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设计性实验的意义 |
姜海艳
关伟军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 |
6
|
|
2
|
探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中综合性实验的意义 |
姜海艳
关伟军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 |
2
|
|
3
|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 |
姜海艳
关伟军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 |
0 |
|
4
|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护理学方法探微 |
焦文波
盖凤春
秦廷正
盖国忠
苗晓辉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9 |
11
|
|
5
|
老年人安全用药情况国内外对比研究 |
郭志钢
王涵
吕霁航
赵丹惠
韩亮
朱哲
田宇
王睿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9 |
15
|
|
6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 |
郭连坤
王晓红
蒋本春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 |
8
|
|
7
|
氧化三甲胺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及测定方法概述 |
李春欣
朱光泽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
2019 |
3
|
|
8
|
ELISA法、ECL法测定血清抗-HBS结果分析 |
陈晶
王晓红
蒋本春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 |
1
|
|
9
|
AFP、CEA相关指标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
黄长生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 |
5
|
|
10
|
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IL-6和TNF-a水平检测分析 |
黄长生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1 |
3
|
|
11
|
缺血性心脏病标志物早期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 |
李春欣
朱光泽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 |
4
|
|
12
|
150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临床检测分析 |
黄长生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 |
1
|
|
13
|
探讨建构主义在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
姜海艳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 |
0 |
|
14
|
医学实验诊断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
姜海艳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 |
0 |
|
15
|
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实验诊断教学特色 |
姜海艳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 |
0 |
|
16
|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
焦文波
盖凤春
盖国忠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1 |
11
|
|
17
|
子午流注理论在现代临床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
焦文波
盖凤春
盖国忠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0 |
19
|
|
18
|
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
孟庆和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 |
4
|
|
19
|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思想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 |
焦文波
盖凤春
盖国忠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1 |
4
|
|
20
|
HBV前C区A1896基因突变的探讨及临床用药研究 |
王涵
郭志钢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