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之构建与应用——以长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赵丽娜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103-108,共6页
SPOC作为新型课程范式,属于"后MOOC时代",代表了当下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以长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验为例,探讨如何结合以应用能力培养和学习效果提升为目标的课程体系,通过搭建网络课堂和实体课堂深度融合的翻转课堂... SPOC作为新型课程范式,属于"后MOOC时代",代表了当下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以长春大学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验为例,探讨如何结合以应用能力培养和学习效果提升为目标的课程体系,通过搭建网络课堂和实体课堂深度融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终促成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完成高等学校大学语文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 翻转课堂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终结时代的“文学写作”——周建新小说的现代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焦明甲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10,共5页
在这个资本主义日益全球化、生态危机不断肆虐、生活不断图像化的文学终结时代,辽宁作家周建新凭借一位"社会底层人"独有的道德良知与思想情愫,游走在残酷现实社会生存生活与美好主体意念愿望之间,以文学方式为人们打造了一... 在这个资本主义日益全球化、生态危机不断肆虐、生活不断图像化的文学终结时代,辽宁作家周建新凭借一位"社会底层人"独有的道德良知与思想情愫,游走在残酷现实社会生存生活与美好主体意念愿望之间,以文学方式为人们打造了一座巍巍屹立在生活之海上的精神方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建新 小说 现代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鉴赏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Z期8-9,共2页
高校的语文教育起着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语文教育功能的实现。文学作品赏析能力的提升是大学阶段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必要手段。文章从实施文学作品审美鉴赏的教育角度,提出改革高校语文教学的... 高校的语文教育起着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语文教育功能的实现。文学作品赏析能力的提升是大学阶段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必要手段。文章从实施文学作品审美鉴赏的教育角度,提出改革高校语文教学的措施,即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设置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并且从充分开发文学作品的美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美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鉴赏生活美等四个方面提出实施文学作品审美鉴赏教学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语文教学 文学作品 情感体验 鉴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亮 《戏剧之家》 2019年第31期177-177,共1页
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传承多年的精神文化,高校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诵读与深入解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优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将从高校开... 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传承多年的精神文化,高校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诵读与深入解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优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将从高校开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性入手,进行教学途径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高校教学思考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化产业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新发展
5
作者 李艳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0期222-222,共1页
本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支撑、产学合作等方面的融入,阐述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数字文化产业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紧密结合,强调在注重区域化和特色化要求下,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培养相关创意人才,构建学科新格局。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数字文化 专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今古文学问题研究
6
作者 张艳姝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3期237-237,共1页
本文对古今文学的区别、孔学和礼学的关系、义理与考据等内容进行探究,重点辨析古今文学并不能涉及到经学的方方面面这一观点,还有王官学对待经学的态度和理学并不相同,以及对于两派观点的评价等。最终得出古今文学的争论属于晚清独特... 本文对古今文学的区别、孔学和礼学的关系、义理与考据等内容进行探究,重点辨析古今文学并不能涉及到经学的方方面面这一观点,还有王官学对待经学的态度和理学并不相同,以及对于两派观点的评价等。最终得出古今文学的争论属于晚清独特的经学类型,其与两汉文学存在差异,显然不可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文学 王官学 民间学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7
