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的制备及其抗炎活性
1
作者 徐萍 王君淑 +2 位作者 鞠凤霞 李深 张凤清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4-962,共9页
以林蛙(Rana dybowskii)残体为原材料,在酶解条件下获得林蛙残体多肽(RDRP),再与硒离子(Se4)螯合制备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RDRPC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螯合反应的优化条件,并通过体外细胞模型对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以林蛙(Rana dybowskii)残体为原材料,在酶解条件下获得林蛙残体多肽(RDRP),再与硒离子(Se4)螯合制备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RDRPC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螯合反应的优化条件,并通过体外细胞模型对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e4与RDRP作用生成螯合物;RDRPCS有足够的金属结合位点,螯合位点分别为氨基、羟基和C=O;螯合工艺优化结果为温度60℃,pH=6,时间65 min,质量比2.5:1,该条件下螯合反应的效率为70.7%;不同浓度的螯合物对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的NO,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量均具有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蛙残体肽 螯合硒 抗炎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溶液型聚芳醚酮上浆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谢雨佳 谢鑫淋 +4 位作者 裴维兵 李奇 郭家铭 袁尧 刘宇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由于碳纤维(CF)表面呈现化学惰性且润湿性差,显著影响了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的界面性能,上浆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其中聚芳醚酮(PAEK)作为CF上浆剂具有耐高温和机械强度高等优点。以双酚A(... 由于碳纤维(CF)表面呈现化学惰性且润湿性差,显著影响了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的界面性能,上浆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其中聚芳醚酮(PAEK)作为CF上浆剂具有耐高温和机械强度高等优点。以双酚A(BPA)和双酚芴(BHPF)为单体,环丁砜为溶剂,180℃下合成了耐高温PAEK,并以该树脂为主浆料制备出上浆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PAEK的官能团结构、上浆后的CF单丝表面及复合材料断裂面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也对不同浓度的聚芳醚酮上浆剂对CF/PEEK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随着上浆剂中BHPF质量分数的增加,PAEK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及5%热分解温度(T5%)逐渐升高,最终用BHPF单体全部替代了有毒的双酚A单体,制备出绿色环保的PAEK。与未经上浆处理的CF/PEEK相比,使用质量分数1.5%的PAEK-3上浆剂使其层间剪切强度(ILSS)提升了31.43%,而弯曲强度提高了22.1%,弯曲模量提高了26.8%。因此,使用质量分数1.5%的PAEK-3上浆剂能有效提高CF/PEEK复合材料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芳醚酮 复合材料 上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安全剂量的确定及质量评价
3
作者 庄新慧 于敏 +2 位作者 王君淑 焦连庆 张凤清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杀菌对丹参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4、6、8、10、12、14、16、18 kGy辐照剂量处理丹参样品,比较不同剂量下丹参微生物水平、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确定最佳安全剂量;建立丹参...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杀菌对丹参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4、6、8、10、12、14、16、18 kGy辐照剂量处理丹参样品,比较不同剂量下丹参微生物水平、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确定最佳安全剂量;建立丹参辐照前后指纹图谱,判断电子束辐照杀菌前后丹参化学成分一致性是否良好;选取6批丹参验证最佳安全辐照剂量。结果表明,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剂量达10 kGy及以上时,微生物水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标准;在10 kGy剂量内,辐照组与对照组的8种化合物总含量、4种抗氧化活性无显著差异,且10 kGy剂量组与对照组的抗氧化活性最接近。综上,确定10 kGy为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的最佳安全辐照剂量。辐照前后丹参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拉曼光谱(SERS)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提示化学成分一致性良好。6批丹参经10 kGy杀菌后的微生物水平符合药典规定;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存活率经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电子束辐照杀菌技术在丹参生产中的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电子束辐照杀菌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定性定量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田齐聪 于敏 +4 位作者 刘守国 焦连庆 时晓宇 姜先慧 张凤清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7,I0002,共12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吸收剂量(2、4、6、8、10、12、14、16、18 kGy)处理黄芪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水平、多种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灭菌前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吸收剂量(2、4、6、8、10、12、14、16、18 kGy)处理黄芪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水平、多种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灭菌前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指纹图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吸收剂量≥10 