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的干预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1
作者 哈丽娟 王富春 刘晓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1136,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形态表现及胃黏膜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干预效应,阐明单穴和腧穴配伍的效应以及针灸治疗大鼠胃溃疡的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单穴和腧穴配伍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组织形态表现及胃黏膜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干预效应,阐明单穴和腧穴配伍的效应以及针灸治疗大鼠胃溃疡的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大鼠分别进行电针中脘、电针足三里、电针合募配伍治疗,10 d后观察各组大鼠胃溃疡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溃疡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大鼠胃溃疡指数降低(P<0.05)。HE染色,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被破坏,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伍组大鼠胃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及愈合,以合募配伍组效果最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中脘组比较,足三里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合募配伍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足三里组比较,合募配伍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促进EGFR的表达以治疗胃溃疡,且合募配伍治疗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EGFR可以控制胃黏膜细胞增生、分化和生存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配伍 胃溃疡 上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法 胃黏膜损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