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脏通络”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细胞中GRP78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潘鸿 王宇峰 +5 位作者 黄海鹏 张丽颖 钟祯 马诗棋 董理 王洪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4-1130,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大鼠坐骨神经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的表达,阐明"调脏通络"电针治疗DPN的临床意义及其机制。方法:8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模型组(n=81)。模型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大鼠坐骨神经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的表达,阐明"调脏通络"电针治疗DPN的临床意义及其机制。方法:8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模型组(n=81)。模型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注射法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27)、药物干预组(n=26)和电针干预组(n=26),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维持饲料喂养,不给予任何特殊处置。药物干预组大鼠给予甲钴胺灌胃,20mg·kg^(-1)·d^(-1),每日1次。电针干预组大鼠取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进行"调脏通络"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检测各组大鼠热敏感度值、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中GRP78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中GRP78表达水平。结果:与药物干预组比较,电针干预组大鼠热敏感度值升高(P<0.01)。干预12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和电针干预组大鼠胫神经MCV和SCV升高(P<0.0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2周后各组大鼠胫神经MCV和SCV均明显降低(P<0.01)。透射电镜下模型对照组大鼠坐骨神经可见部分髓鞘板层疏松,呈不规则的膜样团块,较粗的有髓神经纤维受累严重;药物干预组和电针干预组上述改变均减轻。TUNEL法检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和电针干预组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和电针干预组大鼠坐骨神经中GRP7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调脏通络"电针能使DPN大鼠坐骨神经中GRP78表达水平降低,从而抑制内质网应激(ERS)发生,降低细胞凋亡率,对神经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调脏通络”电针 内质网应激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红通络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靳宏光 朱星 +2 位作者 李铁 王义强 成光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3-869,共7页
目的观察参红通络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小剂量组... 目的观察参红通络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分别给予参红通络方免煎农本颗粒7.15和28.60g·kg^(-1)·d^(-1)灌胃;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1 mg·kg-1·d-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8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颈总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斑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40mRNA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大剂量组与中药小剂量组ox-LDL、sCD40L含量下降(P<0.05,P<0.01),斑块中ICAM-1、TNF-α表达显著减少;颈总动脉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颈总动脉内膜光滑,平滑肌细胞排列规整,泡沫细胞蓄积和平滑肌增生减轻,中药大剂量组大鼠斑块内CD40mRNA与IL-1β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参红通络方具有较好的抑制炎症因子、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动脉斑块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干预CD40/CD40L信号转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红通络方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CD40/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的干预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哈丽娟 王富春 刘晓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1136,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形态表现及胃黏膜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干预效应,阐明单穴和腧穴配伍的效应以及针灸治疗大鼠胃溃疡的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形态表现及胃黏膜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干预效应,阐明单穴和腧穴配伍的效应以及针灸治疗大鼠胃溃疡的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大鼠分别进行电针中脘、电针足三里、电针合募配伍治疗,10 d后观察各组大鼠胃溃疡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溃疡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大鼠胃溃疡指数降低(P<0.05)。HE染色,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被破坏,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大鼠胃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及愈合,以合募配伍组效果最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中脘组比较,足三里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合募配伍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足三里组比较,合募配伍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促进EGFR的表达以治疗胃溃疡,且合募配伍治疗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EGFR可以控制胃黏膜细胞增生、分化和生存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配伍 胃溃疡 上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法 胃黏膜损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