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与铝合金薄壁管的摩擦焊 被引量:6
1
作者 郭久柱 周振华 +3 位作者 李湘多 张学成 宋在明 郑堤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1-236,共6页
利用自制的摩擦焊机及特殊设计的夹具对铝合金(LD31)薄壁管与不锈钢(1Cr18Ni9Ti)薄壁管进行了摩擦焊接研究。探讨了摩擦压力及摩擦时间等工艺参数和焊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摩擦焊 薄壁管 铝合金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参数结构振动问题的矩阵摄动法 被引量:9
2
作者 邱志平 陈塑寰 刘中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19-527,共9页
当结构的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时,结构的固有频率也将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本文讨论了区间参数结构的振动问题,将区间参数结构的特征值问题归结为两个不同的特征值问题来求解.提出了求解区间参数结构振动问题的矩阵摄动方法.数值运... 当结构的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时,结构的固有频率也将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本文讨论了区间参数结构的振动问题,将区间参数结构的特征值问题归结为两个不同的特征值问题来求解.提出了求解区间参数结构振动问题的矩阵摄动方法.数值运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具有运算量小,结果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参数 矩阵摄动 结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焊质量优化控制数学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宏泽 蒋力培 +1 位作者 张甲英 李树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0-215,共6页
阐述了在点焊质量控制过程中,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及计算结果。文中就点焊质量控制中的动态功率因数角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过程辩识理论建立了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以可控硅触发角为输入量,以动态功率因数角变化率为输... 阐述了在点焊质量控制过程中,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及计算结果。文中就点焊质量控制中的动态功率因数角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过程辩识理论建立了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以可控硅触发角为输入量,以动态功率因数角变化率为输出量的系统传递函数,为点焊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焊 动态功率因数角 过程辨识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钢点焊动态过程的模型化控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桂中 徐国成 李树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5-81,共7页
DRC法点焊质量监控技术关键之一是恰当地设定和描述表示点焊熔核形成过程最优动态品质的给定动态电阻特性。本文在深入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标识最优动态品质动态电阻特性的总体模型及其特征参数。据此实现了低碳用点... DRC法点焊质量监控技术关键之一是恰当地设定和描述表示点焊熔核形成过程最优动态品质的给定动态电阻特性。本文在深入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标识最优动态品质动态电阻特性的总体模型及其特征参数。据此实现了低碳用点焊热过程的模型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焊 模型化控制 低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铬铸铁堆焊层组织对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任振安 宣兆志 +2 位作者 刘海军 宋国太 杨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粘结焊剂中高碳铬铁、石墨、钼铁对埋弧堆焊层组织、硬度及耐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堆焊层为亚共晶组织时,硬度低,耐冲蚀磨损性能差;共晶堆焊层硬度高,耐冲蚀性能有所提高;堆焊层为含有少量一次碳化物的过...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粘结焊剂中高碳铬铁、石墨、钼铁对埋弧堆焊层组织、硬度及耐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堆焊层为亚共晶组织时,硬度低,耐冲蚀磨损性能差;共晶堆焊层硬度高,耐冲蚀性能有所提高;堆焊层为含有少量一次碳化物的过共晶组织时,硬度高,耐冲蚀磨损性能最好;一次碳化物过多时,虽然硬度高,但耐冲蚀磨损性能下降。试验得到了最佳粘结焊剂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合金铸铁 堆焊层 冲蚀磨损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8/5)对低合金奥-贝球铁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春生 周振丰 徐德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利用Gleeble-1500焊接热模拟试验机,在固定的加热速度(150℃/s),峰值温度(1050℃)及峰值温度保持时间(7s)条件下,研究了800~500℃冷却时间(t8/5)对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焊接热影响区的... 利用Gleeble-1500焊接热模拟试验机,在固定的加热速度(150℃/s),峰值温度(1050℃)及峰值温度保持时间(7s)条件下,研究了800~500℃冷却时间(t8/5)对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8/5=9~15s时,高碳马氏体占基体组织的95%以上,σb与αK值显著下降,当t8/5=20~30s时,马氏体与屈氏体共存,随屈氏体量的增加,σb及αK值上升;当t8/5=40s时,马氏体消除,屈氏体占基体组织的97%,其σb=629MPa;δ=4.5%;αK=28.5J/cm2,进一步提高t8/5到100~200s,出现一些索氏体及铁素体,σb及αK稍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焊接 热影响 冷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点焊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的输入—显示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义 贾贵忱 +2 位作者 白志范 吕纯杰 徐子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8-93,共6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次级整流点焊逆变电源,即以IGBT器件为开关元件的全桥逆变式点焊电源。讨论了该电源微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及健盘输入-显示输出接口系统。本设计简化了操作程序,方便了焊机操作员的使用。