kGy时,黄芪微生物水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不同吸收剂量下黄芪中毛蕊异黄酮含量、毛蕊异黄酮苷含量、刺芒柄花素含量、芒柄花苷含量、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3-氧代-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自由基(PTIO·)清除率、铁氰化钾还原力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存活率较灭菌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灭菌后黄芪SERS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与未灭菌样品图谱相比,相似度均大于0.9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确认HPLC指纹图谱中13个共有峰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13个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关联度均大于0.600,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素、芒柄花苷含量与黄芪抗氧化活性的关联度均大于0.700。综上,吸收剂量18 kGy及以下的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无影响,上述4种化合物含量与黄芪抗氧化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其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本研究可为电子束灭菌技术在黄芪灭菌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电子束辐照灭菌 抗氧化活性 谱效学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鉴别人参真伪和产地 被引量:11
5
作者 白云慧 张泰铭 张凤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02-308,共7页
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对7个不同产地的人参及其伪品以及其它参类进行研究,提出鉴别人参真伪和产地的新方法。向"硫酸-硫酸锰-丙酮-溴酸钠"混合液中加入样品,产生非线性化学反应,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检测不同产地和种类样品的指纹图谱... 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对7个不同产地的人参及其伪品以及其它参类进行研究,提出鉴别人参真伪和产地的新方法。向"硫酸-硫酸锰-丙酮-溴酸钠"混合液中加入样品,产生非线性化学反应,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检测不同产地和种类样品的指纹图谱,并确定其系统相似度。结果表明:样品用量为0.6g,反应温度为37℃时,样品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具有良好重现性和特征性。不同种类的样品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指纹图谱;同一产地人参的系统相似度在0.9712~0.9920之间,而不同产地人参的相似度在0.7548~0.9403范围内。利用人参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的直观特征和系统相似度可分别准确地鉴定人参的真伪和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 鉴别 真伪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糖醇黑液化学改性制备木质素基减水剂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坤 张莎莎 +2 位作者 王晓俊 薛冬桦 左小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8-260,共3页
玉米秸秆糖醇黑液在100~140℃下与甲醛、Na_2SO_3溶液(摩尔比0.6~0.8)发生磺化、磺甲基化反应2~4h,制备出木质素基减水剂,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通过减水率、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分析木质素基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作用规律,并结... 玉米秸秆糖醇黑液在100~140℃下与甲醛、Na_2SO_3溶液(摩尔比0.6~0.8)发生磺化、磺甲基化反应2~4h,制备出木质素基减水剂,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通过减水率、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分析木质素基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作用规律,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木质素基减水剂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制备的木质素基减水剂,可有效减缓水泥初期水化,促进后期水化,对水泥颗粒有良好的分散效果;水灰比0.35、掺量为1.2%时,减水率为17.5%,达到高效减水剂标准;掺加减水剂试样的初凝、终凝时间均显著延长,能有效提高水泥硬化体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糖醇黑液 改性 木质素基减水剂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17
7
作者 姜睿馨 周屹博 王志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217,共5页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更有效提高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长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在着重突出教育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要求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依托五大实践教学平台,采...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更有效提高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长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在着重突出教育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要求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依托五大实践教学平台,采用"一制三化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食品专业"分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工程应用背景和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食品专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芳醚酮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周尚龙 敖玉辉 +4 位作者 段金汤 张才亮 顾雪萍 冯连芳 刘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4,179,共6页
