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步法冲压映射在汽车座椅碰撞仿真中的应用
1
作者 沈婷婷 李红 杨银丽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指导座椅设计、降低开发工时,基于一步法冲压映射研究了钣金件冲压后产生的残余应变、塑性变形对汽车座椅碰撞仿真结果的影响,研究冲压映射过程的自动化处理方法。通过Altair HyperWorks软件的Radioss_One_Step模块模拟钣金件冲压;利... 为指导座椅设计、降低开发工时,基于一步法冲压映射研究了钣金件冲压后产生的残余应变、塑性变形对汽车座椅碰撞仿真结果的影响,研究冲压映射过程的自动化处理方法。通过Altair HyperWorks软件的Radioss_One_Step模块模拟钣金件冲压;利用Tcl/Tk以及Python语言优化编程,实现座椅全部钣金件冲压模拟的自动化批量处理,并将冲压结果自动映射至碰撞模型;以某车型驾驶员座椅为研究对象,进行第50百分位男性假人后撞仿真与物理试验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带有冲压映射结果的仿真分析更接近物理试验,仿真更加精确,与手动处理相比,采用优化的批处理程序降低工时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一步法冲压映射 加工硬化 自动批量处理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Z实现汽车后排靠背以塑代钢的轻量化研究
2
作者 杨银丽 房志伟 +1 位作者 刘玲 郝薇薇 《汽车零部件》 2024年第7期29-34,共6页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中专门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它集成了多个TRIZ方法及工具,设定了一套从问题分析到方案优选的系统性问题思考及解决流程。当前汽车后排座椅结构都使用金属材料,整体重量大,成型和装...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中专门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它集成了多个TRIZ方法及工具,设定了一套从问题分析到方案优选的系统性问题思考及解决流程。当前汽车后排座椅结构都使用金属材料,整体重量大,成型和装配工艺复杂,为了降低重量、减少工装,提出了以塑代钢的概念,后排座椅使用塑料靠背。但是塑料材料性能具有局限性,难以通过法规的要求,导致易出现碎裂的问题。利用ARIZ及知识库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按照流程逐步实施ARIZ的9个关键步骤,分析问题模型,最终实现后排靠背板以塑代钢的轻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Z 汽车 后排座椅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均匀性小孔径激光照明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付瀚毅 刘原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8-554,共7页
激光照明应用当中激光的高斯分布和散斑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照明质量,为了将激光器出射的高斯分布的激光整形成类似平顶分布,同时对散斑进行抑制,实现均匀的激光照明,对随机漫射体抑制散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设计了一套基于"随机微... 激光照明应用当中激光的高斯分布和散斑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照明质量,为了将激光器出射的高斯分布的激光整形成类似平顶分布,同时对散斑进行抑制,实现均匀的激光照明,对随机漫射体抑制散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设计了一套基于"随机微透镜阵列"的激光照明系统,可实现出光孔径2mm,半发散角18°的平顶均匀激光照明。并对比了在此种结构下采用石英玻璃棒和自聚焦透镜作为光导元件时光斑质量的区别,对光斑的分布及散斑进行了测量,验证了此种方法能够将散斑对比度降低到4.84%,极大地提升了激光照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斑抑制 随机微透镜阵列 激光照明 散斑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17位压力分布的汽车座椅靠背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艳飞 邢立峰 +1 位作者 黄玉强 朱丽丽 《汽车工程学报》 2020年第2期142-147,共6页
与人-椅接触界面压力普通分区方式相比,人体分为肩背部、腰部和臀部等17个部位的压力分布方式更符合汽车座椅人机工效学设计理念。在汽车座椅靠背舒适性方面,肩背部和腰部的人-椅接触界面压力是相辅相成的。采用人体17位压力分布方式,... 与人-椅接触界面压力普通分区方式相比,人体分为肩背部、腰部和臀部等17个部位的压力分布方式更符合汽车座椅人机工效学设计理念。在汽车座椅靠背舒适性方面,肩背部和腰部的人-椅接触界面压力是相辅相成的。采用人体17位压力分布方式,通过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座椅肩背部和腰部区域的人-椅接触界面压力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汽车座椅人-椅接触界面的肩背部和腰部最大舒适压力比率范围为25%~56%,其最大压力比率平均值约为40%。人-椅接触界面的肩背部和腰部区域平均舒适压力比率范围为8%~24%,其平均压力比率平均值约为13%。与腰部相比,肩背部区域的人-椅接触界面压力较小,感知更灵敏,压力梯度变化更需平缓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椅靠背 压力分布 舒适 肩背部和腰部压力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靠背对驾乘者腰部支撑强度的压力特征及演变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艳飞 黄玉强 王长余 《汽车工程学报》 2022年第3期335-340,共6页
