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区域地球化学图的编制方法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永清 纪宏金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16-221,共6页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IGMP)已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针对地球化学制图存在的某些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数据分幅标准化的区域编图设想,阐明了标准化制图的统计学原理及编图步骤。以鲁西Au等14种元素的标准化区域地球化学图在金矿...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IGMP)已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针对地球化学制图存在的某些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数据分幅标准化的区域编图设想,阐明了标准化制图的统计学原理及编图步骤。以鲁西Au等14种元素的标准化区域地球化学图在金矿系列综合预测中的应用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数据 地球化学图 鲁西 编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 被引量:1
2
作者 邹世寿 邱淑华 +1 位作者 张干 盛国英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04-308,共5页
本文利用Au(Ⅲ)对Ce(Ⅳ)+Hg2+2反应体系的催化作用,采用停留-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地质样品中微量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方法检出限可达0.5×10-9g,测定相对偏差不大于9.0%。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分光光度法 地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铈组稀土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淑桂 王英华 +1 位作者 李顺刚 王多禧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9-253,共5页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算法,对均三溴偶氮胂显色体系光度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铈组稀土元素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取得满意结果。讨论了消除样品中的钇组稀土元素干扰、校准样品群的建立以及最佳因子数的确定等问题。用所拟定...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算法,对均三溴偶氮胂显色体系光度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铈组稀土元素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取得满意结果。讨论了消除样品中的钇组稀土元素干扰、校准样品群的建立以及最佳因子数的确定等问题。用所拟定方法对国家级GSD、GSR系列地质标样进行测定,其结果与推荐值相符。对地质样品NB367平行9次测定,铈组各稀土元素的RSD在2.2%~10.O%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分光光度法 地质样品 稀土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条件对膨润土结构和脱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蒋引珊 徐长跃 雷美玲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65-468,共4页
本项研究对不同酸度、不同时间条件下处理的膨润土进行了脱色力、比表面积、活性膨润土中硅铝比分析及扫描电镜测试,由此,总结出控制获得高效活性膨润土的最佳条件应是使比表面积尽可能大,硅铝比尽量高。在适当控制酸度情况下,可以... 本项研究对不同酸度、不同时间条件下处理的膨润土进行了脱色力、比表面积、活性膨润土中硅铝比分析及扫描电镜测试,由此,总结出控制获得高效活性膨润土的最佳条件应是使比表面积尽可能大,硅铝比尽量高。在适当控制酸度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活化处理时间来取得较理想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膨润土 脱色力 比表面积 酸化条件 膨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钼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镓、铟和铊 被引量:4
5
作者 鲍长利 程信良 郭旭明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研究了用钼酸铵浸渍处理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比法测定镓、铟和铊的最挂条件。实验证明,采用硝酸—氢氟酸—硫酸体系溶解样品,涂钼石墨管直接测定样品中的镓、铟和铊,能有效地避免它们在原子化之前以氧化物形式挥发的损失,减少了测... 研究了用钼酸铵浸渍处理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比法测定镓、铟和铊的最挂条件。实验证明,采用硝酸—氢氟酸—硫酸体系溶解样品,涂钼石墨管直接测定样品中的镓、铟和铊,能有效地避免它们在原子化之前以氧化物形式挥发的损失,减少了测定干扰,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对6个地质标样的测定结果是满意的。木法对镓、铟和铊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9×10 ̄(-11)g,1.7×10 ̄(-11)g和6.2×10 ̄(-11)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4.8%和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石墨炉 地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石红外光谱分析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学清 陈晓英 +4 位作者 赵忠文 王乃义 董世娜 张培萍 刘丽华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617-618,共2页
对109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病人排出的结石做红外光谱分析。介绍红外光谱分析法及结果判定,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关键词 尿结石 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原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朴寿成 杨永强 胡素清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99-404,共6页
乌拉山金矿主要赋存在太古宙乌拉山群变质地层中,不同类型矿脉的空间分布与华力西-印支期的大桦背花岗岩有密切的联系。Au、Ag、W等组分的正异常和Ba、Sr、Na_2O等组分的负异常的套合产出是寻找金矿脉的地球化学标志。... 乌拉山金矿主要赋存在太古宙乌拉山群变质地层中,不同类型矿脉的空间分布与华力西-印支期的大桦背花岗岩有密切的联系。Au、Ag、W等组分的正异常和Ba、Sr、Na_2O等组分的负异常的套合产出是寻找金矿脉的地球化学标志。Ti含量可作为评价矿化脉含金性的地球化学标志。根据原生异常特征和矿脉中元素的分布,推测M113矿脉在深部有尖灭再现。乌拉山群地层中金的初始富集和大桦背花岗岩的岩浆期后热液均提供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异常模式 成因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化变量的空间聚类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明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22-228,共7页
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利用数据对平均值的偏差,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它应用于区域化变量的分类时,因缺乏对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的考虑,对合理解释区域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利。空间聚类分析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 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利用数据对平均值的偏差,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它应用于区域化变量的分类时,因缺乏对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的考虑,对合理解释区域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利。空间聚类分析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聚类分析 区域化变量 非条件模拟 地质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亚硝基R盐螯合树脂分离富集催化极谱法测定矿石中的铱
9