含氟聚芳醚酮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较低的介电常数,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集成电路等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聚合物的疏水性能和防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4,4′-二氟二苯甲酮和六氟双酚A、双酚A共聚制得一系列氟含量... 含氟聚芳醚酮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较低的介电常数,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集成电路等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聚合物的疏水性能和防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4,4′-二氟二苯甲酮和六氟双酚A、双酚A共聚制得一系列氟含量不同的聚芳醚酮共聚物(FPAEK),将其与全氟辛基三乙氧硅烷改性SiC纳米颗粒(F-SiC)复合,制备了超疏水F-SiC/FPAEK复合涂层。结果表明:随着六氟双酚A比例的增加,即含氟量的增大,FPAEK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151.5℃升高至160.4℃,水接触角从63.3°增大到105°,拉伸强度由50.2MPa提高到65.1MPa;当F-SiC含量为1%(质量分数)时,复合涂层的超疏水性能最强,水接触角可达173°。该复合涂层具有极低的浸润性、吸水性以及优异的自清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芳醚酮 碳化硅 全氟辛基三乙氧硅烷 超疏水涂层 自清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的配方工艺
9
作者 张瑞博 闫小娟 张海悦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6,共6页
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是一款具有抗疲劳功能的固体饮料,主要以黄精、益智仁、茯苓、芡实、枸杞、山药、大枣、山楂八味药食同源的药材为原料,经煎煮提取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喷干粉,以喷干粉为主料,添加麦芽糊精、白砂糖、低聚果糖、橙子粉... 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是一款具有抗疲劳功能的固体饮料,主要以黄精、益智仁、茯苓、芡实、枸杞、山药、大枣、山楂八味药食同源的药材为原料,经煎煮提取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喷干粉,以喷干粉为主料,添加麦芽糊精、白砂糖、低聚果糖、橙子粉等添加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固体饮料的配方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当喷干粉添加量为40%、白砂糖添加量为20%、低聚果糖添加量为4%、橙子粉添加量为20%时,该固体饮料酸甜可口、口感较好,感官评分最高,为88.66分,水分含量为(5.2±0.08)%,溶解度为(89.12±0.07)%,休止角为12.11°±0.18°,堆积密度为(0.71±0.06)g/mL,成型率为(9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化学》教学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泽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z2期181-182,共2页
结合教学实践,从工科《普通化学》的教学改革角度,谈教学中存在的学时和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以及工科《普通化学》的地位、教学对象的问题.
关键词 普通化学 教学对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菌病对鱼虾的危害及防治(下)
11
作者 马泽宁 马向前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56-58,共3页
五、鱼虾养殖中的弧菌病防治措施。1.环境管理与生物安全措施。弧菌病的防治方式中,环境管理与生物安全措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环境管理主要侧重于改善和优化水产养殖环境,以减少弧菌的生存和传播机会。这包括保持水质的清洁与稳定... 五、鱼虾养殖中的弧菌病防治措施。1.环境管理与生物安全措施。弧菌病的防治方式中,环境管理与生物安全措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环境管理主要侧重于改善和优化水产养殖环境,以减少弧菌的生存和传播机会。这包括保持水质的清洁与稳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氧、pH、氨氮和亚硝酸盐等,确保它们在适宜范围内。同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的环境恶化,也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此外,定期清理养殖设施,如池塘底泥和残饵,能有效减少弧菌的滋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措施 弧菌病 防治方式 养殖设施 养殖密度 适宜范围 水产养殖环境 残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孔Ti/BDD薄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低浓度茜素红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如彬 冉二燕 +2 位作者 孙见蕊 张德文 张宝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3-237,256,共6页
运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的方法制备了以多孔钛为基体的掺杂硼金刚石(porous Ti/BDD)薄膜电极,并测试了它的主要物理性质,SEM表明金刚石相生长良好并且能均匀地分布在基体表面和孔内,Raman光谱表明电极的金刚石相纯而且质量很高。... 运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的方法制备了以多孔钛为基体的掺杂硼金刚石(porous Ti/BDD)薄膜电极,并测试了它的主要物理性质,SEM表明金刚石相生长良好并且能均匀地分布在基体表面和孔内,Raman光谱表明电极的金刚石相纯而且质量很高。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酸性条件下茜素红在多孔Ti/BDD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通过改变阳极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Na2SO4的浓度来研究茜素红在多孔Ti/BDD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降解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40 mA/cm2、支持电解质浓度0.5 mol/L为较理想的工艺参数,总电流效率达到30.2%。在相同条件下,发现多孔Ti/BDD薄膜电极氧化降解茜素红与平板Ti/BDD薄膜电极相比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紫外可见光光谱证实了多孔Ti/BDD电极能够有效地电氧化降解茜素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钛 掺杂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茜素红 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物理-化学混杂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欠欠 关爽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6-1151,共6页
