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育人模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1
作者 徐德斌 刘书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5-59,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新中医药院校育人模式提供了方法论遵循。以“仁”为本,为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提供指引;以“和”为美,为医学伦理素养培育提供方向;以“精”为基,为专业素养培育提供标准;以“诚”为先,为医德素养培育提供借鉴。从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新中医药院校育人模式提供了方法论遵循。以“仁”为本,为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提供指引;以“和”为美,为医学伦理素养培育提供方向;以“精”为基,为专业素养培育提供标准;以“诚”为先,为医德素养培育提供借鉴。从内在机理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育人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塑造本源认同和激活文化基因、达成人文精神的涵养和职业品格淬炼、强化思维模式塑造和实践方式引导。从实践经验上看,中医药院校将“党建+文化”协同育人、“教育资源建设+人文素养培育”同步推进、“校园文化传统载体+新型载体”协同建设、“中医技艺传承+基层服务培育”完善师承教育体系有机结合,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彰显办学的独特属性,塑造优质品牌形象,助推特色鲜明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拓展与升华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晓男 颜雨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价值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价值指向、理想归宿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是运用历史思维在洞察人类历史到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厘清历史大势,结合实际、科学审视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美丽世界的系列实践方略,是在主体、思维、实践三方面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拓展 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兴海 孔茹意 谭晓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79,96,共4页
构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构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可从内容体系、结构体系、动力体系三个方面着手,从内容体系来看... 构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构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可从内容体系、结构体系、动力体系三个方面着手,从内容体系来看,要确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任务目标体系、建设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教育的内容体系、确立清晰的任务分工责任体系、制定“青马工程”建设标准、建立工作落实的监督考核评价制度;从结构体系来看,要建设长效机制运行的领导推进体系、构建高校内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组织实施体系、构建有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建设协同合作机制;从动力体系来看,要加强传播科学理论的责任意识建设、强化新时代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落实好习近平关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被引量:31
4
作者 黄海鹏 门瑞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5-47,共3页
"课程思政"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方向,更是高校思政教育理念转型及青年社会化需求的必要选择。新教育形势下如何实现思政教育的教学全过程融入已成为高校探索立体化育人实践的关键命题。基于此,文章从中医药院校工作实际出发... "课程思政"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方向,更是高校思政教育理念转型及青年社会化需求的必要选择。新教育形势下如何实现思政教育的教学全过程融入已成为高校探索立体化育人实践的关键命题。基于此,文章从中医药院校工作实际出发,围绕思维转变、体系建立、课程重构、实践反馈等方面提出策略性指导,构建大思政格局,正确引导青年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理念转变 实践策略 教学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德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6-28,共3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源头和理论成果的历史性总结,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命题。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需要把握历史规律、尊重价值规律、根植实践智慧,构建“三位一体”的逻辑架构。历史逻辑回...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源头和理论成果的历史性总结,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命题。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需要把握历史规律、尊重价值规律、根植实践智慧,构建“三位一体”的逻辑架构。历史逻辑回答了“为什么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疑问,价值逻辑解决了“价值目标、价值导向和价值归旨”的疑义,实践逻辑破解了“理论与实践如何契合与兼容”的疑惑。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构筑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完整链条,指明了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历史 价值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众化视阈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被引量:3
6
作者 杜雪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156,共6页
当前社会利益分化扩大、多种社会思潮竞相涌动,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观念多元化趋势明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此背景下,引入同质群体这一基本研究对象,利用分众化思维,切实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育人的价值... 当前社会利益分化扩大、多种社会思潮竞相涌动,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观念多元化趋势明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此背景下,引入同质群体这一基本研究对象,利用分众化思维,切实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育人的价值维度。根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的角色地位、思想政治状况、心理发展规律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三大类群体:高校党政干部群体、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群体、大学生群体。基于分众化理论,探究不同群体的成长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要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消灭私有制”思想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丽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95,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消灭私有制"是指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他们既不赞同,但也不彻底否定,并认为它的消灭需要必要的物质前提。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消灭私有制"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消灭私有制"是指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他们既不赞同,但也不彻底否定,并认为它的消灭需要必要的物质前提。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消灭私有制"理论,他所主张的"利用私有制"、"发展私有制"的思想开启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之门。在如何对待私有制的问题上,毛泽东的思想发生过较大转变,由"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到"消灭资本主义再搞资本主义"再到让其"彻底绝种"。邓小平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的理论,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私有制 非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融合发展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探赜 被引量:1