作者 郑丽鹤 秦晶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1期29-32,共4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利于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维视域。针对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用水平偏低、面临伦理困境、体制机制不健...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利于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维视域。针对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用水平偏低、面临伦理困境、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校应树立大数据理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数据应用能力,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强化各类数据的风险研判能力,完善规章制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策略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卓玉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微信作为主要的即时通讯工具,已经被外国留学生接受并广泛应用,为他们的汉语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本研究选取东北师范大学20名外国预科留学生作为受试样本,20名中国老师和研究生作为指导教师,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利用微信平台和自编... 微信作为主要的即时通讯工具,已经被外国留学生接受并广泛应用,为他们的汉语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本研究选取东北师范大学20名外国预科留学生作为受试样本,20名中国老师和研究生作为指导教师,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利用微信平台和自编的测试题目,对外国预科留学生进行汉语水平的前测和后测,从而了解微信平台应用于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信平台学习汉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进步块,而且学习热情较高,具有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汉语学习 学习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剧民间性本色刍议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红 娄佰彤 李昭明 《北方音乐》 2016年第21期79-80,共2页
吉剧是在二人转基础上吸收了东北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新剧种,它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涵和民间地方特色,深受东北地区人们的喜爱。吉剧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人物性格塑造、价值取向及音乐表现形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地域特... 吉剧是在二人转基础上吸收了东北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新剧种,它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涵和民间地方特色,深受东北地区人们的喜爱。吉剧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人物性格塑造、价值取向及音乐表现形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地域特性和民间风格。在新时期文化环境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吉剧的民间性,对吉剧艺术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剧 民间性 民间音乐 民俗审美 民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1861年改革酝酿时期主要派别的政治主张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桂英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8,共10页
俄国1861年改革酝酿时期,保守派、自由派和激进派在农奴制度的存废、对农民让步的程度和改革的方式等问题上既有共识,又有分歧。自由派和激进派对农奴制度坚决说"不",保守派则经历了由反对到被迫容忍废除农奴制度改革的转变... 俄国1861年改革酝酿时期,保守派、自由派和激进派在农奴制度的存废、对农民让步的程度和改革的方式等问题上既有共识,又有分歧。自由派和激进派对农奴制度坚决说"不",保守派则经历了由反对到被迫容忍废除农奴制度改革的转变。保守派坚持农民无土地获得自由,自由派则主张农民有土地获得解放,激进派并不满足于此,要求废除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内的任何土地私有制,实现土地公有。保守派与自由派赞成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激进派则认同自下而上的方式。各派别对改革法令的制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1861年改革 保守派 自由派 激进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冲突的原因及其解决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怡红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法律文化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冲突。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存在的传统与现代、观念与制度、本土与西方的冲突,是多种矛盾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冲突,需要我们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和西方现代法律文化本土化的基础上构建... 法律文化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冲突。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存在的传统与现代、观念与制度、本土与西方的冲突,是多种矛盾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冲突,需要我们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和西方现代法律文化本土化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冲突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工业视域下《美人鱼》的精神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昭明 王卓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99-101,共3页
通过分析影片《美人鱼》的剧情及其中的精神内涵——探讨后工业社会,把握其时代特征,了解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以此来警示当今社会。自然遭到破坏,其他物种的濒临灭绝都是后工业时代过度追求资本的恶果。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熏染下人们的... 通过分析影片《美人鱼》的剧情及其中的精神内涵——探讨后工业社会,把握其时代特征,了解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以此来警示当今社会。自然遭到破坏,其他物种的濒临灭绝都是后工业时代过度追求资本的恶果。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熏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空虚,急切地需要精神产物的滋润。环境与精神世界的双重破败下,一部分人开始觉悟并且探求原因,呼吁环境保护,渴求精神充实,试图给后工业社会下资本至上的热潮降温。在这场角逐中,社会主义以其观念的勃兴而使资本主义让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后工业 生态整体主义 《美人鱼》 精神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存在主义向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海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3,共5页