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原料,采用"一锅煮"及紫外辐照结合冷冻-解冻两步聚合法制备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PVA/PAM)混杂双网络水凝胶,并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失水性能以及自... 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原料,采用"一锅煮"及紫外辐照结合冷冻-解冻两步聚合法制备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PVA/PAM)混杂双网络水凝胶,并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失水性能以及自愈合性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PVA/PAM混杂双网络水凝胶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其拉伸强度为428kPa,失水速率和单网络水凝胶相比较慢,具有一定的自愈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丙烯酰胺 辐照 冷冻-解冻 水凝胶 力学性能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贞甘饮品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功能学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珊 张凤清 解耸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0-362,共3页
探讨五味贞甘饮品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功能。将清洁级Wistar雄性大白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五味贞甘饮品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连续灌胃大鼠30d,除对照组外以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并测定ALT、AST值,... 探讨五味贞甘饮品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功能。将清洁级Wistar雄性大白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五味贞甘饮品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连续灌胃大鼠30d,除对照组外以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并测定ALT、AST值,取肝脏作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组的ALT、AST均低于CCl4肝损伤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剂量组大鼠病理总积分较CCl4肝损伤模型组轻,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五味贞甘饮品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贞甘饮品 化学性肝损伤 CC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香豆素阳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永祺 侯瑞斌 李东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123,共3页
合成以香豆素为母核的荧光化学传感器。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荧光化学传感器的传感性能进行了研究。在乙腈溶液中,荧光化学传感器对铜离子(Cu^(2+))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力。Cu^(2+)的加入使得传感器的紫外光谱发生蓝移,吸光度减小;荧... 合成以香豆素为母核的荧光化学传感器。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荧光化学传感器的传感性能进行了研究。在乙腈溶液中,荧光化学传感器对铜离子(Cu^(2+))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力。Cu^(2+)的加入使得传感器的紫外光谱发生蓝移,吸光度减小;荧光光谱发生显著的淬灭,在加入2当量Cu^(2+)之后荧光几乎完全淬灭。测试表明,荧光化学传感器对Cu^(2+)具有良好识别和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化学传感器 香豆素 金属离子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多巴胺的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冷爽 王韬 +4 位作者 杨敏 赵彦芝 陆伟 王若明 孙国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7-483,共7页
多孔碳材料由于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电子传导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被广泛研究。碳材料的组成及表面孔结构直接影响其电化学性能,为进一步提高碳材料的电容性能,本文首次以聚多巴胺球为前体,KOH为活化剂... 多孔碳材料由于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电子传导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被广泛研究。碳材料的组成及表面孔结构直接影响其电化学性能,为进一步提高碳材料的电容性能,本文首次以聚多巴胺球为前体,KOH为活化剂,通过高温碳化成功制备了良好电化学性能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Raman光谱等对所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进行了形貌及结构组成的表征。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对多孔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的协同作用,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材料的比电容可达269 F/g,充放电循环1000圈后电容仍可保留初始值的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氮掺杂 多孔碳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_(0.8)Sr_(0.2)Fe_(0.7)Ni_(0.3)O_(3-δ)-Pr_(1.2)Sr_(0.8)Ni_(0.6)Fe_(0.4)O_(4+δ)复合阴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玉 张晴 +2 位作者 彭文浩 朱晓飞 周德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7-808,共12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单相Pr_(0.8)Sr_(0.2)Fe_(0.7)Ni_(0.3)O_(3-δ)(PSFN_(113))和Pr_(1.2)Sr_(0.8)Ni_(0.6)Fe_(0.6)O_(446)(PSNF_(214)),并将二者以3∶7的质量比固态混合制备PSFN;-PSNF;异质复合阴极,系统地研究异质界面的存在对样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单相Pr_(0.8)Sr_(0.2)Fe_(0.7)Ni_(0.3)O_(3-δ)(PSFN_(113))和Pr_(1.2)Sr_(0.8)Ni_(0.6)Fe_(0.6)O_(446)(PSNF_(214)),并将二者以3∶7的质量比固态混合制备PSFN;-PSNF;异质复合阴极,系统地研究异质界面的存在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评估PSFN;-PSNF;复合材料作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的潜力。