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处理秸秆营养成分及对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邱玉朗 朱煜升 +3 位作者 李林 纪传来 刘明远 陈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16,共4页
试验旨在分析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方法对秸秆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及秸秆对肉羊生长性能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0 kg左右育肥羊90只,分成3组,分别饲喂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秸秆。结果表明:化学及生物处理均可改善秸秆感官指标... 试验旨在分析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方法对秸秆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及秸秆对肉羊生长性能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0 kg左右育肥羊90只,分成3组,分别饲喂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秸秆。结果表明:化学及生物处理均可改善秸秆感官指标,提高粗蛋白(CP)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生物处理组粗纤维(CF)含量较物理处理组降低30.49%(P<0.05)。化学及生物处理组可提高肉羊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CF消化率。生物处理较物理处理干物质(DM)、CP消化率分别提高10.30%、7.38%(P<0.05)。研究表明,生物及化学处理秸秆营养成分得到改善,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及消化率,生物处理效果优于化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处理 化学处理 生物处理 秸秆 营养成分 肉羊 生长性能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培养体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婷婷 陈雪 +6 位作者 程涛 刘斌 孙喆 甄玉国 秦贵信 张学峰 王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6-131,共6页
该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培养体系进行优化,以达到工业生产上提高酿酒酵母发酵生物量的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酿酒酵母培养体系最适碳源为淀粉糖,最适氮源为玉米浆+尿素,最适缓冲盐及微量元素为K2HPO... 该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培养体系进行优化,以达到工业生产上提高酿酒酵母发酵生物量的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酿酒酵母培养体系最适碳源为淀粉糖,最适氮源为玉米浆+尿素,最适缓冲盐及微量元素为K2HPO4、MgSO4,最适B族维生素为VB2、VB3、VB8;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影响酿酒酵母生物量的主因素为淀粉糖、玉米浆、尿素,并应用爬坡试验获得主要因素的峰值范围;最后应用Box-Behnken试验、响应面分析对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宜的酿酒酵母培养体系为:淀粉糖28.8 g/100 mL、玉米浆6.1 g/100 mL、尿素0.0975 g/100 mL、磷酸氢二钾0.1 g/100 mL、硫酸镁0.05 g/100 mL、VB20.1 mg/100 mL、VB30.1 mg/100 mL、VB80.1 mg/100 mL。在优化后培养体系下,酿酒酵母菌液OD560 nm值为60.60,是常规使用的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培养体系的5.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培养体系 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松泽 陈雪 +5 位作者 毋昊 董佳楠 甄玉国 秦贵信 王涛 张学峰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4,共5页
试验对2019年不同地区规模化牧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进行分析,旨在为不同地区牧场合理调配饲喂玉米青贮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别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北京、宁夏、天津、辽宁、山东等地规模化牧场采集全株玉米青贮样品,并按地理... 试验对2019年不同地区规模化牧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进行分析,旨在为不同地区牧场合理调配饲喂玉米青贮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别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北京、宁夏、天津、辽宁、山东等地规模化牧场采集全株玉米青贮样品,并按地理区域划分为东北、西北和华北三个地区,通过对其进行营养指标和发酵指标的测定来分析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全株玉米青贮中淀粉含量分别为27.35%、26.79%和28.9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4.00%、43.54%、41.46%。且华北和东北地区玉米青贮pH值极显著低于西北地区(P<0.01),华北地区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西北和东北地区(P<0.05),且变异系数小于其他两个地区,品质更稳定。此外,华北地区相对饲喂价值显著高于西北地区(P<0.05)。综上,2019年华北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优于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不同地区 营养水平 发酵品质 饲喂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董佳楠 易晓菲 +4 位作者 张维刚 张玲玲 甄玉国 王涛 张学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2,共6页
研究通过测定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探究复合乳酸菌培养物和酵母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的影响,从而筛选出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复合培养物在肉仔鸡饲养中的最适添加量。试验根据实验室筛选出来的乳酸菌培养物最适添加量1.6‰和酵母菌... 研究通过测定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探究复合乳酸菌培养物和酵母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的影响,从而筛选出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复合培养物在肉仔鸡饲养中的最适添加量。试验根据实验室筛选出来的乳酸菌培养物最适添加量1.6‰和酵母菌培养物最适添加量1.8‰进行组合,探索它们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采用4×4全因子试验设计,选取健康的、体况基本相同的1日龄AA肉仔鸡鸡苗608只,随机分配到19个处理组。