在座椅其他设计均不变的情况下,被试者通过调节腰托前后位置实现腰部支撑强度变化,模拟背部特别是腰部不同支撑设计的座椅,进行了座椅靠背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舒适性研究,并讨论了随着驾驶时间的推移,驾乘者不舒适部位和坐姿变化规律。... 在座椅其他设计均不变的情况下,被试者通过调节腰托前后位置实现腰部支撑强度变化,模拟背部特别是腰部不同支撑设计的座椅,进行了座椅靠背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舒适性研究,并讨论了随着驾驶时间的推移,驾乘者不舒适部位和坐姿变化规律。研究显示,得到被试者腰部支撑强度适中、不足和过大3种形式的压力分布特征之一。腰部支撑强度适中时,腰部区域内压力变化平缓成“面”支撑;腰部支撑不足时,一般特征是腰部区域内压力小于肩部,随着驾乘时间增加,骨盆会前移使腰椎脱离脊柱“S”形的健康弯曲状态;腰部支撑过大时,有“点”支撑的变化趋势,随着驾乘时间增加,胸廓后仰头部调整驾驶所需的眼睛位置,颈部和肩部肌肉处于活跃做功状态易产生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椅靠背 压力分布 腰部支撑 人体坐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座椅面套拉伸性能的柔软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艳飞 王长余 +1 位作者 黄玉强 王欢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0,共4页
不同类型座椅面套拉伸性能差异较大,会影响驾乘人员感知的座椅柔软程度。分析了市场上织物、真皮和人造革等面套拉伸性能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从拉伸性能角度进行了3组面套柔软性分析:(1)5种市场座椅面套;(2)打孔和未打孔面套;(3)绗缝... 不同类型座椅面套拉伸性能差异较大,会影响驾乘人员感知的座椅柔软程度。分析了市场上织物、真皮和人造革等面套拉伸性能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从拉伸性能角度进行了3组面套柔软性分析:(1)5种市场座椅面套;(2)打孔和未打孔面套;(3)绗缝与未绗缝面套。结果表明:多数面套的纬向断裂强度范围350~715 N,断裂伸长率范围22%~198%。(1)具有较好柔软性又满足断裂强度的面套,在伸长率5%条件下拉伸强度16.9 N,20%伸长率条件下拉伸强度58.9 N;(2)打孔面套柔软性得到改善,密集孔洞适合用在座椅非主要承载区;(3)平面绗缝面套特别是密集绗缝会降低柔软性,不适合用在座椅非主要承重区。研究结果为座椅主要和非主要承重区面套材质选择和造型装饰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面套 拉伸 柔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手动调角器卷簧设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战磊 陈丽洁 《汽车零部件》 2020年第2期28-31,共4页
基于手工计算,对汽车座椅手动调角器卷簧的设计和材料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座椅手动调角器卷簧的设计不能按照JB/T 7366-1994标准中给定的方法进行正向设计,需要根据汽车座椅卷簧的外形尺寸需要,确定一些基本参数后,进行反向设计... 基于手工计算,对汽车座椅手动调角器卷簧的设计和材料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座椅手动调角器卷簧的设计不能按照JB/T 7366-1994标准中给定的方法进行正向设计,需要根据汽车座椅卷簧的外形尺寸需要,确定一些基本参数后,进行反向设计,进而确定卷簧的材料、尺寸等参数。此外,在备选的50CrVA、65Mn和60Si2Mn三种材料中,采用60Si2Mn设计和制造的汽车座椅手动调角器卷簧,其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调角器 涡卷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田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玲 鲍彪 《时代汽车》 2018年第5期9-10,共2页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所考虑得最多的问题便是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而这两个因素往往是由汽车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确定的。丰田汽车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一直以来都属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让其成为了全球各大企业经营管理...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所考虑得最多的问题便是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而这两个因素往往是由汽车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确定的。丰田汽车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一直以来都属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让其成为了全球各大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所纷纷效仿的榜样。本文通过对丰田汽车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国内汽车企业的质量管理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田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四位一体”智能化生产模式研发 被引量:1
9
作者 闻向阳 高洋 +3 位作者 杨伟 蔡秋红 薛海歌 刘伟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0年第9期41-45,共5页