关键词 点焊 逆变器 键盘显示器 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奥-贝球铁电弧焊焊条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大谦 张兆智 +1 位作者 周振丰 边喜羡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本文通过等温热处理系统地研究了Cu、Ni、Mo对球铁焊缝金属等温转变,奥-贝化能力及机械性能的影响,井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了低合金奥-贝球铁焊缝的基体结构,分析讨论了其强韧化机制,在此基础上首次研... 本文通过等温热处理系统地研究了Cu、Ni、Mo对球铁焊缝金属等温转变,奥-贝化能力及机械性能的影响,井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了低合金奥-贝球铁焊缝的基体结构,分析讨论了其强韧化机制,在此基础上首次研制成功了Ni-Mo低合金奥-贝球铁析焊分,与非合金化奥-贝球铁焊条相比,焊缝金属的奥-贝化能力提高2.5倍,其焊缝与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均满足奥-贝球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焊 焊条 球墨铸铁 焊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的连续冷却转变图及其组织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德元 邵成吉 +1 位作者 周振丰 孙大谦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9-165,共7页
为了研究焊态下奥-贝球铁焊缝在不同冷速下的组织变化及其相变规律,本文采用Formastor—F相变分析仪测定了在不同冷速下焊缝金属的膨胀量曲线,然后通过对曲线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金相组织定量分析及硬度分析等方法,找... 为了研究焊态下奥-贝球铁焊缝在不同冷速下的组织变化及其相变规律,本文采用Formastor—F相变分析仪测定了在不同冷速下焊缝金属的膨胀量曲线,然后通过对曲线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金相组织定量分析及硬度分析等方法,找到了在各冷速下的相变临界点,最终建立了奥-贝球铁焊缝的连续冷却转变图(CCT图)。为选择焊接工艺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贝球铁 CCT图 焊态组织 冷却速度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点焊工艺参数选择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熹华 王宸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3-208,共6页
提出了一个集成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电阻点焊工艺参数选择人工智能系统。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充分发挥了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各自的优点,具有使用简单、预测准确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是实用、合理的,这就为点焊工艺参数优... 提出了一个集成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电阻点焊工艺参数选择人工智能系统。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充分发挥了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各自的优点,具有使用简单、预测准确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是实用、合理的,这就为点焊工艺参数优选和接头质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电阻点焊 工艺参数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链传动及其输出机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义行 陈洪海 隋学民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2-63,共2页
介绍轨道链传动结构及运动输出方法,列出6种可供参考使用的输出机构,并提供一个轨道链传动在抽油机上成功应用的实例,展示出该传动方式在工程应用中的前景。
关键词 链传动 轨道 输出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车身螺柱焊接过程的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志范 王军波 +4 位作者 王鹰 张义 李洪文 王树臣 李兆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3-57,共5页
通过对轿车车身螺柱焊接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轿车车身螺柱焊接的过程控制系统。本系统与波形控制的焊接电源相联接,实现了焊接过程与焊接规范参数的合理匹配。通过键盘—显示系统。实现了焊接参数的自由输入和... 通过对轿车车身螺柱焊接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轿车车身螺柱焊接的过程控制系统。本系统与波形控制的焊接电源相联接,实现了焊接过程与焊接规范参数的合理匹配。通过键盘—显示系统。实现了焊接参数的自由输入和焊接信息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柱焊 过程控制 轿车 车身 单片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焊机器人焊钳扩力机构的计算机数值分析
13
作者 赵熹华 吴林 +1 位作者 刘书滨 何兵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4-39,共6页
本文用计算机数值计算法分析了点焊机器人焊钳扩力机构的扩力系数K随电报头磨损量s的变化关系,并依此对扩力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满足了机器人点焊工作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 机器人 扩力系数 点焊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硅逆变焊机全集成控制系统
14
作者 张义 白志范 +1 位作者 钱林涌 赵举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60,共4页
以可控硅逆变焊机为研究对象,在控制系统上采用全集成控制,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论述了触发脉冲产生过程,空载电压的建立,实现了直流脉冲焊的控制.
