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蝶窦入路内镜垂体手术中颈内动脉的解剖学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汲军 吴大威 +2 位作者 张益群 田勇 李幼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9-1123,1252,共5页
目的:研究在经鼻蝶窦入路内镜垂体手术中颈内动脉(ICA)与蝶窦内壁骨性标志物和ICA与蝶窦口中心的正确位置关系,帮助术中ICA的定位与保护。方法:利用头颅CT血管造影(CTA)影像,重建手术起始平面(IOP),即垂直于矢状面、且经过蝶窦开口和垂... 目的:研究在经鼻蝶窦入路内镜垂体手术中颈内动脉(ICA)与蝶窦内壁骨性标志物和ICA与蝶窦口中心的正确位置关系,帮助术中ICA的定位与保护。方法:利用头颅CT血管造影(CTA)影像,重建手术起始平面(IOP),即垂直于矢状面、且经过蝶窦开口和垂体窝中点的平面;引入三维坐标系,以蝶窦口中心为原点、x轴与镜身(蝶窦外部)重叠且平行于矢状面,z轴垂直于矢状面,y轴垂直x与z轴,观察ICA的位置及其标志点对应关系,测量指标有IOP上同侧ICA内侧壁(IAM)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对侧ICA内侧壁(CAM)坐标、CAM距中线最小距离和ICA的深度。结果:在IOP平面内只有37.5%ICA的位置与颈动脉隆突(ICAP)位置对应准确。在IOP上IAM在坐标系中的坐标约为1.50、-0.30和0.55cm;CAM坐标约为1.49、-0.30和1.52cm,CAM距中线最小距离为6.2mm;ICA的平均深度为1.1mm。结论:IOP上ICA坐标范围的确定对术中ICA的定位与保护有帮助;在IOP中以过蝶窦口的矢状面为参照,在其内侧水平6.2mm范围内操作可以认为是相当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窦垂体手术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隆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
2
作者 李忱 薛辉 +3 位作者 刘佳梅 张秀英 宋宇 王金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206,F0002,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AECs)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为AE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SC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30只Wistar大鼠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损伤后分别进行明胶海绵加生理盐水移植(明胶海绵组)和明胶海绵加A...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AECs)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为AE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SC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30只Wistar大鼠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损伤后分别进行明胶海绵加生理盐水移植(明胶海绵组)和明胶海绵加AECs移植(AECs移植组),同时设SCI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移植后2和4周,常规组织学方法观察移植物和脊髓组织结构;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移植物和脊髓组织中神经丝蛋白(NF)阳性神经纤维、5-羟色胺(5-HT)能神经纤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能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采用荧光红顺行示踪技术观察移植后脊髓神经纤维恢复情况;BBB功能评分方法评价移植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ECs移植可促进脊髓本身神经纤维的再生,并促进了NF、5-HT和CGRP神经纤维的再生,再生的神经纤维可穿过GFAP阳性区域进入移植物中,AECs移植组移植物中NF阳性神经纤维数明显多于明胶海绵组(P<0.05)。AECs移植组、明胶海绵组及SCI模型组BBB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ECs移植组与明胶海绵组和SCI模型组BB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s移植可促进SCI后神经纤维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羊膜上皮细胞 细胞移植 神经再生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