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支持的体育协作学习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培禹 毕宏丹 董亮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以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计算机支持的运动认识策略,实现教师-小组专家-多媒体-学习者的多元互动。同时,设计实施了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技... 以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计算机支持的运动认识策略,实现教师-小组专家-多媒体-学习者的多元互动。同时,设计实施了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教学策略有关,采用小组合作课堂同步教学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协作学习 多媒体 计算机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夫力 孙国良 张钧庆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36,共4页
针对我国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的客观需要 ,根据对国内各种利弊因素的分析 ,运用社会调查和专家调查的方法 ,确立我国未来 1-5年的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战略 ,研究从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 5项基本要素... 针对我国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的客观需要 ,根据对国内各种利弊因素的分析 ,运用社会调查和专家调查的方法 ,确立我国未来 1-5年的竞技体育无形资产发展战略 ,研究从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 5项基本要素着手 ,整体和系统地描述我国竞技体育无形资产的发展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竞技体育 无形资产 发展战略 体育产业 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战略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弱化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国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91-192,共2页
高校女生一般体育意识比较淡薄。文章从高校女生的心理压力、传统社会观念及高校体育文化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高校女生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弱势群体",但这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加强和提高高校女生的体育意识... 高校女生一般体育意识比较淡薄。文章从高校女生的心理压力、传统社会观念及高校体育文化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高校女生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弱势群体",但这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加强和提高高校女生的体育意识和行为,文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女生 体育意识 建议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各队进攻进球特征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薛俊 李阳 郭长久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0,48,共6页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的139个进球特征统计发现,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是全场比赛进球最高峰;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率最高;由中场发动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进球射门主要区域是...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的139个进球特征统计发现,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是全场比赛进球最高峰;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率最高;由中场发动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进球射门主要区域是罚球区;球门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区域,尤其从球门右下角区域进球率最高;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定位球进攻进球数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进球前经过“1”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数最多,随运动员之间传球配合次数增多破门得分机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18届 世界杯 进球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原则在非目的语国家汉语教学中的观照
5
作者 鲍丽娟 郭长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255,共3页
在非目的语国家进行汉语教学有比较大的难度,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目的原则、会话理论、模因理论等语用原则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 非目的语 语用原则 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防治:运动干预效益与体医融合服务体系构建 被引量:6
6
作者 朱江华 李哲 董亮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4,114,共7页
深化慢性病防治的体医融合服务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体医融合慢性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明晰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研制一套整体性的体系框架。基于矢量论和三级预防视角,立足运动干预慢性病的健康效益,构建了横向包... 深化慢性病防治的体医融合服务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体医融合慢性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明晰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研制一套整体性的体系框架。基于矢量论和三级预防视角,立足运动干预慢性病的健康效益,构建了横向包括病前免疫预防、病中征兆预防、病后再患预防的梯次性预防层级和纵向包含体育运动防治、医疗卫生防治的互补性防治主线的慢性病防治体医融合服务体系网格化框架。遵循多元主体协同原则,提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效果监督的政府统筹推动,目标统一、资源整合、动力激励的部门协作推进,组织建设、业态升级、利益协调的社会参与推行的慢性病防治体医融合服务体系运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防治 体医融合 运动干预 健康中国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