8
作者 付晓男 张兴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13,共3页
媒体融合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是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传播关系变革和媒介话语转型的必要路径。文章提出,应利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明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脉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 媒体融合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是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传播关系变革和媒介话语转型的必要路径。文章提出,应利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明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脉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逻辑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党委推动思政课改革的核心动力
9
作者 张兴海 谭晓宇 孔茹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4,共4页
高校思政课改革是长期的课题,这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需要解决许多矛盾,需要有强大的核心推动力,高校党委是这种核心力量的唯一来源。文章通过问题分析和理论探讨,提出对于推进思政课改... 高校思政课改革是长期的课题,这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需要解决许多矛盾,需要有强大的核心推动力,高校党委是这种核心力量的唯一来源。文章通过问题分析和理论探讨,提出对于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高校党委要加深认识,担起发挥核心力量的主体责任;从理想信念的根子上解决核心动力的生成问题;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发挥核心力量;高质量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高校党委 改革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付晓男 付秀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6-57,共2页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政治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这两个特点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利于应对多元文化渗透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利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利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利于改良思想政治...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政治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这两个特点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利于应对多元文化渗透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利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利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利于改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通过传统文化入课堂、传统文化入实践、传统文化入课堂三个途径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自我毁灭”的历史辩证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宏政 陈磊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61,共9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本原理,是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下来的"辩证法"原理。通过对黑格尔的作为"一般运动形式"辩证法原理的唯物主义"颠倒",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本主义"自我毁灭&qu...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本原理,是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下来的"辩证法"原理。通过对黑格尔的作为"一般运动形式"辩证法原理的唯物主义"颠倒",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本主义"自我毁灭"的三个历史辩证法原理:"阶级自否定"的辩证逻辑;"生产力自否定"的辩证逻辑;"必然王国自否定"的辩证逻辑。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的"自否定"的辩证逻辑原理,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自我毁灭 辩证逻辑 历史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三理贯通”教学方法探析
12
作者 陈磊 曹家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0,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述为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具有丰富的科学意涵,要夯实讲道理的基石、把握重创新的关键、注入融时代的动力。高校思政课把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述为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具有丰富的科学意涵,要夯实讲道理的基石、把握重创新的关键、注入融时代的动力。高校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贯通的原则,形成把政理讲深、学理讲透、事理讲活的“三理贯通”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懂政理、明学理、通事理,实现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和现实温度的高度融合,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道理,展现思政课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讲深讲透讲活 “三理贯通”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论析
13
作者 魏恒 仇竹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7,共4页
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增强社会号召力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强大的社会号召力是党的政治优势和制胜法宝。新时代,持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对于进一步全... 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增强社会号召力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强大的社会号召力是党的政治优势和制胜法宝。新时代,持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要从加强思想引领、贯彻群众路线、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创新技术手段等方面着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有效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社会号召力 以人民为中心 自我革命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观念的价值考量
14
作者 王金凤 徐国成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8-9,共2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扩大,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日益凸显。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效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扩大,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日益凸显。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观念对我国协调二者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效率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现状透视 被引量:26
15
作者 黄海鹏 门瑞雪 曲铁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6-89,共4页
