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富铝岩石的温压条件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雅琴 康维国 王威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华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富铝岩石为陆壳岩石经变质而成,其典型的岩石类型为蓝晶石黄玉石英岩。矿物温压计估算其p-T条件为T=700℃,p=1.2GPa;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蓝晶石+黄玉组合在T=1000~1200℃,P=... 华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富铝岩石为陆壳岩石经变质而成,其典型的岩石类型为蓝晶石黄玉石英岩。矿物温压计估算其p-T条件为T=700℃,p=1.2GPa;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蓝晶石+黄玉组合在T=1000~1200℃,P=3.1~3.77GPa范围内可以稳定存在,是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产物。在蓝晶石石英岩中发现柯石英及柯石英假象,区域上其它岩石组合也有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变质富铝岩石为榴辉岩相变质作用产物,从而证明陆壳岩石可以经历>2.0GPa的变质压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变质作用 富铝岩石 温压条件 榴辉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下水水质模拟中模拟因子选择的研究——以济宁市地下水水质模型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侯印伟 束龙仓 李广贺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96-300,共5页
在进行地下水水质预测时,人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将所有对地下水产生变质作用的有害组分都作为模拟因子进入模型,因此,如何进行模拟因子的选择是地下水水质定量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这... 在进行地下水水质预测时,人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将所有对地下水产生变质作用的有害组分都作为模拟因子进入模型,因此,如何进行模拟因子的选择是地下水水质定量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 模拟 模拟因子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原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朴寿成 杨永强 胡素清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99-404,共6页
乌拉山金矿主要赋存在太古宙乌拉山群变质地层中,不同类型矿脉的空间分布与华力西-印支期的大桦背花岗岩有密切的联系。Au、Ag、W等组分的正异常和Ba、Sr、Na_2O等组分的负异常的套合产出是寻找金矿脉的地球化学标志。... 乌拉山金矿主要赋存在太古宙乌拉山群变质地层中,不同类型矿脉的空间分布与华力西-印支期的大桦背花岗岩有密切的联系。Au、Ag、W等组分的正异常和Ba、Sr、Na_2O等组分的负异常的套合产出是寻找金矿脉的地球化学标志。Ti含量可作为评价矿化脉含金性的地球化学标志。根据原生异常特征和矿脉中元素的分布,推测M113矿脉在深部有尖灭再现。乌拉山群地层中金的初始富集和大桦背花岗岩的岩浆期后热液均提供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异常模式 成因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水的降雨入渗补给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宿青山 段淑娟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44-51,共8页
根据土水势能原理,在试验、监测资料基础上,建立活塞武、扩散式两种入渗补给模型和单一入渗、单一蒸发及入渗蒸发三个子模型,与此相应地建立了积水模型法,表面通量法,毛细带上缘通量法和零通量面法的数学模型,描述入渗补给的时、空变化... 根据土水势能原理,在试验、监测资料基础上,建立活塞武、扩散式两种入渗补给模型和单一入渗、单一蒸发及入渗蒸发三个子模型,与此相应地建立了积水模型法,表面通量法,毛细带上缘通量法和零通量面法的数学模型,描述入渗补给的时、空变化过程,计算降雨入渗补给量,从土水势能观点提出降雨入渗补给的物理机制,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势 入渗补给模型 降水 潜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