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_f/LAS复合材料的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多 牛红伟 +3 位作者 赵宇 宋晓国 冯吉才 赵洪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Ag-Cu-Ti活性钎料对C_f/LAS复合材料进行了钎焊,研究了接头界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钎焊接头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用抗剪试验检测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接头界面典型结构为C_f... 采用Ag-Cu-Ti活性钎料对C_f/LAS复合材料进行了钎焊,研究了接头界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钎焊接头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用抗剪试验检测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接头界面典型结构为C_f/LAS复合材料/TiSi_2/Cu_2Ti_4O/TiCu/Ag(s,s)+Cu(s,s)/TiCu/Cu_2Ti_4O/TiSi_2/C_f/LAS复合材料.在钎焊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10 min时,接头室温抗剪强度最高达8.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LAS复合材料 真空钎焊 界面组织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球状Fe3O4颗粒的合成及对刚果红溶液吸附-脱附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明月 金松哲 +1 位作者 吴化 段连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86-2192,共7页
通过简单的水热过程合成具有优良磁学性能的中空Fe3O4单晶颗粒。空心球状颗粒外部直径约500 nm,内径约200 nm,是由粒径为50 nm的颗粒团聚而成。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相邻的Fe3O4纳米晶沿着(311)晶面取向团聚,经过奥斯瓦尔德熟化过程最终... 通过简单的水热过程合成具有优良磁学性能的中空Fe3O4单晶颗粒。空心球状颗粒外部直径约500 nm,内径约200 nm,是由粒径为50 nm的颗粒团聚而成。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相邻的Fe3O4纳米晶沿着(311)晶面取向团聚,经过奥斯瓦尔德熟化过程最终形成中空的球状颗粒。实验合成的Fe3O4粒子表现出特殊的磁学性能,具有相对较低的饱和磁化强度和较高的矫顽力。通过对刚果红溶液的吸附-脱附实验证明,中空结构Fe3O4颗粒对刚果红溶液有更高的吸附和脱附能力,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采用Fe3O4作为吸附剂,可以更高效的去除溶解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可以回收再利用,提高废水净化率,也进一步扩展了磁性材料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材料 化学合成 晶体生长 微观结构 吸附-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PP/SEBS-g-MAH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娜 唐凯 +3 位作者 李军 敖玉辉 杨海东 张会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9-52,共4页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作为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剂用量对尼龙6/聚丙烯(PA6/PP)共混体系相态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在相同增容剂用量下不同PA6、PP配比对体系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作为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剂用量对尼龙6/聚丙烯(PA6/PP)共混体系相态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在相同增容剂用量下不同PA6、PP配比对体系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中的酸酐基团能与PA6末端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在PA6和PP的内表面形成PA6-SEBS接枝共聚物,明显改善了两相的界面相容性,并使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共混物冲击断面形貌的分析表明,共混物发生了明显的脆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聚丙烯 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增容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设计智能化 被引量:7
4
作者 曹海鹏 赵熹华 赵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4,共4页
采用集成基于事例推理,模糊推理,模糊神经网络(FNN)等多种人工智能推理技术,建立了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参数设计系统。选取导电率、屈服强度等材质的物理参数为电阻点焊工艺参数求解模块入口参数,更加符合铝合金电阻点焊过程的物理本质;... 采用集成基于事例推理,模糊推理,模糊神经网络(FNN)等多种人工智能推理技术,建立了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参数设计系统。选取导电率、屈服强度等材质的物理参数为电阻点焊工艺参数求解模块入口参数,更加符合铝合金电阻点焊过程的物理本质;引入规范强度参数,使铝合金电阻点焊焊接参数的选择更加灵活;在此基础上建立FNN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焊接求解模型,提高系统求解的智能性及其学习能力。在铝合金电阻点焊过程数值模拟的基础上,以铝合金电阻点焊焊接参数数值模拟作为已有的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参数库的补充,丰富了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增强了系统的泛化能力。系统应用实例表明可以满足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参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工艺设计 人工智能 模糊神经网络 数值模拟 电阻点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TRIP600高强钢板的点焊工艺 被引量:8
5
作者 于燕 张小盟 +1 位作者 杨海峰 刘臻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71,共4页
对汽车用1.5mm厚TRIP600高强钢板进行了系列电阻点焊试验,对其显微组织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RIP600高强钢板的最佳焊接电流为7.1kA、电极压力为4 410N、焊接时间为0.06s;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对接头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适... 对汽车用1.5mm厚TRIP600高强钢板进行了系列电阻点焊试验,对其显微组织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RIP600高强钢板的最佳焊接电流为7.1kA、电极压力为4 410N、焊接时间为0.06s;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对接头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适当地提高焊接电流、延长焊接通电时间都能有效提高接头强度;焊接接头的剪切断裂主要发生在热影响区,属于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600钢 电阻点焊 剪切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对铁基预合金粉末烧结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华 郭美娜 +1 位作者 曹晓杰 刘勇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6,共3页
采用冷压烧结方法制备Fe-Ni-Mo-Cu-Cr系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研究了铬对粉末烧结密度、微观组织特征及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于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磨损形貌、探讨其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添加少量铬的Fe-Ni-Mo-Cu预合金粉末,在1120℃下烧结... 采用冷压烧结方法制备Fe-Ni-Mo-Cu-Cr系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研究了铬对粉末烧结密度、微观组织特征及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于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磨损形貌、探讨其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添加少量铬的Fe-Ni-Mo-Cu预合金粉末,在1120℃下烧结,可获得较高的烧结密度;微观组织硬度随铬量的增加而增加,表观硬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干滑动摩擦磨损率随磨损滑移距离的增加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预合金粉末 铬铁粉 微观组织 干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横向搭接熔覆层结合界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凤晓 江中浩 刘喜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6-322,共7页
