实现两者在工业气氛下的快速连接。方法在1200℃下采用独特的电流场耦合扩散焊连接系统制备Ni-ZrO_(2)扩散偶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不同直流... 目的研究电流驱动下金属Ni向ZrO_(2)陶瓷的定向扩散以及界面化学反应,实现两者在工业气氛下的快速连接。方法在1200℃下采用独特的电流场耦合扩散焊连接系统制备Ni-ZrO_(2)扩散偶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不同直流电参数(电流密度0~5.09 mA/mm^(2))下制备的样品界面焊缝形貌以及原子分布进行观察和解析;测试Ni-ZrO2扩散偶的剪切强度,并结合不同样品的界面微观结构演变初步揭示电流场辅助Ni-ZrO_(2)的连接机制。结果电流场有效地促进了工业气氛下金属-陶瓷界面的交互作用,当电子流由金属Ni指向ZrO_(2)陶瓷时,界面反应层厚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持续增大;样品接头的连接强度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200℃下通电(电流密度为3.82 mA/mm^(2))5 min时得到最佳剪切强度164 MPa。结论施加直流电场引发的金属电迁移效应和固体电解质陶瓷中氧离子的定向运动是促进界面互扩散以及化学反应的重要原因,而局部的过度“失氧”容易导致陶瓷结构和功能特性丧失。与高真空环境相比,在工业气氛下界面附近较高的氧浓度抑制了陶瓷变质,使焊接接头在电流强度较大时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辅助扩散焊 工业气氛 镍/氧化锆陶瓷焊接 界面扩散 高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宇 刘润红 +1 位作者 冉旭 任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5-148,共4页
采用电镀工艺,使碳纤维表面形成铜镀层。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得到铜石墨复合粉末,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观察该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测定相组成,测量显微硬度与密度。结果表明,镀铜碳纤维的加入有利于石墨铜基... 采用电镀工艺,使碳纤维表面形成铜镀层。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得到铜石墨复合粉末,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观察该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测定相组成,测量显微硬度与密度。结果表明,镀铜碳纤维的加入有利于石墨铜基复合材料的组织致密化,可将该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由74%提高到91%,显微硬度由31.0 HV提高至38.7 HV。当镀铜碳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由于碳纤维的偏聚,其基体的显微硬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碳纤维 铜基复合材料 组织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扶正器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晓刚 范伟光 +2 位作者 李红今 刘喜明 董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注塑工艺制备了碳纤维(CF)/玻璃纤维(GF)混杂增强尼龙66(PA66)复合材料,并在模拟高含水及高腐蚀两种井况下分别进行摩擦磨损、线胀系数对比和冲击试验,最终筛选了15%CF/20%GF和20%CF/20%GF两种混杂纤维增强PA66,制成了新型油井用扶... 采用注塑工艺制备了碳纤维(CF)/玻璃纤维(GF)混杂增强尼龙66(PA66)复合材料,并在模拟高含水及高腐蚀两种井况下分别进行摩擦磨损、线胀系数对比和冲击试验,最终筛选了15%CF/20%GF和20%CF/20%GF两种混杂纤维增强PA66,制成了新型油井用扶正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磨擦表面及冲击断口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含水的稀油井中,适合使用15%CF/20%GF增强PA66扶正器;在高含水的稠油井中,由于井下温度较高,20%CF/20%GF增强PA66扶正器与15%CF/20%GF增强PA66扶正器相比,尺寸稳定性更好,耐磨性更高,因此适合该类油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增强 尼龙 66 复合材料 扶正器 PA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特性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曹占义 刘勇兵 +1 位作者 杨晓红 连建设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研究了低速、低载荷滑动摩擦条件下铝基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对滑动初期,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基体合金相近;随着摩擦过程的进行,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石墨含量越高,达到稳定摩擦系数所... 研究了低速、低载荷滑动摩擦条件下铝基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对滑动初期,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基体合金相近;随着摩擦过程的进行,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石墨含量越高,达到稳定摩擦系数所需的时间越短;摩擦系数的变化与摩擦表面石墨成膜过程相对应;摩擦系数达到稳定状态时自润滑膜覆盖面积大约为摩擦表面的85% ,这时自润滑膜在摩擦表面上生成和剥落过程达到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 复合材料 石墨 摩擦系数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磨损机理 被引量:22
5
作者 冉旭 黄显峰 +1 位作者 段利利 刘勇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3-38,共6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后冷压成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两种不同工艺分别制备铜-石墨复合材料,在销盘式实验机上进行材料的摩擦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摩擦表面的形貌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 采用机械合金化后冷压成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两种不同工艺分别制备铜-石墨复合材料,在销盘式实验机上进行材料的摩擦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摩擦表面的形貌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显著下降;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摩擦系数与磨损率都呈下降趋势。摩擦系数与磨损率的显著改善是由于在磨损过程中形成一层覆盖表面的润滑膜。