同时设立日粮中添加1.6‰的乳酸菌培养物组(第17组)、添加1.8‰酵母菌培养物日粮对照组(第18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第1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结果表明:7~21日龄时,第8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第18组(P<0.05),第8组和第11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酵母菌组、乳酸菌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7~42日龄时,乳酸菌培养物和酵母培养物对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干物质、蛋白质、脂肪、Ca和P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所提高,其中第8组和第11组提高的水平最多。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培养物之间有正协同作用,且第8组(0.8‰乳酸菌培养物+1.8‰酵母菌培养物)和第11组(1.2‰乳酸菌培养物+1.35‰酵母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提高的效果最佳,对于促进肉仔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培养物 酵母菌培养物 肉仔鸡 生长性能 复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H_(2)O_(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雅 白鸽 +4 位作者 王涛 秦贵信 孙喆 张学峰 甄玉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58-1565,共8页
试验通过研究维生素E(VE)对H_(2)O_(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 cells)氧化损伤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维生素E对缓解奶牛乳腺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试验设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处理组)、H_(2)O_(2)组和H_(2)O_(2)+VE... 试验通过研究维生素E(VE)对H_(2)O_(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 cells)氧化损伤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维生素E对缓解奶牛乳腺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试验设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处理组)、H_(2)O_(2)组和H_(2)O_(2)+VE组。利用MTT法检测奶牛乳腺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奶牛乳腺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紧密连接基因ZO-1、occludin、claudin-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ROS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H_(2)O_(2)组相比,H_(2)O_(2)+20μmol/L VE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P<0.05),ROS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极显著抑制了紧密连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而与H_(2)O_(2)组相比,添加维生素E极显著缓解了H_(2)O_(2)对紧密连接基因相对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本研究结果证明,维生素E不仅能够减轻H_(2)O_(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还能缓解H_(2)O_(2)对紧密连接基因相对表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奶牛 氧化应激 乳腺上皮细胞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奶公犊牛颗粒料蛋白水平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志熠 秦贵信 +5 位作者 甄玉国 王涛 张学峰 孙喆 陈雪 赵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奶公犊牛培育是奶牛肉用养殖的关键阶段,饲粮的营养水平和结构对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在犊牛的组织生长、机体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可以改善犊牛饲粮利用率和生长性能。文章主要从犊牛... 奶公犊牛培育是奶牛肉用养殖的关键阶段,饲粮的营养水平和结构对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在犊牛的组织生长、机体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可以改善犊牛饲粮利用率和生长性能。文章主要从犊牛颗粒料中蛋白质水平优化对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犊牛的精准饲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公犊牛 蛋白质水平 生产性能 瘤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能量结构全混合颗粒日粮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苏本雪 张学峰 +2 位作者 张维刚 张玲玲 谭胜男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1,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结构全混合颗粒日粮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90日龄、体重(20.98±2.06)kg的断奶小尾寒羊雄羔羊24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6组分别饲喂等能等氮、...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结构全混合颗粒日粮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90日龄、体重(20.98±2.06)kg的断奶小尾寒羊雄羔羊24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6组分别饲喂等能等氮、不同淀粉水平、脂肪和糖的不同比例构成的全混合日粮。A组日粮为在30%淀粉水平下含有3.04%脂肪和4.11%糖的全混合日粮,B组日粮为在30%淀粉水平下含有2.65%脂肪和4.63%糖的全混合日粮,C组为在26%淀粉水平下含有4.61%脂肪和4.11%糖的全混合日粮,D组为在26%淀粉水平下含有2.58%脂肪和6.36%糖构成的全混合日粮,E组为在22%淀粉水平下含有5.23%脂肪和4.49%糖的全混合日粮,F组为在22%淀粉水平下含有2.59%脂肪和7.54%糖的全混合日粮。饲养试验9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80 d,第0、20、40、60、80 d称重,试验第80 d进行屠宰试验。结果显示,在0~20 d时,A组、D组、F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B组(P<0.05);在0~20 d时,A组、D组、F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B组、C组(P<0.05),在80 d,E组高于B组(P<0.05);在0~20 d,A组、B组、D组、E组、F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C组(P<0.05),80 d时,B组显著高于E组(P<0.05)。表明在肉羊育肥的不同时期,采用适宜的能量结构全混合颗粒日粮能够更好地促进动物生长;提高脂肪水平可以改善动物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 淀粉 脂肪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