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辛伐他汀对正畸牙齿保持阶段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远萍
韩光红
+2 位作者
姜艳华
李秋
侯建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给予辛伐他汀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后保持阶段骨形成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基本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2.5mg/kg)、中剂量组(5.0mg/kg)、高剂量组(10.0mg/kg)...
目的:探讨全身给予辛伐他汀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后保持阶段骨形成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基本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2.5mg/kg)、中剂量组(5.0mg/kg)、高剂量组(10.0mg/kg),牵引其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实验组在加力装置去除前1d开始,腹膜下注射辛伐他汀;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次/d。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测定上颌第一磨牙区牙槽骨密度(BMD)等。结果:实验组BGP、ALP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组升高最明显,随剂量增加,BGP、ALP水平减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Ca、P无明显差别(P>0.05)。上颌第一磨牙区牙槽骨BMD对照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全身给药能够有效地促进局部牙槽骨骨合成代谢,最适有效剂量为2.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正畸
保持
血清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光照射对兔正畸牙齿牙周组织中TR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孙新华
公柏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0-583,共4页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兔正畸牙齿移动牙周组织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 ,探讨氦氖激光照射对正畸骨改建的作用。方法 :选择体质量 (1.5± 0 .2 )kg的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未加力组及加力 1、3、5、7、14、2 1d组 ,每组 5...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兔正畸牙齿移动牙周组织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 ,探讨氦氖激光照射对正畸骨改建的作用。方法 :选择体质量 (1.5± 0 .2 )kg的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未加力组及加力 1、3、5、7、14、2 1d组 ,每组 5只 ,共 3 5只。 0 .0 5mol/L戊巴比妥钠经耳缘静脉麻醉 (2ml/kg) ,分别在兔左右上颌切牙和第一磨牙间放置不锈钢螺簧 ,力值为 7.84N。右侧作为实验侧 (氦氖激光照射侧 ) ,左侧作为对照侧。对实验组动物右上颌第一磨牙相应的颊部进行氦氖激光照射。标本处理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染色 ,光镜下观察破骨细胞的变化。对破骨细胞中TRAP染色阳性颗粒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氦氖激光照射侧和对照侧相比 ,各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表达均增高 ,3、7d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表达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氦氖激光照射可以增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射
兔
正畸学
牙齿
牙周组织
TRAP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氦氖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PP-ACP抑制乳牙人工釉质龋的显微放射定量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春华
黄洋
+1 位作者
李博
孙新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观察5%酪蛋白磷酸肽-非结晶型磷酸钙(CPP-ACP)溶液对体外形成的乳牙人工釉质龋的抑制作用。方法:30个拔除的滞留乳下切牙唇面开窗,置于乳酸凝胶中30h形成初期人工龋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从开窗区中央劈开分为2部分,一半作为龋损基线...
目的:观察5%酪蛋白磷酸肽-非结晶型磷酸钙(CPP-ACP)溶液对体外形成的乳牙人工釉质龋的抑制作用。方法:30个拔除的滞留乳下切牙唇面开窗,置于乳酸凝胶中30h形成初期人工龋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从开窗区中央劈开分为2部分,一半作为龋损基线,另一半分别用5%CPP-ACP、2%NaF和去离子水处理36h,再次放入乳酸凝胶中30h。标本磨片拍摄显微放射照片并测定龋损深度及脱矿量。结果:5%CPP-ACP组和2%NaF组形成的人工龋损深度浅,脱矿量变化小,与去离子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5%CPP-ACP组和2%NaF组龋损深度及脱矿量处理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去离子水处理组处理前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5%CPP-ACP对乳牙人工釉质龋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与2%NaF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磷酸肽-非结晶型磷酸钙
乳牙
抑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伐他汀对正畸牙齿保持阶段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远萍
韩光红
姜艳华
李秋
侯建华
机构
长春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吉林
市
口腔
医院
正
畸
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5-588,共4页
基金
吉林大学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04-2005)
文摘
目的:探讨全身给予辛伐他汀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后保持阶段骨形成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基本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2.5mg/kg)、中剂量组(5.0mg/kg)、高剂量组(10.0mg/kg),牵引其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实验组在加力装置去除前1d开始,腹膜下注射辛伐他汀;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次/d。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测定上颌第一磨牙区牙槽骨密度(BMD)等。结果:实验组BGP、ALP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组升高最明显,随剂量增加,BGP、ALP水平减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Ca、P无明显差别(P>0.05)。上颌第一磨牙区牙槽骨BMD对照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全身给药能够有效地促进局部牙槽骨骨合成代谢,最适有效剂量为2.5mg/kg。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正畸
保持
血清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骨密度
Keywords
Simvastatin
Orthodontics
Retention
ALP
BGP
BMD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光照射对兔正畸牙齿牙周组织中TR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孙新华
公柏娟
机构
长春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0-583,共4页
基金
吉林省科委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970 32 2 )
文摘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兔正畸牙齿移动牙周组织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 ,探讨氦氖激光照射对正畸骨改建的作用。方法 :选择体质量 (1.5± 0 .2 )kg的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未加力组及加力 1、3、5、7、14、2 1d组 ,每组 5只 ,共 3 5只。 0 .0 5mol/L戊巴比妥钠经耳缘静脉麻醉 (2ml/kg) ,分别在兔左右上颌切牙和第一磨牙间放置不锈钢螺簧 ,力值为 7.84N。右侧作为实验侧 (氦氖激光照射侧 ) ,左侧作为对照侧。对实验组动物右上颌第一磨牙相应的颊部进行氦氖激光照射。标本处理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染色 ,光镜下观察破骨细胞的变化。对破骨细胞中TRAP染色阳性颗粒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氦氖激光照射侧和对照侧相比 ,各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表达均增高 ,3、7d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表达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氦氖激光照射可以增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表达 。
关键词
激光照射
兔
正畸学
牙齿
牙周组织
TRAP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氦氖激光
Keywords
He-Ne laser
Tartrate-resistantacid phosphatase (TRAP), Tooth movement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PP-ACP抑制乳牙人工釉质龋的显微放射定量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春华
黄洋
李博
孙新华
机构
长春
吉林大学
口腔
医学院
儿童牙病
科
长春
吉林大学
口腔
医学院
牙周病
科
长春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7-270,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5%酪蛋白磷酸肽-非结晶型磷酸钙(CPP-ACP)溶液对体外形成的乳牙人工釉质龋的抑制作用。方法:30个拔除的滞留乳下切牙唇面开窗,置于乳酸凝胶中30h形成初期人工龋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从开窗区中央劈开分为2部分,一半作为龋损基线,另一半分别用5%CPP-ACP、2%NaF和去离子水处理36h,再次放入乳酸凝胶中30h。标本磨片拍摄显微放射照片并测定龋损深度及脱矿量。结果:5%CPP-ACP组和2%NaF组形成的人工龋损深度浅,脱矿量变化小,与去离子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5%CPP-ACP组和2%NaF组龋损深度及脱矿量处理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去离子水处理组处理前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5%CPP-ACP对乳牙人工釉质龋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与2%NaF组相似。
关键词
酪蛋白磷酸肽-非结晶型磷酸钙
乳牙
抑龋
Keywords
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
Deciduous teeth
Caries in hibition
分类号
R78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辛伐他汀对正畸牙齿保持阶段骨形成的影响
陈远萍
韩光红
姜艳华
李秋
侯建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激光照射对兔正畸牙齿牙周组织中TRAP表达的影响
孙新华
公柏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PP-ACP抑制乳牙人工釉质龋的显微放射定量研究
周春华
黄洋
李博
孙新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