当形成的润滑膜几乎覆盖住整个磨损表面时,该润滑膜能够抑制滑动界面处金属与金属接触,使摩擦磨损特性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机械合金化 铜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泡沫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位东 李永肖 +5 位作者 李文军 李巍 宋镕光 赵占奎 李月明 李东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将酸化的蒙脱土(H-MMT)与酚醛树脂(PF)进行复合,制成剥离型酚醛树脂/蒙脱土(PF/MMT)纳米复合材料和其泡沫体。用XRD和T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复合材料泡沫体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H-MMT与酚醛树脂复...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将酸化的蒙脱土(H-MMT)与酚醛树脂(PF)进行复合,制成剥离型酚醛树脂/蒙脱土(PF/MMT)纳米复合材料和其泡沫体。用XRD和T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复合材料泡沫体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H-MMT与酚醛树脂复合后能形成剥离型PF/MMT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泡沫中的MMT片层发生了取向化,形成了一种蒙脱土片层包裹气泡的结构,因此加固了气泡壁,提高了泡沫的压缩强度,降低了泡沫的掉渣程度。另外,由于蒙脱土片层的纳米效应,PF/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当H-MMT含量大于7%时,MMT片层就会有团聚现象,影响泡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烧结制备TiC/Ti_3SiC_2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松哲 梁宝岩 孙世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1,34,共3页
以Ti、Si和C单质粉末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合成了TiC/Ti3SiC2混合粉体,并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球磨粉体制备了致密的TiC/Ti3SiC2陶瓷。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可以合成由TiC和Ti3SiC2组成的混合粉体,同时还可以细化晶粒,促进烧结的致密化过程... 以Ti、Si和C单质粉末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合成了TiC/Ti3SiC2混合粉体,并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球磨粉体制备了致密的TiC/Ti3SiC2陶瓷。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可以合成由TiC和Ti3SiC2组成的混合粉体,同时还可以细化晶粒,促进烧结的致密化过程。在1200℃下,保温5min,加压30MPa,对机械合金化1h时的粉体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可制备相对密度高达99.1%的TiC/Ti3SiC2复合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I SiC2 放电等离子烧结 机械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紫外线对空间材料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蕾 陈荣敏 何炼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8-20,26,共4页
综述了真空—紫外线的空间环境效应及真空—紫外线对空间材料的降解作用。真空—紫外线辐射使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大,表面成分、结构发生变化,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下降,同时真空—紫外还可以与原子氧产生协同效应,加速材料的降解。
关键词 空间材料 真空紫外线 空间环境效应 原子氧 加速 研究进展 表面成分 降解作用 综述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G36SiCrMnMoCuB碳化钨颗粒增强梯度复合材料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宇光 任露泉 +3 位作者 姜启川 阎久林 马云海 佟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采用液态金属环瀑悬铸填充调配法成功地制出具有明显宏观组织梯度与性能梯度的WC颗粒增强新型钢基耐磨梯度复合材料,并探讨了新材料组织梯度的形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新材料一侧具有高硬度(HRC64.5),另一侧具有较高的韧... 采用液态金属环瀑悬铸填充调配法成功地制出具有明显宏观组织梯度与性能梯度的WC颗粒增强新型钢基耐磨梯度复合材料,并探讨了新材料组织梯度的形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新材料一侧具有高硬度(HRC64.5),另一侧具有较高的韧性(αk=72.3J/cm2),整个断面上组织与性能是连续梯度渐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残余应力及其对拉伸和压缩载荷下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向东 连建设 江中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2-285,共4页
运用空间轴对称有限元方法 ,研究了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分布及其对拉伸和压缩载荷下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拉伸和压缩载荷下 ,热残余应力可导致不对称的应力分布 ;热残余应力降低拉伸时的应力传递 。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 拉伸 压缩 金属基复合材料 有限元 热残余应力 应力应变 T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短纤维/ZA22合金复合材料凝固的方式及组织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思荣 何镇明 +2 位作者 任露泉 刘耀辉 康九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106-110,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挤压铸造Al2O3短纤维增强ZA22合金复合材料的凝固方式及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该复合材料中,短纤维呈准二维随机分布,ZA22合金基体初晶在纤维间隙中生核长大,纤维周围被低熔点物... 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挤压铸造Al2O3短纤维增强ZA22合金复合材料的凝固方式及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该复合材料中,短纤维呈准二维随机分布,ZA22合金基体初晶在纤维间隙中生核长大,纤维周围被低熔点物质环绕。压力、纤维及稀土铈的存在均使ZA22合金组织细化。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纤维预制块对大块稀土化合物或其它杂质有阻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凝固 锌合金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莉 张永丹 富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3-135,共3页
