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及饲料企业应对方案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雷 《吉林畜牧兽医》 2013年第6期28-29,共2页
牛奶在人类各种食品当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它对人们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增强已经逐渐被国民所重视。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地位也在日前提高,乳业总体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饲料企业 安全问题 乳品质量 身体素质 牧业发展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培养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付丽 赵巍 +3 位作者 李立佳 汪晓东 杜超 甄玉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37-2344,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灭活乳酸菌培养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300只体重相近的健康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雌、雄各半。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金霉素,乳酸菌培... 试验旨在研究灭活乳酸菌培养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300只体重相近的健康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雌、雄各半。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金霉素,乳酸菌培养物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6%乳酸菌培养物L1、L2、L3。试验期42d,分1~21日龄(前期)和22~42日龄(后期)2个阶段。结果显示,1~21日龄时,乳酸菌培养物L1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1),血清中白介素-2(IL-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培养物L2组肉鸡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培养物L3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1);抗生素组肉鸡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含量显著高于乳酸菌培养物组(P〈0.05)。22~42日龄时,乳酸菌培养物L1、L2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1);乳酸菌培养物L2组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及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培养物L3组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及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灭活乳酸菌培养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功能,其中,对于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试验前期添加L3效果较好,试验后期添加L1和L2效果较好;对于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试验前期添加L1效果较好,试验后期添加L2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培养物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条件对植物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巍 付丽 +3 位作者 王欣 王兰惠 梁海威 甄玉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44-47,共4页
在培养基优化的基础上,为实现高密度发酵,采用摇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方式、培养基的初始p H值对植物乳杆菌OD值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温度、不同接种量在不同时间点对植物乳杆菌菌体生物量的动态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 在培养基优化的基础上,为实现高密度发酵,采用摇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方式、培养基的初始p H值对植物乳杆菌OD值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温度、不同接种量在不同时间点对植物乳杆菌菌体生物量的动态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的初始p H值6.5,培养温度37℃,接种量2%(V/V),厌氧培养1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发酵条件 菌体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补料方式对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荣博涵 甄玉国 +2 位作者 赵小丽 刘乙辰 冀红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以酿酒酵母为发酵菌种,使用自主优化筛选配制的糖蜜培养基,分别采用残糖反馈分批补料和连续流加补料方式,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以提高发酵液中菌体密度.残糖反馈分批补料,拟设定3个梯度,分别控制对数期发酵液中残糖含量在0.5%~1.5%,1.0%... 以酿酒酵母为发酵菌种,使用自主优化筛选配制的糖蜜培养基,分别采用残糖反馈分批补料和连续流加补料方式,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以提高发酵液中菌体密度.残糖反馈分批补料,拟设定3个梯度,分别控制对数期发酵液中残糖含量在0.5%~1.5%,1.0%~2.0%,1.5%~2.5%.三次试验结果分别为,试验1菌体培养32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28.88 g/L;试验2菌体培养52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27.43 g/L;试验3菌体培养24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22.06 g/L.通过连续流加补料培养菌体,结果培养30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29.2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高密度发酵 残糖反馈分批补料 流加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糖蜜为碳源的酿酒酵母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雪 甄玉国 赵小丽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4期35-38,共4页
