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痰瘀伏邪病因的中医药干预稳定性心绞痛的方案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颖 邓悦 +1 位作者 崔英子 张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939-941,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痰瘀伏邪病因的中医药干预对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疗程为12个月,其余3组为观察组,均在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参红通络颗粒,3组中药... 目的:观察基于痰瘀伏邪病因的中医药干预对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疗程为12个月,其余3组为观察组,均在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参红通络颗粒,3组中药疗程分别为3、6、12个月,观察4组在心绞痛疗效、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中医药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12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12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基于痰瘀伏邪病因的中医药干预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心绞痛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伏邪 稳定性心绞痛 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丹参注射液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兆志 沈娟娟 王春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400-400,共1页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丹参注射液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5 例,丹参注射液治疗)和观察组(45 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心绞痛缓解率和心电图...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丹参注射液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5 例,丹参注射液治疗)和观察组(45 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心绞痛缓解率和心电图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临床心绞痛缓解率和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77.78%(35 例)和57.78%(26 例),观察组则为93.33%(42 例)和86.67%(39 例),对照组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和经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经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丹参注射液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红通络颗粒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被引量:8
3
作者 吕文轩 范思佳 +3 位作者 李文耀 于景文 陈丽娟 邓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2-886,I0001,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参红通络颗粒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血脂水平、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内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参红通络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异病原(SPF)级6周龄雄性ApoE^(-/-)小鼠40只,适应性喂养1周... 目的:探讨参红通络颗粒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血脂水平、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内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参红通络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异病原(SPF)级6周龄雄性ApoE^(-/-)小鼠4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中药治疗组和高剂量中药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小鼠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和高剂量中药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参红通络颗粒5.06和10.12g·kg^(-1)·d-1灌胃治疗6周。6周后腹腔麻醉下摘眼球取血,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离主动脉弓,行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并计算斑块面积;TUNEL法检测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剂量中药治疗组小鼠血清TG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低和高剂量中药治疗组小鼠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高剂量中药治疗组小鼠血清TG和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剂量中药治疗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中药治疗组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缩小(P<0.01),主动脉粥样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主动脉粥样斑块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参红通络颗粒能够显著升高ApoE^(-/-)小鼠血清HDL-C水平,并通过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有效抑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红通络颗粒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吕文轩 李文耀 +4 位作者 范思佳 赵殊 郭五虎 陈丽娟 邓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0-244,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内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瑞舒伐他汀抑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及斑块内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6周龄雄性ApoE-/-小鼠30只,随机...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内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瑞舒伐他汀抑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及斑块内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6周龄雄性ApoE-/-小鼠30只,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高脂+他汀组和普通饮食对照组,每组10只。前2组小鼠给予高脂饮食,普通饮食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3组小鼠分别给予0.9%生理盐水、瑞舒伐他汀(10mg·kg^(-1)·d^(-1))和0.9%生理盐水灌胃8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血脂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TUNEL法检测斑块内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蛋白表达。结果:高脂+他汀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或P<0.01),高脂+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高脂饮食组(P<0.01)。高脂饮食组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呈巨块型,斑块内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胆固醇结晶、坏死细胞及炎性细胞;高脂+他汀组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较小,泡沫细胞、坏死细胞和炎性细胞均较少;高脂+他汀组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小于高脂饮食组(P<0.01);高脂+他汀组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1)。与高脂饮食组比较,高脂+他汀组小鼠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抑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抑制斑块内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主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凋亡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