结果表明,异质复合材料的两相间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与Ce_(0.8)Gd_(0.2)O_(1.9)(GDC)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界面粘附性,具有长期运行稳定性。PSNF_(113)加入到PSFN_(214)中形成异质结构,可提高氧空位含量,改善PSFN;的氧离子传输。两相颗粒紧密缠绕以最大化形成异质界面,提高比表面积。800℃时,PSFN_(113)-PSNF_(214)的极化电阻值为0.053Ω·cm^(2),仅为PSFN_(113)的41%和PSNF_(214)的61%;相应单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为496.80 mW/cm^(2),高达PSFN_(113)的2.5倍和PSNF_(214)的1.6倍。60 h长期稳定性测试的电压衰减率仅为0.07%/h。因此,PSFN_(113)-PSNF_(214)异质复合阴极优异的性能和杰出的稳定性,使其可作为IT-SOFC阴极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无钴复合阴极 异质界面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 Exactive Plus-MS分析高粱壳化学成分及黄嘌呤氧化酶体外抑制活性筛选
18
作者 张瀚水 龚本义 +4 位作者 南敏伦 赫玉芳 赵昱玮 吴丛梅 殷玉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87-1594,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对高粱壳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该实验使用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2.1 nm×30 nm,3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对高粱壳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该实验使用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2.1 nm×30 nm,3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进样量10μL。质谱分析采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利用Xcalibur 4.1软件结合数据库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共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对刺槐素、葛根素、芹菜素、根皮苷、异鼠李素和3,3’,4’,7-四羟基黄酮6种化学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发现芹菜素和3,3’,4’,7-四羟基黄酮对黄嘌呤氧化酶(XO)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_(50)分别为18.11和34.59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壳 化学成分鉴定 质谱碎裂机理 黄嘌呤氧化酶 抑制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和Fe2O3的添加对GDCSi体系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周晶 陈俞萱 +2 位作者 马焌铭 朱晓飞 周德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9-818,共10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Gd_(0.2)Ce_(0.8)O_(3-σ)+0.05%(质量分数)SiO_(2)(GDCSi)电解质。在GDCSi体系中加入Fe_(2)O_(3)及MgO可达到降低烧结温度的同时提高晶界电导率,并减小杂质SiO_(2)对氧离子在晶界处传输的阻碍的目的。将MgO和Fe_(2)O...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Gd_(0.2)Ce_(0.8)O_(3-σ)+0.05%(质量分数)SiO_(2)(GDCSi)电解质。在GDCSi体系中加入Fe_(2)O_(3)及MgO可达到降低烧结温度的同时提高晶界电导率,并减小杂质SiO_(2)对氧离子在晶界处传输的阻碍的目的。将MgO和Fe_(2)O_(3)单掺杂或双掺杂在GDCSi体系中并对GDCSi基电解质的微观形貌及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主要由立方萤石结构相组成;物质的量分数4%MgO单掺杂的GDCSi-M、物质的量分数4%Fe_(2)O_(3)单掺杂的GDCSi-F以及物质的量分数2%MgO-物质的量分数2%Fe_(2)O_(3)共掺杂的GDCSi-MF均可促进GDCSi体系晶粒增长,降低晶粒间孔隙率,提高电解质的相对密度,降低晶粒电阻R;、晶界电阻R;及总电阻R;GDCSi-MF具有最高晶界电导率和总电导率,在400℃时GDCSi-MF的晶界电导率σ;和总电导率σ;分别是GDCSi的10.41和1.8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助剂 晶界改善剂 电导率 掺杂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羟基蜕皮激素对高糖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梦媛 刘咸筠 +3 位作者 孟祥龙 李皓 李占东 殷玉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9-377,共9页
目的:探究20-羟基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20-HE)对高糖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高糖(50 mmol/L葡萄糖)建立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采用CCK-8法、caspase-3活性检测实验、荧光探针法和比色... 目的:探究20-羟基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20-HE)对高糖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高糖(50 mmol/L葡萄糖)建立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采用CCK-8法、caspase-3活性检测实验、荧光探针法和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力、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对参与20-HE调控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预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评价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水平,利用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LY294002)验证其是否参与20-HE发挥的调控作用。结果:20-HE的浓度低于20μmol/L对HepG2细胞没有显著毒性作用;20-HE可以显著提高损伤细胞的活力(P<0.05),显著抑制损伤细胞的凋亡(P<0.05),显著下调损伤细胞的ROS水平(P<0.05),显著提高SOD和CAT的水平(P<0.05),显著下调MDA水平(P<0.05);PI3K/Akt信号通路是20-HE发挥调控作用的潜在下游机制;20-HE可以显著上调损伤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水平(P<0.05);LY294002可以逆转20-HE对损伤细胞发挥的保护作用。结论:20-HE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高糖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羟基蜕皮激素 高糖 HEPG2细胞 氧化应激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