关键词 全集成控制 逆变电源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91Al-Li合金TIG焊焊接接头组织与强度
15
作者 王春生 赵力东 +1 位作者 殷世强 信英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4-158,共5页
研究了2091Al-Li合金TIG焊焊接接头焊态及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焊态焊缝区已存在少量细小的沉淀强化相δ′相,但由于其体积分数小,沉淀强化作用弱,此时固溶强化为主要强化机制,接头强度... 研究了2091Al-Li合金TIG焊焊接接头焊态及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焊态焊缝区已存在少量细小的沉淀强化相δ′相,但由于其体积分数小,沉淀强化作用弱,此时固溶强化为主要强化机制,接头强度较低,接头强度系数为64%。焊后经人工时效处理,由于有大量的沉淀强化相δ′和s′相析出,沉淀强化作用强,接头强度有明显提高,接头强度系数可达89%。焊后经固溶处理加人工时效,沉淀强化相分布均匀,尺寸适中,接头强度大大提高,接头强度系数高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性能 显微组织 TIG焊 铝锂合金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变速切削铣床
16
作者 于骏一 勾治践 +3 位作者 阎占辉 李惠文 王世忠 赵喜武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17,共3页
为了使具有减振效果的变速铣削加工方法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以长春市第二机床厂生产的XD5032型立式升降台铣床为基型,首次研制开发了一台XD5032/BQ型变速切削铣床。主传动采用交流变频调速方式调速,选用STD工控机... 为了使具有减振效果的变速铣削加工方法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以长春市第二机床厂生产的XD5032型立式升降台铣床为基型,首次研制开发了一台XD5032/BQ型变速切削铣床。主传动采用交流变频调速方式调速,选用STD工控机作为主传动系统的主控单元,研制开发了一套变速切削铣床主轴转速微机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床 时变主轴转速 变频调速 微机控制 变速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压电陶瓷的叠加式力标准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学成 《实用测试技术》 1998年第6期17-19,共3页
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传感器负荷特性试验中的叠加武力标准机的工作本质,在建立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这种力标准机产生的力值的数学表示式,指出精确位移控制是这种力标准机的工作实质和关键。据此文中提出和论述了利用压... 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传感器负荷特性试验中的叠加武力标准机的工作本质,在建立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这种力标准机产生的力值的数学表示式,指出精确位移控制是这种力标准机的工作实质和关键。据此文中提出和论述了利用压电陶瓷通过控制电场强度实现精密位移控制,将其应用于叠加武力标准机上实现力值精密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文中还介绍了利用这种原理研制的力标准机的应用情况。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力标准机具有全自动化工作、力值准确度高、价格低廉、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传感器 力标准机 压电陶瓷 叠加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食品机械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春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1993年第6期14-15,共2页
掌握世界食品机械的发展动向,取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发展我国的食品机械工业,这已被历史证明是一条正确成功的道路。1 国际食品工业概况发达国家的食品原料加工率一般都在70%以上,有的高达92%,而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仅为20~30%.... 掌握世界食品机械的发展动向,取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发展我国的食品机械工业,这已被历史证明是一条正确成功的道路。1 国际食品工业概况发达国家的食品原料加工率一般都在70%以上,有的高达92%,而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仅为20~30%.由此可见,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基本是以吃“原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机械工业 发展趋势 食品机械
全文增补中
国内外膨化技术与膨化食品的发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魁学 《食品与机械》 CSCD 1993年第5期19-20,共2页
膨化技术是一种新型食品加工技术,由于一般采用螺杆挤压蒸煮机加工食品,亦称挤压技术。1 膨化技术与膨化食品的特点1.1 膨化技术的特点1.1.1 膨化技术应用范围广膨化技术可加工各种膨化食品和强化食品,又能用于对多种原料的加工,如豆类... 膨化技术是一种新型食品加工技术,由于一般采用螺杆挤压蒸煮机加工食品,亦称挤压技术。1 膨化技术与膨化食品的特点1.1 膨化技术的特点1.1.1 膨化技术应用范围广膨化技术可加工各种膨化食品和强化食品,又能用于对多种原料的加工,如豆类、谷类、薯类等,还能加工蔬菜及某些动物蛋白等;除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外,在饲料、酿造、医药、建筑等方面亦广为利用。1.1.2 工艺简单,成本低谷物食品加工过程一般需经过混合、成型、烘烤或油炸、杀菌、干燥或粉碎等工序,并配置相应的各种设备。而采用挤压方式加工谷物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膨化 膨化食品 发展
全文增补中
齿轮滾刀激光强化工艺
20
作者 孙堃 王秀 《机械工艺师》 CSCD 1992年第4期17-18,共2页
采用固体脉冲激光器对W18Cr4V高速钢刀具进行局部强化处理,能提高其刀具耐用度及保证加工质量,还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由于激光加热和冷却时间特别短,因此表面不会产生脱碳,而淬火组织非常细小,同时由于空气中的氮渗入形成氮化物... 采用固体脉冲激光器对W18Cr4V高速钢刀具进行局部强化处理,能提高其刀具耐用度及保证加工质量,还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由于激光加热和冷却时间特别短,因此表面不会产生脱碳,而淬火组织非常细小,同时由于空气中的氮渗入形成氮化物,可使表面显微硬度提高,因此增强了刀具的耐磨性。为保证激光强化层表面质量的均匀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滚刀 激光强化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