为了提高搭接熔覆层的质量并控制搭接结合界面,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横向搭接结合区域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扫描速度、送粉速率、激光功率分别在100250 mm/min,67.5 g/min,1 5002 500 W区间变化时,搭接结合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界面组织... 为了提高搭接熔覆层的质量并控制搭接结合界面,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横向搭接结合区域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扫描速度、送粉速率、激光功率分别在100250 mm/min,67.5 g/min,1 5002 500 W区间变化时,搭接结合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界面组织形态,没有出现白亮层。这些界面组织一类表现为具有组织与方向"遗传性"的连续外延式生长,另一类表现为非连续外延生长。工艺参数对结合界面组织的影响与其对前一道熔覆层表面转向枝晶区域的重熔深度以及前一道表面晶粒取向、各晶粒的熔化程度和激光熔池内存在的对流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工艺参数 搭接 结合界面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激光熔覆铁基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凤晓 陈莉 +1 位作者 刘喜明 张维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57-60,共4页
在球铁基体上激光熔覆铁基合金,对多道搭接时激光熔池的凝固速率、"二次加热"效应以及熔体的对流行为对搭接熔覆层组织、成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搭接熔覆获得的熔覆层组织随扫描次序前后而粗大,稀释率逐渐增加... 在球铁基体上激光熔覆铁基合金,对多道搭接时激光熔池的凝固速率、"二次加热"效应以及熔体的对流行为对搭接熔覆层组织、成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搭接熔覆获得的熔覆层组织随扫描次序前后而粗大,稀释率逐渐增加,硬度值相应降低。搭接熔覆层组织分界不明显,与基体结合处为波形界面,达到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铁基合金 搭接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60镁合金重熔后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宇 杨永 +1 位作者 周宏 丛福官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55,共2页
通过对AM60镁合金熔炼中加入不同配比的回炉料,在不同温度下熔炼,再经过不同时间的搅拌,得到了夹杂物含量不同的试样;实验证明,含回炉料少、熔炼温度适当增高、加强搅拌,能减少其夹杂物含量,从而提高其强度。
关键词 镁合金 重熔 回炉料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L12铝合金的过烧组织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宇 陈莉 雷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7-28,共2页
对YL12铝合金不同过烧情况下的组织进行了观察,指出其过烧时的特征组织是复熔球、晶界析出相、过烧三角区,过烧程度不同其特征组织不同。在发生轻微过烧时其性能未发生较大变化,过烧严重时,力学性能迅速下降。
关键词 铝合金 过烧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为600MPa TRIP钢板的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燕 张小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58-60,共3页
通过对1.5mm厚的TRIP600 MPa钢板进行系列疲劳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加载频率为8 Hz、R=0的高周拉-拉疲劳试验条件下,TRIP600钢板的疲劳极限为460 MPa;S-N曲线拟合的经验公式为:lgN=51.1... 通过对1.5mm厚的TRIP600 MPa钢板进行系列疲劳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加载频率为8 Hz、R=0的高周拉-拉疲劳试验条件下,TRIP600钢板的疲劳极限为460 MPa;S-N曲线拟合的经验公式为:lgN=51.1625-16.8574 lgσ;钢板的疲劳源多位于表面下的夹杂物处,裂纹的扩展区为韧性断裂,瞬断区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600 S-N曲线 断口扫描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Cr18Mn18N0.6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变形与再结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季长涛 范艳华 +1 位作者 陈咨伟 安秋沿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7-50,共4页
常压冶炼的0Cr18Mn18N0.6奥氏体不锈钢热轧板材经固溶处理(1150℃保温10 h)后进行了20%、25%、30%、35%、40%、42%塑性变形,并将42%变形量的试样在750、800、850、900℃进行了1 h的再结晶,对塑性变形及再结晶前后的组织进行分析,同时比... 常压冶炼的0Cr18Mn18N0.6奥氏体不锈钢热轧板材经固溶处理(1150℃保温10 h)后进行了20%、25%、30%、35%、40%、42%塑性变形,并将42%变形量的试样在750、800、850、900℃进行了1 h的再结晶,对塑性变形及再结晶前后的组织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了硬度。结果表明,塑性变形以平面滑移为主,形成大量的滑移带组成的变形织构,在变形过程中退火孪晶是界面弯曲变形;变形量为42%的试样开始再结晶温度为750℃,终了再结晶温度为900℃;再结晶后晶粒细小,硬度提高了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变形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P800钢板疲劳裂纹扩展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燕 杨海峰 刘云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3,共3页
以TRIP800钢板的疲劳裂纹为研究对象,根据疲劳裂纹扩展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技术,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疲劳过程进行应力场分析。研究了应力循环条件下的疲劳损伤现象,建立了应力循环条件下的应力分析模型,在确定应力集中部位的基础... 以TRIP800钢板的疲劳裂纹为研究对象,根据疲劳裂纹扩展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技术,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疲劳过程进行应力场分析。研究了应力循环条件下的疲劳损伤现象,建立了应力循环条件下的应力分析模型,在确定应力集中部位的基础上,分析裂纹源产生的条件,进而模拟计算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提出了平面问题应力强度因子的一种数值模拟方法,对汽车车身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800钢 裂纹扩展 有限元模拟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元素对TiN薄膜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景辉 吴连波 赵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61,共2页
在TiN中加入不固溶于TiN晶格的Si元素,提高薄膜的硬度、韧性和弹性回复,从而增加了刀模具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SI元素 Ti—Si—N薄膜 超硬度 超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TRIP钢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15
作者 于燕 张小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65-66,71,共3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板的疲劳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表明,用ANSYS求解的TRIP钢板的断裂强度因子是比较精确的。
关键词 TRIP钢板 应力强度因子 ANSYS 疲劳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