以甜菜糖蜜为碳源,通过摇瓶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对酿酒酵母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酿酒酵母的液体培养基优化配方为糖蜜添加量8%,尿素添加量0.05%,磷酸二氢钾添加量0.05%。在此条件下的培养基产酿酒酵母菌... 以甜菜糖蜜为碳源,通过摇瓶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对酿酒酵母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酿酒酵母的液体培养基优化配方为糖蜜添加量8%,尿素添加量0.05%,磷酸二氢钾添加量0.05%。在此条件下的培养基产酿酒酵母菌干质量为7.67g/L,比培养基优化前提高了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糖蜜 酿酒酵母 培养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小丽 甄玉国 +1 位作者 王兰惠 陈雪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6期75-78,共4页
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酿酒酵母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转速150 r/min、初始pH 5.5、培养时间36 h、接种量4%、装液量20 mL/10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发酵,其OD560nm为1.370,菌体密... 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酿酒酵母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转速150 r/min、初始pH 5.5、培养时间36 h、接种量4%、装液量20 mL/10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发酵,其OD560nm为1.370,菌体密度为1.54×108个/mL,菌体干质量可以达到18.48g/L,比初始条件下菌体干质量提高了将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发酵条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有氧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小丽 甄玉国 +1 位作者 王兰惠 易晓菲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7期43-47,共5页
以实验室选育的酵母菌为试验用菌株,以甜菜糖蜜为碳源发酵生产酵母菌体,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实验室摇瓶发酵的培养基,优化后的培养基为总糖含量为10%的糖蜜、10%红糖、0.50%尿素、0.50%酵母粉、0.05%硫酸镁、0.05%甘氨酸,在此培养... 以实验室选育的酵母菌为试验用菌株,以甜菜糖蜜为碳源发酵生产酵母菌体,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实验室摇瓶发酵的培养基,优化后的培养基为总糖含量为10%的糖蜜、10%红糖、0.50%尿素、0.50%酵母粉、0.05%硫酸镁、0.05%甘氨酸,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体干质量可达到16.83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糖蜜 酵母菌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纤维源对吉林白鹅肠道形态学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青竹 李润航 +1 位作者 郑艳秋 娄玉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602,共7页
为研究不同纤维源对吉林白鹅肠道形态学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羊草和玉米秸秆作为日粮纤维源,选择56只吉林白鹅作为试验动物,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分别对11、18、25、32、39、46、53日龄吉林白鹅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肌层厚度进行测... 为研究不同纤维源对吉林白鹅肠道形态学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羊草和玉米秸秆作为日粮纤维源,选择56只吉林白鹅作为试验动物,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分别对11、18、25、32、39、46、53日龄吉林白鹅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肌层厚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处理组均为空肠绒毛最长。2组肠道各段绒毛高度及肌层厚度在11~25日龄期间绝对生长值最高。羊草组鹅十二指肠及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P【0.01)。玉米秸秆组鹅肠道各段肌层厚度高于羊草组。玉米秸秆组及羊草组鹅肠道各段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总体上随日龄呈增长趋势,羊草组鹅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高于玉米秸秆组(P】0.05)。结果提示,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纤维源显著影响11~53日龄吉林白鹅肠道形态学发育,羊草组鹅十二指肠及空肠形态学发育优于玉米秸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形态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纤维素酶的米曲霉菌种的筛选和以甘蔗糖蜜为碳源对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肖君 甄玉国 +1 位作者 王晓磊 陈雪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9-64,共6页
目的:根据生物量和纤维水解圈从米曲霉40636,41478,M1,M2 4株菌中确定40636为实验菌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米曲霉40636的液体培养基为糖蜜25%,硫酸铵0.75%,蛋白胨0.375%,酵母粉0.375%,KH2PO4添加量为0.27%... 目的:根据生物量和纤维水解圈从米曲霉40636,41478,M1,M2 4株菌中确定40636为实验菌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米曲霉40636的液体培养基为糖蜜25%,硫酸铵0.75%,蛋白胨0.375%,酵母粉0.375%,KH2PO4添加量为0.27%,MgSO4添加量为0.105%,氯化钠添加量为0.12%。在此条件下,米曲霉菌体干重达到20.294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甘蔗糖蜜 纤维水解圈 生物量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促溶剂对酵母细胞在发酵液中自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冀红芹 甄玉国 +2 位作者 刘乙辰 赵小丽 陈雪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5期98-103,共6页
