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茸多肽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对SIRT1/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迟雪婷 黄晓巍 +5 位作者 陈芳园 周高峰 王晋冀 律广富 林喆 龚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对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 mg·kg^(-1)·d^(-1)阿仑膦酸钠灌胃)、低剂量(100 mg·kg^(-1)·d^(-1)...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对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 mg·kg^(-1)·d^(-1)阿仑膦酸钠灌胃)、低剂量(100 mg·kg^(-1)·d^(-1))VAP组、中剂量(200 mg·kg^(-1)·d^(-1))VAP组和高剂量(300 mg·kg^(-1)·d^(-1))VAP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 mg·kg^(-1))复制OP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11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钙(Ca^(2+))、血磷(P)、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水平,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氢酶(CAT)、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叉头框蛋白O1(FOX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BMD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股骨BMD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a^(2+)、P和OPG水平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ALP、OCN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VAP大鼠血清中OPG水平明显升高(P<0.05),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血清中Ca^(2+)、P和OPG水平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阳性药组和各剂量VAP组大鼠血清中ALP、OCN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骨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混乱,骨小梁纤细,出现大片断裂,髓腔扩大;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骨组织中骨小梁粗壮,排列紧密。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SIRT1、CAT、RUNX2和FOX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骨组织中SIRT1、CAT、RUNX2和FOX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VAP对OP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SIRT1/FOXO1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地塞米松 鹿茸多肽 氧化应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叉头框蛋白O1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增生止痛丸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高宏伟 王旭凯 +1 位作者 罗宗键 冷向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究骨质增生止痛丸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价值,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水平,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均实施临床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针刺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骨质增生止痛丸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价值,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水平,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均实施临床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针刺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50例)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骨质增生止痛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及骨关节炎指数评估量表(WOMAC)评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均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患者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与对照组(4.00%)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增生止痛丸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佳,患者恢复好,疼痛轻,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患者满意率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骨质增生止痛丸 针刺 西医常规治疗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