20世纪初以降,学术界对王国维"境界"说核心内容的研究,有近百年的历史。有关"境界"说的研究依然存在不少语焉不详之处,特别是对其精神向度的思考还有待深入剖析。从存在主义视角来探讨"境界"说是一种全... 20世纪初以降,学术界对王国维"境界"说核心内容的研究,有近百年的历史。有关"境界"说的研究依然存在不少语焉不详之处,特别是对其精神向度的思考还有待深入剖析。从存在主义视角来探讨"境界"说是一种全新的研究理路。基于《人间词话》中对"此在"孤独境遇的高度推崇,以及重在审验"存在"真理的美学立场,"境界"说内含着"本真性"、"忧"、"自由"等三大价值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阿凡达》的精神隐喻 被引量:1
14
作者 焦明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2-54,共3页
在电影《阿凡达》中,主人公杰克是一名下肢瘫痪六年的前海军陆战队员,因为从事宇宙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双胞胎哥哥汤姆不幸遇难,而他恰巧与哥哥汤姆的DNA完全一致,所以有幸被在外星球采矿的资本利益集团公司选中,而卷进一项所谓为人... 在电影《阿凡达》中,主人公杰克是一名下肢瘫痪六年的前海军陆战队员,因为从事宇宙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双胞胎哥哥汤姆不幸遇难,而他恰巧与哥哥汤姆的DNA完全一致,所以有幸被在外星球采矿的资本利益集团公司选中,而卷进一项所谓为人类寻找未来归宿的外星开发阴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隐喻 电影 科学研究 集团公司 资本利益 主人公 双胞胎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本真人格论与舍勒精神人格论异同考辨
15
作者 潘海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2,共4页
无论王国维的本真人格论,还是舍勒的精神人格论,皆属情感人格论,都与某种深邃而崇高的情感体验相关。不同之处在于:舍勒的人格概念是一个道德宗教概念,是本质之爱和信仰行为的道德载体;而王国维的人格范畴侧重于生存论意义的本己回归,... 无论王国维的本真人格论,还是舍勒的精神人格论,皆属情感人格论,都与某种深邃而崇高的情感体验相关。不同之处在于:舍勒的人格概念是一个道德宗教概念,是本质之爱和信仰行为的道德载体;而王国维的人格范畴侧重于生存论意义的本己回归,包括绝望、忧、罪责担荷、自由决断,是为真我生存而筹划的此在。人格之间的世界图像存在差异。王国维推崇本真人格,其心灵结构呈现自然的精神镜像,是对虚无本质和有死性存在予以直观后的决断使然。舍勒的人格论重在构塑神圣价值,而个体人格价值是作为神圣价值的象征而被给予的,是对神圣价值的"分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本真人格论 舍勒 精神人格论 神性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尼采中文译介中的“现代性”问题
16
作者 赵禹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43,共4页
20世纪汉语学界的两次"尼采热",隐含着一个贯穿始终的关切中心:建设"中国的现代"。在此种现实关切下,尼采的"现代性"理论被发现和译介过来。两次"尼采热"次第呈现了尼采对于"现代"和... 20世纪汉语学界的两次"尼采热",隐含着一个贯穿始终的关切中心:建设"中国的现代"。在此种现实关切下,尼采的"现代性"理论被发现和译介过来。两次"尼采热"次第呈现了尼采对于"现代"和"现代性"问题之思考的不同侧面:"创造性破坏"、"破坏性创造"和"存在主义"之思,分别构成了先后的主题。这种译介史动向,映射出鲜明的中国社会的现实吁求和理论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译介史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的思考
17
作者 戚克敏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0-82,共3页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我们能在最短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信患传授给学生,使枯燥、单调的书本知识生动、直观,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方面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我们能在最短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信患传授给学生,使枯燥、单调的书本知识生动、直观,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方面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做进一步地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教学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就像手中握的沙——试比较德·瑞那夫人与蘩漪
18
作者 李晓梅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共3页
德.瑞那夫人和蘩漪是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渴望爱情,但追求爱情的内心世界和方式是不一样的,最终一个拥有了爱,一个失去了爱。她们的爱情经历带给读者的审美启示是深远的。本文通过她们的结局告诉我们,爱就象手中握的沙,... 德.瑞那夫人和蘩漪是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渴望爱情,但追求爱情的内心世界和方式是不一样的,最终一个拥有了爱,一个失去了爱。她们的爱情经历带给读者的审美启示是深远的。本文通过她们的结局告诉我们,爱就象手中握的沙,你握的越紧,它流失的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瑞那夫人 繁漪 相似经历 不同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的性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振东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1-24,共4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清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民法观念,重新认识民法的性质,对于我们完善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使民法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服...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清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民法观念,重新认识民法的性质,对于我们完善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使民法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民法》 中国 民事法律制度 社会关系 私法性质 民事权利 法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左振东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作用更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分析和明确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及功能对当今中国完善社会保障立法有着极其重要的... 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作用更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分析和明确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及功能对当今中国完善社会保障立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中国 社会保障法 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 人权 弱势群体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