汽车座椅生产包含金属骨架、面套、泡沫和装配4个主要生产单元,主要论述实现4个生产单元的智能化生产模式。通过采用多区域立体化布局方案,实现4个生产单元的高效组合,同时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装备与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 汽车座椅生产包含金属骨架、面套、泡沫和装配4个主要生产单元,主要论述实现4个生产单元的智能化生产模式。通过采用多区域立体化布局方案,实现4个生产单元的高效组合,同时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装备与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实现工艺流、物流与信息流间的交互与贯通,提高了设备和人员的效率,减少非直产人员,为智能制造的实现和推广做出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四位一体 自动化 信息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视觉技术在汽车内饰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杨 方志彬 +3 位作者 刘继成 梁进城 杨伟 闻向阳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2年第1期48-52,共5页
主要阐述二维视觉镜头的技术参数及其相互之间计算关系、视觉系统纠偏工作原理、如何选择视觉镜头的各项技术参数、智能视觉装置构成及图像数据转化的逻辑控制关系。结合视觉技术应用特点和汽车内饰生产的实际需求自主开发各类智能化装... 主要阐述二维视觉镜头的技术参数及其相互之间计算关系、视觉系统纠偏工作原理、如何选择视觉镜头的各项技术参数、智能视觉装置构成及图像数据转化的逻辑控制关系。结合视觉技术应用特点和汽车内饰生产的实际需求自主开发各类智能化装置,如智能视觉检测装置、视觉辅助纠偏的自动化装置等,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提升了检测作业和自动化装置执行功能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视觉技术 汽车内饰 视觉纠偏 注塑镶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聚氨酯泡沫应力松弛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显丰 郭志峰 +2 位作者 刘伟 王禹橙 李春晓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2年第2期36-39,共4页
采用4组份浇注机对混技术实现异氰酸酯与组合聚醚A、B、C以任意比例对混,研究了水含量、接枝聚醚含量、反应指数、开孔次数及制品密度方面对丰田体系座椅泡沫应力松弛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产品特性要求下,降低水含量、减少接枝聚... 采用4组份浇注机对混技术实现异氰酸酯与组合聚醚A、B、C以任意比例对混,研究了水含量、接枝聚醚含量、反应指数、开孔次数及制品密度方面对丰田体系座椅泡沫应力松弛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产品特性要求下,降低水含量、减少接枝聚醚投入量、增加异氰酸酯指数、增加开孔次数和增加制品泡沫密度能够达到减小应力松弛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软质聚氨酯泡沫 应力松弛 泡沫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H点测试中躯干角变化对H点坐标的影响
12
作者 邢立峰 黄玉强 +1 位作者 孙继国 徐源林 《汽车工程学报》 2017年第4期306-312,共7页
为研究汽车座椅H点测试结果中H点坐标合格但躯干角不合格问题的解决方法,建立H点装置(H-point Machine,HPM)与座椅之间的力学分析模型,计算附带配重的假背质心位置,通过力学分析计算得到躯干角在一定范围内增大3°时沿座垫表面方向... 为研究汽车座椅H点测试结果中H点坐标合格但躯干角不合格问题的解决方法,建立H点装置(H-point Machine,HPM)与座椅之间的力学分析模型,计算附带配重的假背质心位置,通过力学分析计算得到躯干角在一定范围内增大3°时沿座垫表面方向力的变化和垂直座垫表面方向力的变化。结合H点测试用棉布摩擦作用与座垫刚度曲线,分析躯干角增大3°引起座垫表面力的变化对H点坐标的影响。通过实际样件座椅H点测试验证力学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汽车座椅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H点装置 H点测试 H点坐标 躯干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门内护板智能化生产模式研发
13
作者 方志彬 焦杨 +3 位作者 杨帆 安慧 陈霏 闻向阳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1年第11期37-41,共5页
汽车门内护板主要包含本体主框架、上部插件、中部插件、扶手和杂物斗等部件,通过注塑、浇注、包覆、修切、总成装配等主要工艺制造完成。主要论述了几个生产工艺单元的生产模式,采用自动化、柔性化的工艺设备和先进的物流设备完成汽车... 汽车门内护板主要包含本体主框架、上部插件、中部插件、扶手和杂物斗等部件,通过注塑、浇注、包覆、修切、总成装配等主要工艺制造完成。主要论述了几个生产工艺单元的生产模式,采用自动化、柔性化的工艺设备和先进的物流设备完成汽车门内护板生产过程,同时建立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和仓储控制系统(Warehouse Control System,WCS)等信息化平台,整个制造过程的工艺流、物料流和信息流实现高效交互利用,突破了完全依赖于生产者的传统制造局面,减少生产人员并提高生产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门内护板 自动化 信息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热电空调座椅系统设计研究
14
作者 杨姣 战磊 +1 位作者 肖海涛 邢俏芳 《汽车零部件》 2021年第9期36-40,共5页