通过添加不同促溶剂研究酵母细胞在发酵液中的自溶情况。对影响酵母细胞内容物的溶出率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设计正交试验进行各因素参数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NaCl为促溶剂的酵母发酵液内的自溶条件为pH5.0、温度50℃、时间48... 通过添加不同促溶剂研究酵母细胞在发酵液中的自溶情况。对影响酵母细胞内容物的溶出率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设计正交试验进行各因素参数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NaCl为促溶剂的酵母发酵液内的自溶条件为pH5.0、温度50℃、时间48h、NaCl添加量为9%,测得酵母细胞在发酵液内自溶率达到49.30%;以β-葡聚糖酶为促溶剂的酵母发酵液内的自溶条件为pH6.5、温度55℃、时间24h、酶添加量为0.6%,测得酵母细胞在发酵液内自溶率达到49.98%;以木瓜蛋白酶为促溶剂的酵母发酵液内的自溶条件为pH 6.0、温度60℃、时间72h、酶添加量1%,测得酵母细胞在发酵液内自溶率达到5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 自溶条件 优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性犊牛开食料对比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巍 王晓磊 +1 位作者 肖君 甄玉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8-41,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结构和搭配比例犊牛开食料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荷斯坦犊牛7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犊牛。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不同日粮结构和搭配比例的开食料。结果表明,在整个...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结构和搭配比例犊牛开食料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荷斯坦犊牛7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犊牛。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不同日粮结构和搭配比例的开食料。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试验组B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4、42和60日龄试验组C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4和60日龄试验组C的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60日龄试验组B的胸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日龄试验组A、B、C的体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60日龄试验组B的体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整个试验期试验组A、B、C的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B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A(P<0.05)。发病率方面试验组B的感冒发病率最低,试验组A的腹泻发病率最低,瘤胃胀气的发病率对照组最高,而且反复发病,试验组C次之,而试验组A和试验组B的犊牛没有发生瘤胃胀气。因此,从犊牛的生长性能、采食量及发病率来看,试验组B压片玉米35%、燕麦10%、糖蜜5%和犊牛浓缩开食料50%的日粮结构和搭配比例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生长性能 采食量 开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高密度有氧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小丽 甄玉国 +1 位作者 王兰惠 陈雪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0-54,共5页
以甜菜糖蜜为唯一碳源筛选酿酒酵母高密度有氧发酵条件,以实验室选育的酵母菌为试验用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实验室摇瓶发酵的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为12%糖蜜,培养条件为温度30℃、初始p H值5.0、接种量4%、培养时间48 h、装液... 以甜菜糖蜜为唯一碳源筛选酿酒酵母高密度有氧发酵条件,以实验室选育的酵母菌为试验用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实验室摇瓶发酵的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为12%糖蜜,培养条件为温度30℃、初始p H值5.0、接种量4%、培养时间48 h、装液量1/5(v/v)、转速180 r/min,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体干重可达到9.6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糖蜜 酵母菌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增殖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欣 赵巍 +1 位作者 付丽 甄玉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2-57,共6页
在成功筛选出一株具有强抑菌能力的植物乳杆菌的基础上,为提高植物乳杆菌的菌体生物量,以MRS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葡萄糖3.0%、蛋白胨3.0%、酵母... 在成功筛选出一株具有强抑菌能力的植物乳杆菌的基础上,为提高植物乳杆菌的菌体生物量,以MRS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葡萄糖3.0%、蛋白胨3.0%、酵母粉1%、无水乙酸钠1.4%、柠檬酸氢二铵0.5%、MnSO4·H2O 0.07 g/l、MgSO4·7H2O 0.2%、K2HPO4 0.2%、吐温80 0.4%。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植物乳杆菌的OD值从9.428增长到17.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培养基 菌体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糖蜜为碳源对酿酒酵母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雪 甄玉国 赵小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6,共3页
以实验室分离出的酿酒酵母为试验菌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影响其生物量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p H 5.0、接种量4%、温度25℃、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菌液最高吸光度(OD560)为1.1187,菌... 以实验室分离出的酿酒酵母为试验菌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影响其生物量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p H 5.0、接种量4%、温度25℃、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菌液最高吸光度(OD560)为1.1187,菌体干重为10.22 g/L,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18.95%和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生物量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杆菌BRF01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丽 甄玉国 +1 位作者 赵巍 王兰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1-33,共3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培养方式、培养温度、初始pH值及接种量对乳酸杆菌BRF01生长的影响。试验最终确定菌株BRF01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4℃、初始pH 6.5、接种量2%,厌氧发酵。