以碳纤维和铁粉为原材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分别制备碳纤维质量分数为0%、0.5%和1%的碳纤维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用MM-200试验机测试该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来表征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以及磨损表面。结果表明:碳纤维... 以碳纤维和铁粉为原材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分别制备碳纤维质量分数为0%、0.5%和1%的碳纤维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用MM-200试验机测试该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来表征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以及磨损表面。结果表明:碳纤维在铁基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在碳纤维含量为0.5%的铁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呈点状分布,周围有许多小孔,表面疏松;在碳纤维含量为1%的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铁基结合成片状向外延伸,周围小孔较少,表面致密。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该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降低,硬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铁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C/Cu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冉旭 刘勇兵 安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法制备C/Cu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粉末和烧结体的组织结构、硬度、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Cu...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法制备C/Cu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粉末和烧结体的组织结构、硬度、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Cu复合粉末尺寸随球磨时间的延长明显细化,C在Cu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放电等离子烧结体组织致密、细小且均匀,随着碳含量增加,烧结体的硬度与密度减小;相对电解粗铜烧结样品而言,C/Cu复合材料表现出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良好耐磨性,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剥层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C/CU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种类对本体透明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牛琪 徐璐 +1 位作者 刘伯军 张明耀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共7页
用4种含有丁二烯链段的橡胶进行本体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简称透明ABS树脂),研究了橡胶种类及其微观结构对透明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树脂MMA-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中MMA含量是... 用4种含有丁二烯链段的橡胶进行本体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简称透明ABS树脂),研究了橡胶种类及其微观结构对透明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树脂MMA-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中MMA含量是决定透明ABS树脂光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橡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黏度对聚合过程中形成的橡胶粒子粒径和透明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均有影响,反式1,4结构会影响两相界面的稳定性从而影响透明ABS树脂的光学性能;球形结构橡胶粒子与骨架结构橡胶条带的协同增韧作用有利于提高透明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当MMA含量为78%(w)时,使用牌号为565T的橡胶制备的透明ABS树脂综合性能最优,透光率为89.9%,雾度为5.17%,缺口冲击强度为223 J/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橡胶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制备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15
作者 关琦 宫文彪 +3 位作者 李于朋 孟庆臣 董俊言 崔恒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3-251,共9页
目的提高铝合金的表面耐磨性能,分析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7005铝合金基体上制备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分析高熵合金涂层的硬度、孔隙率及耐磨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 目的提高铝合金的表面耐磨性能,分析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7005铝合金基体上制备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分析高熵合金涂层的硬度、孔隙率及耐磨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涂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涂层呈现典型的层状结构,Fe、Co、Cr、Ni元素均匀分布在涂层中,而Al元素则偏聚在一起,原始粉末相主要由体心立方相(BCC)组成,而涂层则新增了面心立方相(FCC)。评估了涂层的力学性能,涂层的平均硬度为512.2HV,而铝合金基体的平均显微硬度为120.7HV,涂层的最低孔隙率为3.23%。摩擦磨损测试结果表明,基体的体积磨损率为7.67×10^(-4)mm^(3)/(N·m),涂层的体积磨损率为3.02×10^(-5) mm^(3)/(N·m)。在干摩擦条件下,涂层的磨损破坏机制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还伴随着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结论FCC相的形成归因于APS过程中HEA粉末中的铝发生了迁移或偏聚,造成局部因Al元素耗尽而发生BCC向FCC的相变。与基体相比,HEA涂层的体积磨损率显著降低了96.06%,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采用APS技术制备的HEA涂层不仅提升了铝合金的表面耐磨性能,且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适用于要求较高的耐久性工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高熵合金涂层 硬度 耐磨性能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宇 吴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99,103,共3页