短视频文化作为当下年轻人的文化消费主流,正日益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厘清短视频文化影响下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正向发展存在的困境及实施路径是当前社会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调查显示,当前短视频文化影响下大学生... 短视频文化作为当下年轻人的文化消费主流,正日益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厘清短视频文化影响下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正向发展存在的困境及实施路径是当前社会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调查显示,当前短视频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呈现过分沉迷、模仿热衷、现实脱离、价值观趋同等困境。这可能是由于其存在低俗化的文化形态、同质化的审美标准以及过分满足大学生个性表达所致。对此,在国家监管的前提下,应发挥平台的正能量引导价值,形成“正能量,温情化”的传播风格,创新高校主流价值观宣传阵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向价值观,最终实现短视频文化从“入眼”到“入心”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价值观 困境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被引量:9
16
作者 门瑞雪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86-88,共3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主力军,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工作的“敲门砖”,也是...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主力军,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工作的“敲门砖”,也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从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逻辑、着力方向及问题剖析三个角度进行思考,有助于破解当代大学生在自身发展和社会就业方面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全面发展 职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冲突解决策略在人格特征与人际关系敏感中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鲍英善 朱方伟 +1 位作者 崔宁 胡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特点及其与人格特征、冲突解决策略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辽宁7所高校中选取大学生4322人(年龄17~24岁;男2906人,女1416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2分为人际关系敏感)、艾森克人格...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特点及其与人格特征、冲突解决策略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辽宁7所高校中选取大学生4322人(年龄17~24岁;男2906人,女1416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2分为人际关系敏感)、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包括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4个分量表)和组织冲突问卷(ROCI-Ⅱ,包括协作、顺从、回避、支配4个因子)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检出率为13.7%,人际关系敏感均分为(1.4±0.5)。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与神经质、精神质、顺从得分呈正相关(r=0.60、0.27、0.04,均P<0.01),与内外向、协作得分呈负相关(r=-0.36、-0.14,均P<0.01)。协作在内外向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β=0.07,P<0.001),顺从在神经质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β=0.03,P<0.05)。结论:协作调节了内外向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关系,顺从调节了神经质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敏感 冲突解决策略 人格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障碍大学生自我污名与家庭关怀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志光 刘莎 张洪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听力障碍大学生自我污名与家庭关怀的关系。方法:选取325名听力障碍大学生进行半年的追踪研究。采用残疾自我污名量表(SSD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测量自我污名和家庭关怀水平。结果:基线APGAR得分男生高于女生;半年后S... 目的:探讨听力障碍大学生自我污名与家庭关怀的关系。方法:选取325名听力障碍大学生进行半年的追踪研究。采用残疾自我污名量表(SSD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测量自我污名和家庭关怀水平。结果:基线APGAR得分男生高于女生;半年后SSDS总分男生高于女生(均P<0.05)。在交叉滞后模型分析中,基线SSDS总分对半年后APGAR得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2,P<0.001),而基线APGAR得分对半年后SSDS得分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4,P>0.05)。在SSDS总分与APGAR得分的关系中不存在性别差异(Δχ^2=5.79,P>0.05)。结论:自我污名对听力障碍大学生半年后感知到的家庭关怀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且这一关系不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障碍大学生 自我污名 家庭关怀 交叉滞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约会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志光 门瑞雪 刘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6-582,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约会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选取450对大学生异性恋情侣,采用简版冲突决策量表(CTS-2S)、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调查约会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结果:男生CTS-2S总分及心理、伤害、躯体、性暴力维度得分和... 目的:探讨大学生约会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选取450对大学生异性恋情侣,采用简版冲突决策量表(CTS-2S)、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调查约会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结果:男生CTS-2S总分及心理、伤害、躯体、性暴力维度得分和CTQ-SF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均P<0.05)。男生CTQ-SF总分与男生CTS-2S总分、女生CTS-2S总分正向关联(β=0.62、0.49,均P<0.01),女姓CTQ-SF总分与女生CTS-2S总分正向关联(β=0.12,P<0.05)。结论:儿童期虐待经历对情侣约会暴力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虐待 约会暴力 成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智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评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旭 刘行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目的/意义]研判西方智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有助于总体把握西方国家对华态度及其政策走向。[方法/过程]本文选取美、欧等西方主流智库作为研究样本,对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结论]随着高质量共建“... [目的/意义]研判西方智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有助于总体把握西方国家对华态度及其政策走向。[方法/过程]本文选取美、欧等西方主流智库作为研究样本,对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结论]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西方智库在谈及中国时更愿意主动谈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话题。尽管其中不乏积极、理性的声音,却仍有部分西方智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动机、文化属性及其可行性的问题上存在偏颇认知。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现实利益的考量是西方智库偏颇认知的主要成因。鉴于西方智库的全球影响力,建议从自身经济发展、中国话语传播、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应对西方智库认知偏差所产生的负外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方智库 国际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