关键词 生长 乳酸杆菌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不同培养方式的发酵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君 甄玉国 王晓磊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7期48-50,共3页
利用10L发酵罐在摇瓶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放大实验。根据不同菌体形态对代谢产物的影响,在米曲霉菌丝生长到絮状前,终止发酵。指数补料实验结果表明,分批发酵在第14小时菌体干质量达到最大值15.06g/L,比摇瓶发酵... 利用10L发酵罐在摇瓶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放大实验。根据不同菌体形态对代谢产物的影响,在米曲霉菌丝生长到絮状前,终止发酵。指数补料实验结果表明,分批发酵在第14小时菌体干质量达到最大值15.06g/L,比摇瓶发酵提高了33%;指数补料在第16小时菌体干质量达到20.43g/L,比分批发酵提高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发酵罐 指数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杆菌BRF01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丽 甄玉国 赵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75-79,共5页
为提高乳酸菌生物量,以MRS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与正交试验设计,对乳酸杆菌BRF01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乳酸杆菌BRF01的发酵培养基为2%葡萄糖、6%玉米浆、0.5%无水乙酸钠、0.3%磷酸二氢钠、0.6%柠檬酸氢二铵、0.1%... 为提高乳酸菌生物量,以MRS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与正交试验设计,对乳酸杆菌BRF01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乳酸杆菌BRF01的发酵培养基为2%葡萄糖、6%玉米浆、0.5%无水乙酸钠、0.3%磷酸二氢钠、0.6%柠檬酸氢二铵、0.1%吐温80、0.02%七水合硫酸镁和0.005%一水合硫酸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乳酸杆菌 发酵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比较两种处理方式所得酵母细胞自溶成分
18
作者 赵巍 孙喆 +2 位作者 郑艳秋 赵小丽 甄玉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1,24,共4页
为分析添加不同促溶剂(Na Cl和木瓜蛋白酶)所得酵母细胞自溶物的成分差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酵母细胞自溶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 为分析添加不同促溶剂(Na Cl和木瓜蛋白酶)所得酵母细胞自溶物的成分差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酵母细胞自溶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添加Na Cl所得自溶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共分离出49种成分,鉴定出28种,占总量的92.14%,其中酯类3种,酸类5种,醇类4种,杂环类6种(吡咯、呋喃、吡咯并吡嗪、嘧啶、吡唑等),酚类2种,饱和芳香烃3种,饱和脂肪烃5种;添加木瓜蛋白酶所得自溶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共分离出49种成分,鉴定出27种,占总量的91.006%,其中酯类2种,酸类4种,醇类4种,杂环类7种(吡咯、呋喃、吡咯并吡嗪、嘧啶、噻唑、吡喃等),酚类5种,饱和芳香烃2种,不饱和芳香烃2种,腈类1种。由此可见,不同处理方式所得酵母细胞自溶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共有21种成分,其余成分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自溶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灌服不同补充液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甄玉国 张学峰 +5 位作者 汪晓东 王晓磊 杨平平 杜泓明 赵巍 赵小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9-43,共5页
试验旨在比较产后灌服不同补充液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经产荷斯坦奶牛3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在奶牛分娩后立即采血作为0 h,灌服不同补充液后1、2、4、6、12、24 h采血,测定血清中钙、镁、无机磷... 试验旨在比较产后灌服不同补充液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经产荷斯坦奶牛3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在奶牛分娩后立即采血作为0 h,灌服不同补充液后1、2、4、6、12、24 h采血,测定血清中钙、镁、无机磷、血糖、胰岛素、非酯化脂肪酸和β-羟丁酸。结果表明:产品D对血糖、胰岛素的调控效果最佳;产品C对钙、磷、游离脂肪酸、β-羟丁酸含量的调控效果最佳;产品A、B更有利于血清镁的维持。产后灌服补充液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的影响,对奶牛产后恢复正常生理代谢功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灌服 奶牛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厌氧发酵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小丽 甄玉国 陈雪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3-17,21,共6页
为了得到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对肠道有益菌增殖有促进作用的有效代谢产物,本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厌氧发酵体系。通过植物乳杆菌的体外增殖试验和对代谢产物益菌作用的评估,得到最优厌氧发酵条件是培养时间24 h、接种量20%... 为了得到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对肠道有益菌增殖有促进作用的有效代谢产物,本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厌氧发酵体系。通过植物乳杆菌的体外增殖试验和对代谢产物益菌作用的评估,得到最优厌氧发酵条件是培养时间24 h、接种量20%、培养基pH 7.0、温度20℃;厌氧培养基的组成为总糖含量为5%的糖蜜、0.05%氯化钠、0.1%氯化钙、0.05%硫酸镁、0.05%蛋白胨、0.1%氯化钾、0.01%磷酸氢二钾、0.1%硫酸铵。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代谢物对植物乳杆菌的增殖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厌氧发酵 发酵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