采用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Si C/Al复合材料,在氩气气氛保护下配比Si C体积分数分别为10%、14%、18%、22%的粉末,然后以200 r/min的球磨速度混料3 h,以3.5 MPa冷等静压30 min,最后在氩气气氛下烧结,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40℃,在... 采用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Si C/Al复合材料,在氩气气氛保护下配比Si C体积分数分别为10%、14%、18%、22%的粉末,然后以200 r/min的球磨速度混料3 h,以3.5 MPa冷等静压30 min,最后在氩气气氛下烧结,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40℃,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2 h,在氩气气氛下自然冷却制备。可求出试样的致密度;研究球磨对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图谱及SiC体积分数对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SiC/Al复合材料,其致密度可达94.8%,而硬度达62.9HB,比纯铝的29 HB提高了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粉末冶金 SIC/AL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22-Al_2O_3 复合材料干摩擦磨损表面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思荣 何镇明 任露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ZA22合金和ZA22-Al2O3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表面.结果表明:在ZA22合金磨损表面形成了一层厚约100μm的塑性变形层,而添加Al2O3短纤维能够有效地使这...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ZA22合金和ZA22-Al2O3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表面.结果表明:在ZA22合金磨损表面形成了一层厚约100μm的塑性变形层,而添加Al2O3短纤维能够有效地使这种变形层减薄;在垂直于磨损表面的纤维周围的基体明显比其它部位的高;磨损后复合材料表面的元素Zn被氧化,并有偶件材料的转移物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短纤维 复合材料 干摩擦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对风电机组用铜基摩擦材料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敬丹 陈华 刘晓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65,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风电机组用铜基摩擦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石墨的含量和石墨片尺寸对铜基摩擦材料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组织中石墨呈条状且在垂直于压制压力的方向均匀分布;石墨可降低摩擦材...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风电机组用铜基摩擦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石墨的含量和石墨片尺寸对铜基摩擦材料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组织中石墨呈条状且在垂直于压制压力的方向均匀分布;石墨可降低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而摩擦表面形成的石墨润滑膜降低了材料的磨损;石墨片为300~600μm、石墨质量分数为15%的铜基粉末摩擦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石墨 摩擦磨损 粉末冶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6)Sr_(0.4)Fe_(0.8)Co_(0.2)O_3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朝辉 李光玉 +1 位作者 高冬梅 连建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9,共5页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a0.6Sr0.4Fe0.8Co0.2O3。XRD分析表明,所获粉体为单一相的钙钛矿结构;EDS分析证实,产物中各组成元素相对含量与原料配比一致:TEM观察显示,晶粒尺寸为100~200 nm。以La0.6Sr0.4Fe0.8Co0.2O3作为阴...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a0.6Sr0.4Fe0.8Co0.2O3。XRD分析表明,所获粉体为单一相的钙钛矿结构;EDS分析证实,产物中各组成元素相对含量与原料配比一致:TEM观察显示,晶粒尺寸为100~200 nm。以La0.6Sr0.4Fe0.8Co0.2O3作为阴极材料,Ce0.8Gd0.2O1.9为电解质,NiO/Ce0.8Gd0.2O1.9为阳极材料组成单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试了其输出电性能。结果表明,在650℃工作温度,工作电压为0.5 V时,电流密度为0.45 A/cm2,输出功率密度为0.23 W/cm2。XRD分析表明,阴极La0.6Sr0.4Fe0.8Co0.2O3和电解质Ce0.8Gd0.2O1.9之间未发生固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铜基梯度复合材料粉末压坯的激光烧结 被引量:2
20
作者 关庆丰 李玉龙 +5 位作者 郭作兴 胡建东 王红颖 王玉芬 王存山 文立军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用CO2激光器对铁—铜基梯度复合粉末冶金压坯进行了激光辐射烧结。在对激光束加热温度场下梯度复合材料各层热膨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应力缓和层的成分设计,并对烧结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激光烧结 铁-铜基 梯度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