传统座椅空调系统由加热垫和通风风扇两个元件共同实现温度调节的功能需求,设计复杂、装配困难、制造成本高。为此采用一款新型的热电空调代替加热垫及通风风扇,将两种元件进行功能集成,同时对半导体热电风扇合理布局并优化侧翼出风口... 传统座椅空调系统由加热垫和通风风扇两个元件共同实现温度调节的功能需求,设计复杂、装配困难、制造成本高。为此采用一款新型的热电空调代替加热垫及通风风扇,将两种元件进行功能集成,同时对半导体热电风扇合理布局并优化侧翼出风口的布置,增强了座椅空调系统对乘员身体及周边环境温度的调控能力,提高乘员体感舒适度,并降低了传统空调座椅的制造难度和成本。最后对新型空调座椅进行升温降温实验验证,满足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椅 加热垫 通风风扇 热电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岁儿童假人颈部伤害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娄磊 杜北华 徐哲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32,共5页
为解决儿童碰撞试验中P1.5儿童假人颈部伤害数据匮乏,导致相关测评方法、标准制定提出颈部伤害限值困难的问题,本文进行了P1.5儿童假人与Q1.5儿童假人正面碰撞对比试验,建立了假人头颈部受力分析模型,分析假人颈部受力情况,并利用Q1.5... 为解决儿童碰撞试验中P1.5儿童假人颈部伤害数据匮乏,导致相关测评方法、标准制定提出颈部伤害限值困难的问题,本文进行了P1.5儿童假人与Q1.5儿童假人正面碰撞对比试验,建立了假人头颈部受力分析模型,分析假人颈部受力情况,并利用Q1.5儿童假人试验数据完善并验证了模型。应用该方法可预测P1.5儿童假人颈部损伤水平,补充P1.5假人试验中颈部伤害数据的匮乏,增加儿童颈部伤害可用数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假人 儿童约束系统 碰撞试验 颈部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Q、P假人在C-NCAP-CRS碰撞试验中各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北华 娄磊 王明星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32,共8页
儿童假人是儿童约束系统(CRS)测试中非常重要的试验设备,最新开发的Q系列儿童假人具有更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生物逼真度,损伤评估能力高且能够分别进行正碰、后碰和侧碰试验,是目前最先进的儿童假人。现行的中国标准GB27887—2011与C-N... 儿童假人是儿童约束系统(CRS)测试中非常重要的试验设备,最新开发的Q系列儿童假人具有更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生物逼真度,损伤评估能力高且能够分别进行正碰、后碰和侧碰试验,是目前最先进的儿童假人。现行的中国标准GB27887—2011与C-NCAP均采用P假人进行碰撞试验,为实现Q假人完全替代P假人,针对儿童Q、P假人在C-NCAPCRS碰撞试验中各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各评价指标Q/P换算关系,为Q假人替代P假人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假人 碰撞试验 评价指标 C-NCAP-C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真空成型设备的自主研发及应用
17
作者 杨帆 姚卫国 +1 位作者 管东波 窦艳丽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主要介绍了一种自主研发的真空成型机,并对真空成型机的上料区域、表皮传输工位、表皮加热工位、成型工位及模具部分分别进行介绍说明。给出了真空成型机自主研发过程中遇到如表皮脱落、掉件、表皮拉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真空成型 高效 自主研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锥齿轮齿廓倒角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麻俊方 刘玲 邓丽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16期199-202,共4页
文章论述了螺旋锥齿轮齿廓倒角的工艺过程,并通过对齿轮齿廓和刀具参数的精确设计,实现了对齿廓进行全轮廓倒角,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齿廓倒角 Kimos 轮廓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零部件VOC挥发情况及管控和改进建议
19
作者 李进阳 邱婧 《时代汽车》 2019年第14期122-123,共2页
本文通过对座椅零部件及其中材料的VOC散发数据的对比分析,以及目前企业对于VOC的管控现状,提出了VOC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VOC管控 座椅零部件 聚氨酯 真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新型门板中扶手PVC复合革的性能研究
20
作者 丁慧敏 高天龙 +5 位作者 温雅棋 哈林骐 胡健福 陈哲 何宪坤 李婉宁 《汽车零部件》 2022年第6期26-29,共4页
基于一款新型的门板中扶手包覆产品,按照TSL5712G-1等常规表皮检测标准对4种不同的PVC复合革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静态伸长率及永久伸长率等性能的研究,并进行产品验证。结果表明:产品验证结果与表皮物性试验结果相吻合。结合检... 基于一款新型的门板中扶手包覆产品,按照TSL5712G-1等常规表皮检测标准对4种不同的PVC复合革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静态伸长率及永久伸长率等性能的研究,并进行产品验证。结果表明:产品验证结果与表皮物性试验结果相吻合。结合检测结果,进一步细化PVC复合革关键物性指标为:拉伸强度30~80 N/cm,拉力(10%变形处)不大于7.5 N,断裂伸长率不小于220%,静态伸长率不小于26%,永久伸长率不小于2.2%。满足此性能指标的PVC复合革在小批量和批量生产中未出现包覆质量问题,为控制其他复杂包覆产品PVC复合革质量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扶手 PVC复合革 拉伸强度 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