作者 李增文 张风君 杨天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15-19,共5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亚硝基R盐螯合形成的树脂、分离富集试液中痕量贵金属元素铱的实验条件。并利用JP-1A型示波极谱仪,在1.50mol/L盐酸+5.0×10^(-5)mol/L硫脲+0.2mol/L碘化钾+碲(ρ(B)... 本文研究了利用亚硝基R盐螯合形成的树脂、分离富集试液中痕量贵金属元素铱的实验条件。并利用JP-1A型示波极谱仪,在1.50mol/L盐酸+5.0×10^(-5)mol/L硫脲+0.2mol/L碘化钾+碲(ρ(B)=0.4mg/L)的混合底液中,对铱进行极谱催化波测定。在示波极谱仪上峰电位约-0.55V(银汞齐为参比电极),可测定试液中5.0×10^(-8)~1.0×10^(-9)mol/L的痕量铱,检出限可达1.0×10^(-10)mol/L,回收率在95%~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5%,本方法可用于测定矿石中痕量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极谱法 亚硝基R盐 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有机粪肥中矿质元素含量的评估及应用前景
10
作者 李婉坤 郭如江 宋秀环 《宁夏农林科技》 1995年第5期15-18,共4页
几种有机粪肥中矿质元素含量的评估及应用前景李婉坤,郭如江,宋秀环(长春地质学院应化系吉林长春130026)有机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充分肯定和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 几种有机粪肥中矿质元素含量的评估及应用前景李婉坤,郭如江,宋秀环(长春地质学院应化系吉林长春130026)有机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充分肯定和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以及刺激作物生长发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粪肥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测定尿石成分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培萍 刘丽华 +2 位作者 郑学清 王乃义 赵忠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3-76,共4页
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对吉林地区510例尿路结石进行了成分分析,按其成分分类结石类型有10余种,并出现一些不常见成分。根据实验给出各组分的比例、分布状况及其出现几率,综合尿路结石的成因,对于吉林地区尿石症的综合治疗及科学预... 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对吉林地区510例尿路结石进行了成分分析,按其成分分类结石类型有10余种,并出现一些不常见成分。根据实验给出各组分的比例、分布状况及其出现几率,综合尿路结石的成因,对于吉林地区尿石症的综合治疗及科学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尿路结石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合成新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梁久来 杨淑臣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3-34,共2页
研究用固体超强酸SO2-4/TiO2代替硫酸作催化剂、3A或4A分子筛作脱水剂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工艺,讨论了催化酯化的各种影响因素。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羟基苯甲酸乙酯 合成 工艺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样条插值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人发中的氟和碘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凤君 张野 赵淑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82-85,共4页
对同时测定同一底液中的氟和碘进行了探讨,找到了合适的1.0mol/L柠檬酸钠-1.0mol/LNaNO3pH=5.5的缓冲体系。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程序可很好地解决曲线的弯曲问题,改善了含氟和碘量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精密... 对同时测定同一底液中的氟和碘进行了探讨,找到了合适的1.0mol/L柠檬酸钠-1.0mol/LNaNO3pH=5.5的缓冲体系。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程序可很好地解决曲线的弯曲问题,改善了含氟和碘量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及检测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样条插值 毛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云母的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培萍 郭树平 刘丽华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99-101,共3页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成分测定、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研究,对黑云母的差热曲线即DTA曲线中的吸热谷进行了解释。得出的结论是:黑云母在加热过程中分两次脱羧,一次脱羧Mg-OH键断裂,造成DTA线中的60...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成分测定、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研究,对黑云母的差热曲线即DTA曲线中的吸热谷进行了解释。得出的结论是:黑云母在加热过程中分两次脱羧,一次脱羧Mg-OH键断裂,造成DTA线中的600℃左右的吸热谷;二次脱羟Fe-OH键断裂,形成850~1100℃间的吸热谷;DTA线中最后一个吸热谷为黑云母熔化吸热而成,其温度范围为1100~1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矿床的最佳途径:矿床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连长云 冉清昌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研究矿床可有多种方法和途径。要达到认识矿床的最佳效果,必须采用先进的认识方法并借助科学的研究手段。在分析矿床的认识属性和目前矿床研究所面临困难的基础上,指出矿床模型也许是研究矿床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矿床模型 认识论 属性 矿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分析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柱 被引量:1
16
作者 阎吉昌 张兰英 +1 位作者 尚庆坤 马秀荣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9-51,共3页
监测分析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柱阎吉昌(东北师范大学测试中心,长春130024)张兰英,尚庆坤(长春地质学院应化系)马秀荣(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我国已在1990年将气相色谱法定为空气和废气中20种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监测分析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柱阎吉昌(东北师范大学测试中心,长春130024)张兰英,尚庆坤(长春地质学院应化系)马秀荣(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我国已在1990年将气相色谱法定为空气和废气中20种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由于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监测 有机污染物 气相色谱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有机溶剂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17
作者 乔延江 陈淑桂 毕开顺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常用有机溶剂进行分类。45种有机溶剂模式识别的误判率为7.6%,同聚类方法比较,本方法分类能力强,结果准确,可直接对未知溶剂分类。
关键词 有机溶剂 模式识别 人工神经网络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肥中无机元素的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婉坤 宋秀环 郭如江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37-240,共4页
采用干灰化法消解有机粪肥样品,利用ICAP法同时测定B、Be、Ca、Cd、Co、Cr、Cu、Fe、Mg、Mn、Ni、P、Pb、Sr、V、Zn等元素。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令人满意。
关键词 有机粪肥 无机元素 ICAP法 畜禽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