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及脱毒方法
1
作者 张淼 Natnael Demelash Aschalew +4 位作者 甄玉国 孙喆 张学峰 秦贵信 王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1-177,共7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具有致癌、致畸和肝毒性的危害。食用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原料会造成畜禽的细胞毒性及免疫毒性,并引发呕吐、腹泻、死亡等状况,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围绕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理化性质、...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具有致癌、致畸和肝毒性的危害。食用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原料会造成畜禽的细胞毒性及免疫毒性,并引发呕吐、腹泻、死亡等状况,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围绕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理化性质、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检测方法和生物脱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检控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及减轻其对畜禽的危害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细胞毒性 肝毒性 脱毒方法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聚糖的理化特性、制备、测定和代谢途径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子源 李浩然 +4 位作者 甄玉国 王涛 张学峰 秦贵信 孙喆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30,共8页
甘露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物质,广泛分布于酵母菌、植物组织中。甘露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强动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并改善瘤胃功能。文章分别对甘露聚糖的理化特性、制备、测定和代谢途径及其应用进行了... 甘露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物质,广泛分布于酵母菌、植物组织中。甘露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强动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并改善瘤胃功能。文章分别对甘露聚糖的理化特性、制备、测定和代谢途径及其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甘露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 理化特性 制备方法 测定方法 代谢途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抗菌肽和三丁酸甘油酯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高俊玲 甄玉国 +2 位作者 王涛 孙喆 张学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7-62,共6页
为探讨抗菌肽和三丁酸甘油酯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3只装有永久性瘘管的绵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体外发酵培养的方法测定其发酵参数。以基础日粮为发酵底物,设置A、B、C、D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抗菌肽组(0.03%抗菌肽)、三丁酸甘油... 为探讨抗菌肽和三丁酸甘油酯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3只装有永久性瘘管的绵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体外发酵培养的方法测定其发酵参数。以基础日粮为发酵底物,设置A、B、C、D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抗菌肽组(0.03%抗菌肽)、三丁酸甘油组(0.15%三丁酸甘油酯)和联合使用组(0.03%抗菌肽+0.15%三丁酸甘油酯),每组4个重复,培养6、12、24 h后,测定其pH、产气量、氨态氮(NH3-N)、干物质降解率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等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发酵24 h时,添加抗菌肽有降低氨态氮、增加产气量的趋势,干物质降解率较对照组提高2%(P﹤0.05),并且可以增加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添加三丁酸甘油酯有增加氨态氮和产气量的趋势,提高干物质降解率,并且增加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的浓度。两者都添加时,氨态氮浓度较对照组提高4%(P﹤0.05),干物质降解率较对照组降低5%(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和丁酸浓度较对照组分别降低7%、6%和1%(P﹤0.05)。因此,在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和三丁酸甘油酯可以促进瘤胃发酵功能,但是同时添加不利于瘤胃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三丁酸甘油酯 瘤胃发酵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代乳粉中不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原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喜泽 武赛男 +4 位作者 成龙 王涛 张学峰 孙喆 甄玉国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0-104,共5页
乳蛋白和乳糖是犊牛代乳粉的主要成分,在不影响犊牛正常生长和健康状况时,应用一些非乳源性成分替代乳源性成分可大幅降低犊牛培育成本。在高水平犊牛液体饲料饲喂策略全球化的背景下,探究代乳粉中可替代乳蛋白和乳糖的来源具有重要意... 乳蛋白和乳糖是犊牛代乳粉的主要成分,在不影响犊牛正常生长和健康状况时,应用一些非乳源性成分替代乳源性成分可大幅降低犊牛培育成本。在高水平犊牛液体饲料饲喂策略全球化的背景下,探究代乳粉中可替代乳蛋白和乳糖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代乳粉中不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原料对犊牛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代乳粉 蛋白质原料 碳水化合物原料 生长性能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